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总结(第四单元)任务群 任务群目标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语言文字的积 累和梳理 1.通过归类、集中识字等方式认识31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分类指导写好34个生字,会正确书写29个词语。2.运用朗读、默读等方式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精卫填海》。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3.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式感受神话神奇的想象,抓关键情节体会盘古勇于献身、精卫坚韧执着等精神。4.利用问题引导、画关键词句了解故事起因、经过、结果,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完整的讲述故事,策划、演绎神话故事情景剧。5.对神话故事产生疑问,搜集资料探究神话社会价值,初步认识神话中创新思想和征服自然的智慧。6.展开想象,创编一个故事。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整本书阅读 7.拓展整本书阅读《中国神话传说》和《世界经典神话与传说故事》《盘古开天地》一、主题思想课文通过描写盘古创造宇宙的过程及结果,文中用神奇的想象、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天辟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让我们体会到了盘古不怕牺牲、敢于创造、无私奉献的品格,同时也让我们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二、生字组词:翻:翻阅 翻修 翻番 翻山越岭劈:劈开 劈木头 雷劈 劈波斩浪缓:缓慢 缓刑 缓和 刻不容缓浊:污浊 浑浊 清浊 浊声浊气丈:万丈 丈量 丈地 一落千丈撑:支撑 撑船 撑伞 撑竿 跳高竭:枯竭 衰竭 竭力 竭尽全力累:累倒 劳累 疲累 累死累活血:输血 热血 血统 血气方刚液:液体 血液 输液 琼浆玉液奔:奔跑 奔驰 奔流不息 东奔西走茂:茂密 茂盛 繁茂 根深叶茂滋:滋润 滋味 滋补 滋长三、多音字:劲:jìn(使劲) 缝:fèng(缝隙) 重:zhòng(重要)jìng(刚劲) féng(缝补) chóng(重复)累:lèi(劳累) lěi(积累) léi(累累硕果)四、形近字:劈(劈柴) 缓(缓慢) 丈(丈量) 竭(竭力) 滋(滋味)壁(墙壁) 援(救援) 仗(打仗) 喝(喝水) 磁(磁性)五、反义词:轻——重 清——浊 合拢——张开 上升——下降巨大——微小 茂盛——稀疏 滋润——干枯 精疲力竭——精力充沛六、近义词:巨大——庞大 茂盛——茂密 滋润——滋养 创造——发明七、词语解释:宇宙: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混沌:传说中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巍峨: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雄伟。精疲力竭: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形容极度疲乏。隆隆:形容剧烈震动的声音。照耀:(强烈的光线)照射。奔流不息:指水急速地流动而不停息。造句:时间就像奔流不息的江水,永不停止。滋润:增添水分,使不干枯。创造: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造句:只有认真研究,才能有所创造。八、句子解析1.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把天地比作大鸡蛋,写出了天地的样子。“混沌”的意思是指我国民间传说中指盘古开天辟地之前天地模糊一团的状态。2.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头顶天”、“脚踏地”说明盘古的身体很大,突出了盘古这个巨人的高大形象。3.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这句话用了一些意思相反的词,“轻”、“重”,“缓缓上升”、“慢慢下降”来描写天地的变化以及不同。运用这样意思相对的词语,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直观。“冉冉”、“缓缓”写出了天上升、地下降的速度很慢。4.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高极了,地变得厚极了。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盘古用身体撑在天地时,最长长到了9万里长。他这一撑,就撑了一万八千年,这不仅需要超乎常人的力量,更需要顽强的意志。这是一个比喻句,把巍峨的 巨人比作柱子,说明他真是一个了不起的的巨人。5.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说明盘古耗尽了身体的最后力量,实在支撑不住了,为了将天地分开,贡献了自己所有的力量。6.