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教材分析 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粒子,本节课,学生将从认识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开始认识微观世界,是化学学习由形象到抽象,从宏观转向微观的开始。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是继续探索物质结构奥秘,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化学观念:通过探究实验,探索分子原子的有关性质。科学思维:通过观察身边物质和现象,在观察中获取信息,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探究微观世界的奥秘。科学探究与实践:学生通过参与实验,学习如何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实验技能和探究能力。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重点 微观粒子是客观存在的;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观粒子;探究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会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难点 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你能解释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吗?1.为什么气体能够压入轮胎中?2.为什么温度升高示数上升?3.糖块放到水里会“消失”,水却有了甜味?4.湿衣服为什么会变干? 看图片思考讨论 通过学生的认知引入新课,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就在身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讲授新课 分子是真实存在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看到酒精分子,银原子说明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 观看图片 认识分子原子二、分子质量小体积小分子是大还是小?一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的数,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结论(2):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思考回答 从宏观认识微观三、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提出问题: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会扩散呢?2.在热水中品红扩散快,为什么?结论(1):分子在不停的运动。实验探究 :步骤1:向盛有4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步骤2:向上述酚酞溶液中慢漫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步骤3:领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的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实验改进】优点:①整个反应控制在一个密闭试管中进行,没有氨气外逸,安全环保。②实验只需要很少量的药品,符合节约药品的原则。③实验操作简单,时间短,现象明显。思考与讨论:为什么温度升高示数上升?糖块放到水里会“消失”,水却有了甜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学生实验并观察现象填写问题,进一步证明分子是不停地运动的。 学生通过参与实验,学习如何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实验技能和探究能力。三、分子之间有间隔【实验探究】: 100 ml水与100 ml酒精混合,观察液体体积变化情况。取气密性良好的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20ml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结论(3):分子之间有间隔。解释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但是分子本身的大小是不改变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思考讨论:为什么气体能够压入轮胎中?为什么检查装置气密性导管口会有气泡冒出?为什么变瘪乒乓球能复原?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间的间隔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 学生实验并观察现象填写问题 学生通过参与实验,学习如何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实验技能和探究能力。课堂练习 1.对下列教材图片的认识错误的是( )A.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B.晶体硅是由硅原子构成的C.说明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D.上述操作是化学变化2. 如图所示,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装置内气体分子的数目增多B.装置内气体分子的间隔变大C.装置内气体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D.装置内气体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课堂小结 分子的性质:分子质量小体积小;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板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6张PPT)第三单元 课题1分子和原子(人教版)九年级上(第1课时)01学习目标内容总览02新知导入03探究新知04课堂练习05课堂总结06分层作业核心素养目标通过探究实验,探索分子原子的有关性质。0102通过观察身边物质和现象,在观察中获取信息,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探究微观世界的奥秘。03学生通过参与实验,学习如何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实验技能和探究能力。04通过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新知导入为什么气体能够压入轮胎中?为什么温度升高示数上升?糖块放到水里会“消失”,水却有了甜味?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现象呢 构成物质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猜想:湿衣服为什么会变干?新知导入一、分子是真实存在的银原子扫描隧道显微镜探究新知二、分子质量小体积小1.67X1021 个水分子10亿人数,1分钟数100个的速度,要数3万多年微观宏观一滴水分子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探究新知三、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提出问题:1.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会扩散呢?2.在热水中品红扩散快,为什么?1.品红分子在水中运动,不断扩散而使溶液变红。2.温度高,分子运动快,溶液变红快。实验探究一:品红扩散探究新知怎样才能认识分子运动呢 分子运动现象氨(NH3)分子易溶于水,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成红色。根据实验现象可推断氨分子的运动。提出问题:预测:无色酚酞 遇碱变红实验探究二:浓氨水遇酚酞探究新知1.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溶液为无色酚酞溶液遇空气和水不变色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探究二:浓氨水遇酚酞探究新知2.向上述酚酞溶液中慢漫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溶液变为红色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探究二:浓氨水遇酚酞探究新知烧杯A:溶液逐渐变红。烧杯B:溶液不变色。氨分子运动,进入 A 烧杯中与水结合形成氨水,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分子在不断运动。3.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的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分子运动现象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现象解释:探究新知分子运动现象分子运动实验改进①整个反应控制在一个密闭试管中进行,没有氨气外逸,安全环保。②实验只需要很少量的药品,符合节约药品的原则。③实验操作简单,时间短,现象明显,并且能够说明分子运动与温度有关。C试管中的酚酞溶液比B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先变红。探究新知实验现象:优点:1.分子在不断地运动。2.温度升高原子运动速率加快原子间的间隔变大示数上升。探究新知1.糖块放到水里会“消失”,水却有了甜味?2.为什么温度升高温度计示数上升?思考:你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三、分子之间有间隔探究新知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观察体积的变化50ml酒精+50ml水<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取气密性良好的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20ml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三、分子之间有间隔探究新知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分子之间有间隔空气易压缩,水难压缩现象解释:空气中气体分子的间隔大,易压缩;水分子的间隔小,难压缩固态液态气态三、分子之间有间隔探究新知物质的三态变化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注意:分子本身的大小是不改变的!