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浙教版七上科学 4.1 机械运动 第2课时 (课件 30张PPT+视频+教案+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浙教版七上科学 4.1 机械运动 第2课时 (课件 30张PPT+视频+教案+学案)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第四章 多种多样的运动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1节 机 械 运 动 (2)
--- 运动的描述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机械运动的分类,了解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了解
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了解速度的定义;知道速度的单位、公式;
会比较物体速度的大小;
科学思维:了解分类是一种基本的科学方法;运用速度公式解决物
体运动中的简单问题;
探究实践:通过情境体验找到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具体的方法;根
据生活实际推导理论知识,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态度责任: 通过利用速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感受知识的
价值。
复习巩固
1、机械运动是指物体的 随 变化的运动;
2、研究机械运动时,必须选定一个 ;然后假定这个物体是不动的,其他物体的 若发生了改变,则认为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否则这个物体应时静止的;
3、选择参照物以就近、方便研究为原则,不能选择 为参照物。
4、运动和静止是 ,是相对于 而言。
空间位置 时间
参照物
空间位置
被研究物体本身
相对 参照物
新知导入
左图为某段直平公路上通畅行驶的车流,右图为游乐园中正常运行的过山车。说一说图中这两种车的运动特点有什么不同?
左图:汽车一般为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基本没有大的变化;
右图:过山车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一直在发生变化。
新知讲解
一、运动的描述
1、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包括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
2、运动状态的改变:
运动快慢或运动方向改变了,我们就说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
例如,汽车起动时,汽车的运动加快了,也就是汽车的运动状态改变了;
汽车在转弯时,汽车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也就是汽车的运动状态改变了;
汽车减速时,汽车的运动减慢了,也就是汽车
的运动状态改变了。
讨论交流
描述物体的运动有不同的方式。摄影师利用延时曝光,以一条条光带描述了一辆辆汽车的运动轨迹。
那么,我们怎样描述机械运动呢
一部分车辆是直线运动,还有一些转弯的车辆做曲线运动。
新知讲解
3、运动的分类:
(1)物体运动路线:
当物体从一个位置运动到另一个位置,总要经过一定的路线。
(2)物体运动路线的分类
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形状,可以将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3)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曲线运动是自然界中物体普遍存在的运动形式;
一般来说,直线运动比曲线运动要简单。
球的直线运动
球的曲线运动
新知讲解
3、运动的分类:
(1)物体运动路线:
当物体从一个位置运动到另一个位置,总要经过一定的路线。
(2)物体运动路线的分类
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形状,可以将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3)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曲线运动是自然界中物体普遍存在的运动形式;
一般来说,直线运动比曲线运动要简单。
讨论交流
如图4.1-8所示的情境,请根据运动路线,判断他们是做直线运动还是做曲线运动。
运动员百米赛跑
滑雪运动员凌空而下
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站内穿梭
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曲线运动
方法技能
分 类
分类是基于研究对象的某种特征将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方法。例如,我们可以按植物是否有种子,把植物分为有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按物体运动路线的形状,把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分类必须先提出分类标准,再将对象按标准区分归类。
分类应突出事物的特征,使事物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清晰。
讨论交流
运动的物体,有的运动得快,有的运动得慢。那么,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赛场上,我们如何比较运动员百米赛跑的快慢
比赛中途,相同时间内,比较最谁跑在最前面,谁通过的路程最多,谁就是最快的;
跑到终点时,跑完100米(相同路程),比较谁所用时间,时间越短表示这个运动员越快。
新知讲解
二、比较运动的快慢
1、赛场中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方法1、
在相同时间内,比较物体通过的路程,通过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快;
方法2、
物体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比较所用时间,所用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快。
2、影响物体运动快慢的因素: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必须同时考虑路程与时间两个因素;缺少一个,则讨论物体运动快慢就显得毫无意义。
所以不能说“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快”或“路程多的物体运动快”,只能说“相同时间内路程少的物体运动快”或“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快”。
思考讨论
