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8月份第1周
地理
一、单选题
本世纪初,首钢由北京城区搬迁到河北曹妃甸,原厂区建成首钢工业园,成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距北京市中心约20km,下图为石景山景点分布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首钢外迁体现了( )
①城市规划对城市工业区布局的影响
②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方式
③产城分离
④区域旅游资源决定了当地产业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在首钢原址发展工业旅游的有利条件是( )
①首钢有历史文化、科普教育和休闲娱乐等价值
②首钢有充足的资金,新建了许多大型游乐设施
③该地区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
④该地区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好,类型丰富多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传统船舶一般采用柴油机作为动力源,其柴油机作业条件差、功率大,加之大部分船舶疏于维护保养,给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2023年,湖北省宜昌市政府提出,要加快船舶电动化替代更新,推动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发展,打造清洁能源之都,以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图为长江各类型船舶大气污染物分担率(注:VOCs为挥发性有机物)。完成下面小题。
3.为改善长江流域大气环境,急需进行电动化替代更新的船舶是( )
A.普通货船 B.集装箱船 C.油轮 D.客船
4.宜昌提出打造清洁能源之都的地理背景是当地( )
A.水能资源丰富 B.船舶数量较少 C.油气资源紧张 D.经济发展落后
5.船舶电动化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是( )
①改善环境质量
②增强通航能力
③提高运输效率
④促进产业升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四川省泸州市画稿溪于2003年成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原始常绿阔叶林和彬椤(第四纪冰期幸存的蕨类植物)等为保护对象。保护区成立前,该区域有大量村民居住,以竹产业为主要收入来源;沿河修筑的公路是保护区内外联系的主要通道。下图示意画稿溪保护区及杪椤适生区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该保护区将杪椤作为保护对象的主要目的是( )
A.拦蓄画稿溪泥沙 B.保持土壤墒情
C.维护生物多样性 D.增加湿地面积
7.为更好地促进杪椤种群的繁衍,画稿溪保护区应( )
A.大量砍伐竹林 B.严禁所有车辆出入实验区
C.退耕还林还草 D.将杪椤适生区划入核心区
服务业碳强度即服务业单位GDP的CO2排放量,它是衡量区域服务业减排绩效的重要指标。图示意我国四省(市)服务业碳强度变化过程。据此完成下题。
8.以下关于我国四省(市)服务业碳强度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2005-2019年浙江持续下降 B.2012-2019年上海降幅最大
C.2005-2012年贵州增幅最大 D.2005-2019年河南持续上升
9.与贵州相比,2019年上海服务业碳强度较低,是因为上海( )
①人口密度大
②城镇化率高
③科教水平高
④创新能力强
A.①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上海降低服务业碳强度,可( )
①加强城市绿化,扩大绿地面积
②利用清洁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③外迁服务业,使其向郊区扩散
④加快金融业发展,优化服务业结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贞丰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在15~17℃之间,年降雨量在1000~1400mm之间,喀斯特洞穴发育强烈。大型底栖动物是指全部或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底,且个体大于0.5mm的无脊椎动物群,是洞穴水生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示意贞丰县喀斯特洞穴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贞丰县喀斯特洞穴中的大型底栖动物总体上喜( )
A.深水、黑暗环境 B.浅水、有光环境 C.深水、弱光环境 D.浅水、弱光环境
12.贞丰县喀斯特洞穴中的丰水期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较平水期少的主要原因是丰水期( )
A.汇入洞穴的有机物少,洞穴内营养物质较少
B.洞穴内径流速度过快,底栖动物流失量较大
C.洞穴内获得的光照强,导致洞穴内水温过高
D.受地表径流的干扰大,洞穴内水环境变化大
嘉陵江干流及其两条支流(渠江和涪江)汇集,构成“三江汇流”格局。2020年8月中旬,涪江、嘉陵江、渠江流域暴雨不断,17—18日嘉陵江和涪江流域更是普降暴雨,渠江流域降水量较少。罗渡溪水文站位于渠江下游。下图示意罗渡溪水文站位置及2020年8月14—19日流量—水位变化。完成下面两题。