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揭示出美丽多彩的世界是盘古用生命换来的,总结了盘古开天辟地的伟大功绩,点名了文章中心。八、问题归纳1.盘古创造宇宙前是什么样子的?天地未分、混沌一片、盘古沉睡。2.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把“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去掉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又不知过了多少年”说明天和地形成的过程非常漫长,写出了盘古不辞辛苦的开天地的无私与伟大。3.“……”省略了什么?盘古身体的其他部位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请展开合理的想象。他的头发变成了粗壮的大树。他的牙齿变成了雄伟的长城。4.这个故事是真的吗 这是一个神话故事,不是真实的。在古代,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对很多现象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如天、地是怎样形成的,月亮、太阳、星辰是怎样来的,花鸟鱼虫是怎样出现.......于是,人们展开想象,创作了盘古开天地、创造宇宙万物的故事。九、课后习题1.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你心目中的盘古是什么样的。我心目中的盘古是一个无私奉献的人,他为了不让天和地合拢就撑在天和地之间,倒下后他的身体化为世间万物,他用自己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2.从课文中找出你认为神奇的地方,说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盘古用斧头把“大鸡蛋”劈开,分成了天、地,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他头顶天,脚踏地,身体随着天升高、地加厚而不断长高,直到天、地成形后才累倒在地上,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精卫填海》一、课文主题课文大意: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女娃到东海游玩,在海里溺水而未能回来,因此变为精卫鸟,(它)常常衔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子,填塞东海。这则神话通过描写精卫不畏艰难,衔来西山木石决心填平东海的故事,赞扬了精卫体现了精卫不畏艰难、坚韧不拔、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和顽强毅力。二、生字组词:帝:皇帝 帝国 帝王 天帝曰:子曰诗云 美其名曰溺:溺死 沉溺 溺爱 溺水身亡返:返航 往返 流连忘返 返老还童衔:衔接 头衔 军衔 燕子衔泥三、多音字:少:shào(少年) shǎo(多少)为:wéi(见义勇为) wèi(因为)四、形近字:曰(子曰) 溺(溺水) 衔(衔接)日(日子) 弱(弱小) 街(街道)五、注释精卫:神话中鸟的名字。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传说是炎帝小女儿溺水身亡后的化身。炎帝: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少女:小女儿。 溺:溺水,淹没。故:因此。 湮:填塞。六、相关资料《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七、问题归纳1.精卫是个什么样的人?意志坚定、不屈不挠、锲而不舍、人定胜天、自强不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人。2.精卫为什么要填海?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希望通过日复一日的努力将大海填平,不让它再夺取别人的生命。3.你认为精卫能把大海填满吗?不能,虽然精卫填海的精神可嘉,但神话反映的是上古先民美好的愿望,因为他们无法战胜自然、解释自然,所以将愿望付诸神话中,这是神话的本质。精卫填海的最后结局只是精卫鸟衔西山木石以填东海,没有点明它填平了大海。4.学完这篇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这则神话故事刻画了不屈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卫鸟形象,我们应该学习这种精神,做事不能半途而废。五、课内问题1.精卫为什么填海?答: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2.精卫是怎样填海的?答: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3.这个故事反映了什么主题?答:反映了人类对自然力的抗争。4.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精卫填海的故事。太阳神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名叫女娃,是他最钟爱的女儿.有一天,女娃驾着小船,到东海去游玩,不幸海上起了风浪,象山一样的海浪把小船打翻,女娃就淹死在海里,永远不回来了。