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目标】1.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读准“答、应”等3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1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7个词语。2.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3.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4.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教学重难点】1.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2.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读准“答、应”等3个多音字,会写“旅、咱、偷、救、拼、扫、胃、咬、流、泪”10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3.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了解反刍( fǎn chú)。【教学过程】1.候课环节:思想准备,身体准备,用品准备,知识准备2.辅助环节:a.导入环节:谜语导入(1)猜谜语。出示谜语:身穿褐色衣,头顶长触角,草丛堆里把歌唱,小孩用它来斗仗。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动物吗?(课件出示蟋蟀图片,简单介绍)(2)导入课题。今天我们要认识两位蟋蟀朋友,一位叫青头,一位叫红头。有一天,其中一只叫红头的蟋蟀跑到牛肚子里旅行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教师板书课题,齐读)相机解释“旅行”:为了办事或游览从一个地方去到另一个地方(多指路程较远的)就叫旅行。b.板书课题:《牛肚子里的旅行》c.揭示目标:1.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读准“答、应”等3个多音字,会写“旅、咱、偷、救、拼、扫、胃、咬、流、泪”10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3.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了解反刍( fǎn chú)。d.出示自学指导:1.提出学习任务: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在容易读错或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3.自学环节:(1)交流多音字:“答应、一骨碌”中的“答、骨”都读第一声,“应”读轻声。出示几组词语,在语境中加强记忆。ɡǔ骨头 骨肉 ɡū一骨碌 花骨朵儿dá答案 回答 dā答应 答允yìnɡ应答 回应 yīnɡ应该 应有尽有(2)交流易读错音:“咱”是平舌音,“牙齿”的“齿”是翘舌音,“细嚼慢咽”的“咽”是第四声。(引导学生做动作体会“嚼”和“咽”的意思,进而理解什么是“细嚼慢咽”。)(3)交流难懂的词语:“作声”是什么意思?指名学生读一读“作声”所在的句子,引导学生想象捉迷藏的场景,从而理解“作声”就是发出声音的意思。“蹭来蹭去”是怎么样的?指名学生做一做“蹭”的动作,让学生观察什么样的动作才是“蹭”。(4)默读课文,解决疑问。学生初步交流在开课时提出的问题。教师把握重点,简单的可当堂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可以留到下节课,研读课文时再进行处理。4.结构梳理,归纳内容。(1)默读课文,想想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是怎样的。圈出关键词,小组合作填空。(牛嘴里)→( )→( )→( )→(喷出来)(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牛嘴里→第一个胃→第二个胃→牛嘴里→喷出来 (板书路线图)(3)演示。(出示板贴:牛肚子的透视图)学生拿序号标签①②③④⑤,上台贴一贴红头的不同位置。(4)请学生根据路线图,用自己的话说说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经过。【设计意图】初读课文后,小组合作解决疑问,引导学生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梳理课文,初步达到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板块三 再读旅行经过,了解“反刍”1.用波浪线画出青头指导红头逃生的句子。过渡:红头得以逃脱,全靠谁的帮助?哪些知识帮助了红头逃脱呢?默读课文第7~19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青头帮助红头逃生的句子。2.结合关键句,了解“反刍”。(1)红头刚进牛嘴里的时候,青头是怎样指点的?“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随文指导“齿、嚼”的读音。(2)红头在牛肚子里时,青头是怎样指点的?过渡:躲过牙齿,就能逃脱危险吗,为什么呢?(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句子)“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①指导书写“胃”字:注意“月”的撇要变成竖。②出示牛胃图,学生观察牛胃图,教师引导:牛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3)红头最后是怎样从牛胃里逃脱的?青头是怎样指点的?(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句子)“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①学生读句子,识记生字“吞、咽”。吞:不经咀嚼,整个咽到肚子里。咽:使嘴里的食物等通过咽喉到食道里去。②学生做一做“一口吞下去”的动作,比较“吞”“咽”后说说自己的发现,并说一说其他与嘴的动作有关的字。③出示科学小贴士,理解“反刍”。科学小贴士牛吃草时,先不细嚼,把草吞到肚子里,等休息时把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细嚼慢咽,这就叫“反刍”。3.根据关键句,画出路线图。(1)小组合作画路线图,教师巡视指导。(2)交流画得好的路线图,师生评议。4.小结:像这样把科学知识融入童话中去,多有意思。这类童话被称为“科学童话”。4.后教环节:(1)引导学生自由交流这节课的收获,丰富积累。预设:懂得了牛吃食物的特点。学到了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时候,用故事起因、经过、结果来梳理课文这一方法……(2)想一想:如果让你给课文重新拟一个标题,你会拟什么?(《红头历险记》《牛肚大冒险》……)(3)课堂小结:红头和青头在一起玩捉迷藏游戏的时候,红头躲在草堆里,不小心被一头吃草的大黄牛卷进嘴里了,所以红头就开始了这场特别的旅行,这也是一次惊险的旅行!红头在旅行时心情是怎样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书写生字。出示“咱、偷、救、拼、扫、咬、流、泪”。(1)学生观察这几个字的共同点。(左窄右宽:咱、偷、拼、扫、咬、流、泪)(2)交流书写注意点。比如:“拼”右半部分的长横在横中线上,要穿插到左半部分提的下方;“流”的右上部分要写得紧凑一些,右下部分要写得宽一些。