13.8月14—19日期间,罗渡溪水文站附近河段流速最大的是( )
A.14日 B.15日 C.17日 D.18日
14.8月19日罗渡溪水文站附近河段流量小、水位高,主要是因为该河段( )
A.水量减少,河流侵蚀能力弱 B.含沙量迅速增加,河床淤积
C.受嘉陵江洪峰顶托作用影响 D.河道狭窄,河流水位上涨快
恩施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二、三阶梯交界处,地形以山地为主,人口、农业多沿河分布。2020年7月22日,由于连续的强降雨,恩施清江沙子坝河谷发生了大规模滑坡、石流,形成堰塞湖。如图为清江沙子坝河谷堰塞湖航拍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除强降雨外,沙子坝河谷滑坡、泥石流发生的原因还包括( )
①地表多松散物质
②岩石破碎
③地形平坦开阔
④植被覆盖率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6.本次灾害中正确运用地理信息技术的是( )
A.地理信息系统实时监测堰塞湖面积变化
B.虚拟现实技术绘制灾害专题地图
C.北斗定位系统实时监测堰塞体微小移动
D.遥感技术模拟溃堤后洪水淹没面积
17.针对堰塞湖可能造成的危害,以下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
A.及时疏散上游居民 B.下游水库预泄腾库
C.炸开堰塞体,快速排水 D.加固堰塞体,防止坍塌
读某地气候资料图及地形剖面图,其中M为1月份20℃等温线(虚线为可能)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该岛甲、乙两地( )
A.甲地1月牧草枯黄 B.甲地降水变率较乙地小
C.气温年较差较小 D.7~12月降水量逐月增加
19.甲、乙两地纬度相同,但乙地比甲地降水量大得多,关于其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东南季风有关 B.乙侧位于暖湿信风迎风坡
C.乙地海拔比甲地低 D.甲地深居内陆,乙地临海
20.下列关于L1、L2、L3、L4等温线弯曲合理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L1符合实际,因为岛屿中部距海较远,气温较高
B.L2符合实际,因为该季节陆地温度高于海洋
C.L3符合实际,因为该季节海洋温度高于陆地
D.L4符合实际,因为沿岸有暖流流经
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研究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亚热带的北界也在不断地演变。在气候学研究当中亚热带界线的划分主要依据是日均温稳定≧10℃持续日数(220—240天)为标准。下图示意1970—2010年秦岭-淮河地区亚热带北界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据图可知近40年来( )
A.秦岭---淮河一直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限 B.淮河附近亚热带北界北移
C.郑州属于暖温带 D.暖温带范围扩大
22.造成亚热带北界在东西段分布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地势 D.全球变暖
23.推测亚热带北界在秦岭段南北坡的海拔变化及对图示地区的影响( )
A.北坡上升,南坡下降春小麦种植范围扩大
B.北坡下降,南坡上升冬小麦种植范围缩小
C.北坡稳定,南坡下降春小麦生长周期变长
D.北坡上升,南坡上升冬小麦生长周期缩短
超级芦竹是一种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的能源植物,用于生产各种生物油,可在荒地、滩涂、盐碱地、废弃矿区、重金属污染地以及退化土壤等pH3.5~9的土壤中生长,一次种植可连续收割15—20年。下图示意超级芦竹对大气结构的改善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超级芦竹可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主要原因是( )
A.环境适应性强 B.用途广泛
C.种植、收获成本低 D.政策大力支持
25.大面积种植超级芦竹对生态安全的意义有( )
①缓解全球气候变暖
②缓解水资源紧张
③维护粮食安全
④净化空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江苏省苏州市是我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该市在古城外围建立了多个新城区和工业区,并划定了城市建设用地边界,形成了“古城新区组团,四角山水生态”的基本空间格局。图为苏州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6.下列关于苏州古城景观表述可信的是( )
A. 红墙黄瓦,高大宏伟 B. 白墙黛瓦,小桥流水
C. 厚墙窄窗,平顶无瓦 D. 立木为桩,坡地建房
27.下列关于苏州城市空间结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中央商务区位于中心 B. 其分布主要受地形影响
C. 工业区占地面积最广 D. 利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28.下列关于苏州中心城区开发边界的划定与保留绿楔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 边界限制城市化水平提高 B. 绿楔将会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C. 边界促进土地利用集约化 D. 绿楔主要为城市提供农产品
