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荷叶圆圆》教学设计课文内容分析:《荷叶圆圆》是统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围绕“夏天”这个主题,从不同角度描绘出夏天的特点,有浅显易懂的古诗,有想象丰富的散文诗,有富有趣味的科普童话,语言优美而充满想象,符合孩子的身心特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夏天的特点,感受夏天的美好与阅读的乐趣。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从这个单元的选文来看,课程内容上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这个学习任务群在第一学段提出的“学习内容”要求包括:“诵读表现自然之美的短小诗文,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与变化。”“学习儿歌、童话,阅读图画书,体会童真童趣,感受多姿多彩的生活,初步体验文学阅读的乐趣。”结合课标对此学段学习任务群的提示,我们创设了单元主题“夏天来了”,通过“寻找夏天”“夏日荷塘游”“夏日的魅力”三个子任来进行学习。《荷叶圆圆》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把圆圆的、绿绿的荷叶想象成小水珠的摇篮、小蜻蜓的停机坪、小青蛙的歌台、小鱼儿的凉伞,富有童真童趣。根据本课的特点,单元主题子任务是“夏日荷塘游”,本课我设计四个任务,任务一:荷塘美景,我会说;任务二:盛夏荷塘乐游园,此版块有两个活动,活动1:初读美景,结识伙伴,活动2:乐享荷塘趣事;任务三:荷塘书法展;任务四:创意表达:荷塘趣事,我会写(此任务放在乐游荷塘的第二课时)。这一单元包含两个读写练习,一是“仿说仿写句子”,二是“通过扩写把一个简单的句子写具体”。关于“仿说仿写句子”这一练习,出现在《荷叶圆圆》这一课的课后习题,教材给出了一个示例:荷叶圆圆的,绿绿的。让学生能够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学习句子的多样表达。在一年级上册的学习内容里,学生已经会使用叠词形容事物,例如“圆圆的荷叶”,“绿绿的荷叶”。但在这一单元,要求不仅能够连续使用两个叠词形容同一事物,而且还要用“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句式来表达。因此,在教学时先发现这一新的句式在表达上的不同,再结合插图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总结事物的多个特点,练习使用这种句式来描述事物,因此可以把这一训练要素细化为:模仿课文中用叠词来描写事物的表达方法,结合生活情境,模仿说出相同句式的句子。这既是对文中句式的仿说仿写,也是对叠词的拓展运用,同时又延伸了故事的画面情境。学情分析: 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形成,但是由于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以及学习是困难的,因此仍然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创设夏日荷塘乐游园的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情境当小水珠在荷叶上摇一摇读一读,当小蜻蜓介绍荷叶和它的趣事,帮助青蛙识字穿过荷塘等。在教学中借助汉语拼音、课文插图和生活经验等方法,寓学于玩中,以唤起学生的注意,使语文教学富有诱惑力,促使学生好学、乐学、会学。三、教学目标:1.认识“珠、摇”等12个生字和身字旁1个偏旁;会写“亮、美、朵、机”等7个字。2.能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停机坪、摇篮、亮晶晶”等词语的意思;通过做动作知道“躺、展开”等词语的意思。3.指导学生通过对生字生词的认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同时还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体验生活的童真、童趣;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4.学习并仿照“荷叶圆圆的,绿绿的”的句式说话。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做动作等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仿照“荷叶圆圆的,绿绿的”的句式说话。突破方法:通过朗读课文,发现这一新的句式在表达上的不同,再结合插图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总结事物的多个特点,练习使用这种句式来描述事物。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生字生词的认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同时还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体验生活的童真、童趣;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突破方法:让学生能够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感受夏日的美好。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教法与学法:教法:情境创设法、引导法、点拨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珠、摇”等12个生字和身字旁1个偏旁;会写“机、朵”等2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仿照“荷叶圆圆的,绿绿的”的句式说话。