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鄂教版(2024)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五单元第17课《设计制作建筑模型》一、填空题1. 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建立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答案】建立模型【知识点】设计、制作模型【解析】【分析】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建立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制作塔台模型的一般流程是明确要求、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模型、评估改进。2.通过测试可以发现模型的不足,增加 可以提高模型的承重能力,增加 可以提高模型的抗风抗震能力。【答案】三角形结构;底部面积或重量【知识点】材料的形状;承重能力;塔台【解析】【分析】三角形结构具有稳定性,要增加模型的承重能力,可以增加三角形结构;塔台底部质量增加,能够增加塔台的稳定性,增加塔台底部面积或质量,能够提高塔台的抗风能力。3.(2022三上·麻城期末)在古代,人们主要利用草、土、木材等 材料来建造建筑,到了现代社会,钢材和钢筋混凝土等 材料的出现,使建筑高层建筑成为可能。【答案】天然;人工【知识点】天然材料、人造材料;房屋;认识工程【解析】【分析】在古代,人们主要利用等天然材料来建造建筑。根据对材料来源的认识,在古代受科技水平的限制,使用的主要是天然材料。人们主要利用草、土、木材、石头等天然材料来建造建筑。4.(2023·南湖)工程建设的基本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填序号)。①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②制作模型③实施建设④测试模型,评估改进⑤在限定的条件下进行设计【答案】①→⑤→②→④→③【知识点】认识工程【解析】【分析】工程建设过程的步骤是: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实施建设。5.完成一项工程需要经历的重要的工作阶段包括: →进行设计→ →测试模型,评估并改进→ 。【答案】明确问题;制作模型;实施建设【知识点】认识工程【解析】【分析】工程设计是人们运用科技知识和方法,有目标地创造工程产品构思和计划的过程,几乎涉及到人类活动的全部领域。工程建设的一般步骤是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设计方案),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最后实施建设。二、判断题6.展示讲解自己的模型,同学间相互交流自己的改进措施,都是不断评估的过程。( )【答案】正确【知识点】塔台【解析】【分析】工程需要反复评估改进、不断完善,才能达到最终的工程要求。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评估和小组互评的方法,准确找到问题的关键。展示讲解自己的模型,同学间相互交流自己的改进措施,都是不断评估的过程,是很有价值的做法。故答案为:正确。7.(2024三下·西峡期中)绘图是建筑师表达设计思路最常用的方法。( )【答案】正确【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绘图是建筑师表达设计思路最常用的方法。博物馆展示的建筑各式各样,它们都是由建筑师设计的。8.(2023三上·丹江口期末)设计一个产品时,要先设计模型,再依据模型设计方案。【答案】错误【知识点】设计、制作模型【解析】【分析】工程建设的过程包括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定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画出或写出解决方案),测试该模型,评估并改进,实施建设,题目观点错误。9.(2021三上·京山期末)尽管胡萝小和牙签那么脆弱易断,但只要设计科学合理就可以用它做一个承受书包重量的“桥梁”。【答案】正确【知识点】承重能力【解析】【分析】 尽管胡萝小和牙签脆弱易断,但只要设计科学合理,采用特殊的方法可以增大他的承受力,可以轻松的撑起书包。10.(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折形状同步练习)人们从一些动植物的形状中得到启发,设计了柱状钢管、瓦楞纸、壳体建筑。