新泰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地形以丘陵为主,矿产资源丰富,矿区主要分布于中心和副中心城区,长期的矿产开采导致矿区及周边废弃地分布广。2011年新泰市被列为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矛盾显著。下图示意新泰市行政区划。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9.新泰市土地利用空间矛盾显著的根本原因是( )
A.矿产资源开采时间过长 B.生态恢复与经济发展矛盾激烈
C.矿区向外扩张面积过大 D.人口与矿产资源分布高度重合
30.为缓解新泰市土地利用空间矛盾,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控制矿区基础设施建设,预留备用土地
B.大力开发城区周边土地,缓解人地矛盾
C.整治矿区废弃用地,增加土地利用面积
D.开展生态移民工程,减少矿区人口数量
19世纪下半叶,西班牙毕尔巴鄂(下图)因煤炭资源的输入和铁矿石的大规模开采,钢铁、造船工业迅速发展。20世纪中叶以后,受铁矿石枯竭等因素的影响,该地码头和工业设施迁至内尔维翁河河口,老城区逐渐衰落。20世纪末,政府在废弃工业码头修建了古根海姆现代艺术博物馆,城市成功转型为文化旅游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推测20世纪中叶以前,毕尔巴鄂工业码头未选址比斯开湾沿岸的原因是( )
①比斯开湾易受风暴潮的影响
②比斯开湾水域较浅
③内尔维翁河通航条件较好
④铁矿石产地在老城区附近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2.老城区废弃工业码头建设古根海姆博物馆主要优势是( )
A. 地形平坦,对环境干扰小 B. 临近人口密集的老城区,交通便利
C. 航运较便利,人流量较大 D.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基础设施完备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城际高速铁路网的不断完善,提升了时效性,推进了地区空间一体化进程。下图示意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高铁客运等时圈变化情况。等时圈是指在相同时间内利用高铁可达的最大范围,图中以60分钟为间隔划分等时圈,完成下面小题。
33.2021年,长三角地区的( )
A.南京1小时内不能到达上海 B.合肥进入上海的2小时通勤圈
C.杭州需3小时方可到达上海 D.大部分城市4小时内到达上海
34.与2015年相比,2021年浙江东部地区通往上海时效性提升不明显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台风侵袭 B.海湾阻挡 C.地形起伏 D.技术欠缺
35.长三角地区等时圈的变化将会( )
A.缓解城市内部交通拥堵 B.推动都市圈的同城化
C.上海经济辐射范围变小 D.导致上海市面积扩大
武汉市境内河湖众多,是我国内陆湿地资源最丰富的特大城市之一。2022年11月,武汉市被国际湿地公约组织评为“国际湿地城市”。下表示意四个时期武汉市各类型湿地面积(平方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87年 1996年 2005年 2017年
天然湿地 1588.7 1483.12 1282.64 1219.58
人工湿地 2183 2060.05 2111.86 2052.54
36.与天然湿地相比,武汉市人工湿地( )
A.1987-1996年面积下降更少 B. 1996-2005年面积变化幅度更大
C. 2005-2017年面积下降更多 D. 1987-2017年面积变化幅度更小
37.武汉市湿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围湖造田 B. 城市建设占地 C. 气候变干 D. 河湖蒸发加剧
38.武汉市被评为“国际湿地城市”有利于( )
①.促进湿地面积增加
②.增强市民保护意识
③.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④.扩大水产养殖规模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3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承接流域内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等区间来水,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长江。鄱阳湖平均每年入湖泥沙为3524.3万吨,泥沙淤积严重。1949年以来,人类活动对河流输沙量产生显著影响,如水库修建、森林砍伐和生态恢复工程建设等。鄱阳湖流域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50年代的40.1%下降到80年代初期的31.5%;80年代开展以植树造林为主的生态恢复工程,森林覆盖率迅速提高到60%,1989年赣江上游万安水库建成并运行。据统计,流域内有27座大型水库、206座中型水库以及在册小型水库9 799座。人类活动显著改变了鄱阳湖泥沙平衡。下图示意赣江1955~2005年输沙量和径流量的变化。
(1)分析汛期鄱阳湖淤积严重的原因。
(2)分析进入20世纪90年代,赣江输沙量减少的原因。
(3)说出鄱阳湖泥沙沉积带来的有利影响。
4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的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湖区内湖陆风较显著。下图为该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
