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今年3月,有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自己的婚恋经历,一举带火了“浙里办”旗下的相亲交友平台“亲青恋”。浙江高校学生小刘的论文需要一组蚕花节人流量的数据,却寻不得准确的数据。她在“浙里办”留下求助信息,次日就接到了政府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为她提供了想要的数据...新闻速递:政务服务App“浙里办”频上热搜,成为许愿池?今天我们就一起观浙江!感受法治政府!凝聚法治共识!能相亲还能帮查论文数据?4月21日,《法治政府蓝皮书: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23)》发布!在全国100个被评城市中,前十名浙江就包含两名(杭州、宁波)!浙江不仅因政务APP频上热搜!法治政府建设也名列前茅!ifib凝聚法治共识第四课第二框第二课第一框第3目—“浙里办”十年 伴你大小事目 录子议题1:观浙江,感受法治政府总议题:从“许愿池”政务APP背后看凝聚法治共识子议题2:看各方,体悟厉行法治1观浙江,感受法治政府在浙江杭州我们看到这座城市一幅幅欣欣向荣的景象...交警在维护社会秩序市场监管总局在进行市场监管税务局为市民办理业务市民在社保局缴纳社保在这一幅幅景象中政府发挥着什么作用呢?作用: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浙里办”十年 伴你大小事!“10年来,‘浙里办’已经成为浙江面向企业群众办事服务的总平台、总入口,这10年里,我们一直在求‘变’,但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政务服务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政务服务为什么要为百姓办实事,让百姓满意?(从政府和人民的关系角度思考)除了相亲、求助论文数据,今年一位姓王的姑娘在养殖沼虾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也曾通过政务App得到了及时的技术支持,上午留言,下午就得到了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专家的现场救助。权力来源: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宗旨: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工作原则: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1.我国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和工作原则?P51(1)作用: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概括为“管理社会生活、提供公共服务”)(2)权力来源: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3)宗旨: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4)工作原则: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知识总结23230123记得我们开头说的法治政府建设排名吗?那么什么是法治政府呢?为什么要建设法治政府?通过视频来一探究竟!2、法治政府的内涵?P51政府要按照法治原则运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努力建设法治政府。知识总结23230123相关链接: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P52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法治政府建设是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对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具有示范带动作用,要率先突破。要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制,提高依法行政水平。那么如何建设法治政府呢?我们来看一则新闻..你如何评价该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提示:暴力执法本质就是行为和意识上的攻击,本质就是一种违法行为。暴力执法严重侵犯执法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违背法律基本价值,损害法律威信,破坏政府形象,阻碍法治和谐社会进程。该行为对建设法治政府有何启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6月25日,云南省元谋县一则视频引发热议:街边的商贩与城管产生了一些口角,进而引发了争吵,随后商贩便被城管锁喉抱摔在地,女城管随后又上来脚踢男子,商贩很快便倒在地上痛苦不堪。3、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要求及核心?P52(1)重要性: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2)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3)核心: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知识总结23230123登录浙江政府官网时,我们发现有政务公开、政民互动等专栏..这些专栏的设立对建设法治政府有何启示?(从政府和公民两个角度回答)政务公开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政府)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公民)4、怎样建设法治政府?P52-53政府① 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依法行政—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行使职权守程序)② 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政务公开)③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总结)公民④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知识总结23230123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整体谋划,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全面依法治国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法治政府建设是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对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具有示范带动作用,要率先突破。是什么?怎么做?2看各方,体悟厉行法治概念释义知识总结232301235、厉行法治的内涵?P53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6、如何厉行法治?P53①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那么厉行法治具体对各方有哪些要求呢?夏季杭州雨量增多,为了控制西湖水位,少年宫附近的圣塘闸等西湖九大出水口齐开。湍急的水流中不少鱼跃出水面,引起了一些市民游客的关注,有人利用弹弓等危险工具打鱼。几名北山城管中队的队员在劝阻打鱼的群众,其中两人与队员争辩否认自己捉鱼的事实。但执法人员的摄像机已经记录下他们的行为,证据确凿,最后两人交了两百元的罚款。要做到厉行法治,对于打鱼的群众你有何建议?主体要求(个人)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去杭州游玩..西湖是必逛的景点,但是却有人这样做...执法人员佩戴执法记录仪,执法全过程全记录,对于做到厉行法治有何启示?主体要求(党和政府)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那么厉行法治具体对各方有哪些要求呢?夜幕降临,西湖边散步的人群熙熙攘攘,湖滨商圈也开始散发“活力”...普法宣传对做到厉行法治有何启示?杭州市上城区普法形象代言人——“尚小法”拿着民法典宣传标语在人群中格外惹眼,他正引导着人流前往步行街红十字·华语之声透明直播间。