如图4.1-9所示,某同学先后两次参加赛跑,如何比较这两次赛跑的快慢
最简单方法:计算出每分钟内分别通过的路程,再进行比较
A:每分通过的路程:60/0.0855≈701.75(米)
或每秒通过的路程:60/(0.0855×60)≈11.7(米)
B:每分通过的路程:100/0.1523≈656.60(米)
或每秒通过的路程:100/(0.1523×60)≈10.94(米)
通过比较可知,60m赛跑时比100m赛跑时更快些。
新知讲解
3、科学上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科学上,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常采用“时间相同,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用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
4、速度:
物体的运动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叫作速度。
用s表示路程,表示时间,v表示速度,
速度公式可表示为:
视频:
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点击图片播放)
新知讲解
5、速度的意义:
(1)速度可以定量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2)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速度越大,表示物体运动越快。
6、速度的单位:
①速度单位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合而成;
②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秒,符号是m/s,读作米每秒;
③常用的速度单位还有千米/时,符号为km/h,读作千米每时;
④1 m/s= 3.6 km/h
新知讲解
7、一些常见的物体运动的速度:
知识运用
例题:
非洲羚羊奔跑的速度为20 m/s,城市道路上汽车的速度为30 km/h,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解:
比较两物体运动快慢,需把单位换算为相同单位。
非洲羚羊奔跑的速度v羊=20m/s,
汽车行驶的速度V车=30km/h=(30÷3.6)m/s≈8.33m/s ,
∵ 20m/s >8.33m/s
∴非洲羚羊比城市道路上行驶的汽车运动快。
讨论交流
写出比较非洲羚羊和汽车运动快慢的其他方法,并通过计算说明。
还可以用下列方法比较:
统一单位为km/h,再进行比较:
V汽车=30km/h
V羚羊=20×3.6km/h=72km/h
∵ 72km/h >30km/h
∴非洲羚羊比城市道路上行驶的汽车运动快。
随堂练习
1、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
A.运动员、汽车、羚羊 B.汽车、羚羊、运动员
C.羚羊、汽车、运动员 D.运动员、羚羊、汽车
A
随堂练习
2、如图所示是四种动物1s内通过的路程,其中速度最快的是(  )
A.猫 B.蜥蜴 C.鸵鸟 D.猎豹
D
随堂练习
3、 A、B两个物体同时同地自西向东做直线运动,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A、B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图象得出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  )
A.A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B.B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
C.以B为参照物A向东运动
D.B物体运动1.5s通过的距离是3m
B
随堂练习
4、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的速度之比为3:1,所用时间之比为1:2,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
A.1:6 B.6:1
C.3:2 D.2:3
C
随堂练习
5、某同学乘坐高铁,看到车厢内显示的车速为216千米/时。他估测车厢通过隧道用了10秒,则隧道长度约为(  )
A.60米 B.600米 C.2160米 D.7776米
B
随堂练习
6、甲、乙两人进行100m赛跑,结果甲比乙超前10m到达终点。如果让甲从原起跑线往后退10m起跑,乙仍从原起跑线起跑,两人都保持原来的速度重新比赛,则比赛结果是(  )
A.同时到 B.甲先到 C.乙先到 D.不能确定
B
课堂总结
1、运动状态: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
2、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1)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越多运动越快;
(2)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越短运动越快;
3、速度:
定义:物体的运动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
公式:速度=路程/时间 v=s/t
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
比较:单位统一后再比较
板书设计
4.1 机械运动(2)
……运动的描述
1、运动状态:运动快慢、运动方向
2、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1)相同t,比s,s越多运动越快;
(2)相同s,比t,t越短运动越快;
3、速度:
定义:路程:时间
公式:v=s/t
意义:物体运动快慢
比较:单位统一
作业布置
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
2、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
3、完成学案中“课后巩固”;
4、预习“速度的应用”相关内容。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上§4.1机械运动(2)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机械运动的分类; 2、了解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3、了解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 4、了解速度的定义;
5、知道速度的单位、公式; 6、会比较物体速度的大小。
一、知识点梳理:
1、分类是基于研究对象的 将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方法。例如,按物体运动路线的形状,把运动分为 和 ,分类必须先提出 ,再将对象按标准区分归类。分类应突出事物的特征,使事物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清晰。