(1)根据材料,判断博斯腾湖湖陆风较弱的月份,并分析原因。
(2)若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试分析此举对湖陆风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3)博斯腾湖流域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探索出通过铺砂石的方法来减轻土壤盐碱化,从水循环环节角度说明该举措如何发挥作用。
4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2月,中国某煤炭集团主导下的“丹水北运”集装箱运水专列正式发车。该项目搭乘北煤南运专线——浩吉铁路的返程顺风车,在河南省淅川县取丹江口水库饮用水,通过铁路北运,净化后输送到沿线城市的供水系统。在“丹水北运”过程中,该煤炭集团使用自主研发的尼龙材质复用液袋运输,并设计出全自动集装箱装卸水系统。下图为浩吉铁路示意图。
(1)简述“丹水北运”专列选择在淅川县取水的原因。
(2)说明利用浩吉铁路实施“丹水北运”的理由。
(3)分析该煤炭集团采用尼龙复用液袋运输和全自动集装箱装卸水系统的作用。
4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拉布拉多半岛是北美洲最大的半岛,位于美洲大陆最东端,是前寒武纪时期古陆台的一部分。在第四纪冰川时期,拉布拉多半岛上冰川广布。现在拉布拉多半岛地表起伏较小,海拔不高,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上,半岛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分异明显,线段L以北为苔原带,以南为亚寒带针叶林带。下图为拉布拉多半岛地理位置示意图。
(1)描述拉布拉多半岛的位置特征。
(2)据图简述拉布拉多半岛的地形特征。
(3)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对拉布拉多半岛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从农业、工业、交通等角度分析)。
4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西兰由南北二岛组成,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库克海峡两岸陡峻,位于南岛和北岛之间,常年多风,但有一个季节风力特别强劲,称为海峡的风季。新西兰南岛地形以山地为主,面积占该岛70%,其中南阿尔卑斯山纵贯南岛中西部,这对南岛东、西岸的年降水量产生影响。南岛最高峰库克山海拔3764m,山地冰川面积较大,侵蚀地貌发育。下左图为新西兰示意图,右图为新西兰南岛库克山的冰川地貌图。
(1)说出库克海峡风季的季节,并解释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
(2)推测新西兰南岛年降水量的空间差异,说明南岛冰川面积较大的原因。
(3)指出南岛库克山冰川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分析该岛西南沿海海岸线十分曲折的原因。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钢铁工业污染大,能耗高,对城区影响大,首钢外迁体现了城市规划对城市工业区布局的影响,①对;北京不属于资源枯竭性城市,②错;产业(尤其重工业)与城区分离,有利于减轻中心城区的压力,③对;区域产业的发展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旅游资源并不能决定区域产业发展,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③正确,故选A。
2.答案:C
解析:首钢建设工业旅游示范点主要在原有基础上改造利用,并不是兴建大型游乐设施,②错误;首钢工业园历史悠久,较强的历史、科普、娱乐价值,距离北京城区近,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同时从图片中可以看出该区域旅游资源种类多,地域组合好,①③④正确,故选C。
3.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在长江各类型船舶中,普通货船的大气污染物分担率最高,集装箱船、油轮、客船的大气污染物分担率均低于普通货船,所以,为改善长江流域大气环境,急需对普通货船进行电动化替代更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答案:A
解析:湖北宜昌水能资源丰富,水电属于清洁能源,境内三峡、葛洲坝等大中型水电站云集,能够打造清洁能源之都,A正确;宜昌水运发达,船舶数量较多,经济发展并不落后,BD错误;宜昌靠近四川盆地,油气资源并不紧张,C错误。故选A。
5.答案:C
解析:传统船舶一般采用柴油机作为动力源,其柴油机作业条件差、功率大,加之大部分船舶疏于维护保养,给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船舶电动化能够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①正确;船舶电动化对通航能力、运输效率影响较小,②③错误;船舶电动化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④正确。①4组合正确,故选C。
6.答案:C
解析:我国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包头市发现了铌包头矿,此地区降水少,包头市在新矿物的开发中,最容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A正确;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主要发生在降水丰富、地势起伏大的地区,BC错误;土地石漠化主要是石灰岩广布的喀斯特地貌区,D错误。故选A。