她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她年轻的生命,魂灵变化做了一只小鸟,名叫“精卫”。她常常飞到西山去衔小石子或小树枝,一直飞到东海把石子或树枝投下去,想要把大海填平。《普罗米修斯》一、生字组词:悲:悲惨 悲痛 悲观 悲欢离合惨:悲惨 惨烈 惨败 惨无人道兽:野兽 兽医 兽行 人面兽心佩:佩服 钦佩 佩戴 可敬可佩坚:坚持 坚固 坚强 坚硬违:违背 违抗 违法 久违抗:违抗 抗拒 抗争 抗衡环:花环 环绕 环境 环环相扣锁:封锁 锁定 枷锁 闭关锁国既:既而 既然 既快又好 既往不咎狠:狠心 狠毒 凶狠 心狠手辣著:显著 著名 名著 著作 编著愤:气愤 愤怒 愤恨 愤愤不平获:捕获 获胜 收获 不劳而获二、多音字:度:dù(大度) 间:jiān(人间) 脏:zàng(心脏) duó(揣度) jiàn(间隔) zāng(脏乱)恶:è(恶作剧) ě(恶心) wù(可恶)三、形近字:悲(悲伤) 坚(坚强) 违(违抗) 环(环境)恋(依恋) 竖(竖立) 伟(伟大) 坏(破坏)既(既然) 狠(凶狠)即(即使) 恨(仇恨)四、词语解释:悲惨:处境或遭遇极其痛苦,令人伤心。领袖:国家、政治团体、群众组织等的最高领导人。气急败坏: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慌张或恼怒。造句:他气急败坏地跑去质问给自己假币的人。惩罚:处罚。饶恕:免予责罚。造句:这人罪大恶极,不可饶恕。屈服:对外来的压力妥协让步,放弃斗争。造句:在恶势力面前我们决不能屈服。鹫鹰:秃鹫、兀鹫等的统称。愤愤不平:形容对不公正的事情感到不满,非常生气。造句:看到有人以大欺小,他愤愤不平。五、反义词:安全——危险 惩罚——奖励 坚定——动摇 痛苦——快乐 屈服——反抗 凶恶——善良六、近义词:驱赶——驱逐 敬佩——佩服 饶恕——宽恕 坚定——坚决 违抗——违背 著名——有名七、词语搭配:(无边)的黑暗 (严厉)的惩罚 (高高)的悬崖(坚定)地回答 (忍受)痛苦 (承认)错误(违抗)命令 (获得)自由八、词语扩展:“~~不~”式:愤愤不平 念念不忘 恋恋不舍 滔滔不绝 源源不断 生生不息 喋喋不休 孜孜不倦九、课文主题本文通过讲述天神普罗米修斯为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勇敢地“盗”取天火,惹怒了众神领袖宙斯,从而被锁在悬崖上受尽苦难,最后为大力神所救的故事,颂扬了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权,不惜牺牲一切为人类造福的伟大精神。十、句子解析1.很久很久以前,地面上没有火,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开篇写人类没有火的生活,此处环境描写点明了普罗米修斯拿取火种的原因,表明普罗米修斯的行为是正义的,衬托了普罗米修斯的善良。2.就在这时候,有一位名叫普罗米修斯的天神来到了人间,看到人类没有火的悲惨情景,决心冒着生命危险,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去拿取火种。 “冒着生命危险”说明在拿取火种之前普罗米修斯已经预见到了危险,但他仍然要去做,体现了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的坚定决心。3.火神很敬佩普罗米修斯,悄悄对他说:“只要你向宙斯承认错误,归还火种,我一定请求他饶恕(shù)你。”因为普罗米修斯拿取火种是为人类造福,是正义之举,也是极大胆的行为,所以火神敬佩他。4.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决不会……更不会……”说明普罗米修斯只要认为是对的,就义无反顾地去做,决不向邪恶势力低头。此处语言描写反映了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权、坚持正义、为人类造福不惜牺牲生命的精神。5.狠(hěn)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jiù)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gān)脏(zàng)。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又重新长了起来。这两句话写宙斯派鹫鹰将普罗米修斯折磨得生不如死,表现了宙斯的凶残与恶毒,以此衬托了普罗米修斯坚持正义、不怕牺牲、不向强权屈服的英雄形象。6.普罗米修斯——这位敢于从天上拿取火种的英雄,终于获得了自由。这句话强调普罗米修斯这位英雄终于获得了自由,暗示了正义最终战胜邪恶。十一、问题归纳1.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要拿取火种 可见他是个怎样的神 (1)因为人类没有只能吃生的东西,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漫长的黑夜,普罗米修斯看到人类有火的悲惨情景,同情人类,决定到太阳神那里拿取火种。(2)可见普罗米修斯是个为民造福、心地善良的神。2.普罗米修斯是怎样拿取火种的?他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变化?(1)普罗米修斯看到太阳神阿波罗驾着太阳车从天空中驶过,就跑到太阳车那里,从喷射着火焰的车轮上,拿取了一颗火星,带到人间。(2)人类有了火,可以烧熟食物,驱寒取暖,用火驱赶猛兽。3.普罗米修斯拿取火种后遭受了哪些惩罚?他是如何面对的?体现了他什么精神?