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 号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根据课时安排,本节课主要围绕第三板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进行教学设计,下面将开始我的说课。纵横联系说教材设计理念道德与法治是在小学开设的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为核心,发挥“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作用,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设计我基于以上的课程性质,结合课程标准中“家国情怀”的相关要求,参照相关法律规定,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向进行整体设计。教材分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是统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中的第十课传统美德源远流长的第三课时。本单元以文字、古代科技和中华传统美德为重点,介绍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建立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灿烂的文化而自豪,进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传统美德源远流长》由三个板块组成,“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三个话题内容都是根据《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要点选取。由对自我的人格修养,对他人的社会关爱,最后上升到对国家的家国情怀。教材设置这一学习专题的目的主要是想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解爱国的深刻内涵,懂得过去,热爱今天,去追求祖国美好的未来。以人为本,说学情杜威说:“教师须懂得教材,还要懂得学生的需要与能力。”基于此,我们要分析学生的需要是什么,学生的已有能力有哪些,学生的生长点又在哪里。五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逐步提高,视野也逐步扩大到了对祖国和社会生活的认识。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接触很多爱国事例,对中华传统美德也有一定的了解。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落实立德树人,学生需要在情感上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产生认同,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通过具体语言、行动来表达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学生真正做到知理明理,知行合一,还是要潜移默化地去熏陶。三、有机整合说目标根据对学情的调查、课程标准的解读以及教学用书的研读,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拟定为以下三个:1.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爱国精神,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内涵。2.知道爱国的具体表现,在生活中能做到知行合一。3.感受爱国情怀与忧患意识相伴随,明白每个人的命运都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因此,我确立的教学重点为知道爱国的具体表现,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知行合一,难点则是感受爱国情怀与忧患意识相伴随,明白每个人的命运都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四、优化策略说教法为了突破重难点,我主要通过情境教学法、活动探究法、互动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课前我还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收集了解中国由古至今的名人爱国故事。五、多彩活动说过程为了落实教学目标,这节课我创设单元整体活动情景,明确学习任务,设计了四个活动。延续前两课时,简单导入,后进入活动一悟爱国心。第一个环节,学生交流你心目中的祖国是怎样的呢?鉴于老师对学情的了解,看看他们对祖国的整体感知。然后一段视频资料告诉学生,老师心目中的祖国是这个样子的,引发学生的认同,激发自豪感。再提问,此时你想对祖国说点什么,自然的引出爱国情怀几个字,让学生明白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就是爱国。第二个环节,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字,明确出处,并通过一段动画让学生知道他的意思。这个时候问学生,我们与祖国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这个问题比较难,学生一下子无从把握。那么老师再播放一段视频资料,呈现解放前战乱中的中国老百姓流离失所、生活悲惨和建国后老百姓安居乐业、生活无比幸福相对比,学生谈观后感。这样的设计是为了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对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有了直接的感受。再问个人与国家有何关系就水到渠成了。第三个环节,格言辨析,出示活动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和“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两则格言,问学生这两个观点,你赞同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练习结束后,学生用一句话表达个人与祖国的关系。这样设计主要是惦记两个基础,一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感基础。理解个人与祖国密不可分,轻松地突破教学难点。二是调取学生愿意表达的积极性。接下来,我们进入活动二知爱国事。第一个环节,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资料搜集单,先小组内交流名人的爱国故事,再每组推荐一个孩子按从古至今的顺序上台展示,孩子们共同点评。老师适时的引导要关注和平时期的英雄,如钟南山,并选择最能体现爱国精神的词板书,再把每个小组的故事整理在老师为他们提前准备的爱国宣传册内。老师边深情的总结上个环节的内容,边归纳一些爱国格言,每个同学可以选择喜欢的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这个活动中,师生梳理从古至今,上到国家干部下到普通百姓的爱国故事,故事中的爱国人士用他们的品质,他们的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活动三践爱国行,老师结合最近县委组织的“奋进新征程,做好接班人”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请获奖同学分享自己的征文和故事,启发学生思考,你认为什么样的行为算是爱国。学生思考后写到心形卡片上,并请写好的同学大声读给大家听。此时有的学生说我认为,捡起地上的垃圾,这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有的同学说我认为,爱护国旗和国徽,这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老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传承这种爱国情怀,承担起民族复兴的责任,掷地有声的读出这句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学习书记寄语: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要努力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最后师生共唱《我和我的祖国》,在激动人心的旋律中结束今天的课堂。课后作业,落实爱国行动,将学习延伸到课外,在孩子们的心中播撒下一颗爱国的种子。 六、画龙点睛,说板书好的板书对课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本节课我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思想政治课对学生思想启迪、心灵启迪的重要作用。多次指出一名思政教师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国文化、弘扬中国精神方面所应肩负的责任。我在尊重学情和教材编排的基础上寻求创新,力求上出具有时代新意的小学思政课。结束语: 我的说课完毕, 谢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耐心聆听, 请问, 我可以擦黑板了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