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6 金色的草地【教学目标】1.认识“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等13个字,会写“窗前、蒲公英”等14个词语。2.能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3.能自己观察某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的变化情况并和同学交流。【教学重难点】能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课时预习卡。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观察记录单;蒲公英张开、合拢的视频;含羞草、向日葵在不同时间变化的视频;词语卡片。【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认识“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等13个字,会写“窗前、蒲公英”等14个词语。【教学过程】1.候课环节:思想准备,身体准备,用品准备,知识准备2.辅助环节:a.导入环节:激趣导入1.看词语,想画面。(1)教师板书“草地”一词,引导:看到这个词,你们的头脑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2)叠加词语,再想画面。教师在“草地”前加上“金色的”,再引导:你的头脑里又出现了怎样的画面?2.道疑惑,激情趣。(1)此时此刻,你们有什么疑惑吗?预设:草地怎么可能是金色的?如果是金色的,那又是怎样的草?(2)小结:是啊,这到底是一片怎样的草地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6课。b.板书课题:《金色的草地》c.揭示目标:认识“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等13个字,会写“窗前、蒲公英”等14个词语。d.出示自学指导: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难读的生字和难读的长句子多读几遍。思考:这是一片怎样的草地?3.自学环节:(1)激趣:草地里藏着一些词语宝宝,我们跟它们打个招呼吧。(2)读词。课件出示:蒲公英 玩耍 打哈欠 钓鱼 合拢①指名领读,其他学生跟读3遍。适时正音:“蒲”读第二声,“英”是后鼻音,“耍”是翘舌音。②读到“打哈欠”和“合拢”时,让学生边做动作边读。③课件出示蒲公英的图片,想一想:为什么“蒲”“英”都有草字头?教师小结:许多汉字的形旁揭示了它的字义。“蒲”中有草字头,说明这是一种植物,下面的三点水表示它生长的环境,即“蒲”是一种生长在浅水或池沼中的植物。“英”本来指没有绽开的花朵,因此这个字也是草字头。(3)写字。指导书写“蒲”“英”。①观察田字格中的“蒲”“英”,说说自己的发现。②范写“蒲”。指导要点:这个字是上下结构,草字头要写得扁宽,盖住下面的部分,最后一点不能漏。③学生练写3个。④展示,点评。⑤对照要求再写一个。⑥学生独立书写“英”,提示撇、捺要写舒展。3.解疑惑,谈印象。(1)巧引导,找联系。引导:蒲公英和金色的草地有什么联系吗?课件出示: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①语感训练:谁能读出它们之间的联系?②指名读,范读,说说你的头脑里出现了怎样的场景。③再指名读,读出画面感;齐读,读出场景美。(2)读课文,说印象。①读了课文,草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可爱、有趣)②你从哪儿感受到草地的可爱、有趣?读一读。4.后教环节:1.读句子,说场景。课件出示: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1)读好断句。(2)读到这个句子,你的头脑里出现了什么场景?2.演场景,谈感受。(1)演一演:同桌表演“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2)评一评:表演得怎么样?紧扣课文第2自然段表示动作和神态的词语来评价。结合表演理解“一本正经”“打哈欠”。(3)谈一谈:你有什么新的感受?(学生交流)3.小结。难怪作者说:“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齐读,读出感叹的语气!读出赞美的语气!【当堂训练】【小结回归】①知识回顾:平舌音,翘舌音②目标回顾:认识“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等13个字,会写“窗前、蒲公英”等14个词语。③一清三习:(堂清,复习,预习,补习)课下把这节课的生字词写一写,练一练,预习课后习题【板书设计】16.金色的草地板书易错字 蒲 英第2课时【课时目标】1.能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2.能自己观察某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的变化情况并和同学交流。【教学过程】1.候课环节:思想准备,身体准备,用品准备,知识准备2.辅助环节:a.导入环节:复习导入课件出示:乡下 窗前 蒲公英 盛开 常常 玩耍 一本正经 绒毛 假装 哈欠(2)谁能用上面的词语说一段话?(指名交流)过渡:同学们借助这些词语描述了课文第1~2自然段描写的场景。从中我们感受到了草地、蒲公英给“我”和弟弟带来的许多乐趣。其实,它们给文中的“我”带来的乐趣远不止这些。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看看作者还有什么新发现。b.板书课题:《金色的草地》c.揭示目标:1.能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2.能自己观察某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的变化情况并和同学交流。d.出示自学指导:根据老师的提问,结合课文,回答问题自学环节:1.读语段,找变化。默读第3自然段,看看作者有什么新发现。用横线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用波浪线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2.谈变化,学观察。(1)学生反馈,教师相机出示词语卡。课件出示:早上 中午 傍晚 绿色 金色 绿色(2)摆词卡,完成板书。时间 草地颜色(3)结合表格与第3自然段,按时间顺序说说草地的变化。(4)老师小结:作者在不同时间观察到的草地颜色不一样。看来我们观察事物时,也可以像作者一样通过长时间连续观察,发现事物的变化。3.找原因,学观察。(1)启发思考:同一片草地,在不同时间颜色不一样,真是太奇妙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2)交流原因,视频印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播放蒲公英张开、合拢的视频,让学生观察。(3)出示句子,学生表演读。课件出示: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4)讨论:作者为什么能发现变化的原因?小结:作者不仅能进行连续观察,而且观察得非常细致!4.摆词语卡,指导完成课后第二题。时间 草地颜色 蒲公英的花(1)引导:草地颜色的变化与蒲公英花朵的张开、合拢关系密切。老师这儿有三张词语卡,(合拢张开合拢)放在哪儿比较合适呢?(2)学生上讲台贴词卡。(3)借助板书,说说草地颜色的变化与蒲公英之间的关系。(4)在书上完成课后第二题。4.后教环节1.指导书写:合拢、有趣、喜爱、观察。重点指导“察”。察:宝盖要写得稍宽,盖住下面的部分;里面的左上部件是变形的肉月旁,所以里面有两点;右上的部件就像一只手;“示”的竖钩写在竖中线上,这个字才算摆得平稳。2.视频引导观察。(1)引导回忆:我们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事物是变化着的。生活中,你们知道哪些植物在不同时候是不一样的吗?(2)播放含羞草、向日葵等植物在不同时间的变化的视频。让学生选一段视频,试着用几句话写一写它的变化。(3)交流。3.课后观察实践,积累单元写作素材。请同学们选择一种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观察,也可以种豆芽或种白菜,观察其生长变化过程。要选择不同时间对同一事物进行观察,发现变化后还要进一步仔细观察,思考变化的原因。随时注意在观察记录单上记录观察所得。【当堂训练】【小结回归】①知识回顾:我们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②目标回顾:1.能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2.能自己观察某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的变化情况并和同学交流。③一清三习:(堂清,复习,预习,补习)课后把这节课的练习册填一填,预习下一课的生字词【板书设计】16 金色的草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