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版】第12讲 氯及其化合物-2024年初升高化学知识衔接卓越讲义(人教版2019)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增强版】第12讲 氯及其化合物-2024年初升高化学知识衔接卓越讲义(人教版2019)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次氯酸的主要性质 2.氯水的成分与性质
3.漂白粉的制备 4.氯气与某些盐溶液反应99
5.用途 6.氯气的制备
7.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认真阅读教材41—47页完成下列问题
氯是一种重要的“ ”,在自然界中除了以 等形式大量存在于海水中,还存在于 。
2、闻有毒气体的正确操作: 。
3、很多自来水厂用氯气来 ,我们偶尔闻到的自来水散发出来的刺激性气味就是 。
4、近年来有科学家提出,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时,氯气会与水中的有机物发生反应,生成的 可能对人体有害。人们已开始研究并试用新的自来水 ,如: 、 等。
5、人们直接用氯气作漂白剂,但因氯气的 不大,而且生成的HClO ,难以保存,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效果也不理想。在氯气与水反应原理的基础上,经多年的实验和改进制得 等具有漂白作用的次氯酸盐。
6、漂白液、 既可作漂白 的漂白剂,又可用作游泳池及环境的 。
一、 氯气
(一)氯气的发现
(二)结构:
氯元素 号元素 原子结构示意图
(三)物理性质
氯气是 色,有 气味,有 气体,比空气 ,密度为3.214g/L,易液化,成为液氯,能溶于水(1︰2)
(四)化学性质 活泼 → 易得电子 → 强 性
1、与金属反应——规律 。
现象:
现象:
操作:
现象:
2、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实验2-7】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在空气中点燃氢气,然后把导管缓慢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3、与水反应
Cl2 + H2O === HCl + HClO(其中有1/3 Cl2与水反应,有2/3仍以Cl2形式存在于水中)
【实验2-8】
结论:
4、与碱溶液反应 规律:
与NaOH 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与Ca(OH)2 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教材46页 方法导引——实验室中制取气体装置的设计
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根据实际需要,还可增加除杂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等。
选择各部分装置时,应注意: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依据气体及其所含杂质的性质,选择除杂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以及气体是否与水反应,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性质,选择尾气处理装置。
3、装置的连接顺序一般为发生装置→除杂装置(如需要)→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如需要)。
(六) 氯气的实验室制备
1、原料:MnO2和浓盐酸
2、反应原理
(七)氯离子的检验 【实验2-9】
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3mL稀盐酸、NaCl溶液、Na2CO3溶液,然后各滴入几滴AgNO3溶液,观察现象。再分别加入少量稀硝酸,观察现象。
1.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火焰是苍白色,瓶口出现白雾。(_______)
2.在生活中用漂白粉漂白织物时,是利用了漂白粉的氧化性。( )
3.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但是实际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次氯酸,而不是氯气。(___________)
4.氯气和活性炭均可作为漂白剂,若同时使用,漂白效果会明显加强。(___________)
5.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___)
6.氯气溶于水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2H++Cl-+ClO-。(___________)
7.过量的铁粉在少量氯气中加热,充分反应后产物为FeCl2。(___________)
8.次氯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所以酸性强于盐酸和醋酸(______)。
9.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反应。(_______)
10.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___________)
一、次氯酸的主要性质
① 弱酸性:比碳酸酸性弱 HClO H+ + ClOˉ
② 不稳定性:见光分解
③ 强氧化性:杀菌消毒
④ 漂白性: 漂白原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其有强氧化性 特点:永久漂白,且不可逆
二、氯水的成分与性质
(1)氯水的成分——“三分子、四离子”
(2)氯水的性质
注意:氯水应保存于棕色试剂瓶中,放于冷暗处。
(3)液氯、新制氯水、久置氯水的比较
物质 液氯 新制氯水 久置氯水
成分 Cl2 Cl2、HClO、H2O、H+、Cl-、ClO-、OH- H+、Cl-、H2O、 OH-
分类 纯净物 混合物 混合物
颜色 黄绿色 浅黄绿色 无色
性质 氧化性 酸性、氧化性、漂白性 酸性
保存 特制钢瓶 棕色试剂瓶盛装,密封保存于阴凉处,一般现用现配 —
三、漂白粉的制备
制取原理: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成分:CaCl2和Ca(ClO)2的混合物 有效成分:Ca(ClO)2
漂白粉 漂白原理: Ca(ClO)2 + CO2 + H2O == CaCO3↓ + 2HCl Ca(ClO)2 + 2HCl == CaCl2 + 2HClO
制漂白粉原因:HClO见光易分解,不易保存,而Ca(ClO)2较稳定
保存:密封保存
漂白粉失效原因: Ca(ClO)2 + CO2 + H2O == CaCO3↓ + 2HClO
四、氯气与某些盐溶液反应
Cl2 + 2NaBr == 2NaCl + Br2 Cl2 + 2KI == 2KCl + I2
Cl2 + 2FeCl2 == 2FeCl3
五、用途
(1)用于制盐酸。
(2)制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用于漂白棉、麻、纸张及游泳池等场所的消毒)。
(3)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4)用作制取其他含氯工业产品的原料。
