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目标】1.认识“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字,会写“水泥、放晴”等15个词语。2.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能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3.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用几句话写出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教学重难点】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字,会写“水泥、放晴”等15个词语。2.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找近义词等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1.候课环节:思想准备,身体准备,用品准备,知识准备2.辅助环节:a.导入环节:实物导入1.出示梧桐树的叶子。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叶子吗?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片叶子像什么吗?课件出示梧桐树叶就像是金色的小巴掌。2.是呀,在作家张秋生的眼中,这梧桐树叶就像是金色的小巴掌。(板书:金色巴掌)那铺满这样的叶子的水泥道会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b.板书课题:《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c.揭示目标:1.会认“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字,会写“水泥、放晴”等15个词语。2.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找近义词等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d.出示自学指导:1.提出学习任务: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三分钟后指名朗读课文,比一比谁读的最准确。自学环节:课件出示水洼(wā) 脚印(yìn) 凌(línɡ)乱增(zēnɡ)添 棕(zōnɡ)色 雨靴(xuē)排列 规则 杂乱 迟到(1)指名读第1~4自然段,齐读短语“明朗的天空、亮晶晶的水洼”,借助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理解“洼”的意思。(2)指名朗读第5~6自然段,指名朗读并齐读“湿漉漉的水泥道”“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指导读准“印”的前鼻音。(3)指名朗读第7自然段,齐读“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指名朗读“凌乱、增添”,指导读准“凌、增”的后鼻音。(4)指名朗读第8~11自然段,齐读短语“棕红色的小雨靴”。3.再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思考“我”在上学路上观察了哪些景物,边读边圈出词语。(生交流,师相机板书)预设:明朗的天空 亮晶晶的水洼 法国梧桐树的落叶 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2)引导学生借助板书进行整体感知。后教环节1.课文中有哪些词语你不懂?找一找不理解的词语,把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其他同学想一想自己有什么好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和同学交流交流。2.生汇报、交流自己不懂的词语,体会句子描写的优美景色,重点点拨以下句子中的词语。课件出示啊!多么明朗的天空。点拨:引导学生用找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明朗”的近义词是“晴朗”。出示晴朗的天空的图片,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什么是“明朗”。指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读句子。课件出示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点拨:“熨帖”可以联系上文“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及本段中的“平展”来理解,意思就是与水泥道贴合得很紧密。课件出示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点拨: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联系上文“排列得并不规则”来理解“凌乱”。同时,请学生用“凌乱”的反义词“整齐”来理解“凌乱”,比较一下哪种方法好,好在哪儿。小结:理解词语的方法是多样的。课件出示我们可以用联系上下文、观察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找近义词等方法来理解词语。【当堂训练】【小结回归】①知识回顾:联系上下文、观察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找近义词等方法来理解词语。②目标回顾:1.会认“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字,会写“水泥、放晴”等15个词语。2.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找近义词等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③一清三习:(堂清,复习,预习,补习)课下把这节课的生字词写一写,练一练,预习课后习题【板书设计】3*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板书生字 口头组词 铺 泥 晶 院 墙 印第2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秋天的水泥道的美丽。2.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用几句话写出自己上学或者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教学过程】1.候课环节:思想准备,身体准备,用品准备,知识准备2.辅助环节:a.导入环节:复习导入1.抽读词语卡片。课件出示水洼 脚印 凌乱 增添 棕色 雨靴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谁愿意说一说那条水泥道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过渡:那是一条多么美丽的路哇!这节课就让我们再一次跟随作者的笔墨去欣赏那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b.板书课题:《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c.揭示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秋天的水泥道的美丽。2.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用几句话写出自己上学或者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d.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水泥道的相关句子,仔细读一读,看看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美。3.自学环节:1.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2.品析重点句。课件出示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1)引导学生抓住“潮湿”“亮晶晶”“一角小小的蓝天”来谈自己发现的美。(2)读着这句话,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能为大家描述一下吗?(3)指导朗读。3.品析重点句。课件出示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1)引导学生抓住“彩色”“印着落叶图案”“闪闪发光”等词语体会水泥道的美。(2)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3)作者把掉落的梧桐树比作什么?(作者把掉落的梧桐树叶比作地毯)课件出示水泥道像铺上了( )的地毯。引导学生从这段话中,找出恰当的词语来形容一下这块地毯,并试着读出这块地毯的特点。课件出示这是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地毯;这是一块闪闪发光的地毯;这是一块能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地毯……(4)指导朗读。作者把掉落的梧桐树叶比作彩色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使普通的水泥道充满了美感!指名学生朗读,提示朗读时语速可以稍慢些,突出“印着落叶图案”“闪闪发光”“很远很远”等词语。5.品析重点句。课件出示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1)说一说:你看到了哪些优美的画面?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引导学生抓住“熨帖地”“平展地”“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来体会这种自然美。)(2)课件出示水泥道上铺满梧桐树的落叶的图片并配乐,请学生欣赏。(3)看了这些图片,你有怎样的感受?(4)配乐指导朗读。朗读时语速可以稍慢些,感受落叶排列的自然之美。6.读描写水泥道的句子,升华美的感受。(1)出示课件,在音乐中教师进行引读。(2)引读:一夜秋风,一夜秋雨。第二天,天开始放晴了,你看——(出示课件,指名读)课件出示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3)是呀,那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出示课件,指名读)课件出示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4)多么美的一块地毯哪!仔细一瞧——(出示课件,齐读)课件出示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7.过渡:多么美的水泥道哇!看到这条水泥道,作者的心情怎样呢?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呢?课件出示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谈体会。预设:从“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可以体会到作者喜爱眼前的美景,不忍心破坏眼前的美。从“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可以感受到作者喜爱那铺在路上的梧桐树叶。从“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可以体会到作者内心的快乐。(2)作者把自己穿的那双棕红色的小雨靴比作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作者把那双棕红色的小雨靴比作了两只棕红色的小鸟,更能表现自己对美景的喜爱。)(3)指导朗读。8.引导学生发现语言美。(1)多么美的景色!多么美的语言!这篇文章的结构也很美,聪明的你是否发现了呢?(2)课件出示开头两个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课件出示开头:一夜秋风,一夜秋雨。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天开始放晴了。结尾: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3)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4)小结:像这样,文章开头提到的内容,在结尾处又写到了,这种方法就叫作首尾照应。这种写法使文章充满诗意,结构严谨,突出了作者对门前水泥道的喜爱之情。9.总结。就像罗丹所说:“对于我们的眼睛而言,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条普通的水泥道,在这些落叶的装扮下变得更美。更重要的是,作者善于发现这些美,并且用优美的语言展现出来,让我们也身临其境般感受到这种美。这体现了观察的重要性,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呀!请你再读一读自己找到的描写水泥道的句子。4.后教环节1.有一些作家就特别善于观察、发现,用优美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上学或放学路上的所见,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吧。2.自由读“阅读链接”中汪曾祺的《自报家门》的片段,想一想:作者在路上都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很有趣?3.学生汇报交流。4.过渡:把自己在路上观察到的景物写下来也是一件有趣的事。你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吧。5.学生练习写话,教师巡视指导。6.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议。7.教师点评学生写的话。8.总结: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希望我们能用自己的双眼去捕捉美,能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美,能用自己的文字来记录美。【当堂训练】【小结回归】①知识回顾: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希望我们能用自己的双眼去捕捉美。②目标回顾: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秋天的水泥道的美丽。2.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用几句话写出自己上学或者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③一清三习:(堂清,复习,预习,补习)课后把这节课的练习册填一填,预习下一课的生字词【板书设计】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