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4世界的气候—七年级地理人教版(2024)上册课时优化训练1.参照下表,判断该地属于( )1月平均气温(℃) 7月平均气温(℃) 6—8月降水量(毫米) 12月至次年2月降水量(毫米) 全年降水量(毫米)-5 26 490 22 698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读P、Q两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2.P地气温特点是( )A.终年高温 B.夏季高温 C.四季如春 D.终年严寒3.Q地降水最多的月份是( )A.4月 B.6月 C.8月 D.12月居民服饰的特点会受其地形、气候、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青藏地区夏季,中午气温升高时居民将袖子围系在腰间,傍晚气温降低后再穿上袖子。这表明该地区( )A.气温6月最高 B.一天中正午气温最高C.气温日较差大 D.一天中傍晚气温最低5.海南黎族主要生活在热带地区,常年衣着单薄,此现象说明海南( )A.年平均气温低 B.日平均气温低 C.气温年较差小 D.气温日变化大下图所示为某岛屿的地形剖面图和甲、乙两地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甲、乙两地纬度相同,但乙地比甲地降水量大得多,下列关于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乙地受西南季风影响大 B.乙地位于湿润气流的山地迎风坡C.乙地海拔比甲地低 D.甲地深居内陆,乙地临海7.该岛甲、乙两地( )A.气温年较差较小 B.7~12月降水量逐月增加C.甲地1月牧草枯黄 D.乙地有明显干湿两季下图是根据甲、乙、丙三地各月平均气温和各月平均降水量所作的区间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丙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9.甲、乙两气候在地区上的分布为( )A.甲在大陆东岸、乙在大陆西岸 B.甲在大陆西岸、乙在大陆东岸C.甲在内陆地区、乙在沿海地区 D.甲、乙同处于温带大陆的东岸10.甲气候类型区盛产的作物是( )A.棉花 B.甜菜 C.葡萄 D.甘蔗某国探险队计划从北极圈附近的阿拉斯加州(图中甲)出发,一路向南穿越美洲,到达阿根廷最南端(图中乙)。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及A、B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从起点甲到终点乙气温的大致变化特点是(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12.关于A、B两地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地均为热带气候 B.A地气温年较差大于B地C.A地夏季多雨 D.B地全年少雨13.导致图中A、B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A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 B.B地深居内陆,距海遥远C.A地所处纬度高于B地 D.人类活动的影响14.如图为亚欧大陆北纬30°~60°的气候类型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AB两地中,是温带季风气候的是____。(2)BC两地中,常年湿润的是____。(3)D处的气候类型是____。(4)乙图中气候类型①和②分别对应甲图中的____和____(填字母)。15.下图是“四种热带气候在世界上最大的分布区示意图”,读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气候类型名称:①热带__________气候;②热带__________气候;③热带__________气候;④热带__________气候。(2)这些气候共同的特征是__________。(3)用代表气候的数字填空:四种气候中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_____,最少的是__________。(4)“在雨季,大草原一片葱绿,斑马、长颈鹿等动物成群结队迁徙而来,显得生机盎然。到了旱季,满目枯黄,莽莽草原上,间或有一些耐旱的孤树……”这种景观所在的气候区是__________。A① B.② C.③ D.④(5)下图是四种热带气候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②气候区符合其中的__________。A.① B.② C.③ D.④(6)亚洲气候复杂多样,但没有__________。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7)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是__________。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根据该地最冷月气温低于0℃,最热月气温为26℃,说明该地位于温带;根据该地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雨热同期的特点判断为温带季风气候。故选C。2.答案:A解析:读气温曲线图可知:P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其特点为终年高温多雨。根据题意。故选A。3.答案:C解析:读降水量柱状图可知:Q地降水量柱状图最高的是8月,降水最多。故选C。4.答案:C解析:青藏地区夏季早晚气温低,中午气温高,气温日较差大,当地居民随着气温的变化调整衣袖的穿卸:青藏地区位于北半球,北半球夏季陆地7月气温最高: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故选C。5.答案:C解析:由题可知,海南黎族主要生活在热带地区,常年衣着单薄,说明海南常年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和日平均气温都较高,气温日变化和气温年较差都较小。故选C。6.答案:B解析:据图分析可知,该岛屿位于南半球的热带地区,甲、乙两地纬度相同,乙地比甲地降水量多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乙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甲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乙受东南季风带来的湿润气流影响大,降水多,故选B。7.