1.下列关于Cl2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Cl2是一种黄绿色气体,且有毒
B.红热的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C.H2在Cl2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瓶口出现白烟
D.钠在Cl2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2.下列关于新制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制氯水显酸性,使蓝色石蕊试纸最终变红色
B.新制氯水呈浅黄绿色,是因为含有未参加反应的Cl2分子
C.光照新制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
D.新制氯水放置数天后,漂白能力将变强
3.向漂白粉的水溶液中加入或通入少量下列物质,不能增强其漂白能力的是
A.CaCl2粉末 B.NaHSO4固体 C.稀盐酸 D.CO2气体
六、氯气的制备
1、原料:MnO2和浓盐酸(盐酸必须为浓盐酸,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逐渐减小,变成稀盐酸,稀盐酸与MnO2不反应,反应停止。)
2、反应原理
3、特点:固体 + 液体气体
4、发生装置:
5、气体净化:杂质为HCl和H2O(g) ,先通过饱和食盐水(其作用:除去Cl2中杂质气体HCl),
通过浓硫酸(其作用:除去Cl2中杂质气体水蒸气或干燥氯气)
6、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
7、验满方法: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集气瓶口,现象:变成蓝色
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现象:变成红色后褪色
8、尾气处理:用NaOH溶液(其作用:吸收多余氯气,防止污染环境)
9、常见问题: 若没有MnO2可用KMnO4代替,但装置不同,不用加热
2KMnO4 + 16HCl(浓) == 2MnCl2 + 2KCl + 5Cl2↑+ 8H2O
若没有浓盐酸可用NaCl晶体和浓硫酸代替
2NaCl + H2SO4 (浓) === Na2SO4 + 2HCl↑
七、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1)操作方法:向未知溶液中先加AgNO3溶液,再加稀硝酸。
(2)现象: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时,沉淀不溶解。
(3)原理:Ag++Cl-===AgCl↓(离子方程式)。
(4)加入稀硝酸的目的:排除CO等离子的干扰。
4.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取、提纯、收集Cl2、尾气处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Cl2
B.用装置丙收集Cl2
C.用装置丁吸收尾气中的Cl2
D.用装置乙除去Cl2中的少量HCl
5.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正确的操作是
A.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B.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加入盐酸后。沉淀不消失
C.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D.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酸化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1、闻气体时的操作方法:用手轻轻在试剂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2、低温和加压的条件下,氯气(Cl2)可转变为液态(称为液氯)和固态,二者都是纯净物。
3、氯气有毒,人吸入少量氯气会使鼻和喉头的黏膜受到刺激,引起咳嗽和胸部疼痛,吸入大量氯气会中毒致死。
4、氯气比空气的密度大,若遇到Cl2泄漏,逃生时要逆风并向高处走。
5、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与变价金属反应时均生成高价态的金属氯化物,如FeCl2不能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生成。
6、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
7、Cl2可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Cl2没有漂白性,而是HClO起漂白作用。Cl2可使湿润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原因是Cl2与水反应生成的酸使石蕊先变红,HClO使变色后的石蕊褪色。
8、工业上制取漂白粉是用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得,而不是用氯气与石灰水反应。
9、ClO-不论是在酸性、碱性条件下都能跟亚铁盐、碘化物、硫化物、亚硫酸盐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ClO-与I-、Fe2+、S2-、SO不论是在酸性环境还是在碱性环境中均不能大量共存。
10、溶液中Cl-的检验注意的问题
(1)要排除CO、PO等离子的干扰,它们的银盐沉淀溶于稀硝酸。一般先在被测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以排除干扰离子(CO、PO)。
(2)若被检液中有SO存在,由于SO可以与Ag+生成白色微溶物Ag2SO4且不溶于稀硝酸,则在检验Cl-之前,需先用Ba(NO3)2溶液除去SO,再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Cl-的存在。
11、制Cl2应注意的问题
(1)实验室制备Cl2注意事项
①必须用浓盐酸,MnO2与稀盐酸不反应。
②为了减少制得的Cl2中HCl的含量,加热温度不宜过高,以减少HCl的挥发。
③实验结束后,先使反应停止并排出装置中残留的Cl2,再拆卸装置,以避免污染空气。
④尾气吸收时,不能用澄清石灰水吸收Cl2,因为溶液中Ca(OH)2浓度小,吸收不完全。
(2)气体净化装置的选择
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取氯气时,氯气中混有HCl和水蒸气等杂质,除去氯气中的HCl可以用饱和食盐水(如下图中Ⅰ所示);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可用浓硫酸(如下图中Ⅱ所示)或干燥的CaCl2(如下图中Ⅲ所示)。
(3)MnO2与浓HCl反应的特点
①浓盐酸中,部分Cl-的化合价升高,4 mol HCl参加反应,被氧化的Cl-为2 mol。
②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浓度变小,故MnO2足量时,盐酸不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为盐酸和MnCl2的混合液。