一、创设情境、引出任务: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将继续我们的夏日荷塘之旅,夏天一到,荷叶就铺满了整个荷塘。任务一:荷塘美景,我会说:荷叶到底有多美,说说荷叶的特点,感受叠词的妙用。( )荷叶。我们也可以说荷叶( ),用上叠词加上的,读起来又轻又快,感觉荷叶特别可爱。怪不得作家胡木仁会说: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带入到句子中感受荷叶又圆又绿的特点。练一练,用上叠词说一说荷塘里的其它景物。荷花_________,__________。小水珠________,__________。苹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升练习,联系生活抓住事物特点用上叠词来夸一夸。)(设计意图:课堂伊始,通过视频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荷叶铺满荷塘的美,通过观察荷叶的图片,抓住特点,用上叠词来说,降低难度。通过朗读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表达的多样性。)二、借助朗读,梳理荷塘之趣。任务二;盛夏荷塘乐游园活动1:初读美景,结识伙伴1.初读课文,圈画伙伴。(1)标出自然段。(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3)圈画课文中荷叶都吸引来了哪些小伙伴?2、提取信息,结识伙伴:大声叫出它们的名字: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用完整的句式表达:( )、( )、( )和( ) 都喜欢荷叶。3、随文识字“珠”,小水珠的“珠”王字旁,联系生活躺在荷叶上的是水珠,妈妈首饰盒里的是珍珠,伤心时流下的是泪珠。4、读一读四个小伙伴的话,说说它们喜欢荷叶的理由。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小鱼儿说:“荷叶是我的凉伞。”指名读句子,把句子读准确。随文识字“摇篮”,借助图片和生活经验认识摇篮。(设计意图:识字是低年级的语文教学重点,也是学生语言学习的基础。根据汉字的特点,将识字安排在了语境中,借助图片结合生活识字,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起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提升学生对汉字的敏感性。)5、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连起来说一说这四个小伙伴分别把荷叶当作什么?说一说,连一连,完成第二小题。荷叶是小蜻蜓的停机坪。荷叶是______的_______。(设计意图:这是本课语言训练的第二个点。其目的是用不同的句式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多样性,巩固对文本的学习,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为学生语言的言语习得打下扎实的基础。)活动二:乐享荷塘趣事再读课文,品读第二自然段。指名读句子,抓住“躺”字,发现偏旁的变化。说一说自己喜欢在哪里躺着,感受小水珠的舒服,快乐,再带着舒服快乐的感觉品读本段。随文识字“晶”,观察晶的字形,交流“晶”的字义,讨论词语“亮晶晶”表示特别亮,读出亮的感觉。联系生活拓展见过的亮晶晶的______.想象眨着亮晶晶的眼睛会看到什么?进一步感受荷塘的美景。4、学习第3自然段,指导读好后鼻音,读好词语“停机坪”,对比生活中的机场图片,感受小蜻蜓找到停机坪是快乐的,带着快乐的感觉读一读。5、巧抓“立”字,感受用词的精妙,做动作感受小蜻蜓的快乐,积累词语:展开透明的翅膀。链接拓展,迁移回顾大诗人杨万里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带着动作再读这段。6、“呱呱识字乐”帮助青蛙穿过荷塘;摇、晶、躺、机、停、珠、朵、唱、透、展、翅膀。把生字放进儿歌里再次识记:夏天到,夏天到,荷叶圆圆长得好。小水珠,亮晶晶,摇篮里面摇一摇。小蜻蜓,展翅膀,停机坪上飞呀飞。小鱼儿,笑嘻嘻,青蛙蹲着呱呱叫。(设计意图:识字是低年级的语文教学重点,也是学生语言学习的基础。借助图片结合生活识字,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起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提升学生对汉字的敏感性,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语感,感悟语言的美,读出情感。游戏化识字检测方法,润物无声,帮助学生在情境中巩固了生字,降低了识字难度。)书写指导,荷塘书法展:1、引导学生观察“机、朵”2个字的相同之处,说说发现,它们都有共同的笔画:木、几,因为字形结构不同,书写时发生了变化。机的“几”要瘦又窄,“木”字旁窄,捺要变成点;“朵”上的“几”横折弯钩要变成横折弯,木的撇捺要舒展。2、“机”“朵”教学,一看笔画找特点,二看笔画找位置,三看笔顺不出错。教师相机引导,范写。3、学生描红,书写,教师巡视指导。4、荷塘书法展,请学生按照我们的三星评价法:正确、规范、整洁,进行点评,给出合适的建议。(设计意图:通过调动学生的识字、写字经验,运用多种方法学字。对于难写的生字老师着重指导。)四、课堂小结今天的荷塘游园之旅就要结束,我们学会了用叠词说荷塘美景,还认识了荷塘里的小伙伴,分享了它们与荷叶的趣事,想一想荷塘里有那么多的荷叶,还有哪些小伙伴会把荷叶当作什么?仿照课文的句式说一说。下节课,我们继续游荷塘。课时作业:1、继续书写生字“机、朵”,做到正确、规范、整洁。2、看一看、想一想夏日荷塘还有谁会把荷叶当作什么?仿照课文句式,说一说。板书设计: 12、荷叶圆圆(图片) 躺小水珠 摇 篮 立小蜻蜓 停机坪小青蛙 歌 台 小鱼儿 凉 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