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9.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逐字稿环节一:从心理活动看英雄精神梳理"学习目标"师:孩子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特殊的文章 -《我的战友邱少云》。在开始之前,让我们先明确学习目标:1.找出"我"的心理活动句。2.体会邱少云是怎样的英雄。3.思考战斗环境与英雄表现的关联。一、走"心"1.寻找"我"的心理活动6师:请大家默读全文,找出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学生默读)师:谁来分享一下发现 生:几乎全篇都有"我"的心理活动。师:这说明什么 生:说明这是一篇以"我"的视角描写邱少云的文章。师:这种写法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英雄的内心世界。2.给"我"的心理分类师:现在,让我们来给"我"的心理活动分类。(引导学生分类)(1)关于自己:D2(2)关于战斗:D3、6、7(3)关于邱少云:D11、12、15师: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特别之处 生:关于邱少云的心理活动集中且延后出现。师:这个发现很重要。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安排 延后出现的邱少云还能成为主角吗 (引导学生思考)3.直击要点师:让我们重点看看D11。请大家朗读这段。(学生朗读D11)师:你们注意到这段有什么特点吗 生:有很多连接词 - 不仅、但是、更加、如果...师:这些连接词有什么作用 生:表示转折、递进。师:六次转折递进说明什么 生:说明"我"的心情非常复杂、矛盾、纠结。师:这给了我们一个写作技巧 - 想表达内心复杂时,可以多用这些连接词。师:在"我"如此复杂的心态中,少想了什么 生:下定决心去救邱少云。师:这个发现很重要。为什么"我"没有去救邱少云 这会不会让读者责怪"我" 生:不会,因为每个人都是英雄。师:英雄就是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抉择的人。"我"为什么没有去救 生:因为这样会损失整个作战计划。师:不仅"我"想到了这一点,还有谁也想到了 生:邱少云。师:邱少云当时有没有想过自救 生:有。(板书:搭救 自救)师:但是,他们都选择了坚如磐石。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心里装的是大局,是胜利,是国家的未来。师:这就叫舍我顾全大局。战友少了搭救,邱少云少了自救。但我们读完后,不但不觉得他们无情,反而觉得他们情深义重。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的情是战友情,义是革命胜利的大义。师:孟子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4.深入解析作者的内心纠葛 (D12)师:孩子们,让我们再次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请大家仔细阅读第12段。(学生默读)师:你们从这段文字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作者的心情非常复杂,从紧缩到刀绞,有担心、无力、害怕、心疼、惊叹等多种情绪。师: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个大问题:从紧绷到刀绞,作者不忍看但又忍不住不看,为什么会如此矛盾呢 (引导学生逐步思考)师:他不忍看的是什么 生:不忍看战友被烧死的痛苦,不忍看战友受难。师:那么,他为什么又忍不住要看 他在看什么 生:他希望通过注视能产生奇迹,能拯救战友;他希望火快点灭,希望出现转机。师:你们的理解很深刻。这段心理描写展现了战友之间的深厚情谊。那么,身在其中的邱少云,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生:视死如归,坚如磐石。师:当周围人的心情如此复杂时,邱少云却能从容面对。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邱少云的伟大。作者通过真实描写自己作为旁观者的内心痛苦,反衬出邱少云的英雄气概。5.解读D13:客观描述的力量师:现在让我们看看第13段。这段有什么特别之处 生:这段不是心理描写,而是客观描述所见所闻。师:没有一点声音,就是作者听到的。这种客观描述反而更加震撼人心,你们觉得为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6.深入理解D15:英雄的永生师:最后,我们来看第15段。作者说邱少云并没有牺牲,这意味着什么 生:邱少云永生了。师:那么,邱少云的什么永生了 生:他的精神,他的灵魂。师:如果说邱少云的精神是一种希望,那是对什么的希望 生:对战斗胜利的希望,对民族未来的希望。师:如果邱少云心里有一份信仰,他坚信的是什么 生:战斗必胜,革命必胜。师:太棒了!作为战友,我们会怀念什么 生:战友之间的深情。师:那么,活着的人有什么责任 生:为战友报仇,传承英雄精神。师:到了当代,我们的责任是什么 生:把英雄的故事传播下去,弘扬英雄精神。7.梳理总结师:孩子们,我们已经深入探讨了这篇文章的方方面面。现在,让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来梳理和总结我们的收获。1.心理活动的探索师:我们的学习是从哪里开始的 生:从研究作者的心理活动开始。师:为什么我们要从心理活动入手 生:因为心理活动能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人物。师:那么,我们发现了什么 生:作者的心理活动非常多,而且复杂。师:面对如此多的心理活动,我们做了什么 生:我们进行了分类。师:太棒了!这就是我们学习的第一个方法分类整理。当信息量大时,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2.邱少云的形象塑造师:在所有的心理活动中,我们重点研究了哪几段 生:D11、12、15三段。师:这三段有什么特点 生:这三段集中描写了作者对邱少云的感受。师:通过这三段的描写,我们了解到了什么 生:战友的心理十分复杂,一直在变化。师:这种复杂的心理反映了什么 生:反映了当时的情况非常考验人。师:太对了!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作者心理的变化过程:(在黑板上画出心理变化的曲线)- 从紧绷到希望- 到无限失望- 最后是刀绞般的心痛师:这种心理变化告诉我们什么 生:情况非常危急,非常痛苦。