资源简介 (共32张PPT)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物质、运动、规律、意识、实际出发)(联系、发展、矛盾、辩证否定)(实践、认识、真理)社会历史观人生价值观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社会现象(存在和意识)、社会本质(物质性/实践的)、社会发展(规律、总趋势)、社会历史主体(人民群众)(人的价值、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第五课第六课(整个世界)(人类社会)马克思主义哲学张桂梅,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她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是华坪儿童之家130多个孤儿的“妈妈”。她以坚韧执著的拼搏和无私奉献的大爱,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前不久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和“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等称号。时代的燃灯者—张桂梅观看视频,谈谈张桂梅的事迹带给你的感受是什么。6.1 价值与价值观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目录01人的价值02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0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的价值011、哲学上的价值:含义、特点2、人的价值:含义、内容、特点、评价标准满足人的居住需要居住价值满足人的饮食需要营养价值满足人的学习需要学习价值具体领域的价值哲学上的价值是对具体领域事物价值的概括和总结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为了满足学生生活学习,张桂梅需要为学生们准备哪些物品?有什么用?一、人的价值1、价值(1)含义:事物(客体)人们(主体)满足价值(2)特点:注意:①“事物”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②“主体”一般指的是人。③“事物”对主体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价值强调积极方面。④价值是一种关系,事物的价值取决于物的属性和人的需要两个方面。⑤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1.雾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形成的天气现象。雾能引发人的诸多想象,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霾则是各种污染气体的混合体,会危害人的健康,被人称之为“恶魔”。这说明( )①价值是一事物对人的作用和影响②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③价值的实现只同事物固有的属性有关④雾的价值取决于其自身的属性和人的需要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C【即时训练】时代的燃灯者—张桂梅“我们经常说,要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公平的起跑线,可这些女孩却连站上起跑线的机会都没有。”目睹一幕幕悲剧,张桂梅心中渐渐萌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不管中考分数高低,只要愿意读书,女孩们都可以来这里免费读书,考上大学、走出大山,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华坪女高自建校12年,已有1800多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思考:1.结合材料和事迹分析,张桂梅的价值体现在哪里?什么是人的价值?2.我们都认为张桂梅对社会的价值大,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什么?2、人的价值(1)含义:思考:物的价值与人的价值有何区别?物的价值物的属性人的需要满足人的价值人的属性他人、社会的需要满足满足人以自己的创造来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的同时,自身也有需要。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事物本身是没有需求的,物满足人的需要是无意识、被动的。2、人的价值(2)内容:人的价值①社会价值②自我价值人是价值的享受者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回报社会、满足他人的需要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实现自我满足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七一勋章奖(贡献)(索取)——首位——从属地位人是价值的创造者①人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②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3)特点:注意:①贡献和索取不对等,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应该居于首位。②实现人生价值并不否认个人利益。③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对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看他的贡献。(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者不存在大小、优劣的问题2、人的价值(4)评价人的价值的标准:①坚持重点论。贡献和索取在人生价值中的地位是不平衡的,个人要把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放在首位。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②坚持两点论。人生价值是贡献与索取的统一,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不能片面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只讲索取,不讲贡献,社会就不能发展;只讲贡献,不讲索取,就不能满足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个人就会失去为社会作贡献的物质基础和积极性。③人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但并不意味着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放弃个人利益。其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拓展:用“两点论”和“重点论”认识和处理贡献与索取的关系?【原理】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方法论】要求我们把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统一起来,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总结1:人的价值原理2.2022年“最美巾帼奋斗者”李桓英,在20世纪50年代,谢绝世界卫生组织挽留回到祖国。她连续十多年亲自深入麻风地区,对接受治疗人进行观察研究,推广了“短程联合化疗”方法,为我国乃至世界麻风病防治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李桓英的事迹表明( )①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②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看他的精神贡献③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④一个人对社会的精神贡献比物质贡献更重要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C【即时训练】我们的初心是什么?就是通过教育改变大山女孩的命运,进而改变三代人的命运,改变一方水土贫穷落后的命运!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思考:张桂梅身患肿瘤、小脑萎缩等20余种疾病,是什么力量使得张桂梅身患多种疾病仍然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受价值观的影响时代的燃灯者—张桂梅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1、价值观的含义2、价值观的实质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02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注意:①价值观实质是一种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并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②价值观有正确和错误之分,不同性质的价值观有不同的作用。③价值观具有主体差异性,人不同,价值观也会不同。提示:婚姻观、就业观、家庭观、学业观、饮食观等等,都属价值观。