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鄂教版(2024)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五单元第13课《声音的产生》一、填空题1.(2024四上·宝安期末)吹竖笛时,美妙的笛声是因为竖笛内部的 发生振动。【答案】空气【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吹竖笛时,竖笛发出悦耳的声音,是因为竖笛中的空气在振动。2.(2024四上·依安期末)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是 。【答案】声带【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叫作声带。3.(2024四上·河北期末)在我们的生活中,风声、雨声、读书声,处处充满着 的声音。【答案】各种各样【知识点】周围的声音【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只有让它振动就会发出声音。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马上停止,在我们的生活中,风声、雨声、读书声,处处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声音。4.(2023四上·袁州期末)吹竖笛的时候是 在振动。【答案】空气柱【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吹竖笛的时候是空气柱在振动。5.(2023四上·陆丰月考)敲击音叉,音叉发声,按住音叉,声音停止,这说明声音的产生与物体的 有关。【答案】振动【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二、判断题6.(2024四上·龙华期末)只要对物体用力,物体就能发出声音,( )【答案】错误【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 只要我们对物体用力,物体就能发出声音。这种说法错误,因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7.(2024四上·宝安期末)我们说话是靠舌头上下振动发出声音。( )【答案】错误【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人说话时是靠声带振动发声的。8.(2024四上·河北期末)假如不让物体振动,物体就不会发出声音。( )【答案】正确【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假如不让物体振动,物体就不会发出声音,这种说法正确。9.(2023四上·袁州期末)吹奏竖笛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笛管内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答案】正确【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吹奏竖笛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笛管内空气的振动产生的。题目说法正确。10.(2023四上·深圳期中)下雨时雨滴的声音是自然现象发出的声音。( )【答案】正确【知识点】周围的声音【解析】【分析】声音分为自然界的声音和人类活动产生的声音。下雨时雨滴的声音是自然现象发出的声音。三、单选题11.(2024四上·临平期末)如图所示,敲击音叉,在振动的音叉边挂一个泡沫小球的作用是( )。A.加强音叉的振动B.观察音叉的振动幅度﹑C.观察泡沫小球的振动快慢【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 实验目的是演示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而音叉振动的幅度很小,很难看到,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音叉的振动将球多次弹开,从小球被弹开可推测出音叉在振动,这是物理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叫转换法。12.(2024四上·临平期末)用手按压橡皮筋,橡皮筋没有发出声音,这是因为( ) 。A.橡皮筋没有受到力B.橡皮筋没有产生振动C.手按压的力度太小【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用手按压橡皮筋,橡皮筋没有发出声音,这是因为橡皮筋没有产生振动。13.(2024四上·铜山期末)鼓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鼓面,鼓声就消失,这是因为( )。A.声音被手挡住了B.手使鼓面跟空气隔绝了C.手使鼓面的振动停止了【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敲击鼓面时鼓面会振动发出声音,当用手按住鼓面时鼓面停止振动,所以声音就会消失。14.(2024四上·铜山期末)人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A.腹部 B.喉咙 C.声带【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人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蚊子发出的“嗡嗡”声是由翅膀振动产生的。15.(2024四上·南山期末)如右下图,周慧敲击音叉,听到音叉发出声音。停止敲击后仍然听到“余音不断”,这是因为( )A.产生了回声 B.出现了错觉 C.音叉还在振动【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所以周慧敲击音叉,听到音叉发出声音。停止敲击后仍然听到“余音不断”,这是因为音叉还在振动。四、综合题16.(2023四上·磐石期末)在我们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中发现:用力拉伸橡皮筋 ;轻轻拨动橡皮筋, ;从以上现象中说明声音是 产生的。【答案】没有产生声音;产生声音;物体振动【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受到力,如果不振动,就不会发出声音,受到力的作用而振动,才会发出声音。用力拉伸皮筋不会产生振动,所以不能发声;轻轻拨动橡皮筋会产生振动,从而能发声。从以上现象中能够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17.(2023四上·三河月考)把钢尺放在桌面上,一端用左手压住,另一端伸出桌面并设置不同的长度,用右手拨动伸出桌面的那一端,使其发出声音。听一听钢尺发出的声音,并认真观察钢尺振动的幅度,填写下表。