7.答案:D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到,画稿溪杪椤适生区主要分布画稿溪河流沿线,此处并非保护区的核心区,为加强保护并促进繁衍,应逐步将适生区划定为核心区,促进植物保护和生态管理,D正确;大量砍伐当地竹林也不一定会促进杪椤发展,材料并未说明竹林限制了杪椤的发展,A错误;实验区应减少非必要的车辆通行,并非限制所有车辆,B错误;当地以竹产业为主,耕作业并不多,退耕效果并不显著,C错误。故选D。
8.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2005-2019年浙江省服务业碳强度也是先升后降,2005-2012年上海增幅最大,C项不正确,2005—2019年河南省服务业碳强度先升后降。
9.答案:D
解析:人口密度大,集聚效应明显,能源利用效率高;技术水平高,低碳技术先进;教育水平高,环保意识较强;城镇化率高,集约化生产生活的方式利于推动服务业人才、技术的集聚,创新资源共享,提升服务业运行效率,降低碳强度。
10.答案:D
解析:上海降低服务业碳强度的措施:①加强城市绿化扩大绿地面积可以更多吸收碳排放,是增加碳汇的措施而非减排;②利用清洁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可以减少碳排放;③外迁服务业使其向郊区扩散是改变服务业的空间分布,而以金融等为主的服务业是不可能向郊区扩散的,即便部分服务如仓储式零售业向郊区扩散,只是对服务业碳排放的空间分布有影响,对碳强度没有影响;④金融业的碳排放少,加快金融业发展优化服务业结构可以降低碳强度。
11.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在平水期和有光带的地区,大型底栖动物的数量会比较多,因此推测贞丰县喀斯特洞穴中的大型底栖动物总体上喜浅水、有光的环境,B正确,选项A、C、D错误。故选B。
12.答案:D
解析:丰水期,下渗的地表径流会比较多,对洞内的水环境影响较大,不利于大型底栖动物的生存,D正确;丰水期,洞穴内的径流速度会加快,洞穴内的营养物质也可能被冲走,但这并非物种数减少的主要原因,因为洞穴中的底栖动物主要依赖洞穴内的有机物为生,而不是从外界汇入,A错误;虽然流速会变快名单不至于会冲走大型底栖动物,B错误;丰水期,洞穴内获得的光照会比较弱,导致洞穴内水温会较低,C错误。故选D。
13.答案:B
解析:河流流速=河流流量÷横截面积,选项给出的四个日期中,8月15日流量最大,约为其他日期的3~8倍,但水位低于17日和18日,说明其横截面积小于8月17日、8月18日,计算可知流速大于这两日,C、D错误;而8月14日流量最小,仅相当于8月15日的1/8左右,水位下降(横截面积变小)不足以消除水量增加的影响,故其流速小于8月15日,A错误、B正确。
14.答案:C
解析:由文字材料可知,17—18日嘉陵江和涪江流域普降暴雨,且三条河流在水文站附近交汇,嘉陵江洪峰会对渠江产生顶托作用,使其水位上涨,C正确;水量减少,侵蚀能力弱,以及河床淤积,都会使得河床相对抬升,从而抬高水位,但不会增加如此明显(19日水位为214米左右,比洪峰通过的15日抬升了约5米),A、B错误;8月19日的河道与以前相比宽窄不会有明显变化,D错误。
15.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恩施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二、三阶梯交界处,地质不稳定,地形以山地为主,故地表多松散物质多,岩石破碎,为沙子坝河谷滑坡、泥石流发生提供物质条件,①②正确;地形平坦开阔与植被覆盖率高不易发生滑坡与泥石流,③④错误。故选A。
16.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图为清江沙子坝河谷堰塞湖航拍图,遥感实时监测堰塞湖面积变化,A错误;地理信息系统绘制灾害专题地图,B错误;北斗定位系统可以定位,实时监测堰塞体微小移动,C正确;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模拟溃堤后洪水淹没面积,D错误。故选C。
17.答案:B
解析:堰塞湖可能淹没下游区域,应及时疏散下游居民,A错误;下游水库预泄腾库,以防止堰塞湖突然垮塌流水下泄,B正确;炸开堰塞体,会淹没下游地区,造成损失,C错误;加固堰塞体,堰塞湖依然存在,险情并未排除,D错误。故选B。
18.答案:C
解析:根据图示经纬度位置及岛屿轮廓可以判断,该岛屿为马达加斯加岛,该岛屿为马达加斯加岛,甲地为热带草原气候,1月为当地夏季,气候特征为高温多雨,应草木茂盛,A错误。乙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降水变率小,而甲地为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干湿两季,降水变率大,B错误。读图可知,乙地7~12月降水量先减少后增加,D错误。读图可知,甲、乙两地为热带气候,气温曲线平缓,说明气温年较差较小,C正确。故选C。
19.答案:B
解析:乙地位于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位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受暖流影响,增温增湿,因此降水较多。受东南信风影响,A错误。乙位于岛屿东侧,来自海洋的东南暖湿信风被山地阻挡,多地形雨,B正确。乙地海拔比甲地稍低,但这不是乙地比甲地降水多的原因,C错误。甲所在的岛屿西侧也临近海洋,但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气流沿坡下沉,降水少,D错误。故选B。
