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件(共26张PPT)-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件(共26张PPT)-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以四个“社”为线索展开
必修一复习 中特
(一)社会发展规律
(二)社会发展形态
(三)社会主义发展历程
(四)中国社会发展历程
(一)社会发展规律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制度组织)
决定
反作用(适应)
决定
反作用(适应)
社会发展规律
基本矛盾
贯穿人类社会始终
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贯穿人类社会始终;资义矛盾贯穿资义社会始终,决定社会命运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最终决定力量)
(最革命、最活跃因素)
(二)社会发展形态
原始——奴隶——封建——资义——共义
一万年前,步入新石器时代
(采集者 生产者)
(文明时代、国家)
(主要矛盾为阶级矛盾、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产生国家)
私有制确立:土地变为私有财产
剥削基础(根源):封建土地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
剥削方式:收取地租(主要方式)、苛捐杂税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特征:生产资料相对过剩
根本原因(总根源/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
直接原因:生产扩大与支付缩小,个别组织性与整个无政府
(君主专制、等级、私有)
(最高形态)
生产工具
生产关系
主要矛盾
归谁所有
社会关系
产品分配
特性
共性
(一)社会发展规律
一、社会发展规律(决定与反作用)
1.两大矛盾(基本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制度组织)
2.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贯穿人类社会始终;资义矛盾贯穿资义社会始终,决定社会命运
3.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力量(最革命、最活跃因素)
二、社会发展形态
1.社会形态:(主要矛盾为阶级矛盾、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产生国家)
原始—奴隶(文明时代、国家)—封建(君主专制、等级、私有)—资义—共义(最高形态)
原始社会:
一万年前,步入新石器时代(采集者 生产者)
封建社会:
(1)私有制确立:土地变为私有财产
(2)剥削基础(根源):封建土地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
(3)剥削方式:收取地租(主要方式)、苛捐杂税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特征:生产资料相对过剩
(2)根本原因(总根源/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
(3)直接原因:生产扩大与支付缩小,个别组织性与整个无政府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二)社会发展形态
(二)社会发展形态
2.注:生产力是在不断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劳动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标志,劳动者是主体,起主导作用
社会形态 生产工具 生产关系 (归谁所有、社会关系、产品分配) ★主要矛盾
原始 石器 共同占有、平等互助、平均分配
奴隶 金属 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产品全归奴隶主占有 奴隶阶级VS奴隶主阶级
封建 铁制 地主占大部分、有一定人身自由、依附 农民阶级VS地主阶级
资义 机器 资本家占有、受雇、资本家占剩余价值 无产阶级VS资产阶级
社义 共同占有、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互助合作、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发展
(三)社会主义发展历程
产生条件
思想来源
历史前提
理论基石
诞生标志
理论到实践
理想到现实
一国到多国
发展的挫折
未来的趋势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空想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1848《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巴黎公社工人运动(失败的实践)
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实践)
二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eg.新中国成立)
三夫改革、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中特(中特伟大实践使科学社义在 21世纪蓬勃发展)
(由空想到科学)
(科学、人民、实践、不断发展)
进步性:看到弊端、揭露、理想诉求
局限性:理性设想、主张调和、反对斗争
没有力量,迷失途径
(三)社会主义发展历程
三、社会主义发展(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1)产生条件:
①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历史进步性:看到弊端、揭露、理想诉求
(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
★局限性:理性设想、主张调和、反对斗争,没有力量,迷失途径
(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人民群众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没有找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②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③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由空想到科学)
④诞生标志:1848《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科学、人民、实践、不断发展)
(2)理论到实践:巴黎公社工人运动(失败的实践)
(3)理想到现实: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实践)
(4)一国到多国:二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eg.新中国成立)