“5月-11月,每个月最后一个星期二19:00-20:00,我们都会挑选不同的普法主题,邀请一位律师或普法责任制单位专家学者,通过音视频直播。”杭州市上城区普法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直播的内容比较实用,通过深度解读热点法治新闻、典型案例、新颁法律,普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社会文化环境要求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那么厉行法治具体对各方有哪些要求呢?杭州西湖边执勤的警察小姐姐频频上热搜!法治一定是冷冰冰的吗?人文关怀对于厉行法治有何启示?视频中这样耐心的话语,让大家颠覆了以往对城市警察的刻板印象。在西湖边见过杭州交警机动队的人,对他们的评价都离不开三个字:亲和力。她们的车箱里,备着不少卡通贴纸。西湖边难免会发生孩子走丢的情况,只要拿出卡通贴纸来哄孩子,孩子们基本都会平静下来,这时候再耐心引导就会事半功倍,在这里能让你感受到无时无刻的人文关怀。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习语:习近平谈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二、我国国体7.法治与德治的关系?P55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②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③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知识总结23230123法治(规范)德治(教化)承载道德理念,促进作用滋养法治精神,支撑作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二、我国国体6.如何厉行法治?P53-55国家①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主体要求②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个人)③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党和政府)社会文化环境要求④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⑤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知识总结23230123法治是崇高的社会理想,也是伟大的社会实践和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建设法治中国,任重道远,让我们为实现法治理想而努力奋斗!二、我国国体思维导图23230123凝聚法治共识法治政府厉行法治内涵法治政府内涵做法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和工作原则意义国家个人党和政府社会文化环境做法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德治与法治的关系德治与法治结合3随堂练习二、我国国体随堂练习232301231.(2023辽宁抚顺、本溪、铁岭、辽阳、葫芦岛中考)2023年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强调,“政府工作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进行,所有行政行为都要于法有据”。这表明依法行政的核心是( )A.建设廉洁高效政府 B.提高工作效率C.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D.保障公民权利解析: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故选C。C二、我国国体随堂练习232301232.(2024广东深圳福田区期中改编)国务院总理李强2023年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进一步取消和调整不合理罚款,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此举( )①体现政府科学执政,努力为人民服务②表明政府公正司法,建设法治政府③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优化政务服务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建设服务型政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政府依法行政,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①错误。公正司法是对司法机关的要求,②错误。③④是《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公布的积极作用。D二、我国国体随堂练习232301233.(2024云南楚雄州期中)“任性”是网络上经常使用的一个词语,其含义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我们青少年的成长道路应该“大道至简,花季不可任性”。从法律角度看,我们青少年要做到“花季不可任性”,就要( )①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②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③勇做法律的宣传者、践行者④坚持有法可依、执法必严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解析:本题考查厉行法治对青少年的要求,①②③符合题意。执法必严是对执法机关的要求,④不符合题意。D二、我国国体随堂练习232301234.(2024福建泉州安溪期中)我们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话音刚落,广告就到了,是手机App在“偷听”我们吗 这其实是某些不法App擅自调用手机麦克风、通讯录等权限,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行为。对此,相关App运营商须( )A.严格执法,打击违法经营者B.严守底线,诚信合法经营C.积极举报,保护公民隐私权D.完善法规,维护信息安全解析:维护用户的信息安全,相关App运营商要做到严守底线,诚信合法经营,B符合题意。严格执法是对执法机关的要求,积极举报是对公民的要求,完善法规是对立法机关的要求,A、C、D不符合题意。B二、我国国体随堂练习232301235.(2024辽宁大连中山区期中)观察漫画,厉行法治要求人民法院做到( )A.公正司法B.科学立法C.严格执法D.依法行使检察权解析:人民法院属于司法机关,厉行法治要求人民法院做到公正司法,故选A。A二、我国国体随堂练习232301236.(2024山西吕梁中阳期中)若要为下面漫画拟定一个共同的主题,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严密的法律监督体系已经建成B.国家治理能力大幅提升C.多举措推进全面依法治国D.法治道路探索遭遇挫折解析:四幅漫画分别反映的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法治宣传,体现了我国多举措推进全面依法治国,C符合题意。A、B、D在题中未体现。C二、我国国体随堂练习232301237.(2024广西防城港期中) 新时代的集结号已经吹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大船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扬帆起航。某校九年级(1)班的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广泛收集材料,积极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请你参与其中,回答下列问题。【议一议】法治的好处,在于法律具有简单明确的威慑力、执行力。近年来,全国各级政府及政府组成部门继续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着力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水平,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向纵深迈进。(1)建设法治政府必须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你认为怎样才能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1)①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②建设法治政府,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二、我国国体随堂练习232301237.