20.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月份南半球为夏季,岛屿中部为山地地形,海拔高气温低,所以岛上等温线应该向北弯曲,A、B错误。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有暖流,暖流流经地区气温较两侧高,因此海洋等温线应该向南弯曲,C错误,D正确。故选D。
21.答案:B
解析:根据等值线数值规律判断可知,近40年,西安一直位于闭合亚热带北界内侧,该闭合亚热带北界周边为暖温带,则内侧为亚热带,A正确;亚热带北界在淮河段北移明显,秦岭段变化不大,B错误;郑州在1990年后分布在亚热带界线南侧,现在属于亚热带,C错误;暖温带范围有缩小趋势,D错误。故选A。
22.答案:C
解析:据材料“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亚热带的北界也在不断地演变”,读图可知,亚热带的北界在东部平原地区变化明显,西部秦岭山地变化较小,故造成亚热带北界在东西段分布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地势,C正确;大气环流对气温影响较小,B错误;海陆位置、全球变暖对气温有影响,但不是造成东西段分布差异的因素,AD错误。故选C。
23.答案:D
解析:随全球变暖,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秦岭南北坡山麓的气温升高,故亚热带北界在秦岭段南北坡的海拔都呈现上升趋势;图示地区位于暖温带,不种春小麦,随着气温升高,热量条件变好,冬小麦生长周期缩短,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4.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超级芦竹可在荒地、滩涂、盐碱地、废弃矿区、重金属污染地以及退化土壤等pH3.5-9的土壤中生长,一次种植可连续收割15-20年,可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主要原因是环境适应性强,A正确;用途广泛、种植成本低、政策支持不是主要原因,BCD错误。故选A。
25.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超级芦竹对大气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缓解全球气候变暖,①正确;还能净化空气,④正确;不能生产大量的水以缓解水资源紧张,②错误;超级芦竹属于非粮作物,对粮食安全影响小,③错误。综上所述,ACD错误,B正确。故选B。
26.答案: B
解析:苏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地形平坦,水网密布,是我国传统的江南地区,江南建筑自古以来有“小桥流水人家”支撑,建筑以白墙黛瓦为主,B正确;高大宏伟的建筑多见于我国北方地区,A错误;厚墙窄窗多见于气候寒冷或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区,不是苏州的建筑特色,C错误;苏州地形较为平坦,少有山地,立木为桩,坡地建房是在山地地势起伏大地区,D错误。故选B。
27.答案: D
解析:据图示信息可知苏州的市中心是苏州古城,苏州的中心商务区不在古城区,A错误;苏州整体地形平坦,苏州城市空间结构受地形限制小,B错误;苏州工业园区的面积占总面积相对较小并非占地面积最广,C错误;古城区承载着苏州古城的历史文化,古城区位于相对独立的区域,并划定了城市建设用地边界,有利于苏州古城区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D正确。故选D。
28.答案: C
解析:保留绿楔是保留城市绿地面积的关键措施,绿楔有利于城市环境改善,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不会限制城市化水平提高,AB错误;绿以城市绿地为主,不是农业用地,主要不是向城市提供农产品,D错误;绿楔实际上也是苏州各个区域的边界线,绿楔的边界作用使得各个区的面积更加能促进苏州士地利用集约化,C正确。
29.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工矿用地和城区位置高度重合,导致土地利用空间矛盾显著,故选D。矿产资源开采时间过长和矿区向外扩张面积过大是事实,但是与题意不符,无法解释土地利用空间矛盾,故A、C错;材料未提及新泰市处于生态恢复阶段,故B错。
30.答案:C
解析:控制矿区基础设施建设,预留备用土地,虽然有助于未来的规划和发展,但并不能直接解决当前土地利用空间矛盾。因此,A错。大力开发城区周边土地,虽然能够增加土地供给,缓解人地矛盾,但可能导致生态破坏和环境问题加剧,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因此,B错。整治矿区废弃用地,增加土地利用面积,是缓解新泰市土地利用空间矛盾的有效措施。通过整治废弃用地,可以恢复土地的使用功能,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C对。开展生态移民工程,减少矿区人口数量,虽然可以降低对土地的压力,但人口迁移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涉及许多方面,不是解决土地利用空间矛盾的首选方法,D错。
31.答案: C
解析:据图可知,内尔维河大致自东南向西北注入比斯开湾,说明比斯开湾沿岸地处河流入海口处,地势低平,多受西风影响因此易受风暴潮或洪涝的影响,①正确;比斯开湾水域较深,②错误;内尔维翁河通航条件较好,交通便利,③正确;20世纪中叶以前该地生产力水平较低,抗灾能力差且铁矿石产地在老城区附近,工业码头布局在城区,降低运输成本,④正确;因此20世纪中叶以前毕尔巴鄂工业码头未选址比斯开湾沿岸。①③④正确,故选C。
32.答案: B
