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竹节人教学逐字稿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竹节人教学逐字稿

资源简介

10.竹节人教学逐字稿
环节一:引入话题:阅读的多元性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聊一聊阅读这个话题。阅读是我们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为什么我们要阅读,以及我们是如何阅读的。
1.阅读目的探讨
师:请大家回想一下,你们曾经为了什么而读书?
生1:为了打发时间,消遣娱乐。
生2:坐地铁的时候,怕浪费时间,就会看书。
生3:为了考试,复习知识点。
师:很好!你们提到了阅读的几个重要目的。阅读确实可以是一种消遣,也可以是利用碎片时间学习的方式,还可以是为了应对考试。但是,阅读的目的远不止于此。让我们再深入思考一下,还有哪些阅读目的?
生4:为了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生5:为了提高写作能力。
师:非常棒!你们提到了阅读的更深层次的目的。阅读不仅仅是为了短期目标,更是为了我们长远的能力发展和个人成长。
2.阅读方法探索
师:那么,在实际阅读过程中,你们通常使用什么方法呢?
生6:从头读到尾。
师:是的,从头到尾通读确实是最基本、最常用的阅读方法。这种方法适合初次接触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时使用。但是,如果我们总是这样读,可能会限制我们的阅读效率和理解深度。有没有同学尝试过其他的阅读方法?
生7:我有时会先看目录和小标题,再决定读哪些部分。
生8:遇到不懂的词,我会查字典或者根据上下文猜测意思。
师:太棒了!你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一些高级的阅读策略。预览和选择性阅读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获取信息,而通过上下文理解词义则是一种很好的阅读理解技巧。
3.教师示范:目的导向的阅读方法
师:让我跟大家分享一个我自己的阅读经历。前段时间,我需要教大家写"漫画式"作文。为了找到合适的例子,我专门去读了关于"孟大鼻子"的故事。这个人物非常适合我们那个单元的作文分享。
师: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并没有从头到尾地读完整本书。而是先浏览目录,找到与人物描写相关的章节;然后仔细阅读这些章节,特别注意作者是如何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人物特征的。最后,我还做了笔记,整理出可以用于教学的要点。
师: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当我们有明确的阅读目的时,我们可以选择最适合的阅读方法,这样不仅能提高阅读效率,还能更好地达成我们的目标。
环节二:实践阅读策略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讨论了阅读的目的和方法。现在,让我们用刚学到的知识来实践一下。我们要阅读的是课文《竹节人》的第二、三自然段。请大家打开课本。
1.设置阅读目的
师:在开始阅读之前,我们先要明确阅读目的。记住,不同的目的会导致我们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今天,我们有两个主要目的:
目的1:积累数量词
目的2:了解如何制作竹节人
师:谁能告诉我,针对这两个不同的目的,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样的阅读方法?
生1:对于积累数量词,我们可以采用跳读的方法,快速找出文中的数量词。
生2:而对于了解制作方法,我们可以采用泛读,大致了解整个制作过程。
师:非常好!你们已经开始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了。那么现在,让我们开始实践。
(学生开始阅读,教师巡视指导)
2.阅读后的任务导向
师:相信大家已经完成了初步阅读。现在,我们要进行更深入的学习。请看大屏幕上的任务提示:
(教师展示任务提示)
a.写一份竹节人的制作指南
b.教会他人如何玩竹节人
c.体会制作传统玩具给他人带来的乐趣
d.讲述一个与老师相关的故事
师:这些任务看似简单,实则各有深意。让我们一起来解读一下:
1) 写制作指南:这需要你们将文字信息转化为清晰的步骤说明。这是一种信息转译能力的训练。
2) 教别人玩竹节人:这要求你们能够清晰地复述文本内容。清晰的表达是很重要的交流能力。
3) 体会制作传统玩具的乐趣:这是在培养你们的情感体验能力,要学会与文本产生共鸣。
4) 讲述老师的故事:这需要你们理解并复述文本中的相关内容,考验你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师:现在,我们来完成这些任务。你们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来尝试。
(学生开始任务,教师巡视指导)
3.成果展示与点评
(学生展示完成的任务)
师:太棒了!我看到很多同学都完成得很出色。比如小明的制作指南,步骤清晰,语言简洁;小红教别人玩竹节人时,声情并茂,非常生动;小华讲述老师故事时,抓住了关键细节,让人印象深刻。
4.反思与总结
师:通过这次实践,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感悟吗?
生3:我发现根据不同的目的来阅读,确实能提高阅读效率。
生4:我觉得把文字转化为其他形式,比如制作指南,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内容。
师:非常好的观察!确实,有目的的阅读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加深理解。而将所读内容转化为其他形式,是一种很好的深度加工方法,能极大地提升我们的学习效果。
环节三:任务实践与方法深化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不同的阅读目的和方法。现在,让我们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来深化这些方法的应用。
1.任务完成方法规划
师:首先,我们来规划一下完成不同任务的方法。请看大屏幕:
(教师展示任务及相应方法)
a.写制作指南:
-寻找关键段落
-细读指南和步骤
-分析内容
-复述并加工信息
b.体会制作乐趣:
-泛读全文
-自由体会
-表达感受
c.讲述老师的故事:
-寻找关键段落
-精读内容
-反复阅读以记忆细节
-加工信息并复述
师:大家觉得这些方法合理吗?有什么想补充的吗?
(学生讨论并提出建议,教师适时引导)
2.示范任务:制作指南
师:让我们一起来完成第一个任务——写竹节人的制作指南。
(1)自主阅读
师:请大家先自由阅读,找出描述制作步骤的关键段落。
(学生阅读,教师巡视)
(2)任务完成
师:现在,我们要把找到的信息整理成一份清晰的制作指南。我准备了一份学习单,我们一起来完成。
(教师展示学习单)
制作指南:
步骤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我来写出第一步,其余的请大家一起来填写。
(学生填写学习单,然后分享自己的完成情况)
3.方法梳理与总结
师:很好!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下,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我们究竟使用了哪些方法?
生1:我们先找到了关键段落。
生2:然后我们仔细阅读了这些段落,提取了重要信息。
生3:最后我们用自己的话把步骤写了出来。
师:非常棒!让我们把这些方法总结一下。
(教师边听边在黑板上写下)
寻找 —— 归纳
再读 —— 补充
排序 —— 加工
(用自己的语言复述)
师:实际上,这个过程涉及了多种阅读策略的组合。我们可以概括为:
(教师补充板书)
速读 + 寻读 + 细读
细读 + 回忆 + 表达
细读 + 思辨 + 梳理
这些方法不仅适用于完成这个任务,也可以应用到其他的阅读活动中。
4.深入理解:解读"一笑"
师:最后,让我们来看看文中提到的"一笑"。这个细节很有意思,谁能谈谈自己的理解?
生4:我觉得"一笑泯恩仇",说明小朋友原谅了老师。
生5:这个笑也体现了小朋友对老师的理解和宽容。
生6:同时,这个笑还表达了小朋友胜利的喜悦。
师:非常好的观察!这个"笑"确实包含了多层含义。它不仅化解了矛盾,还体现了孩子们的宽容和理解,同时也表达了他们的喜悦之情。这个细节的解读,正是我们深入阅读的一个很好例子。
师: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