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提高防护能力 课前导学(含答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提高防护能力 课前导学(含答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上册

资源简介

9.2提高防护能力
一、知识过关
1.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性
公共卫生安全包括疾病预防控制、环境卫生、食品安全等多个方面,公共卫生安全保障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知识和做法
注意手卫生、勤开窗通风、正确处理有害垃圾、分餐制用公筷、做好免疫接种
3.提高防护能力的必要性
面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① 等,我们要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拥有科学自救和救他的能力,保护自己的生命,救助他人的生命。
4.提高防护能力的做法
提高防护能力,提高② 能力,提高③ 能力,学习④ 的知识与技能。
5.提高危险预判能力的做法
危险预判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⑤ ,见微知著,对潜在的危险作出科学判断,防患于未然。
6.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的做法
平时,我们应当积极参加⑥ 。在危险来临时,保持头脑冷静,就近、快速逃离到安全地带;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以便求救和逃生。
7.拥挤踩踏事件的预防与自护方法
(1)上下楼梯、台阶时抓牢扶手;不凑热闹,不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停留不随意喊叫,不搞恶作剧,不制造恐慌气氛。
(2)发现人群蜂拥而来时,不要盲目奔跑或逆流前进,应马上避让到一旁,靠墙或抓住牢固的物体,等待人群过去后,迅速离开现场。
(3)若已经被人流裹挟,无法自主控制前进方向,要展开自我救助:先稳住双脚,保持平衡,用一只手紧握另一只手的手腕,手肘撑开,平放于胸前,微微向前弯腰,形成一定空间,以保持呼吸通畅。
(4)时刻保持警惕,避免被绊倒,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一旦摔倒无法站起,应尽量使身体蜷缩成球状,双手护颈,手臂护头,双膝蜷缩至胸前,护住胸腔和腹腔。
8.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性
如果我们能在平时多掌握一些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在需要紧急救护时,就不会⑦ 、,并可以争分夺秒地施救,为挽救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
二、判断题
1.当发生火灾时,为了追求逃生速度,我们首选乘坐电梯。( )
2.我们在和他人接触时,应当注意自己的身体隐私部位不能被人随意触碰。一旦有人侵犯我们的身体,应当设法尽快远离并告知父母和老师。( )
3.我们年龄还小,生命脆弱,不能保护自己,只能依靠社会、家长。( )
4.在户外遭遇雷雨天气,应及时躲到大树底下避雨。( )
5.在户外遇到雷雨天气时,科学的应对方法是骑自行车走。( )
三、选择题。
1.某小区高层住宅起火致伤;便利店超市凌晨突发火灾;后厨着火,消防员转移出十几个煤气罐……小安和同学们开展了防火知识的交流讨论,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
A.煤气罐着火关闭厨房门窗隔断空气
B.电器着火时候立即关闭电源或拉下电闸
C.身上着火不要奔跑,就地打滚压灭火苗
D.室内起火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
2.近期以来全国多地接连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造成超100人死亡,令人痛心。若遇火灾,以下情形做法恰当的是( )
①若家中起火,火势还没有封住通往入户门的通道,我们应该立即低头弯腰,以躲避从天花板不断下沉的浓烟,从入户门快速逃生
②若遇同一楼层起火,逃离前先摸入户门把手,若门把手发烫,应塞紧门缝固守待援
③同一楼层起火,不用着急,一定要带好自己的贵重物品
④若楼下起火且走廊和楼梯间没有烟,可以向高层建筑的避难层处转移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外出郊游时,发现同伴落水,下列施救方法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
A.大声喊叫,寻求周围大人的帮助
B.伸手或几个小伙伴手拉手下水去救同伴
C.把救生圈等漂浮物扔给落水同伴
D.用长绳一端固定在树上,另一端扔给他
4.2024年5月,南宁市、玉林等地大部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此后,许多学校组织师生开展洪水疏散救援演练、防溺水安全教育讲座等活动。开展这些活动主要意义在于( )
①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②降低洪水灾害发生频率