解析:古根海姆博物馆选址老城区废弃工业码头修建可以利用现有设施,建设成本较低,且对废1日工业码头的改造,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利于提升城市形象,工业码头位于老城区,古根海姆博物馆选址老城区废弃工业码头,则临近人口密集的老城区,消费市场广阔且交通便捷,能够更好的吸引游客到达,B正确;地形因素不是主要优势,A错误,去往博物馆的交通运输方式不是水运,码头已经废弃,航运功能降低,C错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价较高,属于不利因素,D错误。故选B。
33.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南京位于60分钟等时圈内,1小时内可以到达上海,A错误;合肥位于120-180分钟等时圈内,没有进入上海的2小时通勤圈,B错误;杭州位于120-180分钟等时圈内,不需要3小时就可到达上海,C错误;大部分城市都在240分钟等时圈内,4小时内可到达上海,D正确,故选D。
34.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等时圈是指在相同时间内利用高铁可达的最大范围,台风侵袭时需要有防范措施,但并不影响高铁时效性,A错误;高铁受海湾阻挡影响小,B错误;高铁运行速度快,需要地形平坦,浙东地区多丘陵,地形起伏较大,导致通往上海时效性提升不明显,C正确;技术不属于自然原因,D错误,故选C。
35.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长三角地区等时圈整体数值变小,时效性提升,交通更加便利,上海经济辐射范围变大,推动都市圈的同城化,B正确,C错误:城际高铁是为增强城市群相邻城市之间交通联系而修建的,对于缓解城市内部交通拥堵作用不大,A错误;不会导致上海市面积变化,D错误,故选B
36.答案: 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湿地面积变化是不同时段面积的变化量,面积变化幅度是不同时段面积变化量与初始面积的比率通过计算可知,武汉市1987-1996年人工温地面积减少122.95平方千米,天然湿地减少105.58平方干米,人工湿地下降更多,A错误;1996-2005年面积变化幅度人工湿地为2%,天然湿地为13%,人工湿地面积变化恩+面恒庭百儿D面积减少59.32平方千米,天然湿地减少63.06平方千米,人工湿地面积下降更少,C错误;1987-2017年面积变化幅度人工湿地为6%,天然湿地为23%,人工湿地面积变化幅度更小,D正确;故选D。
37.答案: 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武汉市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区面积广大,故城市建设用地的不断增长是导致湿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B正确;围湖造田、气候变干、河湖蒸发加剧不是武汉市湿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ACD错误。故选B。
38.答案: 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武汉市被评为“国际湿地城市”是国际湿地组织对武汉市湿地特色和湿地生态保护工作的认同。武汉市被评为“国际湿地城市”有利于促进湿地面积增加、增强市民保护意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①②③正确;扩大水产养殖规模主要着眼于经济目的,容易破坏湿地生态环境与国际湿地组织的初衷不符合,④错误,结合选项可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9.答案:(1)汛期降水多,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入湖泥沙量大;汛期长江水位较高,长江干流顶托作用下,湖区水面比降减小,流速减缓,泥沙容易淤积。
(2)上游生态恢复工程建设,植被覆盖度显著提高,水土流失减轻;万安水库建成并运行拦截泥沙。
(3)为浮游生物提供丰富的营养盐类;人工采砂带来经济效益;泥沙沉积为湿地植物生长提供了丰富的底泥介质;对维护鄱阳湖湿地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解析:(1)本道题主要考查湖泊萎缩的原因,汛期时期降水较多,汇入河流和湖泊的水量增加,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入湖泥沙量大;汛期长江补给湖泊,长江对湖泊有顶托作用,在长江干流顶托作用下,湖区水面比降减小,汇入河道的流速减缓,泥沙容易淤积。
(2)结合材料和信息可得,“1989年赣江上游万安水库建成并运行。据统计,流域内有 27座大型水库、206座中型水库以及在册小型水库9799座。”可以推断上游水库建设可以拦截泥沙,入湖泥沙减少;此外上游地区生态恢复工程建设,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轻
(3)鄱阳湖泥沙沉积,大量泥沙汇入湖泊,首先可以为浮游生物提供丰富的营养盐类,利于鱼类生长;泥沙汇入,湖泊泥沙淤积增加可以为人工采砂带来经济效益;此外泥沙淤积可以增加湿地面积,为湿地植物生长提供了丰富的底泥介质,同时对维护鄱阳湖湿地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40.答案:(1)12月和1月。原因:此时博斯腾湖气候干旱,水面面积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小,湖陆风弱;同时博斯腾湖水温低,甚至可能封冻,湖陆温差小,湖陆风弱。
(2)影响:使湖风加强,陆风减弱。理由:湖边兴建城市后白天城市的热岛效应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湖风加强;晚上城市的热岛效应减小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陆风减弱。
