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敬畏生命 课前导学(含答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敬畏生命 课前导学(含答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上册

资源简介

8.2敬畏生命
一、知识过关
1.理解敬畏生命
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意外时,我们会感受到生命的① ;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时,我们又会体悟到生命的坚强、崇高和神圣。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② 的情怀。
2.如何敬畏生命
(1)敬畏生命,就要尊重并遵循生命③ 。“天地之大德曰生”,万物的生长和生命的延续是字宙天地间的重大法则。我们的生命是大自然的④ ,效法天地自然,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是对我们的生命最好的⑤ 。
(2)敬畏生命,就要关爱他人的生命。“仁者爱人”“推已及人”要求我们从珍惜自己的生命走向关爱⑥ 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3)敬畏生命,就要坚持⑦ 至上,⑧ 至上。生命重于泰山,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身外之物更为重要。当人民的生命遭遇天灾人祸的威胁时,竭尽全力挽救和保护最广大人民的生命,这是我们对“生命最宝贵”的生动诠释和切实践行。
二、判断题
1.外卖小哥彭清林纵身一跃跳江救人,被评为“最美浙江人”,他“美”在见义勇为,珍爱生命。( )
2.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意味着我们自己的生命最重要,没必要关切他人的生命。( )
3.我们要发自内心地敬畏生命。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
4.生命至上,要做到敬畏生命,就应以尊重、关怀和善待他人的生命为先。( )
5.珍爱生命,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首先考虑自己的安全。( )
三、选择题。
1.今年12月2日,是第十二个“全国交通安全日”。公安部等八部门日前联合下发通知,部署各地以“文明交通 你我同行”为主题积极开展122“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活动。以下做法符合这一活动主题的是( )
A.在马路上追逐打闹 B.红灯停,绿灯行
C.开车时打电话聊天 D.喝酒后执意开车
2.每年的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各地纷纷举行关爱残疾人爱心行动。关爱残疾人( )
①会让人们获得社会荣誉 ②是关注关怀生命的表现
③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④体现了生命是有接续的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2024年2月14日,四川成都市锦西中学谢柯江和父母来浙江西塘旅游,看到一老人落水,水性不错的小谢立刻跳进河里,跟他人一起把老人救上了岸。事后,浙江嘉兴警方跨省为小谢颁发荣誉证书,表彰他挺身而出、救人于危难。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关爱他人我们要不顾一切 B.这体现了小谢享有名誉权
C.承担责任就是为了回报 D.这体现小谢懂得敬畏生命
4.2023年12月甘肃省积石山大地震后,救援人员不顾自身安危,一次又一次义无反顾地冲入震区营救被困群众。此举传递出的生命观是( )
①珍视生命 ②敬畏生命 ③轻视生命 ④守护生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人的生命是宝贵的、短暂的、不可逆的,我们要敬畏生命,秉承“生命至上”的理念。下面体现“生命至上”理念的行为有( )
①地震后,解放军战士不顾个人安危,全力搜救被困人员
②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生命
③广东梅大高速塌方后,黄建度老人下跪“逼停”后来车辆,挽救了无数生命
④看到有小孩落入河中,奋不顾身下水救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一、知识过关
①脆弱与艰难 ②敬畏 ③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④组成部分 ⑤珍视和善待 ⑥他人 ⑦人民 ⑧生命
二、判断
1.正确
解析:本题考查生命至上。依据教材所学,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 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珍爱他人的生命,故题文说法正确。
2.错误
解析:本题考查珍爱生命。依据教材内容,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我们要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故此观点错误。
3.正确
解析:本题考查敬畏生命。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我们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题干说法正确。
4.错误
解析:本题考查敬畏生命。依据教材内容,我们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对自己生命不珍惜的人,不要指望他对这个社会有所作为,更不要指望他去尊重、关怀和善待他人的生命了。故此观点错误。
5.错误
解析:本题考查敬畏生命。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他人的生命同样重要。题干说法错误。
三、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树立生命至上的观念。“红灯停,绿灯行”是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也是珍爱生命的表现,故B说法正确; “马路上追逐打闹”、“开车时打电话”、“酒后开车”等都是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也是不珍爱生命的表现,故ACD说法错误;故选B。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敬畏生命。关爱残疾人,是无私奉献的行为,不是为了获得社会荣誉,故①说法错误;关爱残疾人,是关注关怀生命的表现,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故②③说法正确;生命的接续与关爱残疾人无关,故④不符合题意;故选B。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敬畏生命。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我们不仅要看到自己生命的宝贵,也要看到他人生命的重要性;看到一老人落水,水性不错的小谢立刻跳进河里,跟他人一起把老人救上了岸,体现小谢懂得敬畏生命,故D说法正确;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故A说法错误;浙江嘉兴警方跨省为小谢颁发荣誉证书,体现了小谢享有荣誉权,故B说法错误;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故C说法错误;故选D。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敬畏生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救援人员不顾自身安危冲入震区营救被困群众,传递出了珍视生命的观念;面对地震的危险,救援人员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面对,以实际行动表达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同时,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为被困群众争取生存的机会,守护着每一个可能的生命希望;故①②④符合题意;“轻视生命”与救援人员的行为完全相悖,救援人员的行动恰恰是对生命的重视和尊重,而不是轻视;故③错误;故选B。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生命至上的表现。我们要坚持生命至上,守护好自己的生命的同时也要珍爱他人的生命。地震后,解放军战士不顾个人安危,全力搜救被困人员;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生命;广东梅大高速塌方后,黄建度老人下跪“逼停”后来车辆,挽救了无数生命的行为,都是敬畏生命将,坚持生命至上的表现,故①②③说法正确;到有小孩落入河中,奋不顾身下水救人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表现,救助他人既要勇敢又要机智,故④说法错误;故选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