拨动钢尺的力度 声音的强弱 钢尺振动的幅度轻轻拨动钢尺 用力拨动钢尺 【答案】拨动钢尺的力度 声音的强弱 钢尺振动的幅度轻轻拨动钢尺 弱 小用力拨动钢尺 强 大【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在做探究“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幅的关系”的实验时,我们猜想: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幅的关系是振幅越大,声音越强,振幅越小,声音越弱。准备好器材,有钢尺、桌子。因为这是一个对比实验,所以除了拨动钢尺力的大小是唯一变量,其余的条件都应该保持一致,比如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的材料等都是不改变的量。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轻轻拨动钢尺,声音弱,振动幅度小。用力拨动钢尺,声音强,振动幅度大。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五、连线题18.(2023四上·邢台期中) 雨声人类生产生活的声音 风声汽车发动机声自然界的声音 琴声电视的声音【答案】人类生产生活的声音——汽车发动机声、琴声、电视的声音自然界的声音——雨声、风声【知识点】周围的声音【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世界充满声音,根据声音来源划分,有自然界的声音和人为发出的声音。属于自然界的声音的是风声、雨声,汽车发动机声、琴声、电视的声音是人为发出的声音,属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声音。六、简答题19.(2023四上·袁州期末)为什么说“一个巴掌拍不响” 【答案】因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一个巴掌在运动,不能振动,就不能发出响声。【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才能产生声音。一个巴掌在运动,不能振动,就不能发出声音。七、实验探究题20.(2024四上·福田期末)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小慧用钢尺、鼓、音叉进行实验。她发现,钢尺发声时,在振动。但是,鼓和音叉的振动现象不明显,肉眼看不出。怎么改进 (1)用力敲鼓,鼓面振动现象不明显,肉眼看不出。请写出改进的方法: (2)用力敲音叉,音叉振动现象不明显,肉眼看不出。请写出改进的方法: (3)通过实验及改进,小慧观察到,这三种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由此初步得出结论。这个结论是: 【答案】(1)在鼓面撒上一些细纸屑或泡沫小球(2)用细绳悬挂一个乒乓球轻贴音叉(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1)用力敲鼓,鼓面振动现象不明显,肉眼看不出。我们可以在鼓面撒上一些细纸屑或泡沫小球,这样可以将振动的效果放大,易于观察。(2)用力敲音叉,音叉振动现象不明显,肉眼看不出。我们可以用细绳悬挂一个乒乓球轻贴音叉,可以观察到乒乓球被弹起,这些现象可以说明音叉发声时在振动。(3)通过实验及改进,小慧观察到,这三种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结论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1 / 1人教鄂教版(2024)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五单元第13课《声音的产生》一、填空题1.(2024四上·宝安期末)吹竖笛时,美妙的笛声是因为竖笛内部的 发生振动。2.(2024四上·依安期末)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是 。3.(2024四上·河北期末)在我们的生活中,风声、雨声、读书声,处处充满着 的声音。4.(2023四上·袁州期末)吹竖笛的时候是 在振动。5.(2023四上·陆丰月考)敲击音叉,音叉发声,按住音叉,声音停止,这说明声音的产生与物体的 有关。二、判断题6.(2024四上·龙华期末)只要对物体用力,物体就能发出声音,( )7.(2024四上·宝安期末)我们说话是靠舌头上下振动发出声音。( )8.(2024四上·河北期末)假如不让物体振动,物体就不会发出声音。( )9.(2023四上·袁州期末)吹奏竖笛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笛管内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10.(2023四上·深圳期中)下雨时雨滴的声音是自然现象发出的声音。( )三、单选题11.(2024四上·临平期末)如图所示,敲击音叉,在振动的音叉边挂一个泡沫小球的作用是( )。A.加强音叉的振动B.观察音叉的振动幅度﹑C.观察泡沫小球的振动快慢12.(2024四上·临平期末)用手按压橡皮筋,橡皮筋没有发出声音,这是因为( ) 。A.橡皮筋没有受到力B.橡皮筋没有产生振动C.手按压的力度太小13.(2024四上·铜山期末)鼓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鼓面,鼓声就消失,这是因为( )。A.声音被手挡住了B.手使鼓面跟空气隔绝了C.手使鼓面的振动停止了14.(2024四上·铜山期末)人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A.腹部 B.喉咙 C.声带15.(2024四上·南山期末)如右下图,周慧敲击音叉,听到音叉发出声音。停止敲击后仍然听到“余音不断”,这是因为( )A.产生了回声 B.出现了错觉 C.音叉还在振动四、综合题16.(2023四上·磐石期末)在我们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中发现:用力拉伸橡皮筋 ;轻轻拨动橡皮筋, ;从以上现象中说明声音是 产生的。17.(2023四上·三河月考)把钢尺放在桌面上,一端用左手压住,另一端伸出桌面并设置不同的长度,用右手拨动伸出桌面的那一端,使其发出声音。听一听钢尺发出的声音,并认真观察钢尺振动的幅度,填写下表。拨动钢尺的力度 声音的强弱 钢尺振动的幅度轻轻拨动钢尺 用力拨动钢尺 五、连线题18.(2023四上·邢台期中) 雨声人类生产生活的声音 风声汽车发动机声自然界的声音 琴声电视的声音六、简答题19.(2023四上·袁州期末)为什么说“一个巴掌拍不响” 七、实验探究题20.(2024四上·福田期末)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小慧用钢尺、鼓、音叉进行实验。她发现,钢尺发声时,在振动。但是,鼓和音叉的振动现象不明显,肉眼看不出。怎么改进 (1)用力敲鼓,鼓面振动现象不明显,肉眼看不出。请写出改进的方法: (2)用力敲音叉,音叉振动现象不明显,肉眼看不出。请写出改进的方法: (3)通过实验及改进,小慧观察到,这三种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由此初步得出结论。这个结论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空气【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吹竖笛时,竖笛发出悦耳的声音,是因为竖笛中的空气在振动。