(3)铺砂石可增加土壤水分下渗,利于土壤盐分下移;砂石层覆盖使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减少,盐分在土壤表层聚集量减少。
解析:第(1)问,据图分析,博斯腾湖湖陆风较弱的月份是12月和1月。原因可以从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进行分析。
第(2)问,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受城前的热岛效应影响,白天湖陆之间的温差增大,使湖风加强,晚上湖陆之间的温差减小,使陆风减弱。
第(3)问,砂石覆盖地表能够起到增加下渗的作用,从而利于土壤盐分下移;此外砂石覆盖了裸地,能够减少地表水分的蒸发,从而抑制土壤盐分上移。
41.答案:(1)临近丹江口水库,水资源丰富;位于浩吉铁路沿线,便于取水。
(2)浩吉铁路连接受水区和供水区;丹水北运可以充分利用浩吉铁路返空运力,提升运输效益,缓解铁路运输压力;铁路运输量大,运输成本较低。
(3)采用复用液袋运输,可以重复利用,有效降低成本;保障运水环境安全;充分利用 集装箱的空间,存储量大;采用全自动集装箱装卸水系统,提升运输能力和效率,降低装卸成本。
解析:(1)读图可知,淅川县临近丹江口水库,距离近,水资源丰富;位于浩吉铁路沿线,运输便利,便于取水。
(2)浩吉铁路连接受水区和供水区,可就近运输;“丹水北运”集装箱运水专列“搭乘北煤南运专线——浩吉铁路的返程顺风车”可以充分利用浩吉铁路返空运力,提升运输效益,降低运输成本;铁路运输量大,长途运输成本较低。
(3)采用复用液袋运输,复用液袋可以重复利用,因此有效降低运输成本;液袋运输可以减少其他因素对水质的干扰,从而保障运水环境安全;可以充分利用集装箱的空间,存储量大,运输量大;采用全自动集装箱装卸水系统,可以节省劳动力,提升运输能力和效率,从而降低装卸成本。
42.答案:(1)位于北半球、西半球;主要位于中纬度(北温带);美洲大陆东端;东临大西洋、西部为哈得孙湾。
(2)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海岸线曲折;多冰川地貌。
(3)有利影响:全球气候变暖,使当地冻土解冻,沿岸海冰融化,航运业和渔业及外贸得以发展;河流封冻期缩短,通航时间延长;气温上升,森林带北移,林业和种植业范围和规模扩大;有助于当地资源开发等。不利影响:途经沿岸的船舶增加,会导致海上污染加重;气温上升,将会危及冷水鱼生长与繁殖,影响渔业生产;气温上升会导致森林病虫害增多等。
解析:(1)图中纬度数值向北增大,为北纬,因此拉布拉多半岛位于位于北半球;经度数值向西增大,为西经,结合经度(20°W以西)可知半岛位于西半球;主要位于60°N以南,处于中纬度(北温带);从海陆位置看,位于美洲大陆东端,东临大西洋、西部为哈得孙湾。
(2)地形特征包括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势高低及起伏、特殊地貌等。拉布拉多半岛地表起伏较小,海拔不高,地形以低矮的高原为主;结合河流流向可知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海岸线曲折;在第四纪冰川时期,拉布拉多半岛上冰川广布,多冰川地貌。
(3)全球气候变暖对拉布拉多半岛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应一分为二的来进行分析,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有利影响:该地纬度较高,冻土广布,海水结冰期较长,全球气候变暖,使当地冻土解冻,沿岸海冰融化,航运业和渔业及外贸得以发展;温度升高,河流封冻期缩短,通航时间延长;气温上升,热量条件改善,森林带北移,林业和种植业范围和规模扩大;气候变得更加温暖,人类活动增多,有助于当地资源开发等。不利影响:由于航运条件改善,途经沿岸的船舶增加,会导致海上污染加重;气温上升,原有生物的生产环境发生改变,将会危及冷水鱼生长与繁殖,影响渔业生产;气温上升利于昆虫、害虫的的生存,会导致森林病虫害增多等。
43.答案:(1)冬季;位于西风带;喇叭口状海峡,两岸陡峻,易产生狭管效应,增大风力;冬季南北温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更强。
(2)南岛年降水量西岸大于东岸。南岛纬度较高,山地为主的地形,海拔高,常年气温偏低;受来自海洋上湿润的西风影响,年降水量大,积雪深厚,冰川面积大。
(3)冰川侵蚀。西南海岸线十分曲折的原因:该岛西南沿海位于板块消亡边界,板块碰撞、挤压导致沿海地形破碎;地质史上,冰川发育,海岸线地带受冰川刨蚀作用形成峡湾;沿海风浪大,海水侵蚀加剧海岸线的曲折程度。
解析:(1)新西兰地处中纬,位于中纬西风带;由图可知库克海峡形状为喇叭口状海峡,加之两岸地形陡峻,易产生狭管效应,增大风力;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北正午太阳高度角差异大,南北温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加大了风力,所以风力大。
(2)南岛年降水量西岸大于东岸。南岛纬度较高,常年受中纬西风影响,以山地地形为主,南岛最高峰库克山海拔3764米,海拔高,常年气温偏低;受来自海洋上湿润的西风影响,西侧地处中纬西风带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年降水量大,积雪深厚,冰川面积大。
(3)库克山冰川广布,起伏大,主要以冰川侵蚀地貌为主。西南海岸线十分曲折的原因:该岛西南沿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碰撞、挤压导致沿海地形破碎,海岸线曲折;地质史上,该地区冰川广泛发育,海岸线地带受冰川刨蚀作用形成众多U形谷,海平面上升,海水入侵,形成峡湾地貌,海岸线曲折;沿海风浪大,海水侵蚀加剧海岸线的支离破碎,导致海岸线曲折。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