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第一节 走进分子世界》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由可以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不可直接感知的事物,体会科学家研究物质结构的思想方法。2.通过观察实验、推测,认识到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间隙。3.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认识扩散现象,能推测出分子是运动的、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和排斥力。4.知道分子很小,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了解纳米科技及其应用和发展前景。5.能运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简单的宏观热现象。重点:分子概念;分子运动及相互作用理论形成难点:分子模型的建立学法:实验、讨论、观察、归纳教法:演示、分析、指导、总结器材:素描炭笔、高锰酸钾颗粒、试管、水、红墨水、酒精、醋、酱油、分子引力演示器等。学习过程:一、预习导航1.人们是如何探究物质结构的?书中所提的分子模型中,哪种更合理,简单说明一下理由?2.你知道“扩散现象”吗?从字面去理解,或从网上查阅一下,这一现象是用于收集分子运动的证据,还是为了验证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的?3.试计算一下1cm3的水中,有多少个水分子?(假设水分子的排列是紧密的)二、合作学习与展示交流(一)分子模型的建立1.素描炭笔在纸上画出的线问题1:从宏观角度观察,这条线是个整体吗?中间是否存在断点或不连续现象?问题2:使用放大镜再次仔细观察,讨论问题1,你认为可以否定哪种分子模型?2.将高锰酸钾放入水中问题1:你看到了什么现象?问题2:有同学认为:可以明显得看得出,固体是由颗粒组成,而变成液体后则就不是了,你认为呢?请讨论!3.演示图7—1的实验现象问题1: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 (大于/等于/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问题2:通过这一现象,你认为合理的分子模型应当是哪一个?4.通过上述实验,可以认为物质是由 组成,它们之间是存在 的。5.科学家对分子的概念是如何描述的?这个定义中强调的重点是什么?6.阅读P25上半篇内容。结合“预习导航”第3题,你知道分子的有哪些特点吗?(二)分子的运动1.演示图7—4、图7—6的实验猜想:分子会运动吗?讨论1:如果分子不运动?这些现象会是怎么样的情景?讨论2: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能举出类似图7—5的实例来说明分子是运动的吗?讨论3:盘中的佳肴在锅中很快被渗入了盐分,而很多腌制品则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被渗入盐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2.扩散现象图片说明: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要比空气的大,所以在实验中,我们将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下方,而盛有空气的瓶子放在上方(思考一下为什么?),抽去中间的隔板,经过一段时间后,两个瓶内均充满有色的二氧化氮所体。这一现象在物理学中称为扩散现象,并且在液体、固体中都能发生。它有力的证明了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三)分子间的的相互作用1.阅读P26中两位同学的对话,并进行图7—7的实验操作: (需要注意,在操作之前,要用刀片将两个粘贴面切割光滑)问题1:是什么原因使得紧密相压的铅块粘合的呢?问题2:你还能举出哪些事例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呢?问题3:为什么分子间存在吸引力,而有些物体却不容易被压缩呢?问题4: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包含几方面?2.通读P27的内容,你能用分子模型来解释气体为何能被压缩,而固体、液体不容易被压缩的道理吗?3.了解纳米材料,说一说纳米材料的特点。三、训练巩固完成“WWW”的内容,并交流解题感受。四、检测评估1.科学家常根据观察到的 ,提出一些 ,进而通过收集 来进行验证。2.我们把能保持 的最小微粒叫分子。3.分子直径通常的数量级是 m,分子间存在 和 。4.固体分子的排列是 的,因此,固体有一定的 和 。而气体分子的距离 ,分子间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5.纳米是米的 ,纳米材料具有很多特殊性能,如 , 等。6.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春天,很远就能闻到花香 B.滴水石穿C.秋风扫落叶 D.铁铲用久变薄了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到B.分子可以用普通显微镜观察到C.分子可以用放大镜观察到D.分子可以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8.关于分子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足够低时,分子会停止运动B.任何情况下,分子都不会停止运动C.分子运动时停时动D.分子运动的快慢与物体的温度无关9.关于固、液体分子间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间只有吸引力B.分子间只有排斥力C.分子间即有吸引力,也存在排斥力D.吸引力总大于排斥力五、拓展延伸10.俗话说“破镜难圆”,这指的是玻璃在损坏了以后,不可能像铅块那样能“粘”在一起,但通过一些高强度的粘合剂,却可以做到“破镜能圆”,请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一下其中的原因。11.将一小滴油酸在水面上充分散开后,可形成厚度为10-10m的薄油层,由此可推断,油酸分子的直径约为 m。这种估测分子直径的方法叫油膜法,请利用手中的器材,估测一下家中用的烹调油分子的直径。(1)器材:(2)步骤:(3)表达式:六、感悟平台1.你的收获:2.你的疑问:七、作业导航1.完成本节课课时作业;2.预习下一节。八、导师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