③丰富学校教师业余生活④提高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意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2024年3月28日是第29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我们要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上下学结伴而行,不走偏僻小道②发现有人触电,跑过去将他拉开
③炒菜油锅起火,立即往锅里浇水④流行感冒多发季节,戴口罩勤洗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
一、知识过关
①公共卫生事件 ②危险预判 ③避险和逃生 ④防护和急救 ⑤安全知识 ⑥安全演练活动 ⑦束手无策
二、判断
1.错误
解析:本题考查守护生命。根据所学,在生活中,我们会面对一些客观存在的、非人力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一些人为灾难,我们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因此当发生火灾时,为了追求逃生速度,我们首选安全逃生的通道,乘坐电梯容易发生危险,故题干观点错误。
2.正确
解析:本题考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知识。面对侵害,应当设法尽快远离并告知父母和老师,寻求帮助,加强自我保护能力。故观点正确。
3.错误
解析:本题考查守护生命的知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们虽然年龄小,但是也不能单纯依靠家长、社会的保护,我们还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学会自我保护;故观点错误。
4.错误
解析:本题考查自救自护的相关知识。未成年人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掌握必要的自保知识,如遇到雷雨天气不能躲到附近的大树下避雨,很危险!可能被雷击!本题说法错误。
5.错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守护生命的相关知识。
在户外遇到雷雨天气时,要避免骑自行车以防雷击,应该尽量在安全处躲避,不要在大树下避雨,不要接打手机等,故错误。
三、单选题
1.答案:A
解析:电器着火时,首先应立即关闭电源或拉下电闸,以防止电气火灾蔓延,故B说法正确;身上着火时奔跑会加速火势蔓延,正确的做法是就地打滚,压灭火苗,故C说法正确;室内起火时,会产生大量有毒烟雾,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防止吸入有害气体,匍匐前进则是因为热气和有毒气体会上升,贴近地面的地方相对安全,故D说法正确;煤气罐着火时,应该迅速关闭气源阀门,并用湿毛巾或灭火器扑灭火焰。如果关闭门窗,可能会导致煤气泄漏积聚,增加爆炸的风险,故A说法错误;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选A。
2.答案:A
解析:依据生活经验,若家中起火,火势还没有封住通往入户门的通道,我们应该立即低头猫腰,以躲避从天花板不断下沉的烟气,从入户门快速逃生;若遇同一楼层起火,逃离前先摸入户门把手,若门把手发烫,说明门外已经充满了高温火焰和烟气,这时不要开门逃生,应塞紧门缝固守待援;若楼下起火且走廊和楼梯间没有烟,可以向高层建筑的避难层处转移,故①②④符合题意;发生火灾后,生命安全第一,切不可因不舍贵重物品而错失逃生良机,故③说法错误;故选A。
3.答案:B
解析:伸手或手拉手下水救人的做法是危险的,极易造成双方伤害,故B说法错误;依据教材知识并分析题干可知,生活中要学会保护自己,掌握保护自己的方式方法。当你发现同伴落水,大声喊叫,寻求周围大人的帮助;把救生圈等漂浮物扔给他或用长绳一端固定在树上,另一端扔给他等方法都是有效的方法,故ACD说法正确;
本题为逆向选择,故本题选B。
4.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学校组织师生开展洪水疏散救援演练、防溺水安全教育讲座等活动的主要意义在于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提高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意识,故①④说法正确;开展洪水疏散救援演练、防溺水安全教育讲座等活动并不能降低洪水灾害发生频率,故②说法错误;开展洪水疏散救援演练、防溺水安全教育讲座等活动的主要意义在于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提高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意识并不是为了丰富学校教师业余生活,故③不符合题意;故选C。
5.答案:B
解析:我们要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启示我们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自我保护,比如上下学结伴而行,不走偏僻小道、流行感冒多发季节,戴口罩勤洗手,都是具有自我保护意识的表现,故①④说法正确;发现有人触电,将他拉开,容易导致自己触电,故②说法错误;
③:炒菜油锅起火,可以用锅盖盖住油锅,不能往锅里浇水,故③说法错误;故选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