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7z c s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7z c s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zcs》教案设计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对拼音学习充满好奇,但注意力易分散,且拼音学习较为抽象,需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和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些拼音知识,如单韵母和声调,为本课学习声母z、c、s提供了基础。在教学中,需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采用分层教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 通过学习汉语拼音,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对母语学习的兴趣和热爱。
语言运用 能够准确发音声母z、c、s,掌握它们的书写规范,并能与单韵母进行拼读,提高拼音拼读能力。
思维能力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审美创造 在拼音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拼音之美,通过书写练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准确发音声母z、c、s。
2. 掌握z、c、s的书写规范。
3. 学会z、c、s与单韵母的拼读。
难点 1. 区分z、c、s的发音,避免混淆。
2. 在拼读过程中,正确运用声调。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拼音卡片、声母z、c、s的书写示范图、拼音练习册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1. 讲述一个简短有趣的故事:“在一个安静的森林里,住着一只可爱的小刺猬(ciwei),它最喜欢在清晨(qingchen)的时候,悄悄地出来找食物。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位新朋友名字里的第一个字母——z。”
2. 引导学生观察“z”的形状,提问:“大家看,小刺猬走路的样子,是不是很像字母‘z’呢?”
3. 示范“z”的发音,让学生模仿。 1. 认真听故事,对故事中的小刺猬产生兴趣。
2. 观察并思考“z”的形状与小刺猬走路的相似性。
3. 尝试模仿教师发出的“z”音。
设计意图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字母“z”的兴趣,同时帮助学生建立字母形状与发音的初步联系,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师示范书写 1. 在黑板上展示“z”的正确书写笔顺,边写边讲解:“先写一横折,再写一竖弯。”
2. 强调书写时的注意事项,如坐姿端正、握笔正确等。
3. 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在黑板上尝试书写“z”,并给予指导和纠正。 1. 仔细观察教师的书写过程,记住笔顺和书写要点。
2. 调整自己的坐姿和握笔方式,准备书写。
3. 积极参与上台书写,接受教师的指导和纠正。
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实践,让学生掌握“z”的正确书写方法,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小游戏巩固认知 1. 设计一个“找z游戏”:在黑板上画出多个不同的字母和图案,其中包含一个或多个“z”。
2. 邀请学生上台,用手指快速指出所有“z”的位置,并大声读出其发音。
3. 变换游戏形式,如“听音找z”:教师说出“z”的发音,学生闭眼听音,然后指出黑板上对应的“z”。
4. 鼓励学生相互之间进行游戏,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 1. 积极参与游戏,快速准确地找出并读出“z”。
2. 闭眼听音,根据教师的发音指示,准确指出“z”的位置。
3. 与同学一起进行游戏,享受学习的乐趣。
设计意图 通过小游戏的形式,巩固学生对“z”的认知,提高他们对字母的敏感度和识别能力,同时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生分组进行字母"z"的找朋友活动 1. 宣布活动开始,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
2. 发放事先准备好的字母卡片和图片(包括与"z"音相关的物品,如“桌子”、“自行车”等)。
3.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哪些图片可以与字母"z"成为朋友,并说明原因。
4. 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发现。 1. 接收分组和任务,积极寻找与"z"音相关的图片。
2. 与小组成员热烈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并听取他人的意见。
3. 小组内合作,共同决定要展示的图片和理由。
4. 派代表上台,向全班展示他们的“z”朋友,并解释选择的理由。
设计意图 通过“找朋友”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对字母"z"发音的认识,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
进行字母"z"的相关词语识记 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与"z"相关的词语,如“早晨”、“紫色”等,并领读。
2. 引导学生观察词语中的"z"字母,强调其发音特点。
3. 设计简单的记忆游戏,如“快速指认”、“词语接龙”(需包含"z"音)等,加深学生记忆。
4. 鼓励学生尝试自己组词,使用含有"z"的音节。 1. 认真观察屏幕上的词语,跟读并模仿发音。
2. 积极参与记忆游戏,快速指认并接龙词语。
3. 发挥想象力,尝试自己创造含有"z"的词语,并大声说出来。
4. 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词语,相互学习。
设计意图 通过直观的展示和趣味性的记忆游戏,帮助学生巩固"z"字母的发音,同时拓展他们的词汇量,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字母"z",强调其发音特点和书写规范。
2. 总结"z"找朋友活动和词语识记环节中的精彩瞬间,表扬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出色表现。
3. 简要介绍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后续课程的期待。 1. 认真聆听老师的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3. 对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充满期待,做好预习准备。
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 1. 要求学生回家后,在家长的帮助下,寻找家中与"z"音相关的物品,并尝试用一句话描述它。
2. 鼓励学生尝试书写字母"z",注意笔顺和占格位置。
3. 预习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字母,了解其发音特点和基本笔画。 1. 回家后积极完成家庭作业,寻找并描述与"z"音相关的物品。
2. 在家长的指导下,认真书写字母"z",注意书写规范。
3. 提前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设计意图 通过布置家庭作业,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成果,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业设计
书写练习: 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字母“z”、“c”、“s”各5遍,注意笔顺和占格位置。
2. 抄写包含“z”、“c”、“s”声母的音节词各3个,如“zi”、“ci”、“si”等,并尝试拼读。
口语练习: 1. 录制一段视频,用“z”、“c”、“s”开头的词语说一句话,如“我吃了一个苹果”(wǒ chī le yí gè píng guǒ),注意发音准确。
2. 与家长一起,找出家中物品并说出其名称,尽量使用含有“z”、“c”、“s”声母的字词。
板书设计
声母:z c s
例词:zi ci si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通过生动的板书设计,学生能够直观地认识到“z”、“c”、“s”三个声母的形态,提高了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
2. 结合生活实例进行口语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了声母的发音,增强了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不足之处: 1. 部分学生在书写练习时,对“z”和“s”的占格位置掌握不够准确,需加强个别指导。
2. 口语练习中,少数学生发音不够清晰,尤其是“c”和“s”的区分,需进一步纠正发音方法,并增加练习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