注意:价值 价值观(客观的)(主观的)2、价值观的实质:二、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1、价值观的含义是一种社会意识区分:价值与价值观的区别和联系关系 价值 价值观区别 含义范畴联系客体所具有的能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价值观则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属于社会存在范畴,是客观的。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是主观的。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①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②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选择正确,才能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选择错误,就会遭到失败。(对个人)≠决定作用、促进作用价值观认识和评价坚定地认为:吃野味是一种陋习,应该改掉,人与野生动物应和谐共生。崇尚科学,保护、敬畏自然的观念 。固执地认为:野生动物大补,吃野味是身份和财富的象征。愚昧无知,藐视、不敬畏自然的观念。行为选择尊重人和野生动物的安全距离,不打扰。乱捕滥猎、滥食野味,消费、展示谋取私利。价值观错误价值观正确价值观做出正确人生选择作出贡献取得成功得到社会认可做出错误人生选择人生误入歧途走向失败①价值观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P73②价值观影响一个人的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③价值观不同,人们在面对公义与私利、生与死的冲突时作出的选择也不同。(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双重作用)(3)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对个人)(对国家)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影响人们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的选择。③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方法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克服错误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结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基本内容——是什么2、原因——为什么3、要求——怎么办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力量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是核心价值观。03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基本内容 --- 是什么(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P75第一句)(1)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P74第二段)(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P75第二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原因--- 为什么(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P75第一段)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3、要求 --- 怎么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指导生活)③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④广大青年: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价 值人的价值社会价值(贡献)自我价值(索取)统一主要方面价值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认识、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承载着精神追求,体现着标准人生的重要向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网络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1.(2023·全国乙卷)农村,这个曾被一些人视为穷困、闭塞、落后的地方,如今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去创业。据统计,2012年至2022年底,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累计达1220万人。从过去“争相跳农门”变成“我要回农村”,说明( )①任何价值观和价值判断都是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②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判断源于主体的知识和能力③价值观和价值判断对人们的行为选择发挥着重要作用④价值观和价值判断正确与否取决于其对主体的实践能否发挥导向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巩固训练】B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判断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源于实践,而不是主体的知识和能力,②错误。价值观和价值判断正确与否取决于是否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④错误。2.(2023·全国·甲卷)在讲究效率、与时间赛跑的时代,“治愈”“解压”“诗和远方”等网络热词在青年群体中广泛传播,面对成长中的挑战与困难不“躺平”、不消沉、不抱怨,而是主动营造“治愈瞬间”、仔细体味“幸福时刻”,让人生充满温暖与亮色,成为青年人进行心理调适、积蓄昂扬斗志的新手段。这说明( )①价值观正确与否取决于人们的价值评价②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随其发展而变化③价值观往往因人而异,都应当得到包容与认同④价值观对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的选择有着重要影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巩固训练】C价值观正确与否,不是取决于人们的价值评价,而是取决于是否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①错误。价值观是两面性,不是所有的价值观而是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应当得到包容与认同,③错误。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甘祖昌的一生是如何体现不忘初心、一心为民的共产党员情怀的。3.(2018年课标Ⅲ)开国将军甘祖昌,参加过井冈山斗争、五次反“围剿”、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荣获过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长征路上,甘祖昌和同村战友约好,革命成功后,一起回家搞建设,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革命胜利后,曾经的誓言让他心中的乡愁越酿越浓。1957年8月,他主动辞去军队领导职务,秉持“共产党人不能享清福,要艰苦奋斗一辈子”的信念,举家回到家乡沿背村务农,他把70%的工资捐给了家乡的建设事业,有关部门按照规定要给他盖房配车,被他一一拒绝。他领着乡亲们修水利,建电站,架桥梁,绿化荒山,改造冬水田…一项项利民工程帮助村民摆脱贫穷、走向富裕。1986年,甘祖昌病逝,留给妻子和儿女的唯一遗产是三枚勋章。题问逻辑可视化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甘祖昌的一生是如何体现不忘初心、一心为民的共产党员情怀的。价值观的知识知识限定?设问内容?怎么说明?甘祖昌的一生是如何体现不忘初心、一心为民的共产党员情怀的?甘祖昌的一生是如何做的、如何想的?理论逻辑材料跟着理论走答案生成可视化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甘祖昌的一生是如何体现不忘初心、一心为民的共产党员的。甘祖昌的一生是如何做的誓言:革命成功后,一起回家搞建设,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信念:“共产党人不能享清福,要艰苦奋斗一辈子”实践:举家回到家乡沿背村务农,他把70%的工资捐给了家乡的建设事业;领着乡亲们修水利,建电站,架桥梁,绿化荒山,改造冬水田……一项项利民工程帮助村民摆脱贫穷、走向富裕。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导向,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影响改造世界的活动。是人生的重要向导。不忘初心,淡泊名利,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信念;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毕生精力,帮助摆脱贫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