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文言文全解精练寓言四则(之二)作者简介吕不韦(?一前235),卫国濮阳(在今河南省)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他执政时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做出重大贡献。后来,他因嫪毐集团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邦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嬴政复命让其举家迁蜀,吕不韦担心被诛杀,于是饮鸩自尽。《列子》,旧题为列寇著。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著名的思想家、寓言家和文学家,人称列子。作品简介《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故事选自《吕氏春秋》,此书以儒家与道家思想为主干,兼采阴阳、墨、名、法、兵、农诸家学说,总结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成果,为秦统一天下服务。《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因书出众手,各记所闻,所以被列为杂家著作。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书成之日,悬于城门,声称能改动一字者赏千金。本书语言简洁、生动、形象,说理富有逻辑性,有《刻舟求剑》《循表夜涉》等寓言故事流传至今。《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天瑞》。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862【寓言四则(之二)】传说。《列子》中的“天体运动说”“地动说”“宇宙无限说”都远远早于西文的同类学说。据考证,《列子》一书在汉朝以后就散逸了,现在流传的版本是晋人搜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著的,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在文学史上有很大价值。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有《愚公移山》《歧路亡羊》《两小儿辩日》《纪昌学射》《人有亡铁()者》《齐人攫金》等章节。这些章节都具有民间创作所特有的清新活泼的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对我们今天仍有一定的启发和教育意义。中心思想《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通过记叙宋国有户人家打井节省了一个劳动力,而被误传为从井中挖出了一个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凡事都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杞人忧天》一文通过记叙杞人忧天,晓之者劝解的故事,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关心天地自然现象,并对之进行了解释,是一种对未知世界的积极探索,这种积极探索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现在人们常用“杞人忧天”来借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告诫我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问题担心。写作特点《穿井得一人》这篇文章语言幽默风趣。故事中因对话里有一个多义词“人”(可指人,也可指劳动力),而被人误解,结果越传越远,居然传到国君的耳朵里去了。最后道出真相,因事实与传言相差太大,不禁令人发笑。文章就是在笑中教育人们不可轻信传言的。《杞人忧天》这篇文章通过人物对话来展开情节。在记叙杞人忧天时,写杞人把自己的忧虑说出来,“晓之者”给他做解答,借助一问一答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并如一条线贯穿始终,使文章结构层次分明。8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乡之情)。古代诗歌四首9.杨花和子规鸟。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对接训练的气氛。一、l.jie dan song se gui yan10.诗人听说友人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teng ya恋恋不舍之情。2.B11.C【解析】杨花的意思是柳絮。【解析】C项表达的是朋友惜别之情。3.(1)若出其中若出其里12.示例:点明了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2)随君直到夜郎西渲染了悲凉的氛围,同时使全曲情景(3)风正一帆悬交融、浑然一体。(4)断肠人在天涯二、13.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情异常深厚,4.(1)曹操东汉军事家诗人《蒿为友人被贬而伤心、震动之情。里行》《龟虽寿》《短歌行》【解析】该题考查体会古诗词情感的(2)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能力。答题时,可以结合相关诗句和夜郎西写作背景从两点入手:一是浓厚的友(3)王湾唐代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情,二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同旧年身受。(4)马致远东篱千里思绪14.明写天寒,暗写心寒5.观树木、百草秋风、洪波【解析】该题考查概括能力。答题时,6.思想内容:这四句写出了大海的广阔可以结合写作背景进行概括,“暗风”浩大,体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带来的是天气的寒冷,但对友人同样天下的雄心壮志)。表现手法:借景抒被贬,诗人表达的是内心的震动。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想象夸张。15.B(答对其中一点即可)【解析】B项与本曲描写的都是秋天7.两岸才显得宽阔帆才有悬空的态势的景色。8.示例一:诗人想要借大雁来给他传递16.迟暮萧瑟明朗绚丽家书,表达了诗人浓重的思乡之情。中考对接示例二:诗人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一、D家信到洛阳,表达了浓浓的乡愁(思【解析】D项中“流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115文言文全解精练的向往”的说法错误。答案为D。二、1.设问对家乡、亲人的思念6.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2.示例: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入”古方/而不离古方。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7.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在朝),则为平民地表现了自然理趣。(分析合理即可)百姓忧虑;处在荒远的江湖中(在野),三、1.C则替君主担忧。【解析】“小桥流水人家”呈现清雅、安《世说新语》二则适的景象,以乐景衬哀情,反衬作者羁旅之苦、思乡之情,也是“断肠人”心碎对接训练肠断的触发物。一、1.ning cha ni zun zhou xu fu2.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yifǒu尝乡愁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沉沉2.(1)高兴的样子(2)不久,一会儿的暮色中踽踽独行。(3)舍弃离开(4)拉回头看四、1.A3.(1)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解析】“集”的意思应该是停歇。(2)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2.C(3)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想拉元方的【解析】C项中“其”表示反问语气,意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大门。为“难道”,其他三项中“其”都是代词。4.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3.C5.(1)回头看(2)以…为耻(或“认【解析】C项中“实写”一词错误,表现为…是耻辱”)(3)用来…的方诗人博大胸怀的是虚写大海的句子。法(手段等)(4)用袖子装4.D6.蠢笨得如同蚂蚁一样聚集在一起(或【解析】本文倡导的是无论身在何方,都像蚂蚁一样骚动紊乱地聚集在一起),要关心天下百姓的儒家人世之人生看见东西就上前去争抢态度。7.都抓住了对方身上存在的问题或5.D弱点。【解析】A项,刘羽冲并没有成为军事8.①【甲】文主张讲“诚信”和“礼仪”;和水利专家;B项,他并没有怀疑,而是②【乙】文主张治军要强素质,整军纪,完全信书,不加消化;C项,刘羽冲的经倡导节制利欲,从军为国为民。历恰恰证明了一味死读书不但不能开二、9.(1)派,使(2)才(3)害怕,担心发智力,相反会更加愚蠢的道理。故(4)讲信用,守信11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文言文全解精炼】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 7《寓言四则(之二)》(共12页,pdf版).pdf 【文言文全解精炼】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全册参考答案(共8页,pdf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