1.下列化合物中,能由组成该化合物的两种元素的单质直接化合而成的是
A. B.FeS C.CuS D.
2.下列关于氯气或氯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Cl2以液态形式存在时可称作氯水或液氯
B.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黄色固体CuCl2
C.有氯气参加的化学反应必须在溶液中进行
D.氯元素有毒,应禁入口中
3.氯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例如常用的含氯消毒剂“84”消毒液(含有NaClO)、清洁剂“洁厕灵”(含有盐酸)等。“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不能混合使用。氯气是制备含氯化合物的重要原料。下列有关氯气的实验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产生Cl2 除去Cl2中的HCl 将溶液中的Br-氧化为Br2 测氯水的pH
A.A B.B C.C D.D
4.下列关于氯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气能在氯气中安静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并生成白烟
B.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C.液氯、氯气和氯水是同一种物质
D.铁与氯气在加热条件下剧烈反应,所以液氯不能储存在钢瓶中
5.将Cl2分别通入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变化最小的是
A.Fe2+ B. C.Na+ D.
6.“氯气对水一心一意,水偏弄成三分四离”,其中“三分四离”指的是新制氯水中的七种微粒。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不一致的是
A.新制氯水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有和存在
B.向新制氯水中加入饱和溶液,有无色气体产生,说明有存在
C.氯水久置后黄绿色消失,且产生气泡,该气泡是从溶液中逸出的氧气分子
D.新制氯水中通入后黄绿色消失,说明有漂白性
7.已知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aCl2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
B.工业上利用该反应制取漂白粉
C.氯气既做氧化剂,也做还原剂
D.还原反应的产物与氧化反应的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8.在可能含有、的溶液中,要检验是否存在,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取样,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有
B.取样,加足量溶液,过滤后再加溶液,有白色沉淀,则有
C.取样,加入足量溶液,过滤后再加溶液,有白色沉淀,则有
D.取样,加入和混合溶液,有白色沉淀,则有
1.下列关于Cl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Cl2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
B.Cl2可以储存在钢瓶中,说明氯气和铁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反应
C.Cl2泄露,可将浸有氢氧化钠的毛巾捂在口鼻处,以减少氯气的吸入
D.Cl2性质活泼,自然界中没有单质存在
2.某同学用下列装置进行有关性质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1中:实验室制备氯气
B.图2中:产生苍白色火焰
C.图3中:向实验后冷却的固体中加少量水溶解得到蓝色溶液
D.图4中:产生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
3.下列化合物中,既能通过两种单质间化合直接制取,又能用金属和盐酸反应得到的是
A.FeCl3 B.AlCl3 C.CuCl2 D.FeCl2
4.下图是一种检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B为开关。如先打开B,在A处通入干燥氯气,C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B时,C中红色布条颜色褪去。则D瓶中盛有的溶液是
A.浓H2SO4 B.饱和Na2SO4 C.浓NaOH溶液 D.KI溶液
5.如图所示,红纸①~④的大小相同,其中红纸①是干燥的,红纸②~④分别用相同体积的如表所示试剂润湿。向Ca(ClO)2粉末上滴加几滴浓盐酸,产生大量黄绿色气体,立即用玻璃片盖住培养皿,红纸的变化如表所示。已知酸性:H2CO3>HClO,且HClO与NaHCO3不反应。下列对于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红纸编号 试剂 红纸的变化
① - 不褪色
② 蒸馏水 逐渐褪色
③ 饱和食盐水 几乎不褪色
④ NaHCO溶液(调至pH=7) 快速褪色
A.对比①②的现象,说明Cl2没有漂白性
B.对比②③的现象,说明能使红纸褪色的微粒是HClO
C.对比②④的现象,说明能使红纸褪色的微粒一定不是H+
D.对比①②的现象,说明②上发生了反应:Cl2+H2O=HCl+HClO
6.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氯水的颜色呈浅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D.久置的氯水导电能力增强,说明溶液中离子种类增多
7.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Cl-,正确的操作是
A.取样,滴加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B.取样,先加足量的稀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溶液中含有Cl-
C.取样,先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证明溶液中含有Cl-
D.取样,先加稀盐酸酸化,再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则证明溶液中含有Cl-
8.科学使用消毒液是阻断病毒传播的有效方式之一、下列关于“84”消毒液(有效成分是NaClO)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应在阴凉处密闭保存
B.最好与浓盐酸混合使用
C.能杀菌消毒,利用的是HClO的强氧化性
D.制备原理为Cl2+2NaOH=NaClO+NaCl+H2O
9.氯气是现代工业和生活中常用的杀菌消毒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常用固体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实验室还可用固体和浓盐酸在室温条件下制取少量氯气(同时生成和),可选用图中的___________(选填“A”或“B”)作为发生装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图所示装置中玻璃弯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某实验小组同学将上面制得的氯气通入蒸馏水中获得了氯气的水溶液——氯水,并利用如下装置探究氯水的成分及性质:
实验Ⅰ 实验Ⅱ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溶液变蓝 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说明:试管中溶液均为,均滴入氯水5滴;淀粉遇变蓝)