(3)教师范写“救、拼、流”,学生练写生字。学后谈收获,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意识,也是一个梳理知识的过程,同时能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写字练习本着识写分开,逐步落实的原则,夯实书写能力。【当堂训练】【小结回归】①知识回顾:懂得牛吃草的规律②目标回顾:1.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读准“答、应”等3个多音字,会写“旅、咱、偷、救、拼、扫、胃、咬、流、泪”10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3.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了解反刍( fǎn chú)。③一清三习:(堂清,复习,预习,补习)课下把这节课的生字词写一写,练一练,预习课后习题【板书设计】6板书易错字 “咱、偷、救、拼、扫、咬、流、泪”第2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命、管、乎”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7个词语。2.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3.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4.能借助红头的旅行路线图讲故事。【教学过程】1.候课环节:思想准备,身体准备,用品准备,知识准备2.辅助环节:a.导入环节:复习导入出示词语,学生开火车读词语。旅行 要好 咱们 草堆 作声 偷偷 答应 做梦 来得及 救命 拼命 大吃一惊 消化 当然 几乎 知觉 眼泪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说说红头的旅行路线。3.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红头在牛肚子里经历了一场惊险的旅行。在旅行的过程中,它是怎么化险为夷的呢?红头的心情有什么变化?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和红头一起去历险。b.板书课题:《牛肚子里的旅行》c.揭示目标:1.会写“命、管、乎”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7个词语。2.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3.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4.能借助红头的旅行路线图讲故事。d.出示自学指导:根据老师的提问,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回答问题自学环节:1.角色朗读,体会旅行之“险”。(1)自由朗读课文第7~19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用横线画出红头说的话。(2)学生交流反馈,圈出描写红头表情和动作的词语。教师相机出示句子,关键词着重标出。?“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那我马上就会死掉。”红头哭起来。?“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谢谢你!”红头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它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3)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并代入角色有感情地朗读。①红头为什么拼命地叫?②红头说的话里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省略号呢?③红头为什么要哭?④红头为什么很悲哀?它心里在想什么?⑤红头为什么要咬着牙?预设:在朗读中体会到红头的害怕,以及在牛肚子里旅行的危险。2.读言行,体会朋友之情。过渡语:红头在牛肚子里悲哀而又绝望,此时和它一起玩捉迷藏的青头呢,它又在干什么?(1)教师出示句子。?“你在哪儿?”青头急忙问。?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摔到地上了。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①教师提问:谁能给“急忙”换个词?(连忙、赶紧)谁能演一演“大吃一惊”的表情?②教师引导:现在你就是青头,请你来演一演它着急、吃惊的样子。(板书:着急)③教师向扮演青头的学生提问:青头,你这么着急,怎么说话一点儿都不结巴,也没有像红头一样急得哭起来呢?(2)请同学们再次读一读描写青头的段落,圈出关键的词语。预设一:第11、18自然段的关键词“一下子、不顾、一骨碌、大声喊、蹭来蹭去”。引导学生说一说从青头这些动作中体会到什么,并通过朗读,读出青头的勇敢、镇定。预设二:第13、15自然段的关键句。“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引导学生说说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什么,并试着用安慰、鼓励的语气读青头的话。(3)同桌合作分角色读青头和红头的对话。①学生自由练读并小组展示。②启发学生思考:从青头和红头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4)学生再次默读全文,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预设:青头和红头开心地一起玩捉迷藏,遇到危险后,红头拼命向青头求救。青头担心红头,鼓励、安慰红头,还蹭牛鼻子帮助红头;红头被救出后,高兴地流下了眼泪,并对青头表示感谢。3.链接生活,说感受。引导:青头和红头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呢?教师小结:当朋友遇到困难和危险时,我们要给予帮助和鼓励,运用智慧战胜困难。青头就是这样做的,难怪课文中说“它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4.后教环节1.书写生字。(1)出示生字:命、管、乎。①学生观察并交流书写要点。②教师一边范写一边提示,比如:“命”的撇、捺要舒展,中间的短横不能漏写;“管”要注意上紧下松,“官”的宝盖要撑住上面,盖住下面。(2)学生书写并展示交流。2.布置作业。(1)把这个惊险的故事讲给家人听。(2)推荐阅读几篇关于友谊的故事,感受友情对人生的重要意义。(3)课后摘抄、积累关于友情的名言警句。(4)抄写生词。【设计意图】书写练习以便巩固生词,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进一步提高阅读水平,感受友情的珍贵。【当堂训练】【小结回归】①知识回顾:当朋友遇到困难和危险时,我们要给予帮助和鼓励②目标回顾:1.会写“命、管、乎”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7个词语。2.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3.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4.能借助红头的旅行路线图讲故事。③一清三习:(堂清,复习,预习,补习)课后把这节课的练习册填一填,预习下一课的生字词【板书设计】10 在牛肚子里旅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