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课件(共23张PPT)--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课件(共23张PPT)--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第一单元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
第一课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第一框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第二框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第二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框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第二框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框 坚持新发展理念
第二框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第一框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第二框 我国的社会保障
课本目录(必修2《经济与社会》)
必修二 经济与社会
准确把握必修二教材宏观逻辑
《经济与社会》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基本原理,讲中国经济社会是在什么样的制度基础上通过怎么样的运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发展的结果如何保障人民共享。帮助学生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增强制度自信。
第一单元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
  第一课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第二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综合探究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我国的社会保障
 综合探究 践行社会责任 促进社会进步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生产关系)
经济高质量发展
生产力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目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章节 高考真题 涉及考点 预测
经济所有制结构 2023·广东(5/17);2023·浙江(10/30); 2023·湖南(17);2022·辽宁(4);2022·山东(2); 2024·湖北(1) 国企改革、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经营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会考查,第三课内容尤为重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23·广东(4);2023·江苏(9);2023·湖南(4); 2023·天津(5/13);2023·辽宁(3/4);2024·江苏(20);2024·湖北(2);2024·黑吉辽(4) 市场调节、宏观调控
我国经济发展 2023·江苏(10);2023·天津(4); 2023·北京(12/13/19);2023·浙江(11-13); 2023·辽宁(19);2023·新课标(14/15); 2023·山东(2/3/17);2023·湖北(2/3/5/17); 2024·湖北(2/16);2024·黑吉辽(3) 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格局、实体经济、人民中心
分配制度社会保障 2023·广东(3);2023·天津(13);2023·山东(4);2022·北京(10/11);2022·山东(3)2024·湖北(16) 收入分配、社会保障
体系构建(必修2《经济与社会》第一课)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是什么
怎么做
为什么
是什么
怎么做
为什么
公有制的构成
公有制的地位和作用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
非公有制的构成
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
非公有制的地位和作用
课标要求
1. 理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
2.了解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地位与作用,阐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明确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考点一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个性)
知识1 生产资料所有制(共性)
1.物质资料生产
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作用:不同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同一个社会可以有不同形式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2023年6月 浙江选考)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 )
①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
②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
③劳动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④人类首先必须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2022年5月,教育部发布《义务教有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其中根据不同学段制定了“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等学段目标(下图)。开设劳动课程旨在让学生懂得( )
①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的条件
②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
③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手段
④劳动是创造和实现价值的唯一源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3.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内容
地位
如何做(要求)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这一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中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科学指引,在坚持社会主义各项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知识2 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经济)
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为什么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
构成
①经济制度 角度
②生产力 角度
③共同富裕 角度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公有制经济为国家建设、国防安全、人民生活改善作出了突出贡献,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生产资料公有制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是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制度基础,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采取按劳分配制度,有利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P5)
2.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①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②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国有资产占优势
国有经济
国有企业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P6
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
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易错点:公有→主体(比重);国有→主导(方向))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 所有行业和领域
2.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注意:国有经济比重少一些,不会影响社会主义性质。
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
易错提醒
①公有资产≠国有资产。公有资产是由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
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构成的,主要包括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
国有资产是指属于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和财产权利的总和。公有资产包括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
②公有制主体地位强调的是比重;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强调的是方向,即重要行业和
关键领域,而不是所有行业和领域。
易混提醒
生产关系的核心、经济制度的基础:
决定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
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
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生产资料所有制
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我国当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
公有制经济
公有制经济
国有经济
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
形式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外商投资经济
港澳台投资经济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
地位
作用
知识3 非公有制经济
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并由劳动者个人支配和使用
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存在雇佣劳动关系
①主体:外国投资者
②范围:在我国境内设立的独资企业、中外共同设立企业的外商投资部分
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稳定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
②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易混易错提醒:
(1)个体经济≠民营经济,私营经济≠民营经济(民营经济=个体+私营)
(2)社会主义经济(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有+非公有)。
(3)公有与非公有的地位是否平等要具体分析。
功能定位上: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市场竞争中:二者地位是平等的,都是平等的市场主体(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平等)——主体地位 VS 非主体。
在政策待遇上:国家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
※综合题: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为什么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①②③
2.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3.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4.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之中。有利于发挥各种所有制的长处,调动不同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 ,取长补短,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关系、意义P7)
※综合题: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根本上是由社会主义性质、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和发展状况决定的,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根本原因)
2.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地位)
3.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之中。有利于发挥各种所有制的长处,调动不同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 ,取长补短,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关系、意义)
4.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时代)
1. (2021·浙江1月选考)早在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从上述“五六七八九”中可以看出,我国民营经济是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②推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③增强国力、支持科技进步的关键力量
④改善民生、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2.(2023·广东)2019-2022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情况见下图。
上图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国( )
①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
②非公有制经济中,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③利用外资结构不断优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④高技术产业是实际使用外资额增长最快的产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3.【2022年6月新高考浙江卷】下图为2012-2019年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占国内社会资产总额的比例变化情况。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
①国有经济的控制力逐渐增强
②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在国内社会资产总额中的占比波动上升
③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稳步提高
④公有资产总额在国内社会资产总额中的优势不断扩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C
4.(2023·全国·高考真题)2022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全国20余个省(区、市)1万多个专利权人开展专利产业化过程中的主要制约因素专题调研。调研结果见图。根据调研结果,要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政府应将重心放在( )
①加强专利技术交易市场或平台建设
②激励企业购买和引进国外专利技术
③吸纳社会资本、建设科研成果转化试验基地
④制定和完善专利产业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政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