①实验I中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由此推断氧化性:___________(填“”或“”)。
②实验Ⅱ中溶液变红是由于溶液中含有___________(填微粒符号,下同);使溶液褪色的微粒是___________。
2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次氯酸的主要性质 2.氯水的成分与性质
3.漂白粉的制备 4.氯气与某些盐溶液反应99
5.用途 6.氯气的制备
7.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认真阅读教材41—47页完成下列问题
氯是一种重要的“ 成盐元素”,在自然界中除了以 NaCl MgCl2 CaCl2 等形式大量存在于海水中,还存在于 陆地的盐湖和盐矿中。
2、闻有毒气体的正确操作:用手轻轻在试剂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3、很多自来水厂用氯气来杀菌消毒 ,我们偶尔闻到的自来水散发出来的刺激性气味就是余氯的味道 。
4、近年来有科学家提出,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时,氯气会与水中的有机物发生反应,
生成的 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人们已开始研究并试用新的自来水 消毒剂 ,如: 二氧化氯、 臭氧 等。
5、人们直接用氯气作漂白剂,但因氯气的 溶解度不大,而且生成的HClO不稳定,难以保存,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效果也不理想。在氯气与水反应原理的基础上,经多年的实验和改进制得 NaClO Ca(ClO)2 等具有漂白作用的次氯酸盐。
6、漂白液、 漂白粉、漂粉精 既可作漂白 棉 麻 纸张 的漂白剂,又可用作游泳池及环境的 消毒剂 。
一、 氯气
(一)氯气的发现
(二)结构:
氯元素17号元素 原子结构示意图
(三)物理性质
氯气是黄绿色 色,有 刺激性 气味,有 有毒气体,比空气 密度大 ,密度为3.214g/L,易液化,成为液氯,能溶于水(1︰2)
(四)化学性质 活泼 → 易得电子 → 强氧化 性
1、与金属反应——规律 变价金属与氯气反应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 。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白烟(NaCl固体)
现象:燃烧产生棕褐色烟(FeCl3固体)
操作:将红色的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伸入黄绿色的气体中
现象:燃烧产生棕黄色烟(CuCl2固体)
2、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实验2-7】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在空气中点燃氢气,然后把导管缓慢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观察到纯净的H2在Cl2 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燃烧结束后,抽去盖在集气瓶瓶口处的玻璃片,集气瓶瓶口上方出现白雾。 纯争的H2可以 在Cl2中安静地燃烧
3、与水反应
Cl2 + H2O === HCl + HClO(其中有1/3 Cl2与水反应,有2/3仍以Cl2形式存在于水中)
【实验2-8】
结论:氯气无漂白性,HClO有漂白性。
4、与碱溶液反应 规律:生成氯化物,次氯酸盐和水
与NaOH 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与Ca(OH)2 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教材46页 方法导引——实验室中制取气体装置的设计
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根据实际需要,还可增加除杂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等。
选择各部分装置时,应注意: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依据气体及其所含杂质的性质,选择除杂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以及气体是否与水反应,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性质,选择尾气处理装置。
3、装置的连接顺序一般为发生装置→除杂装置(如需要)→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如需要)。
(六) 氯气的实验室制备
1、原料:MnO2和浓盐酸
2、反应原理
(七)氯离子的检验 【实验2-9】
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3mL稀盐酸、NaCl溶液、Na2CO3溶液,然后各滴入几滴AgNO3溶液,观察现象。再分别加入少量稀硝酸,观察现象。
1.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火焰是苍白色,瓶口出现白雾。(_______)
2.在生活中用漂白粉漂白织物时,是利用了漂白粉的氧化性。( )
3.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但是实际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次氯酸,而不是氯气。(___________)
4.氯气和活性炭均可作为漂白剂,若同时使用,漂白效果会明显加强。(___________)
5.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___)
6.氯气溶于水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2H++Cl-+ClO-。(___________)
7.过量的铁粉在少量氯气中加热,充分反应后产物为FeCl2。(___________)
8.次氯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所以酸性强于盐酸和醋酸(______)。
9.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反应。(_______)
10.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___________)
【答案】1.正确2.正确3.正确4.错误5.错误6.错误7.错误8.错误9.正确10.正确
一、次氯酸的主要性质
① 弱酸性:比碳酸酸性弱 HClO H+ + ClOˉ
② 不稳定性:见光分解
③ 强氧化性:杀菌消毒
④ 漂白性: 漂白原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其有强氧化性 特点:永久漂白,且不可逆
二、氯水的成分与性质
(1)氯水的成分——“三分子、四离子”
(2)氯水的性质
注意:氯水应保存于棕色试剂瓶中,放于冷暗处。
(3)液氯、新制氯水、久置氯水的比较
物质 液氯 新制氯水 久置氯水
成分 Cl2 Cl2、HClO、H2O、H+、Cl-、ClO-、OH- H+、Cl-、H2O、 OH-
分类 纯净物 混合物 混合物
颜色 黄绿色 浅黄绿色 无色
性质 氧化性 酸性、氧化性、漂白性 酸性
保存 特制钢瓶 棕色试剂瓶盛装,密封保存于阴凉处,一般现用现配 —
三、漂白粉的制备
制取原理: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成分:CaCl2和Ca(ClO)2的混合物 有效成分:Ca(ClO)2