(5)发展的挫折:三夫改革、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6)未来的趋势:中特(中特伟大实践使科学社义在 21世纪蓬勃发展)
(四)中国社会发展历程
中国社会发展历程
革命道路
改造道路
建设道路
仁人志士的奋斗 行不通
资本主义行不通原因(国情决定)
①不允许走
(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
②不愿意走
(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民资经济的发展)
③没能力走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无法完成民主革命)
转折点:五四运动(旧民主 新民主)
成就:毛思(1945中七确立为指导思想)、成立1949
(四)中国社会发展历程
中国社会发展历程
革命道路
改造道路
建设道路
仁人志士的奋斗 行不通
转折点:五四运动(旧民主 新民主)
成就:毛思(1945中七确立为指导思想)、成立1949
过渡时期:一化三改总任务
建立标志:1956三大改造
全面建设:中共八大1958
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12
新时代十八大2012(历史方位)
中国梦
习思想
矛盾变化:工业国vs农业国+需要vs不满足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四)中国社会发展历程
中国社会发展历程
革命道路
改造道路
建设道路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12
新时代十八大2012(历史方位)
中国梦
习思想
进程
作用
(1)进程:
①起步阶段(1978-1992):家联,乡镇企业+国企改革1984、特区(关键步伐)、格局
②逐渐深化(1992—2013):1992十四大南方谈话(提出目标)、经济体制(21c初)、WTO
③全面深化—纵深推进(2013至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全面深化改革,一带一路
(2)知识衔接:改革开放的作用
九上: 三个极大、三个显著(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激发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必修一:
①四个面貌(极大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共的面貌)
②三个飞跃(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特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③重要法宝(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④必由之路/两路(强国、富民之路,坚持和发展中特的必由之路)
⑤关键一招/两招(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九上: ①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才)
②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色);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也)
知识衔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成就?(中国腾飞的主要表现)
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资流入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②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③(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四)中国社会发展历程
中国社会发展历程
革命道路
改造道路
建设道路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12
新时代十八大2012(历史方位)
中国梦
习思想
进程
作用
标志—新矛盾(2017):需要vs发展
应对—三牢牢:把握国情、立足实际、基本路线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知识衔接:基本路线(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兴国之要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党和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中特的政治保证
坚持改开(两路、党和国家发展与进步的活力源泉
(四)中国社会发展历程
中国社会发展历程
革命道路
改造道路
建设道路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12
新时代十八大2012(历史方位)
中国梦—做法类模板
习思想
进程
作用
标志—新矛盾(2017):需要vs发展
应对—三牢牢:把握国情、立足实际、基本路线

国家
青年
梦想
初心使命、四个伟大
两步走建成社义现代化强国
(把握重大原则、抓住机遇,锐意进取,善于创新)
本质、特点
(伟大梦想、斗争、工程、事业+四个自信)
理想、学习、爱国、责任、融入
实现人民利益的过程中贡献青春力量,书写人生华章
(人民、国家、民族、中华儿女的梦、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
青年与国家关系: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实现基础;核心内容;奋斗目标、根本归宿)
3.中国梦—做法类模板
(1)党:初心使命、四个伟大、领导核心、根本政治保证
四个伟大(相互贯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
①伟大斗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
②伟大工程(党建、决定性作用)
1两个始终—时代先锋+民族脊梁、马思执政党;
2六个力—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旺盛生命力、强大战斗力
③伟大事业
1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
2一以贯之发展中特:(党)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人民)开新局于伟大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自我革命、推进党建伟大工程、坚持中特伟大事业
3四个自信(根因)—道路遵循,行动指南+坚持习思想根本遵循,精神力量,制度保障+制度优势
(2)国家:两步走建成社义现代化强国,把握重大原则、抓住机遇,锐意进取,善于创新
(3)青年:理想、学习、爱国、责任、融入、在实现人民利益的过程中贡献青春力量,书写人生华章
(4)梦想
①本质(实现基础;核心内容;奋斗目标、根本归宿)
②特点:
人民的梦(主体、依靠人民实现、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汇聚强大力量)
