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题 第二章 声现象2.2 声音的特性导学目标1.物理观念(1) 了解声音的特性。(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3)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2.科学思维2.科学思维:通过实验探究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和思维能力。3.科学实验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4.科学态度与责任(1)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2)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妙与有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导学重点声音特征的三个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导学难点响度与音调的区别。导学课时 1课时导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同一把钢尺,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发声,长度越长,振动越 ,音调越 ;长度越短,振动越 ,音调越 。2.物体振动得快,发出声音的音调就 ;振动得慢,发出声音的音调就 。可见发声体振动的 是一个很重要的物理量,它决定着音调的高低。物理学中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 。 决定声音的音调, 高则音调高, 低则音调低。3.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乒乓球的摆动可以放大音叉振动 。用力敲击音叉,乒乓球振动 大,音叉响度 。轻轻敲击音叉,兵乒球振动幅度 ,音叉响度 。4.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 ,振幅的大小影响声音的 。但是,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便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还是能够分辨出它们的不同。实际上声音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特性,它就是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 不同,发出声音的 也就不同。课堂导学1.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同一把钢尺,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发声,长度越长,振动越 ,音调越 ;长度越短,振动越 ,音调越 。2.物体振动得快,发出声音的音调就 ;振动得慢,发出声音的音调就 。可见发声体振动的 是一个很重要的物理量,它决定着音调的高低。物理学中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 。 决定声音的音调, 高则音调高, 低则音调低。3.人能听到的声音 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够听到的 范围是20—20000Hz。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作 波,因为它们超过人类听觉频率的 限;把低于20 Hz的声波叫作 波 ,因为它们低于人类听觉频率的 限。 、 、 统称声。4.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乒乓球的摆动可以放大音叉振动 。用力敲击音叉,乒乓球振动 大,音叉响度 。轻轻敲击音叉,兵乒球振动幅度 ,音叉响度 。5.人听到的声音是否响亮,除了跟发声体发声时的 有关,还跟人距离发声体的 有关。声音是从发声体向四面八方传播的,越到 处越分散。因此,人距离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 。6.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 ,振幅的大小影响声音的 。但是,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便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还是能够分辨出它们的不同。实际上声音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特性,它就是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 不同,发出声音的 也就不同。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达标练习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振动越快,发出的音调就低B.物体的振动快, 声音的频率高C.琴弦越长,振动越快,频率越高D.频率越高,声音响度越大2.课堂上老师叫后排座位的李明同学回答问题,叫他声音再大一点是指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调和音色3. 程莹在二胡演奏时,通过用手指按压二胡弦来改变声音的( )A.响度B.音色C.音调D.音色和音调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B.高于20000Hz的声叫超声波C.人类能听到的声叫做声音D.超声波、次声波统称为声5.关于如图所示声波,说法正确的是( )频率相同,振幅相同,波形不同,音色不同B.频率相同,振幅相同,波形不同,音调不同C.频率相同,振幅相同,波形不同,响度不同D.频率不同,振幅不同,波形不同,音色不同参考答案课前导学1.慢,低,快,高。2.高,低,快慢,快慢,频率,频率,频率。3.幅度,幅度,大,小,小。4.音调,响度,音色,结构,音色。课堂导学1. 慢,低,快,高。2.高,低,快慢,快慢,频率,频率,频率。3. 频率,频率,超声,上,次声,下,声音,超声波,次声波。4.幅度,幅度,大,小,小。5.振幅,远近,远,小。6.音调,响度,音色,结构,音色。达标练习1.B;2.B;3.C;4.D;5.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