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培养文言语感。 2.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赏析文中的精彩对话。 3.欣赏古人机智巧妙的论辩,体会他们的人生感悟,获得思想启迪和情感陶冶。教学内容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在在预习中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2.引导学生在理解重要词语的基础上,结合语境赏析人物的精彩对话。 教学难点: 1.通过揣摩人物心理、补写内心独白的方式,引导学生欣赏古人机智巧妙的论辩。 2.结合背景材料,通过对辩论胜负结果的分析、对思想争鸣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古人的人 生感悟,获得思想启迪和情感陶冶。教学过程一、导入:庄子借“鱼”说理 庄子特别喜欢借鱼说理,有人说庄子用三条鱼讲述了三种做人的境界。《北冥有鱼》 中的鲲是一种可以化鹏的大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里的鲧是一种自由自在的小 鱼, 《涸辙之鲋》中的鲋是一种处在困境中的鱼。庄子描写大鱼由鲲变鹏扶摇直上的壮丽 景象告诉我们志向高远、精神自由的可贵,又想借小鱼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今天,我们就 一起来 解密这个跟條鱼有关的“濠梁之辩”吧。 二、对话过程之辩:理解古人论辩言辞的机智巧妙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个“游”字写出来轻松愉悦的氛围,庄子和惠子兴 致颇浓,围绕“鱼之乐”展开一场机智巧妙的论辩。“言为心声”,细读他们的每一句对 话 , 你会发现简单中蕴含着特别的意味。请你根据语境,结合生活体验,细细揣摩庄子和惠子各自的心理活动,为他们补写内心独白。 1.分析人物对话 (1)庄子曰:“鲧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赏析:“也”,表示肯定判断,明确表达自己的认识。 (人物独白示例:从鱼的游动姿态来看,我想鱼一定是快乐的) (2)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 赏析:“非”表示否定判断,“安”表示反问,不认同对方的观点。 (人物独白示例:因为人和鱼的心理、感情并不相通,所以人无法知道鱼是否快乐,你说鱼 是快乐的,怎么可能啊!) (3)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 赏析:“非”“不”表示否定判断,“安”表示反问,强调自己的观点。 (人物独白示例:你感知不到鱼的快乐,但我可以,因为我跟你不一样,其实人与鱼之间是 心灵相通的。) (4)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赏析:“非”“不”表示否定判断,“固”表示让步,“矣”表示陈述语气,看似漫不经心, 实则暗含揶揄调侃之意。 (人物独白示例:我不能感知你的想法,就好比你不能感知鱼的快乐,说到底,你不可能 知道鱼是快乐的。人与鱼并非同类,又怎么可能共情呢 荒谬啊!) (5)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赏析:庄子“循其本”,就是要回到最初的话题,因为对“安”的理解不同,所以可以抓住 这个机会有力反驳。 (人物独白示例:既然你问我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就说明你已经确定我知道才来问我的。我 说一句话,可以让你哑口无言了。) 2.分析对话空白 惠子最后竟然没有“曰”,惠子没有接话,并不代表他没有想法,他可能会想什么呢。 (人物独白示例:没想到庄子竟然用这种方法来辩,这不是曲解我意吗 连我都意思都理解 不了,还能知道鱼的快乐吗 ) 三、对话结果之辩:理解庄子与惠子的思想争鸣 1.请你做裁判课文以庄子的话收尾,似乎这场论辩并没有点明胜败。如果你来做裁判,你认为谁获得 辩论的胜利 如果你认为庄子胜、惠子败,请说明理由;如果你认为庄子败、惠子胜,请补 写结尾,表达观点。 示例A:我认为庄子胜惠子败。根据后息为胜的规则,辩论中最后一个发言的人获胜。既然 惠子无言以对,那么庄子获胜就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了。 示例B:我认为庄子败惠子胜。庄子偷换概念,玩文字游戏,避重就轻,等于间接承认自己 的失败。我补写了一个结尾,可以帮助惠子获胜。惠子曰:“此‘安’非彼‘安’,子之 动摇犹如鱼之飘忽,此亦可谓之乐耶 呵呵。” 2.请你谈主张 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惠子是名家的代表人物,这场辩论本质上是思想之辩。请联系 课文内容,结合资料卡片,说说你更欣赏谁的思想主张 ☆资料卡片 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主张顺应自然。人只有摆脱功利心,才能找到内心 的宁静,真正体验到生命的美好。他对待客观事物往往带着欣赏的美感,具有艺 术家的气质。 惠子是名家的代表人物,以逻辑严谨而闻名,喜好、擅长辩论。他善于分析 事理意义下的实在性,认为每个人无论如何都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具有逻 辑家的个性。 思路引导:庄子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重视事物的审美价值,富有浪漫情怀,提倡天人合一。惠 子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真,重视事物的实用价值,富有理性精神,提倡实事求是。 四、对话关系之辩:理解“庄惠之交”的深情厚谊 有人认为,庄子拒绝楚王不愿为官,惠子醉心功名担任魏相,而且两人经常辩论,堪称 “杠精”,想必关系不睦;也有人认为,庄子和惠子都是思想家,惠子去世后庄子非常悲伤 若无真挚情感,何来伤感嗟叹。 庄子和惠子之间有深情厚谊吗 请结合课文内容和链接材料,根据你的理解谈谈自己的 看法。 链接材料《惠子相梁》 惠施在梁国做宰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来,是想取代 你做宰相。”于是惠施唯恐失去相位,在国都搜捕几天几夜。庄子前去见他,说: “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鹑鹏,你知道它吗 那鸿鹅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 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此时鹞鹰拾 到腐臭的老鼠,鹚鹏从它面前飞过,仰头看着,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 想用你的梁国(相位)来威胁我吗 ”(链接材料《运斤成风》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说:“郢地有个人让白垩泥涂抹了他自己的鼻尖,像蚊蝇的翅膀那样大小,让匠石用斧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匠石挥动斧子呼呼作响,漫不经心地砍削白点,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也若无其事不失常态。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召见匠石说:‘你为我也这么试试’。匠石说:“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虽然如此,我可以搭配的伙伴已经死去很久了。”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论辩的人了!”)示例1:有真情厚谊。真理愈辩愈明,为一个现象而争的背后是为一种思想而辩。思想观念 可以不同,但在对世界和人心的探索上有着共同的兴趣,这恰好体现了中国人自古以来和 而不同的理念。 示例2:没有真情厚谊。志同道合才能友情永恒,持久的争论带来不断的裂痕,分道扬镳是 迟早的结果。出世与入世的政治主张是矛盾的,重视美感与重视实用的生活主张也是矛盾 的,道不同不相为谋,人不可能在矛盾中维持友情。 五、作业布置 1.基础性作业(必做):文学常识、重点词语积累,诵读课文 。 2.拓展性作业(选做):“庄子三条鱼 · 人生三哲理”微阅 读。3.实践性作业(参与):编排课本剧“濠梁之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