2、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相同路程比较 ,相同时间比较 。科学上常采用后者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3、速度定义:运动物体在 内通过的 。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运动快的物体速度 ,运动 的物体速度小。
4、速度的计算公式: 。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5、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符号是“ ”;交通运输中常用单位是“千米/时”,符号是“km/h”。1 m/s= km/h。
6、速度公式注意点 ①应用v=s/t计算时, 要统一;②公式v=s/t中的三个物理量必须对应于 物体。
7、常见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人步行 自行车速度 5m/s
汽车在高速上行驶 36m/s 客机飞行 165m/s
第一宇宙速度 7.9×103m/s 光速
二、例题讲解
例题1、如图是某中学运动会上百米比赛时的情景,场下坐席上的观众认为最前面的同学跑得最快,这是采用了相同  ,比较  的方法;小阳和小光分别是两个小组的百米第一,若要比较他俩谁更快,就要采用比较  的方法。(以上三空选填“时间”或“路程”)
例题2、为宣传“绿色出行,地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18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5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3km,则(  )
A.小张速度最大 B.小王速度最大 C.小李速度最大 D.三人速度一样大
例题3、在体育测试过程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跳远测试时,必须选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B.小明在50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选取的参照物是跑道
C.小明50m测试的成绩是7s,则他的平均速度为6.25m/s
D.1000m测试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m/s、小亮的成绩是240s,小明更快
例题4、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B.两物体在20~3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C.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甲乙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D.两物体在30s末相遇,且甲乙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例题4图) (例题5图)
例题5、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在l0s内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可知,从第2s到第4s的过程中,汽车的速度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汽车在第5s时的速度为  m/s;汽车在第5s和第6s这两秒时间里共前进了  m。
三、随堂练习:
1、一个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大约是(  )
A.1.2 米/秒 B.24 米/秒 C.36 千米/秒 D.48 分米/秒
2、某物体运动速度为 1.5m/s,则该物体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个( )
A. 小汽车 B. 高铁 C. 飞机 D. 步行的人
3、世界上飞得最快的鸟——褐海燕每分钟能达5km,是当之无愧的运动冠军。它的速度与下面哪个速度最接近( )
A. 城市中公共汽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 B. 高速公路上,小汽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
C. 高铁列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 D. 客机飞行的速度250m/s
4、最新研制的磁悬浮列车以6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一列高铁以3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与高铁相比,磁悬浮列车(  )
A.一定运动更快 B.一定运动更远 C.运动时间一定更短 D.可能运动更慢
5、一辆长20m的货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100m的大桥,下列说法中(  )
①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5s ②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4s
③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6s ④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7s
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②④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②③正确
6、某同学在体育中考中,跑完50m用了8s的时间,她的运动速度为(  )
A.0.16m/s B.6.25km/h C.400m/s D.6.25m/s
7、淮扬镇高铁过江通道“五峰山公铁大桥”建成后,扬州将进一步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大桥主跨长为1120m,一列200m长的高铁匀速通过大桥主跨的时间为60s,则高铁的速度为   m/s,若以高铁为参照物,大桥是   的。
四、课后练习:
1、 下列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成语,与科学中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相近的是 (  )
A.一日千里 B.大步流星 C.风驰电掣 D.迅雷不及掩耳
2、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
A.运动员、汽车、羚羊 B.汽车、羚羊、运动员 C.羚羊、汽车、运动员 D.运动员、羚羊、汽车
3、当下人们崇尚身体锻炼,小金妈妈以2米/秒的速度快走,小金以7.2千米/时的速度慢跑,则( )
A. 小金的跑步速度比妈妈走路速度快 B. 妈妈2米/秒的快走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 相同时间内,两人运动的路程是相同的 D. 以妈妈为参照物,小金向前运动
