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以“我与自然”为主题,编排了《大自然的声音》《读不完的大书》《父亲、树林和鸟》三篇课文,语言各具特色,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大自然的声音》通过对自然界各种声音的生动描写,表现了用心体验大自然的妙趣;《读不完的大书》呈现了从大自然中感受到的“无尽的乐趣”;《父亲、树林和鸟》展现了父亲对鸟的熟悉与热爱。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时中的梯度序列内容教学要点字词识写◎认识25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8个字,会写47个词语。 ◎能了解撇和捺要舒展的书写要点,写好“父、及”等8个带有撇、捺笔画的字。语言积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大自然的声音》第2、第3自然段。 ◎能体会课文生动的语言,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能梳理总结摘抄的基本方法,形成主动积累语言、主动摘抄的意识。 ◎朗读、背诵古诗《采莲曲》。阅读理解◎能借助图表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能说出“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含义,辨析对文中人物的判断。 ◎能初步了解“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开头”的语言现象,并尝试续说这样的句子。口头表达◎能说出从课文中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 ◎能在小组中简单讲述身边的令人感到温暖或不文明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能汇总小组意见,汇总意见时能尽量反映每个人的想法。书面表达◎能感受“得”的用法并仿写句子。 ◎能清楚地写下生活中的某种现象及自己对此的想法。 ◎能主动用书面的方式与别人交流想法。21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目标】1.认识“妙、奏”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呢”,会写“妙、演”等13个字,会写“美妙、音乐家”等15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第3自然段。3.能找到第2、第3、第4自然段的关键句并填写在图表中,借助图表说出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4.能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能仿照课文,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教学重难点】能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仿照课文,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妙、奏”等9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3.能找到第2、第3、第4自然段的关键句并填写在图表中,借助图表说出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教学过程】1.候课环节:思想准备,身体准备,用品准备,知识准备2.辅助环节:a.导入环节:激趣导入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学习课文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通过语言文字去感受那大自然的美妙声音!b.板书课题:《大自然的声音》c.揭示目标:1.认识“妙、奏”等9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3.能找到第2、第3、第4自然段的关键句并填写在图表中,借助图表说出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d.出示自学指导:提出学习任务: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自学环节:(1)学生自由朗读词语。第一组: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 淙淙 潺潺 哗哗 叽叽喳喳 唧哩哩唧哩哩第二组:轻轻柔柔的呢喃细语 雄伟的乐曲 充满力量的声音轻快的山中小曲 热闹的音乐会 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2)教师指名读,学生评价。(3)思考比较:每一组词语有什么相同点?两组词语有什么不同点?2.教师范读全文。3.学生自读课文,圈出每个自然段的关键语句。4.引导交流,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1)第1自然段,理解关键词语“美妙”。(2)第2自然段,找到关键句“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3)第3自然段,找到关键句“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4)第4自然段,找到关键句“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5.借助关键句,了解课文内容。1.提出问题:请认真默读第2自然段,圈画生动语句,体会“美妙”。2.汇报交流:把自己觉得美妙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也可以说一说自己的感受。3.教师点拨。预设指导点一: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点拨:想象手风琴的演奏姿态和优美旋律,边读边想象,边想象边读。预设指导点二: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点拨:关注“不同”,引导想象。预设指导点三: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说一说:把自己想象成不一样的树叶,会演奏出什么不一样的音乐呢?读一读:边读边想象,感受语言的生动。提示:重音要落在“不一样”,读出不一样的感觉。