( )【答案】正确【解析】【解答】人们从一些动植物的形状中得到启发,设计了柱状钢管、瓦楞纸、薄壳结构的建筑等。【分析】本题考查动植物的形状的启发。三、单选题11.下列工程建设的步骤排序正确的是( )。①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②制作一个模型③实施建设④明确要解决的问题⑤测试模型,评估并改进A.①③⑤④② B.④①②⑤③ C.②⑤①④③ D.①④③②⑤【答案】B【知识点】认识工程【解析】【分析】工程建设的一般步骤是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设计方案),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最后实施建设。故选B。12.观察这些知名建筑。它们这样设计最明显的作用是( )。A.美观 B.稳固 C.防震 D.承重【答案】B【知识点】框架结构;材料的形状【解析】【分析】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框架结构铁塔的特点: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空气阻力小,使它不容易倒。我们建造塔台模型的过程:设计→制作→测试一评估一改进。观察这些知名的建筑,它们这样设计都符合上轻下重、上小下大的结构,这样做的主要作用是为了重心低,建筑物稳固。13.(2022三下·涧西期末)建筑师表达设计思路最常用的方法是( )。A.交流 B.讨论 C.绘图 D.制作【答案】C【知识点】房屋【解析】【分析】 绘图是建筑师表达设计思路最常用的方法。14.根据设计图制作竹筏,属于哪一个过程? ( )A.提出问题 B.明确任务 C.制订方案 D.实施方案【答案】D【知识点】物体的沉浮;制作小船【解析】【分析】古人发现浮的材料可以造船。竹筏的底部比独木舟宽,稳定性更好,载重量更大,弥补了独木舟的部分不足。竹筏存在货物容易进水的问题,可以给竹筏包裹一层防水薄膜等材料,根据设计图制作竹筏,这是实施方案的过程,选项D正确,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5.(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造房子同步练习)建筑学家从鸡蛋那里得到的启发设计的薄壳结构的建筑物是( )A.故宫 B.埃菲尔铁塔 C.悉尼歌剧院【答案】C【解析】【解答】建筑学家从鸡蛋那里得到的启发设计的薄壳结构的建筑物是悉尼歌剧院。故选C。【分析】本题考查悉尼歌剧院的建筑风格。16.(冀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美丽的建筑同步练习)中国传统建筑讲求廊檐的设计,这是为了使建筑具有( )。A.造型美 B.图案美 C.色彩美 D.功能美【答案】A【解析】【解答】廊檐的设计是为了使建筑具有造型美。故选A。【分析】本题考查廊檐的设计。四、综合题17.如图所示为一个科学小组制作的塔台模型,请对照教材P11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分析一下这个小组制作的模型可能会有哪些优缺点?优点: 缺点: 【答案】大量使用胶带固定,并且大量采用三角形框架结构,顶端承重能力较大。制作上小下大的形状,具有一定的防风防震能力。;胶带和吸管使用过多,材料成本较大【知识点】塔台【解析】【分析】塔台模型建造要求有:①塔台高度60厘米;②底部能够移动;③坚固并有承重能力;④具有抗风抗震能力;⑤节省材料;⑥美观,设计作品的关键是达到坚固、美观、价廉的平衡。图纸的塔台连接处的胶带以及主要材料吸管使用过多,材料成本较大;优点是采用了大量的三角形框架结构,而且上小下大,这样的结构抗风抗震能力都比较好,安全性高。五、简答题18.(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2.15《设计与制作:我的小桥》)请你说说桥梁模型的的制作过程。【答案】解:①确定任务,即自己的需求②定型③设计④制作⑤评价⑥改进【知识点】桥梁的种类;桥梁的结构;自然世界、人工世界【解析】【解答】制作桥梁模型的过程是:①确定任务,即自己的需求;②定型;③设计;④制作;⑤评价;⑥改进。【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制作桥梁模型的正确过程。六、解答题19.(大象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 准备单元我的气垫船模型)请你设计制作一个气垫船模型,并把制作方法和步骤写在下面。【答案】略【解析】【分析】 (1)把纸杯的底剪掉;(2)在饭盒底部描一个圆;(3) 沿线将饭盒底部的圆剪掉;(4) 把纸杯插入圆洞,气垫船模型就做好了。七、实验探究题20.探究题。老师让同学们回去制作瞭望塔模型,于是乐小新把设计的塔台方案带回家,妹妹听了很感兴趣,也想学习制作塔台。