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9乌鸦喝水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9乌鸦喝水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乌鸦喝水》教案设计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入学不久,对语文学习充满好奇,但识字量有限,阅读理解能力尚浅。他们喜欢听故事,善于模仿,通过直观的图像和生动的语言能够较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 通过学习《乌鸦喝水》的故事,感受中华文化的智慧和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语言运用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思维能力 通过观察图片、阅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乌鸦是如何喝到水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 通过欣赏课文中的插图和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力,鼓励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故事或图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理解乌鸦喝到水的过程,感受乌鸦的聪明才智。
难点 1.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理解乌鸦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课文插图、动画视频等)、乌鸦和瓶子的实物或模型、生字卡片、学生用书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1. 展示一张乌鸦的图片,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它有什么特点?”
2. 讲述一个简短的乌鸦故事,如乌鸦的智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3.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关于乌鸦的有趣故事——《乌鸦喝水》。” 1. 观察图片,回答老师的问题。
2. 聆听乌鸦的故事,对乌鸦产生兴趣。
3. 期待新故事的学习。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图片和讲述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乌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课文朗读 1. 教师先示范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变化,以吸引学生的注意。
2. 分段落让学生跟读,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正确朗读。
3. 鼓励学生尝试自己朗读全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 认真聆听老师的朗读,感受故事的氛围。
2. 跟读课文段落,注意模仿老师的语音语调。
3. 尝试自己朗读全文,理解故事情节。
设计意图 通过朗读课文,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感受故事的情节和氛围,为后续的提问和讨论打下基础。
提问讨论 1. 提问:“乌鸦为什么要喝水呢?”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2. 鼓励学生举手回答,并解释自己的理由。
3. 总结学生的回答,强调乌鸦口渴需要喝水的原因。 1. 思考老师的问题,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2. 举手回答,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3. 聆听老师的总结,理解乌鸦喝水的原因。
设计意图 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乌鸦喝水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分组讨论乌鸦的聪明与坚持 1.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乌鸦喝水》中乌鸦遇到困难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 提出问题:“你们觉得乌鸦聪明吗?为什么?”以及“乌鸦在找水的过程中展现了怎样的坚持精神?”
3. 分配小组,每组4-5人,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不同水平的学生,促进交流。
4. 巡视各小组,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必要时给予引导和提示。 1. 认真听取老师的回顾和问题,思考乌鸦的行为。
2. 在小组内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如乌鸦如何聪明地利用石子提升水位,以及它在找水过程中不放弃的精神。
3. 听取其他组员的意见,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
4. 整理小组讨论结果,准备向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 通过分组讨论,加深学生对乌鸦聪明与坚持品质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总结乌鸦的故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1. 邀请几个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肯定学生的积极发言和独到见解。
2. 总结归纳乌鸦故事中的核心启示,如面对困难要勇于尝试、不放弃,以及运用智慧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启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鼓励他们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1. 认真听取小组代表的分享,思考他们的观点与自己的异同。
2. 聆听老师的总结,深刻理解乌鸦故事中的启示。
3. 思考这些启示如何帮助自己在生活中面对挑战和困难。
设计意图 通过总结,帮助学生将课文中的道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提升他们的思维深度和广度,同时培养他们的自我反思和实际应用能力。
布置作业 1. 布置作业:“回家后,请用自己的话,向家人讲述《乌鸦喝水》的故事,并分享你从中学到的道理。”
2. 提醒学生注意讲述的条理性和语言的准确性,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3. 告知学生,家长会在作业本上签字,以确认他们完成了作业。 1. 认真记录作业要求,明确作业内容和目的。
2. 回家后,积极准备,用自己的话向家人讲述《乌鸦喝水》的故事,并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3. 邀请家人给予反馈,不断改进自己的讲述方式。
设计意图 通过布置作业,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家庭沟通能力。此外,通过向家人讲述故事并分享道理,还能增进学生与家人的情感交流。
作业设计
阅读理解: 简述乌鸦为什么找不到水喝?它是怎么发现那个有水的瓶子的?
2. 乌鸦尝试了哪些方法喝水?最后成功了吗?为什么?
创意写作: 1. 想象一下,如果乌鸦没有找到小石子,它还会想到什么办法喝水呢?请写一个小故事。
2. 乌鸦喝水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请写一篇短文谈谈你的感想。
板书设计
中心标题: 乌鸦喝水
一、故事引入:
- 乌鸦口渴
- 找水过程(线条表示寻找路径)
- 发现瓶子(画简笔画:瓶子+少量水)
二、尝试喝水:
- 嘴短够不着(画乌鸦尝试喝水的简笔画,旁边写“够不着”)
- 找石子(文字+箭头指向“石子”)
三、解决问题:
- 投入石子(简笔画:石子投入水中,水位上升)
- 成功喝水(画乌鸦喝到水的开心表情)
四、启示:
- 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文字+灯泡图标表示创意)
- 坚持不懈(文字+跑步小人表示努力)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通过生动的板书设计,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2. 作业设计既考察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不足之处: 1. 部分学生在理解乌鸦找石子的过程时,可能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导致想象不够丰富。
2. 在引导学生思考启示时,可以更多地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感受到故事中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