(1)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后遭受了残酷惩罚:宙斯让火神把普罗米修斯锁在悬崖上,让他日夜遭受风吹雨淋的痛苦,普罗米修斯不屈服;宙斯又派凶恶的鹫鹰啄食普罗米修斯的肝脏,让他的肝脏日食夜长,痛苦没有尽头,普罗米修斯被折磨了许多年,依然没有屈服,直到被大力神所救。(2)这体现了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权、坚持正义、为造福人类不惜牺牲生命的精神。4.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一讲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很久以前,人类没有火种,生活很悲惨。善良的普罗米修斯为了造福人类,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勇敢地“盗”取了火种。众神的领袖宙斯知道后,给予了普罗米修斯残酷的惩罚,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后来,普罗米修斯被大力士所救,重获自由。5.课文是怎样表现普罗米修斯这个英雄形象的?课文主要通过描写普罗米修斯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普罗米修斯这个英雄形象。比如:“他跑到太阳车那里,从喷射着火焰的车轮上,拿取了一颗火星,带到人间。”这里的动作描写表现了他的勇敢。又如:“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这里的语言描写表现了他不畏强权、坚持正义的精神。6.这个神话故事中写了哪些人物,他们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这个神话故事的主人公是普罗米修斯。他同情人类、坚持正义、不畏强权、不怕牺牲、意志坚定,是一个真正的英雄。宙斯:冷酷无情、心狠手辣。火神:富有正义感、懦弱。大力神:富有正义感、见义勇为、神勇无比。《女娲补天》一、我会认组词措:cuò(措施、惊慌失措)混:hùn(混沌、混乱、混淆)项:xiàng(项目、一项、项链)熄:xī(熄灯、熄火、熄灭)浆:jiāng(豆浆、泥浆、琼浆)塌:tā(倒塌、塌陷、死心塌地)杀:shā(杀掉、杀死、被杀)颂:sòng(传颂、歌颂、千古传颂)绩:jì(成绩、功绩、丰功伟绩)二、多音字隆:lōng(黑咕隆咚)lóng(隆冬) 创:chuàng(创业)chuāng(创伤)挣:zhēng(挣扎)zhèng(挣脱)扎:zhá(挣扎) zhā(扎针)zā(扎辫子)三、近义词创造——创建 幸福——快乐 燃烧——焚烧 立刻——马上危险——危急 寻找——寻觅 传说——据说四、反义词创造——毁灭 燃烧——熄灭 难过——高兴 危险——安全 欢声笑语——唉声叹气五、理解词语窟窿:洞,小孔。山冈:不高的山。熊火:形容火势非常旺盛。围困:团团围住,使处于困境。塌下:倒,下陷。挣扎:用力支撑。熄灭:停止燃烧。危险:遭到损害或失败的可能性。冶炼:用高温熔炼或电解等方法将矿石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来。传说:群众口头上流传的关于某人某事的叙述或某种说法。六、句子解析1.女娲难过极了。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灭。又造了船,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从“立刻,求”等词中进一步体会女娲焦急、难过的心情。2.于是,她又找哇找哇,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女娲不辞辛劳地找五彩石,她是一个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人。七、课文主题本文通过讲述女娲为了拯救人类,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把天补好的故事,赞扬了女娲不怕危险和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期盼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同时也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八、问题归纳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这篇课文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2.女娲为受难的人们做了哪几件事?其中哪件事写得最详细?求雨灭火、造船救人和炼五色石补天(最详细)3.默读课文,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答:起因:天塌地裂,人类被困于水火之中。经过:女娲求雨神来灭天火,又造船救出洪水中的人们,然后决定把天补上。她历经千辛万苦找来五彩石用神火冶炼成液体,朝天空的大黑窟窿一泼。结果:大窟窿被补好了。4.你能说出女娲是怎样的人吗?不怕危险、不怕困难、勇敢善良、无私奉献的女神。5.故事中哪些情节想象神奇?答:(1)天空塌下一大块。 (2)天上的大窟窿往外喷火。(3)女娲用五彩石补天。(4)女娲把五彩石炼成的液体对准大黑窟窿一泼,大窟窿立刻就被补好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