于是乐小新和妹妹一起开始了瞭望塔模型的制作。(1)乐小新制作塔台需要一些材料,请你选择合适的材料并在括号里画“√”。( )胶带 ( )吸管 ( )剪刀( )钩码 ( )尺子 ( )锤子(2)请你一起合作设计塔台模型(画设计图):设计要求:结构稳定,抗风能力强,有抗震设计,有保护措施。提示:可以从侧面、底面、护栏样式等方面设计。(3)在制作过程中搭建模型的第一步是( )。A.搭建底座 B.搭建侧面 C.整体搭建 D.搭建护栏(4)制作的这个塔台利用了 结构,这样做是为了 、 ,生活中的 、 、 等物体也利用了这样的结构特点。【答案】(1)(√)胶带(√)吸管(√)钩码(√)尺子(2)(3)A(4)三角形框架;稳固;防风;高压线塔;自行车的车架;衣架【知识点】塔台【解析】【分析】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建立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建造塔台模型的过程:设计一→制作一→测试一→评估一→改进。(1)制作塔台模型用到的实验器材有胶带、70根20cm长的吸管、尺子、剪刀、红笔、滚珠、弹簧、钧码等。(2)结合自己设计的塔台模型,画出设计图即可,要做到结构稳定,抗风能力强,有抗震设计,有保护措施。(3)以底座搭建、侧面搭建、整体搭建为顺序开展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搭建模型的第一步是是搭建底座,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4)受到相同的外力作用时三角形框架较稳定,不易变形;四边形框架不稳定,易变形。制作的这个塔台利用了三角形框架结构,这样做是为了稳固、防风,生活中高压线塔、自行车的车架、衣架等物体也利用了这样的结构特点。故答案为:(1)(√)胶带(√)吸管(√)钩码(√)尺子。(2)(3)A。(4)第1空、三角形框架第2空、稳固第3空、防风第4空、 高压线塔第5空、自行车的车架第6空、 衣架1 / 1教鄂教版(2024)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五单元第17课《设计制作建筑模型》一、填空题1. 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建立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2.通过测试可以发现模型的不足,增加 可以提高模型的承重能力,增加 可以提高模型的抗风抗震能力。3.(2022三上·麻城期末)在古代,人们主要利用草、土、木材等 材料来建造建筑,到了现代社会,钢材和钢筋混凝土等 材料的出现,使建筑高层建筑成为可能。4.(2023·南湖)工程建设的基本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填序号)。①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②制作模型③实施建设④测试模型,评估改进⑤在限定的条件下进行设计5.完成一项工程需要经历的重要的工作阶段包括: →进行设计→ →测试模型,评估并改进→ 。二、判断题6.展示讲解自己的模型,同学间相互交流自己的改进措施,都是不断评估的过程。( )7.(2024三下·西峡期中)绘图是建筑师表达设计思路最常用的方法。( )8.(2023三上·丹江口期末)设计一个产品时,要先设计模型,再依据模型设计方案。9.(2021三上·京山期末)尽管胡萝小和牙签那么脆弱易断,但只要设计科学合理就可以用它做一个承受书包重量的“桥梁”。10.(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折形状同步练习)人们从一些动植物的形状中得到启发,设计了柱状钢管、瓦楞纸、壳体建筑。( )三、单选题11.下列工程建设的步骤排序正确的是( )。①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②制作一个模型③实施建设④明确要解决的问题⑤测试模型,评估并改进A.①③⑤④② B.④①②⑤③ C.②⑤①④③ D.①④③②⑤12.观察这些知名建筑。它们这样设计最明显的作用是( )。A.美观 B.稳固 C.防震 D.承重13.(2022三下·涧西期末)建筑师表达设计思路最常用的方法是( )。A.交流 B.讨论 C.绘图 D.制作14.根据设计图制作竹筏,属于哪一个过程? ( )A.提出问题 B.明确任务 C.制订方案 D.实施方案15.(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造房子同步练习)建筑学家从鸡蛋那里得到的启发设计的薄壳结构的建筑物是( )A.故宫 B.埃菲尔铁塔 C.悉尼歌剧院16.