国家、民族、中华儿女的梦(小我融入大我,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
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促进人类和平发展事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理论成果 ★主题 历史贡献
邓小平理论(1978) 科学回答了建设中特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什么) 开创中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 1989十三届四中全会 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建党、加深理解) 把中特推向21世纪
科学发展观(胡锦涛) 十六大2002 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发展) 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特
习思想(十八大2012)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特、怎样坚持和发展中特 中特进入了新时代
(四)中国社会发展历程
中国社会发展历程
革命道路
改造道路
建设道路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12
新时代十八大2012(历史方位)
中国梦—做法类模板
习思想:内容
进程
作用
标志—新矛盾(2017):需要vs发展
应对—三牢牢:把握国情、立足实际、基本路线

国家
青年
梦想
初心使命、四个伟大
两步走建成社义现代化强国
(把握重大原则、抓住机遇,锐意进取,善于创新)
本质、特点
(伟大梦想、斗争、工程、事业+四个自信)
理想、学习、爱国、责任、融入
实现人民利益的过程中贡献青春力量,书写人生华章
(人民、国家、民族、中华儿女的梦、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
十个明确
十四个坚持
十三个方面成就
(是什么)—理论层面
(怎么做)—实践层面(基本方略)
(10、14、13融汇贯通)
(最核心关键的组成;四梁八柱;原创性观点)
(涵盖五四;最新概括;路线图方法论)
(五总四战)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领导力量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发展目的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政治立场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发展动力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国家安全
坚持新发展理念 发展方向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国防军队
坚持人民当家做主 依靠力量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祖国统一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法制保障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世界关系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精神力量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党建问题
马克思主义
三次结合
三次飞跃
(理论成果)
新革时期(革命道路、毛思)
社义革命建设时期(论十大关系)
改开建设新时期(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
理论体系
习思想(最新飞跃/成果)
(四)中国社会发展历程
中国社会发展历程
革命道路
改造道路
建设道路
仁人志士的奋斗 行不通
转折点:五四运动(旧民主 新民主)
成就:毛思(1945中七确立为指导思想)、成立1949
过渡时期:一化三改总任务
建立标志:1956三大改造
全面建设:中共八大1958
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1921 党 领导核心、根本政治保证
根本政治前提、社会条件
(奠定制度基础)
(理论指导、指明方向)
(民主革命、主要运用马列)
(社义革命、主要运用毛思)
必要准备
必然趋势
(运用中特理论体系)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组织路线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邓小平为核心的组织路线
(四)中国社会发展历程
中国社会发展历程
革命道路
改造道路
建设道路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12
新时代十八大2012(历史方位)
中国梦—做法类模板
习思想:内容
进程
作用
标志—新矛盾(2017):需要vs发展
应对—三牢牢:把握国情、立足实际、基本路线

国家
青年
梦想
初心使命、四个伟大
两步走建成社义现代化强国
(把握重大原则、抓住机遇,锐意进取,善于创新)
本质、特点
(伟大梦想、斗争、工程、事业+四个自信)
理想、学习、爱国、责任、融入
实现人民利益的过程中贡献青春力量,书写人生华章
(人民、国家、民族、中华儿女的梦、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
十个明确
十四个坚持
十三个方面成就
(是什么)—理论层面
(怎么做)—实践层面(基本方略)
(10、14、13融汇贯通)
(最核心关键的组成;四梁八柱;原创性观点)
(涵盖五四;最新概括;路线图方法论)
(五总四战)
物质基础
进入新时代,把握三个牢牢,积极应对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
(共同愿景、最大同心圆、揭示发展方向、指明奋斗目标)
四个自信(根因)—道路遵循,行动指南,精神力量,制度保障+制度优势
广大人民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不懈奋斗,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凝聚起实现...的强大力量
坚持习思想,坚持五总四战,基本方略,为...提供根本遵循
中国梦为...提供精神力量(+党初心使命/四个伟大,+国家两步走,+青少年)
(必修一角度):...取得成就的原因?(按照课本顺序:1921+1949+1956+1978+2012)
①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为...提供根本保障
②新中国的成立为...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社会条件(推翻三座大山,创造和平的发展环境)
③三大改造的完成为...奠定制度基础(生产资料私有变公有)
④中共八大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将...相结合,为...提供了理论准备
⑤坚持了改革开放,为...提供物质基础