漂白粉 漂白原理: Ca(ClO)2 + CO2 + H2O == CaCO3↓ + 2HCl Ca(ClO)2 + 2HCl == CaCl2 + 2HClO
制漂白粉原因:HClO见光易分解,不易保存,而Ca(ClO)2较稳定
保存:密封保存
漂白粉失效原因: Ca(ClO)2 + CO2 + H2O == CaCO3↓ + 2HClO
四、氯气与某些盐溶液反应
Cl2 + 2NaBr == 2NaCl + Br2 Cl2 + 2KI == 2KCl + I2
Cl2 + 2FeCl2 == 2FeCl3
五、用途
(1)用于制盐酸。
(2)制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用于漂白棉、麻、纸张及游泳池等场所的消毒)。
(3)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4)用作制取其他含氯工业产品的原料。
1.下列关于Cl2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Cl2是一种黄绿色气体,且有毒
B.红热的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C.H2在Cl2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瓶口出现白烟
D.钠在Cl2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答案】C
【解析】A.Cl2是一种黄绿色气体,且有毒,A正确;
B.红热的铁丝在Cl2中燃烧生成氯化铁,现象为产生棕色的烟,B正确;
C.H2在Cl2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出现白雾,C错误;
D.钠在Cl2中燃烧生成氯化钠,现象为生成白色固体,D正确;
故选C。
2.下列关于新制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制氯水显酸性,使蓝色石蕊试纸最终变红色
B.新制氯水呈浅黄绿色,是因为含有未参加反应的Cl2分子
C.光照新制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
D.新制氯水放置数天后,漂白能力将变强
【答案】B
【解析】A.湿润的氯气有漂白性,故试纸最终会褪色,A错误;
B.新制氯水中,部分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未反应完的氯气溶解在水中,使氯水呈淡黄绿色,B正确;
C.次氯酸见光分解为盐酸和氧气,光照新制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O2,C错误;
D.HClO不稳定,分解生成HCl,溶液pH减小,漂白能力变弱,D错误;
故选B。
3.向漂白粉的水溶液中加入或通入少量下列物质,不能增强其漂白能力的是
A.CaCl2粉末 B.NaHSO4固体 C.稀盐酸 D.CO2气体
【答案】A
【解析】A.向漂白粉的水溶液中加入氯化钙粉末,氯化钙与Ca(ClO)2不能反应,不能增强其漂白能力,故A符合;
B.向漂白粉的水溶液中加入NaHSO4固体,NaHSO4可电离出氢离子,相当于酸,NaHSO4固体与Ca(ClO)2反应生成次氯酸,增强其漂白能力,,故B不符合;
C.向漂白粉的水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稀盐酸与Ca(ClO)2反应生成次氯酸,增强其漂白能力,故C不符合;
D.向漂白粉的水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Ca(ClO)2反应生成次氯酸,增强漂白能力,故D不符合;
故选A。
六、氯气的制备
1、原料:MnO2和浓盐酸(盐酸必须为浓盐酸,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逐渐减小,变成稀盐酸,稀盐酸与MnO2不反应,反应停止。)
2、反应原理
3、特点:固体 + 液体气体
4、发生装置:
5、气体净化:杂质为HCl和H2O(g) ,先通过饱和食盐水(其作用:除去Cl2中杂质气体HCl),
通过浓硫酸(其作用:除去Cl2中杂质气体水蒸气或干燥氯气)
6、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
7、验满方法: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集气瓶口,现象:变成蓝色
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现象:变成红色后褪色
8、尾气处理:用NaOH溶液(其作用:吸收多余氯气,防止污染环境)
9、常见问题: 若没有MnO2可用KMnO4代替,但装置不同,不用加热
2KMnO4 + 16HCl(浓) == 2MnCl2 + 2KCl + 5Cl2↑+ 8H2O
若没有浓盐酸可用NaCl晶体和浓硫酸代替
2NaCl + H2SO4 (浓) === Na2SO4 + 2HCl↑
七、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1)操作方法:向未知溶液中先加AgNO3溶液,再加稀硝酸。
(2)现象: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时,沉淀不溶解。
(3)原理:Ag++Cl-===AgCl↓(离子方程式)。
(4)加入稀硝酸的目的:排除CO等离子的干扰。
4.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取、提纯、收集Cl2、尾气处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Cl2
B.用装置丙收集Cl2
C.用装置丁吸收尾气中的Cl2
D.用装置乙除去Cl2中的少量HCl
【答案】A
【解析】A.二氧化锰氧化浓盐酸需要加热,装置甲不能制取Cl2,故A错误;
B.氯气密度大于空气,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可以用装置丙收集Cl2,故B正确;
C.氯气有毒,应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因此可用装置丁吸收尾气中的Cl2,故C正确;
D.氯化氢易溶于水,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可用装置乙除去Cl2中的少量HCl,故D正确;
故答案选A。
5.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正确的操作是
A.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B.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加入盐酸后。沉淀不消失
C.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D.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酸化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答案】C
【解析】A.氯离子或者硫酸根离子均能与银离子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证明原溶液中含有氯离子,故A错误;
B.加入盐酸后又引入了氯离子,有白色沉淀产生不能证明原溶液中含有氯离子,故B错误;
C.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原溶液中含有氯离子,故C正确;
D.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酸化后,引入了氯离子,不能证明原溶液中含有氯离子,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1、闻气体时的操作方法:用手轻轻在试剂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2、低温和加压的条件下,氯气(Cl2)可转变为液态(称为液氯)和固态,二者都是纯净物。