(冀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美丽的建筑同步练习)中国传统建筑讲求廊檐的设计,这是为了使建筑具有( )。A.造型美 B.图案美 C.色彩美 D.功能美四、综合题17.如图所示为一个科学小组制作的塔台模型,请对照教材P11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分析一下这个小组制作的模型可能会有哪些优缺点?优点: 缺点: 五、简答题18.(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2.15《设计与制作:我的小桥》)请你说说桥梁模型的的制作过程。六、解答题19.(大象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 准备单元我的气垫船模型)请你设计制作一个气垫船模型,并把制作方法和步骤写在下面。七、实验探究题20.探究题。老师让同学们回去制作瞭望塔模型,于是乐小新把设计的塔台方案带回家,妹妹听了很感兴趣,也想学习制作塔台。于是乐小新和妹妹一起开始了瞭望塔模型的制作。(1)乐小新制作塔台需要一些材料,请你选择合适的材料并在括号里画“√”。( )胶带 ( )吸管 ( )剪刀( )钩码 ( )尺子 ( )锤子(2)请你一起合作设计塔台模型(画设计图):设计要求:结构稳定,抗风能力强,有抗震设计,有保护措施。提示:可以从侧面、底面、护栏样式等方面设计。(3)在制作过程中搭建模型的第一步是( )。A.搭建底座 B.搭建侧面 C.整体搭建 D.搭建护栏(4)制作的这个塔台利用了 结构,这样做是为了 、 ,生活中的 、 、 等物体也利用了这样的结构特点。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建立模型【知识点】设计、制作模型【解析】【分析】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建立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制作塔台模型的一般流程是明确要求、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模型、评估改进。2.【答案】三角形结构;底部面积或重量【知识点】材料的形状;承重能力;塔台【解析】【分析】三角形结构具有稳定性,要增加模型的承重能力,可以增加三角形结构;塔台底部质量增加,能够增加塔台的稳定性,增加塔台底部面积或质量,能够提高塔台的抗风能力。3.【答案】天然;人工【知识点】天然材料、人造材料;房屋;认识工程【解析】【分析】在古代,人们主要利用等天然材料来建造建筑。根据对材料来源的认识,在古代受科技水平的限制,使用的主要是天然材料。人们主要利用草、土、木材、石头等天然材料来建造建筑。4.【答案】①→⑤→②→④→③【知识点】认识工程【解析】【分析】工程建设过程的步骤是: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实施建设。5.【答案】明确问题;制作模型;实施建设【知识点】认识工程【解析】【分析】工程设计是人们运用科技知识和方法,有目标地创造工程产品构思和计划的过程,几乎涉及到人类活动的全部领域。工程建设的一般步骤是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设计方案),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最后实施建设。6.【答案】正确【知识点】塔台【解析】【分析】工程需要反复评估改进、不断完善,才能达到最终的工程要求。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评估和小组互评的方法,准确找到问题的关键。展示讲解自己的模型,同学间相互交流自己的改进措施,都是不断评估的过程,是很有价值的做法。故答案为:正确。7.【答案】正确【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绘图是建筑师表达设计思路最常用的方法。博物馆展示的建筑各式各样,它们都是由建筑师设计的。8.【答案】错误【知识点】设计、制作模型【解析】【分析】工程建设的过程包括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定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画出或写出解决方案),测试该模型,评估并改进,实施建设,题目观点错误。9.【答案】正确【知识点】承重能力【解析】【分析】 尽管胡萝小和牙签脆弱易断,但只要设计科学合理,采用特殊的方法可以增大他的承受力,可以轻松的撑起书包。10.【答案】正确【解析】【解答】人们从一些动植物的形状中得到启发,设计了柱状钢管、瓦楞纸、薄壳结构的建筑等。【分析】本题考查动植物的形状的启发。11.