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统编版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3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统编版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3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设计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入学不久,对语文学习充满好奇,但识字量有限,阅读理解能力尚浅。他们喜欢直观、形象的教学内容,对动物和自然现象有浓厚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图片等教学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通过朗读、观察、想象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 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优美,激发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之情。
语言运用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词,学会用“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说话。
思维能力 通过观察图片、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学会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理解课文内容。
审美创造 通过感受雪地里小画家们的作品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冬天的喜爱。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词。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 1. 体会课文中的语言美,感受冬天的美丽和动物的可爱。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冬天的喜爱。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朗读指导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动物脚印图片、雪地背景图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1. 展示一张下雪天的图片,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到这张图片想到了什么?有没有在雪地里玩过呢?”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雪地里玩耍的经历,激发学习兴趣。
3.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非常有趣的课文,叫做《雪地里的小画家》,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雪地里有哪些神奇的小画家吧!” 1. 观看图片,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2. 积极分享自己在雪地里玩耍的经历。
3. 带着好奇心和期待进入新课学习。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雪景图片和引导学生分享个人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为接下来的课文学习做好情感铺垫。
阅读课文 1. 播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 要求学生打开课本,跟随录音或教师轻声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3. 分段落请学生个别朗读,纠正发音,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1. 认真倾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 跟随录音或教师轻声朗读课文,注意模仿字音和停顿。
3. 积极参与个别朗读,勇于展示自己,同时认真听取老师和同学的反馈。
设计意图 通过多次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印象,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朗读能力。个别朗读环节还能锻炼学生的胆量和自信心。
理解故事 1. 提问:“课文中提到的小画家都有谁?它们分别画了什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在雪地里的脚印图片,与课文中的描述进行对比,帮助学生理解“小画家”的含义。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青蛙没有参加?”鼓励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回答。 1. 认真阅读课文,找出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2. 观察多媒体课件上的图片,与课文中的描述进行对比,理解“小画家”的含义。
3. 积极思考并回答“为什么青蛙没有参加?”的问题,分享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 通过提问和展示图片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通过讨论青蛙未参加的原因,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生活习性,拓宽知识面。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讨论创作 1.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小画家,你会在雪地上画出什么图案呢?为什么选择这个图案?”
2. 展示一些简单的绘画工具(如彩色粉笔、白板笔等),鼓励学生想象并描述自己的创作想法。
3. 分组讨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大家分享他们的创作计划,包括图案、颜色以及背后的故事。 1. 认真聆听老师的引导,积极想象自己在雪地中的创作。
2. 小组讨论时,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听取同伴的意见。
3. 小组代表上台,用简单的话语描述本组的创作计划,锻炼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设计意图 通过讨论创作环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理解,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课堂小结 1. 回顾本课学习的内容,强调雪地里的小画家们如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快乐与创意。
2. 总结课文中的生字词,鼓励学生再次朗读,加深记忆。
3. 强调观察自然、热爱生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创作。 1. 跟随老师的引导,回顾本课学习的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积极参与生字词的朗读,巩固所学知识。
3. 认真聆听老师的总结,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设计意图 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布置作业 1. 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生字词的书写和课文内容的理解题。
2. 利用周末时间,观察一次下雪的场景(如果条件允许),并尝试在雪地上画出自己的作品,可以是简单的图案或文字,拍照留念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3. 准备一份关于“我最喜欢的季节”的小报告,可以是口头报告或图画形式,下节课分享。 1. 认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利用周末时间观察下雪场景,并尝试在雪地上创作,记录下自己的作品和感受。
3. 准备关于“我最喜欢的季节”的小报告,积极准备分享内容。
设计意图 通过布置多样化的作业,既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作业设计
朗读与背诵:
1. 朗读课文三遍,注意读出小动物们画画的快乐心情。
2. 尝试背诵课文,特别是课文中的动物名称和它们画的画。
创意写作:
1. 想象一下,如果还有其他小动物也来到雪地里画画,它们会画出什么图案?请写几句话描述一下。
2. 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和感受。
板书设计
标题: 雪地里的小画家
中心线: 画出一条横线,上方写“谁”,下方写“画什么”
内容:
- 左侧竖线列出小动物:
小鸡 | 小鸭 | 小狗 | 小马
- 右侧对应列出它们画的画:
竹叶 | 枫叶 | 梅花 | 月牙
底部: 雪地背景(用文字描述“雪地”),旁边写上“下雪啦!下雪啦!”
备注: 在板书周围可以简单画几个小雪花的符号,增加趣味性。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通过生动的板书设计,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课文内容,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和背诵作业的设置,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3. 创意写作环节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不足之处:
1. 部分学生在朗读时未能充分表达出小动物们的快乐心情,需加强情感朗读的指导。
2. 创意写作环节,部分学生的想象力受限,需要提供更多启发性的引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