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铃铛舞》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唱 《铃铛舞》 听 《苗岭的早晨》动 表现苗族歌舞场面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愉快的情绪,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铃铛舞》。 2、准确掌握三拍的强弱规律及三拍舞蹈韵味。3、聆听《苗岭的早晨》,初步了解乐曲的段落。教学重点:学会歌曲,能用欢快自然的声音演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自信地表现歌曲。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玩律动二、做游戏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师:游戏的名字叫《超级模仿秀》。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我做什么动作你就模仿。看谁模仿地最像。教师和着《娃哈哈》音乐做新疆舞动作,并不断变化。 学生学老师边听音乐边模仿动作。 欢快地维吾尔族儿歌为小朋友创造了一个快乐的气氛。模仿教师的动作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引起他们兴趣。三、欣赏乐曲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个神奇的地方,大家闭上眼睛,咱们听着音乐出发!1.欣赏口笛独奏《苗岭的早晨》播放音乐,在不同的段落出示不同图画(有关苗族风情的画面) 师:你有什么感受? 介绍乐曲《苗岭的早晨》和苗族乐器——口笛。2.欣赏小提琴独奏《苗岭的早晨》 师:我们再来欣赏这首乐曲,不过,这是由另一种乐器演奏的,你能听出是哪种乐器演奏的吗?可以用动作表现出来。3.比较两种乐器音色 师:这首《苗岭的早晨》你喜欢哪种乐器演奏的? 闭上眼睛,听乐曲 引子部分。 睁开眼睛,边听音乐边欣赏画面。 学生说出真实地感受。 聆听乐曲,听出乐器用动作表现。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回答教师的问题。四、歌曲教学师:刚才我们来到苗岭,这里风光非常优美。下面,我们到苗族村寨去逛一逛吧。 (出示苗族芦笙节、人们边歌边舞画面)师:苗族人民能歌善舞。特别是节日或欢庆丰收的时候,人们聚集在山坡上、广场上吹起了芦笙,唱出了欢乐的歌,跳起了苗族舞蹈。 (出示苗族服饰图) 师:谁能告诉大家,这服装上是用什么做装饰的?她们在舞蹈的时候这些装饰品发出怎样的声音呢?(学生各抒己见)那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一学她们跳舞时身上铃铛发出的声音好吗?1.范唱 ⑴教师范唱 ⑵播放歌曲《铃铛舞》范唱学唱歌曲学生跟琴用啦模唱旋律学习3/4节奏教师教学生手打节奏并朗读歌词填词并打节奏讲解歌曲中的音乐符号,比如连音线(歌曲前半部分),休止符(歌曲后半部分,做示范拍皮球演示声音要唱得有弹性),从而强调学生要用不同的情绪演唱歌曲师:刚才我们已经说到苗家人热情好客,那你们说我们在唱这首歌的时候怎样才能更好的体现出这首歌的热闹呢?(学生自主发言)五、表现歌曲1.教师引导学生,前面两句加上拍手动作,(不是所有歌曲)在歌曲的最后拍手。后面两句声音有弹性,有休止符的休止符用“嘿”代替。2.完整演绎歌曲,学生全体起立,身体自由摆动,并加上所学动作。教师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