师:在这种情况下,邱少云的表现如何 生:视死如归,坚如磐石。师: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邱少云的英雄气概。3.英雄精神的升华师:最后,作者对邱少云有什么特别的认识 生:邱少云没有牺牲,而是永远和我们同在。师:这句话有什么深层含义 生:邱少云的英雄事迹转化为一种精神和信仰。师:太棒了!这种精神和信仰包含了什么 (引导学生总结)- 对革命必胜的希望- 对战争必胜的坚定信念- 对战友的深深怀念- 对生者的责任与担当师: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传承这种精神 生:将英雄的故事传播下去,弘扬英雄精神。环节二:从常人到英雄的蜕变悟"情"(体会英雄的精神)师:孩子们,我们已经细致地分析了文章的结构和表达。现在,让我们深入到文章的核心 - 英雄精神。1. 初步感知英雄品质师:你们觉得邱少云具有怎样的精神 他是一个怎样伟大的战士 (学生踊跃发言:舍己为人、视死如归、坚毅、英勇、爱国等)师:你们的回答都很好。但是,这些品质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呢 2.深入文本,寻找依据师:请大家仔细阅读D13,这段话最直接地体现了邱少云的英雄品质。(学生默读D13)师:现在,让我们来精读D12。"巨石"加上"纹丝不动",你们能想象邱少云当时承受的是怎样的痛苦吗 生:烈火焚烧,忍受剧痛。师: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一丝呻吟、挪动,这需要何等的毅力、耐力和忍受力!邱少云是不是常人 生:不是,他是超人。师:那么,是什么力量促使一个普通战士转变为超人英雄呢 生:理想、信仰、信念。师:让我们联系上文,他在忍受巨大痛苦时想的是什么 生:整个作战计划、潜伏部队、战友的生命安全、战争的胜利。师:他决定舍弃的是什么 生:自己的生命,求生的本能。师:太棒了!他用心中的信念对抗人的本能,这就是他的伟大之处。3. 梳理邱少云的描写师:让我们来梳理一下全文中关于邱少云的描写。(引导学生找出D4、D10、D13、D15)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邱少云的描写并不多,而且集中在后半部分。师:那么,在1-9段中,我们能发现邱少云的伟大吗 生:不能,那时他还是个普通战士。师:这告诉我们什么 生:英雄是从普通人成长起来的。师:让我们读一读D3,感受一下普通战士的不平凡。(学生朗读D3)师:在这种环境下,每一位战士都不简单,都是超人。这不是一个英雄的故事,而是一个英雄团体的故事。那么,为什么邱少云成为了最耀眼的那个 生:因为特殊事件选择了他。师:当上天选择了邱少云,他又做出了怎样的选择 生:他选择了坚如磐石,选择了大义,选择了战斗胜利。师:这就是我们说的"双向奔赴"。让我们朗读D10,感受这个随机的选择如何让一个普通战士成为了英雄。(学生朗读D10)师:邱少云的选择是对抗本能的。这需要一种强大的力量支撑。你们觉得是什么力量 (学生踊跃发言:信仰、对胜利的渴望、对理想的坚定信念等)师:孩子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深刻理解了:1.英雄来自于普通人,但他们做出了不平凡的选择。2.成为英雄需要对抗本能,这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3.信仰和精神可以战胜肉体的痛苦,让普通人成为英雄。环节三:探"秘"(探秘写法)师:孩子们,我们已经深入感受了邱少云的英雄精神。现在,让我们戴上"侦探帽",一起来探索作者的写作秘诀。这篇文章运用了一种特殊的写作技巧,叫做"点面结合"。谁能告诉我,什么是点面结合 (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点面结合概念)师: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是如何运用点面结合的技巧的。1.特殊的视角师:谁是这篇文章的重点人物 生:邱少云。师:但是,作者是如何描写邱少云的 生:通过旁观者的视角。师:这就是这篇文章的独特之处。作者通过第三人称的视角来描写主角,你们觉得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2.无声胜有声师:仔细回想一下,邱少云在文中做了多少动作 说了多少话 生:几乎没有动作,也没有说话。师:那么,为什么邱少云的形象却能如此深入人心 (引导学生思考)师:这就是作者高超写作技巧的体现。让我们来看看作者是如何做到的。3.三步写作法师:我总结了作者的写作秘诀,叫做"三步写作法"。请大家仔细听,看看能不能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内容。(1) 接近他师:作者是如何"接近"邱少云的 生:安排第三人潜伏位置,靠近主角。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生:为了更真实地描写邱少云。(2) 描述他师:作者是如何"描述"邱少云的 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笔描绘出来。师:这种描述有什么效果 生:让读者仿佛亲临现场。(3) 感受他师:最后,作者是如何"感受"邱少云的 生:通过D14,表达了对邱少云的敬佩之情。师:这种感受有什么作用 生:让读者能够共享作者的真情实感。师:太棒了!你们发现了吗 只要做到这三点,即便主角不说一句话,不做一个多余的动作,他的精神和形象也能在作品中得到永生。师:孩子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深入理解了邱少云的英雄事迹,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1.点面结合的写作技巧:通过描写"点"(邱少云)来反映"面"(整个战斗团队的精神)。2.特殊视角的运用:通过第三人称视角,让描写更加客观真实。3."三步写作法":接近、描述、感受,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师:这些写作技巧不仅适用于英雄人物的描写,在我们日常的写作中也可以灵活运用。比如,当你要描写一个你敬佩的人时,也可以尝试:- 接近他:观察他的日常行为- 描述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他的言行- 感受他:表达你对他的真挚感受师:这节课让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请同学们课后好好消化,下课。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