3、氯气有毒,人吸入少量氯气会使鼻和喉头的黏膜受到刺激,引起咳嗽和胸部疼痛,吸入大量氯气会中毒致死。
4、氯气比空气的密度大,若遇到Cl2泄漏,逃生时要逆风并向高处走。
5、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与变价金属反应时均生成高价态的金属氯化物,如FeCl2不能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生成。
6、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
7、Cl2可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Cl2没有漂白性,而是HClO起漂白作用。Cl2可使湿润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原因是Cl2与水反应生成的酸使石蕊先变红,HClO使变色后的石蕊褪色。
8、工业上制取漂白粉是用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得,而不是用氯气与石灰水反应。
9、ClO-不论是在酸性、碱性条件下都能跟亚铁盐、碘化物、硫化物、亚硫酸盐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ClO-与I-、Fe2+、S2-、SO不论是在酸性环境还是在碱性环境中均不能大量共存。
10、溶液中Cl-的检验注意的问题
(1)要排除CO、PO等离子的干扰,它们的银盐沉淀溶于稀硝酸。一般先在被测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以排除干扰离子(CO、PO)。
(2)若被检液中有SO存在,由于SO可以与Ag+生成白色微溶物Ag2SO4且不溶于稀硝酸,则在检验Cl-之前,需先用Ba(NO3)2溶液除去SO,再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Cl-的存在。
11、制Cl2应注意的问题
(1)实验室制备Cl2注意事项
①必须用浓盐酸,MnO2与稀盐酸不反应。
②为了减少制得的Cl2中HCl的含量,加热温度不宜过高,以减少HCl的挥发。
③实验结束后,先使反应停止并排出装置中残留的Cl2,再拆卸装置,以避免污染空气。
④尾气吸收时,不能用澄清石灰水吸收Cl2,因为溶液中Ca(OH)2浓度小,吸收不完全。
(2)气体净化装置的选择
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取氯气时,氯气中混有HCl和水蒸气等杂质,除去氯气中的HCl可以用饱和食盐水(如下图中Ⅰ所示);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可用浓硫酸(如下图中Ⅱ所示)或干燥的CaCl2(如下图中Ⅲ所示)。
(3)MnO2与浓HCl反应的特点
①浓盐酸中,部分Cl-的化合价升高,4 mol HCl参加反应,被氧化的Cl-为2 mol。
②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浓度变小,故MnO2足量时,盐酸不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为盐酸和MnCl2的混合液。
1.下列化合物中,能由组成该化合物的两种元素的单质直接化合而成的是
A. B.FeS C.CuS D.
【答案】B
【解析】A.铁单质与氯气直接化合生成FeCl3,故A不符合题意;
B.铁单质与单质硫直接化合生成FeS,故B符合题意;
C.铜单质与单质硫直接化合生成Cu2S,故C不符合题意;
D.硫单质与氧气反应直接化合生成SO2,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下列关于氯气或氯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Cl2以液态形式存在时可称作氯水或液氯
B.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黄色固体CuCl2
C.有氯气参加的化学反应必须在溶液中进行
D.氯元素有毒,应禁入口中
【答案】B
【解析】A.当Cl2以液态形式存在时可称作液氯,而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二者成分不同,所以液态氯气不能称为氯水,A错误;
B.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该棕黄色固体是CuCl2,B正确;
C.有氯气参加的化学反应可以在溶液中进行,也可以是物质直接反应,如铁与氯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铁,C错误;
D.Cl2有毒,但氯元素不一定有毒,如食盐成分是NaCl,其中含有Cl-,食盐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调味品,没有毒性,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3.氯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例如常用的含氯消毒剂“84”消毒液(含有NaClO)、清洁剂“洁厕灵”(含有盐酸)等。“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不能混合使用。氯气是制备含氯化合物的重要原料。下列有关氯气的实验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产生Cl2 除去Cl2中的HCl 将溶液中的Br-氧化为Br2 测氯水的pH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A.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l2,故A错误;
B.HCl和NaHC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引入了新的杂质,应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故B错误;
C.Cl2的氧化性强于Br2,将Cl2通入含Br-的溶液中,可以将溶液中的Br-氧化为Br2,故C正确;
D.氯水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氯水的pH,故D错误;
故选C。
4.下列关于氯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气能在氯气中安静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并生成白烟
B.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C.液氯、氯气和氯水是同一种物质
D.铁与氯气在加热条件下剧烈反应,所以液氯不能储存在钢瓶中
【答案】B
【解析】A. 氢气能在氯气中安静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并生成白雾,HCl与水蒸气形成的盐酸酸雾,故A错误;
B. 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故B正确;
C. 液氯、氯气是同一种物质,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故C错误;
D. 铁与氯气在加热条件下剧烈反应,但液氯能储存在钢瓶中,故D错误;
故选B。
5.将Cl2分别通入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变化最小的是
A.Fe2+ B. C.Na+ D.