分子间隔变大分子间隔再变大三态变化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间的间隔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探究新知1.为什么气体能够压入轮胎中?2.为什么导管口会有气泡冒出?3.为什么变瘪乒乓球能复原?思考:你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1.海绵之间的空隙2.鹅卵石之间缝隙可以填砂子3.红豆之间缝隙可以装小米易错点拨:均不能用“分子(原子)之间有间隔”来解释探究新知课堂练习1.对下列教材图片的认识错误的是( )A.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B.晶体硅是由硅原子构成的C.说明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D.上述操作是化学变化D课堂练习2. 如图所示,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装置内气体分子的数目增多B.装置内气体分子的间隔变大C.装置内气体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D.装置内气体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B课堂总结123分子的性质(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分子不停地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课题1(第1课时)分子和原子分层作业【基础培优】:1.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氢气球在高空膨胀——分子体积变大B.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水和过氧化氢性质不同——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D.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分层作业【能力提升】:1.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如图所示,直立的具支试管中的棉花球都蘸有无色酚酞溶液,注射器内装有浓氨水。实验开始时,打开弹簧夹,缓慢推动注射器活塞,使浓氨水进入具支试管。(1)在实验过程中你将看到的现象是 ; (2)该实验说明 (从微观角度解释); (3)与教科书实验相比,该实验设计的优点是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让备课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同步分层练习【基础培优】1.从宏观、微观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化学特有的“科学思维”之一。下列从微角度对宏观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 石油气压入钢瓶液化——分子间的间隔减小B. 端午粽飘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 夏天汽车轮胎炸裂——分子种类发生改变D.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2.向液化石油气中添加具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一旦液化石油气泄漏,就能闻到这种臭味,及时采取安全措施。闻到臭味是因为(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的体积很小3.一定条件下,6000L氧气可压入40L的钢瓶中。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B.氧分子的质量变小C.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D.氧分子的数目减少4.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B. 変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变大C.水降温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D. 碘升华过程中分子变大了5.在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挤瘪后把口扎紧,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鼓起来,如图所示。鼓起的过程中,塑料袋中酒精分子的( )间隔增大 B.质量增大 C.种类增多 D.数目增多【能力提升】1.在“天宫课堂”中,王亚平将泡腾片放进蓝色水球之中,产生很多小气泡,闻到阵阵香气。“闻到香气”的主要原因是( )A.分子间有间隔 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的体积变大 D.分子的质量变小2.如图所示,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装置内气体分子的数目增多B.装置内气体分子的间隔变大C.装置内气体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D.装置内气体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3.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的分子用肉眼能看到,有的看不到B.水和过氧化氢中都含有氢分子C.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D.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种分子4.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分子机器”是世界上最小的机器。下列有关分子的认识错误的是( )A.食物腐败时分子发生了变化B.物质热胀冷缩时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C.切洋葱时辣眼睛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茉莉花香清淡,檀木香气醇厚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5.对下列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A 气体比液体更容易被压缩 气体分子间的间隔比液体分子间的大B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很小C 敞口容器中的酒精逐渐减少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 体温计中的水银热胀冷缩 原子的体积改变6.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B.吹胀气球——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C.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水分子很小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7.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当观察到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中只有品红周围变成红色。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A.温度越高,分子质量越小 B.温度越高,分子体积越大C.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小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二、填空与探究1.做“分子运动现象”实验(如图甲)时气味刺激难闻。欣欣同学对此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乙)【装置对比图】【实验操作】操作Ⅰ:向各盛有5mL蒸馏水的B、C试管分别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操作Ⅱ:将各盛有2mL浓氨水的A、D试管按图乙同时连接,观察。【分析讨论】(1)进行操作Ⅰ并观察溶液颜色的目的是排除 的干扰。(2)进行操作Ⅱ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2.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1)实验(如图 1 所示):烧杯 ________(填序号)中溶液会由无色变红色,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了实验(如图 2 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说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步分层练习答案【基础培优】:1.D 2.D 3.A 4.A 5.A【能力提升】:B 2.A 3.D 4.B 5.D 6.B 7.D二、填空与探究1.(1)水(或溶液中的水等)(2)试管C中的酚酞溶液比B中的先变红2.(1)B;氨气分子从烧杯 A ;运动到 B 中形成氨水,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2)不必要,实验甲已把酚酞滴入蒸馏水不变色,说明蒸馏水不会使酚酞变色。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核心素养】课题1第1课时《分子和原子》分层练习.doc 【核心素养】课题1第1课时《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doc 【核心素养】课题1第1课时《分子和原子》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