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文为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精读课文,较好 体现了“感受课文中蕴含的丰富人生哲理,激发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关注和思 考”的单元学习重点。《紫藤萝瀑布》是宗璞于1982年5月创作的一篇状物散文。主要讲述了作 者在文革动乱结束不久,偶然看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从花儿的由衰转盛,转 悲为喜,感悟到人生美好和生命永恒的故事。作者先整体描写紫藤萝,表现花的 壮观。随后局部细写,依次描写花瀑、花穗、花朵;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描绘了花的色泽、芳香、形态,表现花的茂盛。再运用通感、对比的手法,由眼 前的花陷入回忆,描写十多年前稀零的紫藤萝。作者结合自身经历,借紫藤萝暗 示自己的情思,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人生哲理。本文可结合具体内容,指导学生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文中描写了眼前的紫 藤萝与十多年前的紫藤萝,是“同中求异”的比较。同时,建议学生课外阅读宗璞 的《丁香结》、《燕园树寻》等散文,与本文比较,把握宗璞散文善用托物言志 写法的特点,让学生“异中求同”,加深对托物言志写法的理解。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生活阅历,本文篇幅短小,语言精练,学生 可通过自主阅读获得大部分信息,也能够从中体会到作者“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 的”的情思。但由于学生年龄尚小,社会阅历不多,要求他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生 活去感悟人生哲理,仍有较大困难。三、目标预设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景物特点。2.勾画表现作者情思的语句,揣摩品味,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联系学习和生活,感悟人生美好和生命永恒的哲理。四、重点、难点重点:揣摩品味表现作者情思的语句,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难点:联系实际生活,感悟人生美好和生命永恒的哲理。五、设计思路与理念为更好达到教学目标,我把教学目标转化为一系列问题。较容易的问题通过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如初读课文中整体描写紫藤萝瀑布的语句,再读课文中紫藤 萝的描写顺序。较难的问题通过小组交流展示、师生共同探讨完成。如再读环节 中从哪些方面描绘紫藤萝及赏析相关语句,精读环节中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为 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在归纳总结和作业布置中,我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经历思 考本文的哲理,并引导学生比较阅读,加深对托物言志写法的理解。整个设计遵 循现代教育理念,问题的设计由浅入深,遵循学生认知的规律。六、教学方法(一)读书指导法本文语言流畅、细腻精炼,在阅读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读出紫 藤萝花的生机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学生感悟本文优美的语言和蕴涵的韵味。(二)谈话教学法本文短小精炼,韵味深长,在教学中,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向学生提问,传播 思想和知识,能够拉近师生距离,激发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智力。(三)赏读品析法本文语言含蓄简洁,意境深远,运用赏读品析法,引导学生品析文章的语言 特色,能够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感悟美的能力。(四)多媒体演示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背景资料等,能够增强学生直观感受,提高语文教学 效率具,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语文的良好情境。(五)小组讨论法小组讨论法能够鼓动全体学生参与学习,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独立性。(六)探究教学法在教师组织和引导下,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通过独立的探究活动,获得问 题的答案,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独立性。教学过程一、导入看到题目,你头脑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用三五句话描述一下。设计意图:先不读课文,引导学生想象,并通过语言表达想象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仿佛看到许多盛开的紫藤萝,从高处铺洒下来,形成一片紫色的瀑布。二 、初读课文(一)多么美丽的一幅画面啊!那么,作者是如何描述她眼前的紫藤萝瀑布 的 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感受紫藤萝瀑布的美丽。设计意图:重视朗读,感知文章大意,理清行文思路。学生自由朗读,师巡视。(二)刚刚让大家用三五句话描述了自己脑海中的紫藤萝瀑布,文中作者又 是怎么用三五句话描述她眼前的紫藤萝瀑布的 设计意图:将学生的想象与作者的描写作比较,感受本文灵动的语言。明确: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紫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 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三、再读课文(一)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眼前的紫藤萝 有什么表达效果 再读课文, 圈点勾画描绘紫藤萝的相关语句,在书旁做批注。(合作探究)设计意图:体会本文细腻又有层次感的状物描写,理解语句内涵;通过学习 作者如何描绘紫藤萝,进一步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明确:1.描写紫藤萝的形态。(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 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比作瀑布,表现出紫藤萝的繁茂。(2)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把花朵比喻成“帆”“舱”,用“忍俊不禁的笑容”比拟花 朵的含苞待放,形象地写出了花朵在旺盛绽放。注:这一句中将紫藤萝花形容成“张满了的帆”、“忍俊不禁的笑容”,将静态的 花写得富有动态,化静为动。引导学生体会运用化静为动的妙处。(3)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花朵拟成推着挤着的人,写出了紫藤萝花的活力。