【答案】C
【解析】Cl2具有强氧化性,能与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2通入水中发生反应,生成的H+能与、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相应的弱酸,Na+与新制氯水中微粒均不反应,因此将Cl2通入含Na+的溶液中,Na+浓度变化较小,故答案为C。
6.“氯气对水一心一意,水偏弄成三分四离”,其中“三分四离”指的是新制氯水中的七种微粒。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不一致的是
A.新制氯水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有和存在
B.向新制氯水中加入饱和溶液,有无色气体产生,说明有存在
C.氯水久置后黄绿色消失,且产生气泡,该气泡是从溶液中逸出的氧气分子
D.新制氯水中通入后黄绿色消失,说明有漂白性
【答案】D
【解析】A.新制氯水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其中存在H+,后紫色石蕊溶液褪色,说明其中含有HClO,A项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
B.有无色气体产生说明其有H+,因此能和NaHCO3反应生成CO2,B项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
C.HClO容易见光分解生成HCl和O2,C项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
D.具有还原性,通入到氯水中能和其中的Cl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导致氯水黄绿色消失,D项实验现象和结论不一致。
答案选D。
7.已知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aCl2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
B.工业上利用该反应制取漂白粉
C.氯气既做氧化剂,也做还原剂
D.还原反应的产物与氧化反应的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答案】A
【解析】A.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故A错误;
B.工业上用石灰乳与氯气反应制取主要成分为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漂白粉,故B正确;
C.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即升高被氧化又降低被还原,氯气既做氧化剂·也做还原剂,故C正确;
D.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即升高被氧化又降低被还原,氯气既做氧化剂·也做还原剂,氯化钙为反应的还原产物、次氯酸钙为反应的氧化产物,则还原反应的产物与氧化反应的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D正确;
故选A。
8.在可能含有、的溶液中,要检验是否存在,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取样,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有
B.取样,加足量溶液,过滤后再加溶液,有白色沉淀,则有
C.取样,加入足量溶液,过滤后再加溶液,有白色沉淀,则有
D.取样,加入和混合溶液,有白色沉淀,则有
【答案】C
【解析】A.直接加入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可能是,也可能是,无法确定是否含有,A错误;
B.加足量溶液,虽然可以除去,但是同时也加入了,干扰检验,B错误;
C.先加足量溶液,可除去,从而排除的干扰,过滤后再加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可表明溶液中含有,C正确;
D.加入和混合溶液,可能生成、、白色沉淀,无法确定是否含有,D错误;
故合理选项为C。
1.下列关于Cl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Cl2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
B.Cl2可以储存在钢瓶中,说明氯气和铁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反应
C.Cl2泄露,可将浸有氢氧化钠的毛巾捂在口鼻处,以减少氯气的吸入
D.Cl2性质活泼,自然界中没有单质存在
【答案】D
【解析】A.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的气体,A错误;
B.Cl2可以储存在钢瓶中,是由于在室温下干燥的氯气和铁不反应,但在加热或有水存在条件下能够发生化学反应,B错误;
C.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强的腐蚀性,不能用浸有氢氧化钠的毛巾捂在口鼻处,C错误;
D.Cl2性质活泼,能够与许多金属、非金属等物质发生反应,因此在自然界中没有单质存在,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2.某同学用下列装置进行有关性质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1中:实验室制备氯气
B.图2中:产生苍白色火焰
C.图3中:向实验后冷却的固体中加少量水溶解得到蓝色溶液
D.图4中:产生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
【答案】A
【解析】A.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取氯气需要加热,故A错误;
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故B正确;
C.铜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铜,氯化铜溶液呈蓝色,故C正确;
D.钠和氯气加热产生大量白烟,生成氯化钠,故D正确;
选A。
3.下列化合物中,既能通过两种单质间化合直接制取,又能用金属和盐酸反应得到的是
A.FeCl3 B.AlCl3 C.CuCl2 D.FeCl2
【答案】B
【解析】A.FeCl3不可以由Fe和盐酸反应得到,A错误;
B.AlCl3可由Al和Cl2反应制取,也可以由Al和盐酸反应得到,B正确;
C.CuCl2不可以由Cu和盐酸反应得到,C错误;
D.FeCl2不可以由Fe和Cl2反应得到,D错误;
故选B。
4.下图是一种检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B为开关。如先打开B,在A处通入干燥氯气,C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B时,C中红色布条颜色褪去。则D瓶中盛有的溶液是
A.浓H2SO4 B.饱和Na2SO4 C.浓NaOH溶液 D.KI溶液
【答案】B
【解析】A.关闭B,干燥Cl2通过浓H2SO4,仍为干燥氯气,C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A不符合题意;
B.关闭B,干燥Cl2通过饱和Na2SO4,与溶液不反应,此时逸出的Cl2潮湿,C中红色布条褪色,B符合题意;
C.关闭B,干燥Cl2被浓NaOH溶液吸收,C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C不符合题意;