2.【答案】声带【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叫作声带。3.【答案】各种各样【知识点】周围的声音【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只有让它振动就会发出声音。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马上停止,在我们的生活中,风声、雨声、读书声,处处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声音。4.【答案】空气柱【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吹竖笛的时候是空气柱在振动。5.【答案】振动【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6.【答案】错误【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 只要我们对物体用力,物体就能发出声音。这种说法错误,因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7.【答案】错误【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人说话时是靠声带振动发声的。8.【答案】正确【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假如不让物体振动,物体就不会发出声音,这种说法正确。9.【答案】正确【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吹奏竖笛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笛管内空气的振动产生的。题目说法正确。10.【答案】正确【知识点】周围的声音【解析】【分析】声音分为自然界的声音和人类活动产生的声音。下雨时雨滴的声音是自然现象发出的声音。11.【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 实验目的是演示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而音叉振动的幅度很小,很难看到,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音叉的振动将球多次弹开,从小球被弹开可推测出音叉在振动,这是物理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叫转换法。12.【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用手按压橡皮筋,橡皮筋没有发出声音,这是因为橡皮筋没有产生振动。13.【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敲击鼓面时鼓面会振动发出声音,当用手按住鼓面时鼓面停止振动,所以声音就会消失。14.【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人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蚊子发出的“嗡嗡”声是由翅膀振动产生的。15.【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所以周慧敲击音叉,听到音叉发出声音。停止敲击后仍然听到“余音不断”,这是因为音叉还在振动。16.【答案】没有产生声音;产生声音;物体振动【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受到力,如果不振动,就不会发出声音,受到力的作用而振动,才会发出声音。用力拉伸皮筋不会产生振动,所以不能发声;轻轻拨动橡皮筋会产生振动,从而能发声。从以上现象中能够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17.【答案】拨动钢尺的力度 声音的强弱 钢尺振动的幅度轻轻拨动钢尺 弱 小用力拨动钢尺 强 大【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在做探究“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幅的关系”的实验时,我们猜想: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幅的关系是振幅越大,声音越强,振幅越小,声音越弱。准备好器材,有钢尺、桌子。因为这是一个对比实验,所以除了拨动钢尺力的大小是唯一变量,其余的条件都应该保持一致,比如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的材料等都是不改变的量。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轻轻拨动钢尺,声音弱,振动幅度小。用力拨动钢尺,声音强,振动幅度大。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18.【答案】人类生产生活的声音——汽车发动机声、琴声、电视的声音自然界的声音——雨声、风声【知识点】周围的声音【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世界充满声音,根据声音来源划分,有自然界的声音和人为发出的声音。属于自然界的声音的是风声、雨声,汽车发动机声、琴声、电视的声音是人为发出的声音,属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声音。19.【答案】因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一个巴掌在运动,不能振动,就不能发出响声。【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才能产生声音。一个巴掌在运动,不能振动,就不能发出声音。20.【答案】(1)在鼓面撒上一些细纸屑或泡沫小球(2)用细绳悬挂一个乒乓球轻贴音叉(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1)用力敲鼓,鼓面振动现象不明显,肉眼看不出。我们可以在鼓面撒上一些细纸屑或泡沫小球,这样可以将振动的效果放大,易于观察。(2)用力敲音叉,音叉振动现象不明显,肉眼看不出。我们可以用细绳悬挂一个乒乓球轻贴音叉,可以观察到乒乓球被弹起,这些现象可以说明音叉发声时在振动。(3)通过实验及改进,小慧观察到,这三种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结论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鄂教版(2024)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五单元第13课《声音的产生》(学生版).docx 人教鄂教版(2024)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五单元第13课《声音的产生》(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