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4课 做一道拿手“菜”一、教材分析《做一道拿手“菜”》是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的一课,通过引导学生用彩泥、纸材等多种材料制作“菜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教材以丰富的图片展示了各种美味的菜肴,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感受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不同菜肴的特点和制作方法,学会运用彩泥、纸材等材料表现出一道拿手“菜”。2、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3、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珍惜食物的意识。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用彩泥、纸材等材料制作“菜肴”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教学难点:如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菜肴”作品。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示范作品、彩泥、纸材、剪刀、胶水等材料。学生准备:彩泥、纸材、剪刀、胶水等材料。五、课时安排2 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一段美食视频,展示各种美味的菜肴。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些美食吗?你们会做什么菜呢?”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道拿手“菜”。(二)新授1、图片展示与观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精心挑选并展示一系列色彩鲜艳、造型各异的菜肴图片,包括中式的宫保鸡丁、糖醋排骨,西式的披萨、汉堡,日式的寿司、刺身等。在展示每一张图片时,教师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观察菜肴的形状,有的菜肴形状规则,如圆形的披萨、方形的寿司;有的则形状不规则,如弯曲的排骨、散开的蔬菜。同时,关注菜肴的丰富色彩,红色的辣椒、绿色的青菜、金黄色的薯条等,以及菜肴的组成部分,如主食材、配菜、调味料等。教师在展示过程中,适时地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大家看这道糖醋排骨,它的颜色为什么这么诱人?”“这道寿司是由哪几种食材组成的?”“这道披萨上面的配料摆放有什么规律?”2、小组讨论与交流图片展示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抛出问题:“这些菜肴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可以用我们手中的材料怎样表现?”学生们在小组内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在各小组间巡回倾听,参与讨论,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启发。比如,当学生对某种菜肴的材料不确定时,教师可以提示:“想想我们平时在厨房看到的食材,或者回忆一下在餐厅里吃过的菜品。”3、材料介绍与讲解各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和补充,然后详细介绍彩泥、纸材等材料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对于彩泥,教师展示不同颜色的彩泥,讲解其柔软可塑的特性,示范如何通过揉捏、搓条、压扁等手法塑造出不同的形状。对于纸材,教师展示各种颜色和质地的纸张,介绍折纸、剪纸、粘贴等技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可以一边讲解一边现场操作,如用彩泥快速捏出一个水果的形状,用纸张折出一个简单的餐具。4、优秀作品欣赏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学生或艺术家以食物为主题的作品,包括彩泥雕塑、纸艺作品等。在展示每一幅作品时,教师详细介绍作品的创意、表现手法和材料运用,让学生从这些优秀作品中获得灵感和启发。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这些作品的感受和想法,例如:“这幅作品用彩泥做出的蔬菜看起来特别逼真,是怎么做到的?”“这幅纸艺作品的色彩搭配好漂亮,我们在自己的创作中也可以借鉴。”(三)教师示范教师示范用彩泥制作一道简单的“菜”,如西红柿炒蛋。先做出西红柿的形状,注意颜色的搭配。再用黄色的彩泥制作炒蛋。最后用绿色的彩泥制作一些葱花点缀。强调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彩泥的揉捏技巧、造型的把握等。(四)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道“菜”,用彩泥或纸材进行制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添加一些装饰,使作品更加生动。(五)作品展示学生完成作品后,将作品摆放在展示台上。组织学生互相参观,欣赏他人的作品。(六)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从造型、色彩、创意等方面进行表扬和建议。让学生自我评价,说一说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困难和收获。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学习他人的优点。七、板书设计做一道拿手“菜”材料介绍:彩泥、纸材制作步骤:构思、造型、装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