【答案】B【知识点】认识工程【解析】【分析】工程建设的一般步骤是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设计方案),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最后实施建设。故选B。12.【答案】B【知识点】框架结构;材料的形状【解析】【分析】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框架结构铁塔的特点: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空气阻力小,使它不容易倒。我们建造塔台模型的过程:设计→制作→测试一评估一改进。观察这些知名的建筑,它们这样设计都符合上轻下重、上小下大的结构,这样做的主要作用是为了重心低,建筑物稳固。13.【答案】C【知识点】房屋【解析】【分析】 绘图是建筑师表达设计思路最常用的方法。14.【答案】D【知识点】物体的沉浮;制作小船【解析】【分析】古人发现浮的材料可以造船。竹筏的底部比独木舟宽,稳定性更好,载重量更大,弥补了独木舟的部分不足。竹筏存在货物容易进水的问题,可以给竹筏包裹一层防水薄膜等材料,根据设计图制作竹筏,这是实施方案的过程,选项D正确,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5.【答案】C【解析】【解答】建筑学家从鸡蛋那里得到的启发设计的薄壳结构的建筑物是悉尼歌剧院。故选C。【分析】本题考查悉尼歌剧院的建筑风格。16.【答案】A【解析】【解答】廊檐的设计是为了使建筑具有造型美。故选A。【分析】本题考查廊檐的设计。17.【答案】大量使用胶带固定,并且大量采用三角形框架结构,顶端承重能力较大。制作上小下大的形状,具有一定的防风防震能力。;胶带和吸管使用过多,材料成本较大【知识点】塔台【解析】【分析】塔台模型建造要求有:①塔台高度60厘米;②底部能够移动;③坚固并有承重能力;④具有抗风抗震能力;⑤节省材料;⑥美观,设计作品的关键是达到坚固、美观、价廉的平衡。图纸的塔台连接处的胶带以及主要材料吸管使用过多,材料成本较大;优点是采用了大量的三角形框架结构,而且上小下大,这样的结构抗风抗震能力都比较好,安全性高。18.【答案】解:①确定任务,即自己的需求②定型③设计④制作⑤评价⑥改进【知识点】桥梁的种类;桥梁的结构;自然世界、人工世界【解析】【解答】制作桥梁模型的过程是:①确定任务,即自己的需求;②定型;③设计;④制作;⑤评价;⑥改进。【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制作桥梁模型的正确过程。19.【答案】略【解析】【分析】 (1)把纸杯的底剪掉;(2)在饭盒底部描一个圆;(3) 沿线将饭盒底部的圆剪掉;(4) 把纸杯插入圆洞,气垫船模型就做好了。20.【答案】(1)(√)胶带(√)吸管(√)钩码(√)尺子(2)(3)A(4)三角形框架;稳固;防风;高压线塔;自行车的车架;衣架【知识点】塔台【解析】【分析】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建立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建造塔台模型的过程:设计一→制作一→测试一→评估一→改进。(1)制作塔台模型用到的实验器材有胶带、70根20cm长的吸管、尺子、剪刀、红笔、滚珠、弹簧、钧码等。(2)结合自己设计的塔台模型,画出设计图即可,要做到结构稳定,抗风能力强,有抗震设计,有保护措施。(3)以底座搭建、侧面搭建、整体搭建为顺序开展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搭建模型的第一步是是搭建底座,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4)受到相同的外力作用时三角形框架较稳定,不易变形;四边形框架不稳定,易变形。制作的这个塔台利用了三角形框架结构,这样做是为了稳固、防风,生活中高压线塔、自行车的车架、衣架等物体也利用了这样的结构特点。故答案为:(1)(√)胶带(√)吸管(√)钩码(√)尺子。(2)(3)A。(4)第1空、三角形框架第2空、稳固第3空、防风第4空、 高压线塔第5空、自行车的车架第6空、 衣架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教鄂教版(2024)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五单元第17课《设计制作建筑模型》(学生版).docx 教鄂教版(2024)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五单元第17课《设计制作建筑模型》(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