D.关闭B,干燥Cl2通过KI溶液,发生反应2KI+Cl2=2KCl+I2,C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如图所示,红纸①~④的大小相同,其中红纸①是干燥的,红纸②~④分别用相同体积的如表所示试剂润湿。向Ca(ClO)2粉末上滴加几滴浓盐酸,产生大量黄绿色气体,立即用玻璃片盖住培养皿,红纸的变化如表所示。已知酸性:H2CO3>HClO,且HClO与NaHCO3不反应。下列对于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红纸编号 试剂 红纸的变化
① - 不褪色
② 蒸馏水 逐渐褪色
③ 饱和食盐水 几乎不褪色
④ NaHCO溶液(调至pH=7) 快速褪色
A.对比①②的现象,说明Cl2没有漂白性
B.对比②③的现象,说明能使红纸褪色的微粒是HClO
C.对比②④的现象,说明能使红纸褪色的微粒一定不是H+
D.对比①②的现象,说明②上发生了反应:Cl2+H2O=HCl+HClO
【答案】B
【解析】A.红纸①不褪色、红纸②褪色,对比①②的现象说明氯气无漂白性、氯水具有漂白性,红纸②上发生了反应:Cl2+ H2O=HCl+HClO,选项A正确;
B.氯气基本不溶于饱和食盐水(含Cl-),红纸③不褪色,对比②③的现象说明Cl-没有漂白性,但不能说明使红纸褪色的微粒是HClO,选项B错误;
C.酸性:H2CO3>HClO>HC,红纸④上发生反应:Cl2+H2O= HCl+ HClO、HCl+NaHCO3=NaCl+H2O+CO2↑,红纸②上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故红纸上H+的浓度:②>④,褪色速度:④>②,则对比②④的现象说明能使红纸褪色的微粒一定不是H+,选项C正确;
D.红纸①不褪色、红纸②褪色,对比①②的现象说明氯气无漂白性、氯水具有漂白性,红纸②上发生了反应:Cl2+ H2O=HCl+HClO,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6.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氯水的颜色呈浅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D.久置的氯水导电能力增强,说明溶液中离子种类增多
【答案】D
【解析】A.氯气是黄绿色,由于氯水中部分氯气发生了反应,还有部分氯气剩余,所以氯水是浅黄绿色的,A项不符合题意;
B. 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可以用来检验Cl-,B项不符合题意;
C.,产生的气泡是二氧化碳,C项不符合题意;
D.久置的氯水导电能力增强,是因为HClO不稳定会分解产生HCl,说明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D项符合题意;
故正确选项为D。
7.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Cl-,正确的操作是
A.取样,滴加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B.取样,先加足量的稀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溶液中含有Cl-
C.取样,先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证明溶液中含有Cl-
D.取样,先加稀盐酸酸化,再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则证明溶液中含有Cl-
【答案】B
【解析】A.取样,滴加AgNO3溶液,若有沉淀生成,沉淀可能是氯化银、碳酸盐、硫酸银等,原溶液中不一定有Cl-,故不选A;
B.取样,先加足量的稀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沉淀一定是氯化银,则证明溶液中含有Cl-,故选B;
C.取样,先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沉淀可能是碳酸盐,再加稀盐酸,碳酸银转化为氯化银沉淀,原溶液中不一定有Cl-,故不选C;
D.取样,先加稀盐酸酸化,引入氯离子,再加AgNO3溶液,生成氯化银沉淀,原溶液中不一定有Cl-,故不选D;
选B。
8.科学使用消毒液是阻断病毒传播的有效方式之一、下列关于“84”消毒液(有效成分是NaClO)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应在阴凉处密闭保存
B.最好与浓盐酸混合使用
C.能杀菌消毒,利用的是HClO的强氧化性
D.制备原理为Cl2+2NaOH=NaClO+NaCl+H2O
【答案】B
【解析】A.84消毒液中的次氯酸钠可以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次氯酸见光易分解,应放在阴凉处密封保存,A正确;
B.84消毒液中的次氯酸钠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氯气,不能混用,B错误;
C.氯酸钠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C正确;
D.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84消毒液,方程式为:Cl2+2NaOH=NaClO+NaCl+H2O,D正确;
故选B。
9.氯气是现代工业和生活中常用的杀菌消毒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常用固体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实验室还可用固体和浓盐酸在室温条件下制取少量氯气(同时生成和),可选用图中的___________(选填“A”或“B”)作为发生装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图所示装置中玻璃弯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某实验小组同学将上面制得的氯气通入蒸馏水中获得了氯气的水溶液——氯水,并利用如下装置探究氯水的成分及性质:
实验Ⅰ 实验Ⅱ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溶液变蓝 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说明:试管中溶液均为,均滴入氯水5滴;淀粉遇变蓝)
①实验I中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由此推断氧化性:___________(填“”或“”)。
②实验Ⅱ中溶液变红是由于溶液中含有___________(填微粒符号,下同);使溶液褪色的微粒是___________。
【答案】(1) A 平衡气压,便于液体顺利滴下;防止浓盐酸挥发
(2)
【解析】(1)实验室常用固体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实验室还可用固体和浓盐酸在室温条件下制取少量氯气,选取A装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玻璃弯管的作用是:平衡气压,便于液体顺利滴下;防止浓盐酸挥发;
(2)①氯水中的氯气能与KI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氯气为氧化剂,碘单质为氧化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故氧化性:Cl2>I2;
②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说明氯水中含H+;石蕊试液后褪色是由于氯水中的HClO具有漂白性。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