(4)“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我在开花”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出盛开的紫藤萝花开得活泼。“笑”“嚷嚷”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出紫藤萝花开得热闹。2.描写紫藤萝的颜色。(1)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 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运用比喻,将紫藤萝花中最浅淡的部分比作“迸溅的水花”,使静态的花变为 动态,表现花的繁盛。“挑逗”一词拟人,体现紫藤萝的亮丽可爱。(2)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 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沉淀”一词写出了紫藤萝花颜色由浅到深的过程。 3.描写紫藤萝的香气。(1)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 轻轻地笼罩着我。将嗅觉和视觉互通,让花香变成“浅紫色的”,写出了作者面对紫藤萝瀑布时 的愉悦梦幻之感。注:向学生介绍这句中将嗅觉与视觉互通运用了通感(多感官互通),引导 学生体会通感的动人之处。(二)作者分别从形态、颜色、香气这三个方面描写了紫藤萝。作者又是以 什么顺序描写紫藤萝的 设计意图:体会并学习本文从整体到局部的写作结构。明确: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写像一条瀑布的紫藤萝花、每一穗的紫藤萝花、 每一朵的紫藤萝花(花瀑-花穗-花朵)。(三)通过作者的描写,你觉得作者眼前的紫藤萝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话抓住重点概括的能力。明确: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四、精读课文(一)看到眼前这株茂盛的紫藤萝,作者产生了某些情感,我们一起来读一 读原文。设计意图:诵读原文,感受语言之美,梳理作者情感脉络。明确: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 病的痛楚。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 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二)作者为什么疑惑和痛楚 看了紫藤萝之后,作者又为什么觉得痛苦暂 时不存在了 精读课文,结合写作背景思考,在书上写下自己的想法。 (合作 探究)设计意图:学会结合课外资料思考问题,培养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82年5月,当时“文革”动乱结束不久,宗璞一家在“文 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她心灵的创伤尚未平复。此时,宗璞的小弟又身患绝症。 小弟是作者最钟爱的弟弟,宗璞在《哭小弟》中叙述了小弟患病时自己的心情: “那一段焦急的悲痛的日子,我不忍写,也不能写。每一念及,便泪下如雨,纸 上一片模糊。”明确:作者的弟弟身患绝症,生死未卜,所以她内心疑惑痛楚。文中“流着 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表 现了这一点。而这一树盛开的藤萝,让作者感受到旺盛的生命力,使作者从对小 弟的病情的焦虑悲痛中解脱出来,变得宁静喜悦。(三)旺盛的紫藤萝带给作者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不觉间她记起了十多 年前的紫藤萝,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设计意图:重视朗读感受,品味本文语言之美。明确: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 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 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 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 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四)眼前的紫藤萝和过去的紫藤萝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学习比较的阅读方法,培养求异思维。眼前的紫藤萝,花朵繁盛、美丽,生机盎然,“尽情”开放;过去的紫藤萝, 花朵稀零、伶仃,小心试探,“谨慎”开放。(五)作者曾以为再也看不见紫藤萝了,可是,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 了,一 起 读一读第九段。设计意图:重视朗读,感悟词句的表达效果。明确: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 向人的心底。(六)你如何理解“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这句话呢 设计意图:深入理解语句内涵,体会写景状物的妙处。明确:眼前茂盛的紫藤萝打动了作者的心,让作者的内心也“茂盛”起来,对 生命产生了新的感悟。此时花与作者仿佛交融在一起,物我交融,让情感表达更 加强烈。注:向学生介绍“流向人的心底”是作者心理过程的形象表达,引导学生体会 物我交融的表达效果。五、归纳总结(一 )面对紫藤萝由衰转盛的变迁,作者感悟到了什么人生哲理 请用原文 回答。设计意图:培养识别重点语句的能力,重视诵读,感悟语言之美。明确: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二)请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见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设计意图:理解文章关键语句,并能结合自己的体验,有独到见解。明确: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不幸终究是有限的、暂时的, 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们不能被昨天的不幸压垮,应该像紫藤萝一样,以饱 满的生命力和乐观积极的态度,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实现人生的价值。(三)课堂小结设计意图:总结文章脉络,激发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作者“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欣赏紫藤萝的茂盛与辉煌,从中感悟到生命的永 恒,于是满怀着对生命的美好与期待,“不觉加快了脚步”,精神振奋地投入到自己 的生活中去。同学们,人的一生不可能始终顺风顺水,我们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 去面对人生的坎坷与挫折,对人生始终充满希望与期待。六、作业布置作者借用紫藤萝来暗示自己的情思,于是紫藤萝就有了某种寓意,成为作者 志趣意愿的寄托,这是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课外阅读宗璞的《丁香结》、《燕 园树寻》等散文,与本文比较,进一步把握宗璞散文的写作特点。七、板书设计《紫藤萝瀑布》赏花 形、色、味(整体-局部)忆花 今昔对比悟花 生命无止境积极乐观拥抱人生托物言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