4、在同一水平路面上,甲、乙两物体分别以3m/s和1m/s的速度相对于地面自南向北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以甲物体作为参照物,乙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  )
A.2m/s;向南 B.2m/s;向北 C.4m/s;向南 D.4m/s;向北
5、关于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s/t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通过的路程s成正比
B.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通过的时间t成反比
C.物体运动的速度v和路程s成正比,与时间t成反比
D.物体运动的速度v不变,与s、t的大小无关
6、小明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2m/s,从家到学校要走15min,那么他上学要走的路程是(  )
A.1080m B.108m C.18km D.0.3km
7、春运期间,为了赶去乘车,大人搀着孩子一起快走了30m,其中大人共走了50步,孩子共走了110步,则速度快的是(  )
A.一样快 B.大人 C.小孩 D.无法确定
8、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的速度之比为3:1,所用时间之比为1:2,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
A.1:6 B.6:1 C.3:2 D.2:3
9、甲、乙两人进行100m赛跑,结果甲比乙超前10m到达终点。如果让甲从原起跑线往后退10m起跑,乙仍从原起跑线起跑,两人都保持原来的速度重新比赛,则比赛结果是(  )
A.同时到 B.甲先到 C.乙先到 D.不能确定
10、甲、乙两辆小车相距3米,同时开始沿同一笔直路面运动,如图所示为它们的s﹣t图象,则(  )
A.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B.运动3秒甲、乙不可能相距2米
C.运动3秒甲、乙不可能相距4米 D.运动3秒甲、乙可能相距10米
11、小轿车匀速行驶在公路上,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小青观察到轿车速度盘的指针始终在110km/h位置处,在超越相邻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另一辆大客车的过程中,小青发现自己经过该车的时间约为5s,如图所示。则被超越大客车的车速范围为(  )
A.10~20 m/s B.20~30m/s C.30~40m/s D.40~50 m/s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2、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 B.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 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
13、如图甲、乙,是百米赛跑运动员快慢的比较方法,其中:图甲表示快慢的方法是   ,图乙表示快慢的方法是   。
14、甲、乙、丙三辆小车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两小车是   ;若乙和丙运动的时间之比是1:1,则乙和丙所运动的路程之比是   。
15、物理上常用“频闪照相”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a)是照相机记录跑步者甲、乙两次跑步时的频闪照片,已知照片曝光时间间隔一定,由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a)记录的时间内,   (选填“甲”或“乙”下同)跑步的平均速度大。
(2)如图(b)中图象描述的是   的运动。
(3)如图(c)所示是跑步者的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随身携带手机APP软件记录的“配速”(配速定义:通过每公里路程所需要的时间)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在t1、t2和t3三个时刻中,运动得最快的时刻的是  ,理由是   。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梳理:
1、某种特征 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分类标准
2、时间的长短 距离的长短
3、单位时间 路程 运动快慢 大 慢
4、v= 5、米/秒 m/s 3.6
6、单位 同一 7、1.2m/s 3.0×108m/s
二、例题讲解:
例题1、时间;路程;时间。
解析:(1)百米赛跑还没有到达终点时,场下坐席上的观众认为最前面的同学跑得最快,这是采用了运动相同的时间,比较跑的路程远近来比较跑的快慢;(2)小阳和小光分别是两个小组的百米第一,运动员运动相同的路程,谁跑的时间短谁就运动得快,这是采用了运动相同路程,比较跑的时间长短方法来比较快慢的。
例题2、D
解析:小张速度18km/h,小王速度5m/s=18km/h,小李速度v===18km/h,所以,三人速度一样大,故D正确。
例题3、D
解析:A、测跳远的成绩时精确到1cm就可以了,所以测量时选用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故A错误;
B、小明在50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这说明看台与小明间有位置的变化,所以选取的参照物是小明自己,故B错误;C、小明50m测试的成绩是7s,则他的平均速度为v==≈7.14m/s,故C错误;D、1000m测试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m/s,则小明所用的时间为:t===200s,而小亮的成绩是240s;因通过的路程相同,小明用时更短,则小明跑得更快,故D正确。
例题4、C
解析:A、由图象看出两同学在0~10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甲同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同学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故A错误;B、据图可知,物体在20~30s内甲静止,乙做匀速直线运动,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故B错误;C、由图象看出两同学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100m,且所用的时间相同,所以甲乙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故C正确;D、据上面的分析可知,两个物体在20s末相遇,故D错误。
例题5、增大,30,60
