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班级: 姓名: 上课日期: 编号: 设计人: 备课组长:【课型】新授课 【课时】 1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时空观念、唯物史观)2.理解西周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及作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通过朝代兴衰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家国情怀、唯物史观)【学习重难点】重点: 认识家天下、夏商周的更替过程、西周分封制内容难点:了解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西周分封制作用【课前预习】导学一: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建立:约公元前 年, 建立我国历史上 ——夏朝,定都2、制度: 继承禹的王位,从此, 取代了禅让制。4、统治:夏朝建立 ,制定 ,设置 ,已有比较成熟的 。5、都城遗址; 遗址,反映了夏朝时期的 。6、灭亡:末代君主 残暴无道,夏朝统治陷入全面危机。导学二:商朝的统治1、建立:约公元前 1600 年, 建立商朝,以 为都城。后商王 迁徙到2、统治:增强军力,设置监狱,制定刑法,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3、灭亡:末代君主 继位后,对外连年征战,对内严刑酷法。导学三:西周的兴衰1、建立:约公元前 年, 通过 之战,建立周朝,定都 。2、制度: 制①目的:稳定 。②分封对象: 、 等③分封标准: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④分封制的内容:诸侯的权利——管理 和 ,建立 ;可以在自己封地内进行 。诸侯的义务——向周王 ;服从 。(4)等级:分为 → → → 。确立了周朝内部严格的 和统治秩序。(5)作用:巩固 ,扩大 。3、灭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时发生 。公元前771 年, 时,西周被犬戎族所亡【合作探究】任务一:材料中“天下为公”“天下为家”的“公”和“家”,分别指的是什么?任务二:识读地图,阅读教材24内容,思考商朝为什么要多次迁都?其中盘庚迁殷的影响是什么?任务三:小组讨论:观察分封等级示意图,阅读材料,分封制有何特点?任务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的作用?(积极、消极)任务五:夏、商、周三代的亡国之君分别是谁?他们的灭亡有何相似之处?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课后练习】1.《史记》记载:“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日夏后,姓姒(si)氏。”材料反应的史实标志着( )A.世袭制的确立 B.郡县制的确立 C.华夏族的形成 D.中国王朝的产生2.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这表明,分封制( )A.强化了血缘与政治联系 B.埋下了分裂割据隐患C.淡化了民众等级观念 D.突出了权利与义务统一3.殷商卜辞中有赛马和比箭的相关记载。周代已经有完备的比箭礼仪,天子者称为“大射礼”,贵族比赛,则称为“乡射礼”。由此可知商周( )A. 祭祀活动很盛行 B. 竞技体育已出现 C. 军备竞赛已开始 D. 分封制度已建立4.西周时期,周王定期到各地巡视,考察诸侯的政绩,诸侯则需定期朝觐周王,接受周王重新宣布的爵位等级。周王旨在( )A.发展农业生产 B.提高军队实力 C.巩固国家统治 D.加强封建专制5.我国省级行政区简称的由来大体有三种:第一,取全称中的一个字或几个字;第二,因境内山、河、湖而得名;第三,由古地名或古国名演化而来。下列省份简称的由来属于第三种的是( )A.河南湖南 B.江西陕西 C.辽宁浙江 D.山东山西6.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王朝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社会经济和文化在这一时期取得了巨大飞跃。某兴趣小组以“王朝更替,制度创新”为主题进行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主题一 王朝更替】材料一朝代 建立时间 开国君主 都城 亡国君主夏 ① ② 阳城 ⑤商 约公元前1600年 ③ 亳 ⑥西周 公元前1046年 ④ 镐京 周幽王(1)请你在横线上填写对应内容以完成表格,记住夏、商、西周三代的更迭。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主题二 制度创新】材料二材料三 分封制通过血缘关系,把政权与族权紧密结合起来,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对于维护以周王为首的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控制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广大地区是一种有效的统治方式;同时,密切了西周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材料四 西周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但由于当时社会经济的落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交通的不便,再加上诸侯国与王室又相距太远,彼此的政治、经济联系日渐减少。因此,分封制下的统一是一种松散的统一,日后必然逐渐导致诸侯割据状态的出现。(2)材料二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简述这一制度的内容。(3)结合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评价西周的这一制度。学后反思: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PAGE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班级: 姓名: 上课日期: 编号: 设计人: 备课组长:【课型】新授课 【课时】 1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时空观念、唯物史观)2.理解西周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及作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通过朝代兴衰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家国情怀、唯物史观)【学习重难点】重点: 认识家天下、夏商周的更替过程、西周分封制内容难点:了解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西周分封制作用【课前预习】导学一: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建立:约公元前 年, 建立我国历史上 ——夏朝,定都2、制度: 继承禹的王位,从此, 取代了禅让制。4、统治:夏朝建立 ,制定 ,设置 ,已有比较成熟的 。