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逢入京使》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逢入京使》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逢入京使》教学设计
课时 1课时 备课人 何安婷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逢入京使》 2.在朴素的语言中,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3.品读诗歌,积累优美的诗句,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在朴素的语言中,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2.品读诗歌,积累优美的诗句,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在朴素的语言中,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学科与德育 的有效融合 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培养积累古诗词 名句的好习惯,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唐代诗歌繁盛,边塞诗以其雄浑壮丽自成一派,代表 诗人有岑参和高适等。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边塞诗人 岑参的代表作《逢入京使》,看看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 的感情。 二、朗读感知诗歌内容 我们常说,拿到一首诗歌,我们首先应该怎么做 (生:读)是的,首先要读,对诗歌的理解我们应该立足 于整首诗歌,我们先一起来读一读诗歌。 1、读顺字音节奏。 (1)师配乐范读,生听读正音,划出节奏并自由朗 读。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2)生自由朗读,师从节奏、情感、感情基调等角度 指导生。
(3)生齐声朗读后,师指名朗读。 2、读懂诗歌大意。 结合课本旁边的注释和工具书,以及这首诗下面的解 读,尝试理解这首诗的大意。 3、理解诗歌 师:通过刚才多遍的诵读,我们已经掌握了读音、节 奏等方面的内容,接下来,让我们进一步把握这篇文章的 内容。 (1)诗歌的题目会告诉我们许多的讯息,对诗歌题目 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诗歌,从这首诗的题目中,我们 可以了解到什么 (2)出示任务:以小组的形式,分工梳理文章内容, 画出你们在梳理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或者你们认为这句话中 需要重点强调的字词。 同学们的感觉非常敏锐,通过同学们小组间的合 作,我们一起找到了这首诗歌中的重点字词,下面让我们 结合关键字词更深入地思考,看看作者通过这篇诗歌要表 达什么样的情感。 诗歌短短四句话,作者最主要想要去表达的情感是什 么 (生:思乡) 三、品读揣摩朴素的语言中蕴含的深厚情感 1 .本诗最后一句“凭君传语报平安”中的“传语”即 为捎口信。诗人在赴任途中,离家已经很远,此时让一个 偶遇的返京使者给家人捎口信,会不会太随意了 我们应 该作怎样的理解呢 (学生四人一小组探讨,师随堂指导) 师总结:“传语’二字饱含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 雄心壮志;饱含着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饱含着取功名 别亲人的无奈;饱含着长情化作短语的苦楚。“传语”二 字,虽朴素自然,但感情余味深长。 四 、课堂小结
也许我们还要再次感叹:最真的感情,往往饱含在最 朴素的语言中。同学们,只要叙事真切,再朴素的语言也 能饱含浓浓深情,希望这节课的学习能对你今后的阅读和 写作有帮助。
课后作业设计 1、背诵并默写本首诗。(必做)2、小练笔《我的好朋友》(选做)
板书 设计 逢入京使 岑参 最朴素的语言 传语 最真挚的感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