解析:由图象可知,横轴是时间,纵轴是速度,该图象反映的是速度﹣时间图象,从第2s到第4s的过程中,图象是一条斜向上的直线,表明汽车的速度随时间而增大;由图象可知,当t=5s时,对应的纵坐标v=30m/s;汽车在第5s和第6s的速度都是30m/s,所以汽车在第5s和第6s这两秒前进的距离是:s=vt=30m/s×2s=60m。
三、随堂练习:
1、A 2、D 3、C 4、A 5、D 6、D 7、22 运动
四、课后练习:
1、A 2、A 3、C 4、A 5、D 6、A 7、A 8、C 9、B 10、D
11、B 12、C
13、 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远的快   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短的快 
14、甲和丙 1:4
15、(1)乙;(2)甲;(3)t2;跑步者通过一公里路程所用的时间最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上科学§4.1机械运动(2)教学设计
课题 4.1机械运动(2)……运动的描述 单元 四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上
教材分析 本课时内容为新浙教版七上第四章第1节《机械运动》的第2课时,主要内容为运动的描述,主要介绍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速度、速度的单位、公式及简单计算。 本课时的基础是参照物和机械运动,教材首先从对机械运动分类开始,提出直线运动和曲线的概念,再对物体运动的快慢进行描述,引入速度的概念、公式及速度大小的比较。本课时是匀速直线运动的基础,更是速度的计算及解题规范性等后续学习的基础,所以本课时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机械运动的分类,了解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了解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了解速度的定义;知道速度的单位、公式;会比较物体速度的大小;科学思维:了解分类是一种基本的科学方法;运用速度公式解决物体运动中的简单问题; 探究实践: 通过情境体验找到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具体的方法;根据生活实际推导理论知识,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态度责任: 通过利用速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感受知识的价值。
重点 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速度及速度大小比较;
难点 速度大小比较;运用速度公式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机械运动是指物体的 随 变化的运动; 2、研究机械运动时,必须选定一个 ;然后假定这个物体是不动的,其他物体的 若发生了改变,则认为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否则这个物体应时静止的; 3、选择参照物以就近、方便研究为原则,不能选择 为参照物。 4、运动和静止是 ,是相对于 而言。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导入:左图为某段直平公路上通畅行驶的车流,右图为游乐园中正常运行的过山车。说一说图中这两种车的运动特点有什么不同?左图:汽车一般为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基本没有大的变化; 右图:过山车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一直在发生变化。 一、运动的描述 1、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包括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 2、运动状态的改变: 运动快慢或运动方向改变了,我们就说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 例如,汽车起动时,汽车的运动加快了,也就是汽车的运动状态改变了;汽车在转弯时,汽车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也就是汽车的运动状态改变了; 汽车减速时,汽车的运动减慢了,也就是汽车的运动状态改变了。 讨论交流:描述物体的运动有不同的方式。摄影师利用延时曝光,以一条条光带描述了一辆辆汽车的运动轨迹。 那么,我们怎样描述机械运动呢 参考:一部分车辆是直线运动,还有一些转弯的车辆做曲线运动。3、运动的分类: (1)物体运动路线: 当物体从一个位置运动到另一个位置,总要经过一定的路线。 (2)物体运动路线的分类 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形状,可以将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3)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曲线运动是自然界中物体普遍存在的运动形式;一般来说,直线运动比曲线运动要简单。 3、运动的分类: (1)物体运动路线: 当物体从一个位置运动到另一个位置,总要经过一定的路线。 (2)物体运动路线的分类 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形状,可以将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3)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曲线运动是自然界中物体普遍存在的运动形式; 一般来说,直线运动比曲线运动要简单。 讨论交流: 如图4.1-8所示的情境,请根据运动路线,判断他们是做直线运动还是做曲线运动。方法与技能:分类讨论交流: 运动的物体,有的运动得快,有的运动得慢。那么,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赛场上,我们如何比较运动员百米赛跑的快慢 参考:比赛中途,相同时间内,比较最谁跑在最前面,谁通过的路程最多,谁就是最快的; 跑到终点时,跑完100米(相同路程),比较谁所用时间,时间越短表示这个运动员越快。 二、比较运动的快慢 1、赛场中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方法1、 在相同时间内,比较物体通过的路程,通过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快; 方法2、 物体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比较所用时间,所用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快。 2、影响物体运动快慢的因素: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必须同时考虑路程与时间两个因素;缺少一个,则讨论物体运动快慢就显得毫无意义。 