5、都城遗址; 遗址,反映了夏朝时期的 。6、灭亡:末代君主 残暴无道,夏朝统治陷入全面危机。导学二:商朝的统治1、建立:约公元前 1600 年, 建立商朝,以 为都城。后商王 迁徙到2、统治:增强军力,设置监狱,制定刑法,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3、灭亡:末代君主 继位后,对外连年征战,对内严刑酷法。导学三:西周的兴衰1、建立:约公元前 年, 通过 之战,建立周朝,定都 。2、制度: 制①目的:稳定 。②分封对象: 、 等③分封标准: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④分封制的内容:诸侯的权利——管理 和 ,建立 ;可以在自己封地内进行 。诸侯的义务——向周王 ;服从 。(4)等级:分为 → → → 。确立了周朝内部严格的 和统治秩序。(5)作用:巩固 ,扩大 。3、灭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时发生 。公元前771 年, 时,西周被犬戎族所亡【合作探究】任务一:材料中“天下为公”“天下为家”的“公”和“家”,分别指的是什么?答案:“天下为公”的“公”,是指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不传子;“天下为家”的“家”,是指帝王把国家政权世代据为己有,把国家当作一家的私产。任务二:识读地图,阅读教材24内容,思考商朝为什么要多次迁都?其中盘庚迁殷的影响是什么?迁都原因:躲避自然灾害;缓和阶级矛盾;发展经济盘庚迁殷的影响:盘庚迁都到殷后,商朝保持了相对的稳定,迎来了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时期。任务三:小组讨论:观察分封等级示意图,阅读材料,分封制有何特点?①周王是最高统治者,天下共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层层分封;等级森严,臣属关系明确。任务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的作用?(积极、消极)积极: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消极:周王室衰微,导致了春秋战国的诸侯割据局面。任务五:夏、商、周三代的亡国之君分别是谁?他们的灭亡有何相似之处?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强盛共同原因:统治者励精图治,任用贤才,发展经济;灭亡共同原因:统治者残暴,朝政腐败,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统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课后练习】1.《史记》记载:“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日夏后,姓姒(si)氏。”材料反应的史实标志着( A )A.世袭制的确立 B.郡县制的确立 C.华夏族的形成 D.中国王朝的产生2.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这表明,分封制( B)A.强化了血缘与政治联系 B.埋下了分裂割据隐患C.淡化了民众等级观念 D.突出了权利与义务统一3.殷商卜辞中有赛马和比箭的相关记载。周代已经有完备的比箭礼仪,天子者称为“大射礼”,贵族比赛,则称为“乡射礼”。由此可知商周( B )A. 祭祀活动很盛行 B. 竞技体育已出现 C. 军备竞赛已开始 D. 分封制度已建立4.西周时期,周王定期到各地巡视,考察诸侯的政绩,诸侯则需定期朝觐周王,接受周王重新宣布的爵位等级。周王旨在( C )A.发展农业生产 B.提高军队实力 C.巩固国家统治 D.加强封建专制5.我国省级行政区简称的由来大体有三种:第一,取全称中的一个字或几个字;第二,因境内山、河、湖而得名;第三,由古地名或古国名演化而来。下列省份简称的由来属于第三种的是( D )A.河南湖南 B.江西陕西 C.辽宁浙江 D.山东山西6.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王朝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社会经济和文化在这一时期取得了巨大飞跃。某兴趣小组以“王朝更替,制度创新”为主题进行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主题一 王朝更替】材料一朝代 建立时间 开国君主 都城 亡国君主夏 ① ② 阳城 ⑤商 约公元前1600年 ③ 亳 ⑥西周 公元前1046年 ④ 镐京 周幽王(1)请你在横线上填写对应内容以完成表格,记住夏、商、西周三代的更迭。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主题二 制度创新】材料二材料三 分封制通过血缘关系,把政权与族权紧密结合起来,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对于维护以周王为首的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控制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广大地区是一种有效的统治方式;同时,密切了西周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材料四 西周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但由于当时社会经济的落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交通的不便,再加上诸侯国与王室又相距太远,彼此的政治、经济联系日渐减少。因此,分封制下的统一是一种松散的统一,日后必然逐渐导致诸侯割据状态的出现。(2)材料二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简述这一制度的内容。(3)结合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评价西周的这一制度。参考答案:(1)【答案】①约公元前2070年 ②禹 ③汤 ④周武王 ⑤桀 ⑥纣(2)【答案】制度:分封制。内容:周天子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命令,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3)【答案】示例一:赞同材料三中的观点。理由: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它巩固了西周的统治,大大加强了周王与诸侯的统属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示例二:赞同材料四中的观点。理由:从长远来看,分封制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部落时代遗留下来的以分散和割据为特征的众国林立的局面,易造成诸侯割据纷争。学后反思: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上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导学案(学生版).doc 七上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导学案(教师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