预设指导点四: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看一看:(出示微风和狂风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读一读:女生读“微风拂过的声音”,男生读“狂风吹起的声音”,感受生动的语言。4.制作音乐家名片,借助关键点练习背诵。(1)梳理第2自然段中描写声音“美妙”的词语,制作音乐家名片。(2)借助名片上的信息,练习朗读课文。(3)借助名片上的信息,练习背诵第2自然段。(4)想象情境,练习背诵。4.后教环节:1.识记生字。(1)提问:同学们在课前练写生字的时候,发现哪些字容易写错,或者不好写?预设:琴 击 滴 敲(2)师相机板书。大家一起读一读,记住每个字的字形。①形近字比较:受—爱 鸣—呜 奏—泰②加一加:氵+寅=演 女+少=妙③提示易错字。琴:注意下面是个“今”,不是“令”,撇和捺要写舒展。滴:左窄右宽,注意右边不是“商”,右下部里面是“古”。敲:左右等宽,注意右边不是“支”。2.指导书写。奏 琴 受 器(1)提示:这几个字有什么共同点?怎样写才能做到规范、美观?预设:这几个字都有撇画和捺画,只有把撇和捺写得舒展,字形才优美。(2)教师在田字格内示范书写,学生观察。(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评价。【当堂训练】【小结回归】①知识回顾: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②目标回顾:1.认识“妙、奏”等9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3.能找到第2、第3、第4自然段的关键句并填写在图表中,借助图表说出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③一清三习:(堂清,复习,预习,补习)课下把这节课的生字词写一写,练一练,预习课后习题【板书设计】21.大自然的声音板书易错字 奏 琴 受 器第2课时【课时目标】1.读准多音字“呢”,会写“妙、演”等13个字,会写“美妙、音乐家”等15个词语。2.背诵第3自然段。3.能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能仿照课文,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教学过程】1.候课环节:思想准备,身体准备,用品准备,知识准备2.辅助环节:a.导入环节:上节课,我们倾听了风吹过森林时的声音,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体会大自然美妙的声音。b.板书课题:《大自然的声音》c.揭示目标:1.读准多音字“呢”,会写“妙、演”等13个字,会写“美妙、音乐家”等15个词语。2.背诵第3自然段。3.能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能仿照课文,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d.出示自学指导:根据老师的提问,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回答问题自学环节:1.自读提示:朗读第3自然段,读后想一想,你从哪些词语中读出了在下雨时和小雨滴汇聚起来时,水发出的声音是美妙的。圈出有关词语,然后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看能不能把美妙的声音读出来。2.指导朗读:以语音的轻重和语速的缓急变化来读好词语,读出下雨时和小雨滴汇聚起来时,水发出的声音之美妙。3.提问:你在哪里听到过“热闹的音乐会”“轻快的山中小曲”“波澜壮阔的大合唱”这些课文中说的大自然的声音呢?4.尝试背诵第3自然段。5.自读第4自然段。引导:这一段写的是什么发出的声音?它们发出的声音是怎样的?圈出有关词语。(1)小组汇报、交流。师巡视、指导。(2)指导朗读:用轻快的语调朗读,一边读一边想象这些动物可爱的样子。6.自主学习阅读链接《瀑布》。(1)出示任务:画出描写瀑布声音的语句,根据这些语句想象一下,瀑布飞落下来时发出的声音是什么样的?然后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看能不能把想象到的声音读出来。(2)指名朗读,以读准、读通为评价标准。(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语音的轻重和语速的缓急。【设计意图】在朗读中品味词句、想象画面,是感受课文生动语言的很好的途径。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也有助于通过画面来帮助记忆、背诵课文。板块二 词语分类, 感悟写法1.自读要求:圈画出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并把这些词语分类。2.小组交流:说说你是如何进行词语分类的,并说明理由。3.小组汇报词语分类情况,教师点拨。第一种方法:拟声词。如:淙淙、潺潺、哗哗、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叽叽喳喳、唧哩哩唧哩哩。第二种方法:把一种声音比作另一种声音。如:呢喃细语、海洋大合唱。第三种方法:把声音想象成人类的音乐创作活动。如:雄伟的乐曲、热闹的音乐会。4.思考:课文中描写大自然声音的方法对你有什么启发?你还能不能想到其他表现声音的方法?4.后教环节导语: 生活中处处都能听到美妙的声音,今天我们也向作者学习,写一写听到的“美妙的声音”。1.课件出示课后练习“小练笔”,看看“小练笔”向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同桌交流。2.回顾课前预习时自己听过的“美妙的声音”。(1)小组交流:自己是在哪里听的什么事物发出的“美妙的声音”。(2)这些“美妙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如果你也有听过其他同学听过的“美妙的声音”,可补充或提建议。3.反馈指导。课件出示练笔要求:用关键语句开头,写几句话,尝试运用课文中的一种方法来表现生活中美妙的声音。(鼓励用多种方法来表现)4.自由练笔。5.全班交流反馈,同学评议。评价标准:是否用关键语句开头,是否能尝试运用课文中的一种方法来表现生活中美妙的声音。6.小组内交流评议,再动笔改一改,然后誊抄下来。【当堂训练】【小结回归】①知识回顾:围绕一个意思写句子②目标回顾:1.读准多音字“呢”,会写“妙、演”等13个字,会写“美妙、音乐家”等15个词语。2.背诵第3自然段。3.能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能仿照课文,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③一清三习:(堂清,复习,预习,补习)课后把这节课的练习册填一填,预习下一课的生字词【板书设计】21 大自然的声音美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