所以不能说“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快”或“路程多的物体运动快”,只能说“相同时间内路程少的物体运动快”或“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快”。 思考讨论: 如图4.1-9所示,某同学先后两次参加赛跑,如何比较这两次赛跑的快慢 参考:最简单方法:计算出每分钟内分别通过的路程,再进行比较 A:每分通过的路程:60/0.0855≈701.75(米) 或每秒通过的路程:60/(0.0855×60)≈11.7(米)B:每分通过的路程:100/0.1523≈656.60(米) 或每秒通过的路程:100/(0.1523×60)≈10.94(米) 通过比较可知,60m赛跑时比100m赛跑时更快些。 3、科学上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科学上,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常采用“时间相同,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用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 4、速度: 物体的运动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叫作速度。 用s表示路程,表示时间,v表示速度,则速度公式可表示为: V=s/t视频: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5、速度的意义: (1)速度可以定量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2)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3)速度越大,表示物体运动越快。6、速度的单位: ①速度单位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合而成; ②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秒,符号是m/s,读作米每秒; ③常用的速度单位还有千米/时,符号为km/h,读作千米每时; ④1 m/s= 3.6 km/h 7、一些常见的物体运动的速度: 知识运用:例题: 非洲羚羊奔跑的速度为20 m/s,城市道路上汽车的速度为30 km/h,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参考:解: 比较两物体运动快慢,需把单位换算为相同单位。 非洲羚羊奔跑的速度v羊=20m/s, 汽车行驶的速度V车=30km/h=(30÷3.6)m/s≈8.33m/s , ∵ 20m/s >8.33m/s ∴非洲羚羊比城市道路上行驶的汽车运动快。 讨论交流: 写出比较非洲羚羊和汽车运动快慢的其他方法,并通过计算说明。 还可以用下列方法比较: 统一单位为km/h,再进行比较: V汽车=30km/h V羚羊=20×3.6km/h=72km/h ∵ 72km/h >30km/h ∴非洲羚羊比城市道路上行驶的汽车运动快。 汽车运动与过山车对于学生来说一般不陌生,从熟悉的事物入手,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汽车的运动轨迹,揭示的是运动的路线由轨迹看出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是较为简易的方法简图用于促进学生对物体运动的路线分析百米赛跑是直线运动,所以运动员的运动路线可看作是直线运动,滑雪运动员凌空而下,曲线运动(加速抛物线运动)而太空站内由于失重所以物体曲线运动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平时比赛时,作为观众一般是“相同时间比路程”而终点裁判则是“相同路程比时间”,这对于学生来说也不是难事这里注意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但对于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的运动进行比较时,则要引入速度的概念这里是重点也是难点详细讲解:从概念、公式到单位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如人的步行速度等)学生应该有一个了解,更于比较快慢例题讲解时,要注意规范性,如单位统一等
课堂练习 1、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A  )A.运动员、汽车、羚羊 B.汽车、羚羊、运动员 C.羚羊、汽车、运动员 D.运动员、羚羊、汽车2、如图所示是四种动物1s内通过的路程,其中速度最快的是( D )A.猫 B.蜥蜴 C.鸵鸟 D.猎豹 (第2题图) (第3题图)3、 A、B两个物体同时同地自西向东做直线运动,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A、B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图象得出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 B )A.A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B.B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 C.以B为参照物A向东运动 D.B物体运动1.5s通过的距离是3m4、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的速度之比为3:1,所用时间之比为1:2,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C )A.1:6 B.6:1 C.3:2 D.2:35、某同学乘坐高铁,看到车厢内显示的车速为216千米/时。他估测车厢通过隧道用了10秒,则隧道长度约为( B )A.60米 B.600米 C.2160米 D.7776米6、甲、乙两人进行100m赛跑,结果甲比乙超前10m到达终点。如果让甲从原起跑线往后退10m起跑,乙仍从原起跑线起跑,两人都保持原来的速度重新比赛,则比赛结果是( B )A.同时到 B.甲先到 C.乙先到 D.不能确定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
课堂小结 1、运动状态: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 2、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1)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越多运动越快; (2)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越短运动越快; 3、速度: 定义:物体的运动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 公式:速度=路程/时间 v=s/t 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 比较:单位统一后再比较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