(2024广西防城港期中)【做一做】“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自颁布实施以来,“甲醛白菜”“毒胶囊”等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还是层出不穷。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2)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我们应怎样厉行法治 (从国家、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社会、公民等方面选择三个角度回答即可)(2)①国家: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②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③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④社会: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九上《4.2凝聚法治共识》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课按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建设法治政府)全社会厉行法治”的逻辑展开。第一目是“法治政府”,知道政府要按照法治原则运作,必须依法行政。第二目是“厉行法治”,懂得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只有各个方面共同努力,才能使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落到实处。本课内容所蕴含的价值观念,能够加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同时锻炼其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遵守规则和法律观念,培养法治意识,提升法治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为建设法治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2.【学情分析】经过八年级下册法治部分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坚持依宪治国、公民权利与义务、国家行政机关等内容,学生对本课内容会感到熟悉。但其对于法的理解仍处在表面的理解,本框内容会通过结合具体案例帮助学生深入学习、理性思考,明确法治政府的要求,进一步理解为什么以及如何建设法治中国。随着知识学习的深入和认知能力的提升,他们已经逐步意识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也明确地知晓法治的重要性,但对于如何建设法治国家,生活中遇到困惑该如何解决仍然没有头绪。思想过于片面,思考有所欠缺。通过本堂课,帮助学生明确我国正在建设法治政府、法治国家,明确建设民主法治中国的必要性,作为青少年,要贡献自身的力量,同时在坚定政治认同的基础上,增强法治观念、责任意识。3.【教学目标】政治认同:通过分析杭州市民游客利用弹弓等危险工具打鱼、杭州上城区普法宣传、杭州西湖边执勤的警察小姐姐等热点新闻,认同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观念:通过分析杭州市民游客利用弹弓等危险工具打鱼的行为,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作为日常的生活方式,增强厉行法治的能力。责任意识:通过分析浙江杭州相关新闻,知道全面依法治国对各方的要求,树立法治意识,培育法治精神,提高法治素养,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勇于承担社会责任。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怎样厉行法治。教学难点:建设法治政府。5.【教学方法】议题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启发法;多媒体教学法6.【设计思路】本课以频上热搜的政务服务App“浙里办”导入主题,聚焦浙江杭州相关新闻,设置一个总议题:从“许愿池”政务APP背后看凝聚法治共识,下设两个子议题,子议题1:观浙江,感受法治政府;子议题2:看各方,体悟厉行法治。通过分析浙江杭州相关新闻,使学生明确法治政府的要求,进一步理解为什么以及如何建设法治中国,知道全面依法治国对各方的要求,树立法治意识,培育法治精神,提高法治素养,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勇于承担社会责任。7.【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新闻速递:政务服务App“浙里办”频上热搜,成为许愿池?能相亲还能帮查论文数据?今年3月,有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自己的婚恋经历,一举带火了“浙里办”旗下的相亲交友平台“亲青恋”。浙江高校学生小刘的论文需要一组蚕花节人流量的数据,却寻不得准确的数据。她在“浙里办”留下求助信息,次日就接到了政府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为她提供了想要的数据...浙江不仅因政务APP频上热搜!法治政府建设也名列前茅!4月21日,《法治政府蓝皮书: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23)》发布!在全国100个被评城市中,前十名浙江就包含两名(杭州、宁波)!过渡:今天我们就一起观浙江!感受法治政府!凝聚法治共识!设计意图:通过热点引入主题,引起学生兴趣。二、新课讲授总议题:从“许愿池”政务APP背后看凝聚法治共识子议题1:观浙江,感受法治政府知识关联:1.我国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和工作原则?2.法治政府的内涵、意义?3.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要求及核心?4.建设法治政府的做法?【议学情境】在浙江杭州我们看到这座城市一幅幅欣欣向荣的景象...(图片展示:交警维护秩序;市场监管总局进行市场监管;税务局为市民办理业务;市民在社保局缴纳社保)【议学任务】在这一幅幅景象中政府发挥着什么作用呢?(提示:我国政府的作用: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议学情境】“浙里办”十年 伴你大小事!除了相亲、求助论文数据,今年一位姓王的姑娘在养殖沼虾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也曾通过政务App得到了及时的技术支持,上午留言,下午就得到了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专家的现场救助。“10年来,‘浙里办’已经成为浙江面向企业群众办事服务的总平台、总入口,这10年里,我们一直在求‘变’,但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政务服务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议学任务】政务服务为什么要为百姓办实事,让百姓满意?(从政府和人民的关系角度思考)(提示:政府权力来源: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宗旨: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工作原则: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知识总结】1.我国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和工作原则?(1)作用: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概括为“管理社会生活、提供公共服务”)(2)权力来源: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3)宗旨: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4)工作原则: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议学追问】记得我们开头说的法治政府建设排名吗?那么什么是法治政府呢?为什么要建设法治政府?通过视频来一探究竟!