⑥进入新时代,把握三个牢牢,积极应对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
⑦中国梦为...提供精神力量(+党初心使命/四个伟大,+国家两步走,+青少年)
⑧坚持四个自信(根本原因:道路遵循,行动指南,精神力量,制度保障+制度优势)
⑨坚持习思想,坚持五总四战,基本方略,为...提供根本遵循
⑩广大人民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不懈奋斗,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凝聚起实现...的强大力量
注意:注意材料中的时期,不一定全写;同时要注意主体,材料侧重的是党还是人民群众…
(四)中国社会发展历程
中国社会发展历程
革命道路
改造道路
建设道路
仁人志士的奋斗 行不通
转折点:五四运动(旧民主 新民主)
成就:毛思(1945中七确立为指导思想)、成立1949
过渡时期:一化三改总任务
建立标志:1956三大改造
全面建设:中共八大1958
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1921 党 领导核心、根本政治保证
根本政治前提、社会条件
(奠定制度基础)
(理论指导、指明方向)
(民主革命、主要运用马列)
(社义革命、主要运用毛思)
必要准备
必然趋势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组织路线
说明中国选择社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①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资义道路在我国行不通+(不允许走、不愿意走、不可能走)
②中共的成立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方向,开辟了革命道路,领导人民在1949年取得新革的伟大胜利
③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义过渡具有历史必然性:
社义国营经济逐步成为社经中的主导性因素;
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④中共创造性的开辟了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义改造道路,带领人民完成社义革命,建立起社义制度,开启了建设社义的全面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我国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较快发展;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说明中国选择社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①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资义道路在我国行不通+(不允许走、不愿意走、不可能走)
②中共的成立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方向,开辟了革命道路,领导人民在1949年取得新革的伟大胜利
③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义过渡具有历史必然性:社义国营经济逐步成为社经中的主导性因素;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④中共创造性的开辟了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义改造道路,带领人民完成社义革命,建立起社义制度,开启了建设社义的全面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我国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较快发展;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四)中国社会发展历程
中国社会发展历程
革命道路
改造道路
建设道路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12
新时代十八大2012(历史方位)
中国梦—做法类模板
习思想:内容
进程
作用
标志—新矛盾(2017):需要vs发展
应对—三牢牢:把握国情、立足实际、基本路线

国家
青年
梦想
初心使命、四个伟大
两步走建成社义现代化强国
(把握重大原则、抓住机遇,锐意进取,善于创新)
本质、特点
(伟大梦想、斗争、工程、事业+四个自信)
理想、学习、爱国、责任、融入
实现人民利益的过程中贡献青春力量,书写人生华章
(人民、国家、民族、中华儿女的梦、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
十个明确
十四个坚持
十三个方面成就
(是什么)—理论层面
(怎么做)—实践层面(基本方略)
(10、14、13融汇贯通)
(最核心关键的组成;四梁八柱;原创性观点)
(涵盖五四;最新概括;路线图方法论)
(五总四战)
物质基础
进入新时代,把握三个牢牢,积极应对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
(共同愿景、最大同心圆、揭示发展方向、指明奋斗目标)
四个自信(根因)—道路遵循,行动指南,精神力量,制度保障+制度优势
广大人民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不懈奋斗,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凝聚起实现...的强大力量
坚持习思想,坚持五总四战,基本方略,为...提供根本遵循
②坚持改革开放,为...提供物质基础
③进入新时代,把握三个牢牢,积极应对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
④实现伟大梦想,(党)必须进行伟大斗争,推进党建伟大工程,推进中特伟大事业
坚持四个自信(+根本原因);(国家、青少年)
⑤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⑥坚持习思想,推进五总四战,以十四个坚持为建设中特的基本方略,为...提供根本遵循
新时代如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①坚持党的领导、领导核心作用,为...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结合材料,运用中特的知识分析新时代如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①坚持党的领导、领导核心作用,为...提供根本政治保证②坚持改革开放,为...提供物质基础③进入新时代,把握三个牢牢,积极应对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④实现伟大梦想,(党)必须进行伟大斗争,推进党建伟大工程,推进中特伟大事业,坚持四个自信(+根本原因);(国家、青少年)⑤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⑥坚持习思想,推进五总四战,以十四个坚持为建设中特的基本方略,为...提供根本遵循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