答案:A解析:A读图可知,两地气温曲线起伏较小,气温年较差较小,A正确;乙地7~12月降水量先降后增,B错误;甲地1月降水多,气温较高,草类植被生长旺盛,C错误;乙地降水最少的月份为9月,降水量达到100mm,因此乙地全年多雨,没有明显的干湿两季,D错误。故选A。8.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丙地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B正确,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A错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降水稀少,C错误。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一年分为干湿两季,D错误。故选B。9.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甲、乙两地最冷月气温都在0℃以上,是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其中甲地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为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于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乙地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地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10.答案:C解析: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甲地为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区盛产的农作物主要有葡萄、油橄榄、无花果等;棉花主要分布在暖温带地区,甜菜主要分布在中温带地区,甘蔗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C正确,ABD错误,故选C。11.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从起点甲到终点乙气温的大致变化特点是先升后降,因为气温的变化特点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出发地甲位于北极圈附近的高纬度地区,一路向南到赤道纬度不断降低,气温不断升高,然后从赤道附近向阿根廷最南端乙地前进,纬度不断升高,气温不断降低。ABD错误,C正确。故选C。12.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A、B位于40°S以南,属于南温带,属于温带气候,A错误;B地气温年较差大于A地,B错误;A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B地全年少雨,C错误,D正确;综上所述,ABC错误,故选D。13.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被安第斯山脉阻挡,在A地形成迎风坡,B地形成背风坡,因此导致了A、B两地降水出现显著差异,A正确;B地离海很近,没有位于内陆地区,B错误;A地所处纬度低于B地,C错误;与人类活动无关,D错误。综上所述,BCD错误,故选A。14.答案:(1)A(2)B(3)温带大陆性 候(4)C B解析:(1)读图可知,A地位于亚欧大陆北纬40°~60°大陆的东岸,是温带季风气候;B地位于亚欧大陆北纬40°~60°大陆的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2)B地位于亚欧大陆北纬40°~60°大陆的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C地位于30°~40°大陆的西岸,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3)D处位于亚欧大陆中部,距离海洋较远,降水少,是温带大陆性气候。(4)读图可知,乙图中①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30°~40°大陆的西岸,对应甲图中的C;②全年温和湿润,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大陆的西岸,对应甲图中的B。15.答案:(1)热带草原 热带雨林 热带季风 热带沙漠(2)全年高温或终年高温(3)② ④(4)A(5)A(6)B(7)南美洲解析:(1)由图可知,①所示的是非洲的热带草原气候,②所示的是南美洲北部的热带雨林气候,③所示的是亚洲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的热带季风气候,④所示的是非洲撒哈拉沙漠的热带沙漠气候。(2)由图可知,图中的四种气候都是热带气候,所以气候共同的特征是全年气温高。(3)四种气候中降水量最多的是热带雨林气候,最少的是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分干湿两季,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分旱雨两季。(4)“在雨季,大草原一片葱绿,斑马、长颈鹿等动物成群结队迁徙而来,显得生机盎然.到了旱季,满目枯黄,莽莽草原上,间或有一些耐旱的孤树……”这种景观所在的气候区是热带草原气候,非洲是世界上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故选A。(5)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①为热带雨林气候,②为热带草原气候,③为热带季风气候,④为热带沙漠气候;结合“四种热带气候在世界上最大的分布区示意图”可知,②所示的是南美洲北部的热带雨林气候,故选A。(6)亚洲面积辽阔,地形复杂,起伏极大,因此气候复杂多样,主要气候类型有东部的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中部和西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式气候;北部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寒带气候。青藏高原和高山地区为高原山地气候。但它缺乏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7)南美洲的气候类型主要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该大洲的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降水丰沛,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