【知识总结】2.法治政府的内涵、意义?内涵:政府要按照法治原则运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努力建设法治政府。意义: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法治政府建设是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对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具有示范带动作用,要率先突破。要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制,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议学情境】那么如何建设法治政府呢?我们来看一则新闻..6月25日,云南省元谋县一则视频引发热议:街边的商贩与城管产生了一些口角,进而引发了争吵,随后商贩便被城管锁喉抱摔在地,女城管随后又上来脚踢男子,商贩很快便倒在地上痛苦不堪。【议学任务】你如何评价该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提示:暴力执法本质就是行为和意识上的攻击,本质就是一种违法行为。暴力执法严重侵犯执法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违背法律基本价值,损害法律威信,破坏政府形象,阻碍法治和谐社会进程。)该行为对建设法治政府有何启示?(提示:依法行政)【知识总结】3.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要求及核心?①重要性: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②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③核心: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议学情境】登录浙江政府官网时,我们发现有政务公开、政民互动等专栏..【议学任务】这些专栏的设立对建设法治政府有何启示?(从政府和公民两个角度回答)【知识总结】4.怎样建设法治政府?(1)政府:①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依法行政—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行使职权守程序)②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政务公开)③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总结)(2)公民:④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过渡: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整体谋划,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政府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那么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必须坚持厉行法治,什么是厉行法治?如何厉行法治呢?让我们一起看各方,体悟厉行法治!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浙江杭州政府相关新闻,了解何为法治政府,为何建设法治政府,如何建设法治政府,增强公民意识,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子议题2:看各方,体悟厉行法治。知识关联:5.厉行法治的内涵?6.如何厉行法治?7.法治与德治的关系?过渡: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既然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要求,有没有想起我们上节课所学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对,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教师过渡:那么厉行法治具体对各方有哪些要求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议学情境】去杭州游玩..西湖是必逛的景点,但是却有人这样做...夏季杭州雨量增多,为了控制西湖水位,少年宫附近的圣塘闸等西湖九大出水口齐开。湍急的水流中不少鱼跃出水面,引起了一些市民游客的关注。有人利用弹弓等危险工具打鱼,几名北山城管中队的队员在劝阻打鱼的群众,其中两人与队员争辩否认自己捉鱼的事实。但执法人员的摄像机已经记录下他们的行为,证据确凿,最后两人交了两百元的罚款。【议学任务】要做到厉行法治,对于打鱼的群众你有何建议?(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执法人员佩戴执法记录仪,执法全过程全记录,对于做到厉行法治有何启示?(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议学情境】夜幕降临,西湖边散步的人群熙熙攘攘,湖滨商圈也开始散发“活力”...杭州市上城区普法形象代言人——“尚小法”拿着民法典宣传标语在人群中格外惹眼,他正引导着人流前往步行街红十字·华语之声透明直播间。“5月-11月,每个月最后一个星期二19:00-20:00,我们都会挑选不同的普法主题,邀请一位律师或普法责任制单位专家学者,通过音视频直播。”杭州市上城区普法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直播的内容比较实用,通过深度解读热点法治新闻、典型案例、新颁法律,普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议学任务】普法宣传对做到厉行法治有何启示?(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议学情境】杭州西湖边执勤的警察小姐姐频频上热搜!视频中这样耐心的话语,让大家颠覆了以往对城市警察的刻板印象。在西湖边见过杭州交警机动队的人,对他们的评价都离不开三个字:亲和力。她们的车箱里,备着不少卡通贴纸。西湖边难免会发生孩子走丢的情况,只要拿出卡通贴纸来哄孩子,孩子们基本都会平静下来,这时候再耐心引导就会事半功倍,在这里能让你感受到无时无刻的人文关怀。【议学任务】法治一定是冷冰冰的吗?人文关怀对于厉行法治有何启示?(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②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③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知识总结】5.厉行法治的内涵?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6.如何厉行法治?国家:①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主体要求:②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个人)③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党和政府)社会文化环境要求:④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⑤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7.法治与德治的关系?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②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③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杭州市民游客利用弹弓等危险工具打鱼、杭州上城区普法宣传、杭州西湖边执勤的警察小姐姐等热点新闻,认同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课堂总结法治是崇高的社会理想,也是伟大的社会实践和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建设法治中国,任重道远,让我们为实现法治理想而努力奋斗!四、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秋九上4.2 凝聚法治共识.pptx 2024秋九上4.2凝聚法治共识 教学设计.docx 视频1.mp4 视频2.mp4 视频3.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