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4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目标驱动型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4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目标驱动型教案

资源简介

4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1。了解这则通讯所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与重要意义,感受作者在作品中体现的情感。
2.思考作者是怎样获取、组织各种新闻事实的,理解新闻采访的作用和价值。
3.掌握通讯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
一、新课导入
观看:辽宁舰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陆视频(内容见本课文件夹)
展示:辽宁舰相关图片
二、新课教学
目标导学一:了解通讯,整体感知内容
1。学习本课之前,先让学生了解通讯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什么是通讯 主要种类有哪些?有什么特点?
明确: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它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它和消息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比消息更具体更系统。
通讯的特点:新闻性、文学性、评论性
2。这篇文章的主标题是:一着惊海天。通读课文,完成下面的任务:
(1)本文是事件通讯,所记事件是“着”,请以“着”为线索划分文章层次;
(2)给“惊"组词,用这个词来表达你读完文章的感受;
(3)说说“海天”的意思是什么。
明确:(1)本文是事件通讯,所记事件是“着”,请以“着”为线索划分文章层次;
着舰前(1—4)-—着舰过程(5-19)-—着舰后(20-26)
(2)给“惊”组词,用这个词来表达你读完文章的感受;
惊喜、震惊、惊艳……
(3)说说“海天"的意思是什么。着舰区域的大海与天空,引申为“世界”.
目标导学二:研读文章,思考讨论
读内容:
(一)着舰前
阅读1-4段,思考:
1.每一段写了什么内容?
2。这四段作为一个整体,对于整篇文章有何作用?
明确:
1.第1段:交代着舰的地点
第2段:交代着舰的时间、事件
1、2段都有环境描写,找到相关句子,说说其作用。
明确:描写海风之大、海浪之汹涌,为下文舰载机着舰设置了整体环境,突出此时着舰之险,衬托了我国着舰技术的成熟。
第3段:航母舰载机上舰对中国海军的意义
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服役第二天,有人在位于英国纽卡斯尔市的北洋水师水兵墓前,放了一张山东舰的照片.(PPT呈现照片)
明确:第4段:强调舰载机着舰的难度与风险
渲染出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的关注和阅读兴趣,为下文写舰载机着舰后人们的喜悦做铺垫。
2.这四段作为一个整体,对于整篇文章有何作用?
明确:渲染了一种庄严、紧张而又有条不紊的氛围.
(二)着舰过程
1。阅读5—15段,分析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明确:运用了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其作用是通过语言描写,清楚地交代了舰载机降落前的情形,神态描写则进一步强化了紧张的气氛。
除了人物描写,你还能从哪些词句上感受到这种紧张的氛围?
明确:“刀尖上的舞蹈” (比喻)
塔台内,时钟指针的每次跳动,都在揪着人心。(细节描写)
2.阅读18、19段,品味下面两个句子。
(1)绕舰一转弯,二转湾,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2)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缆索.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明确:(1)运用比喻,把舰载机比作“凌波海燕”,写出了舰载机飞行的轻巧灵活,表现了飞行员高超的飞行技术。
(2)“眨眼之间”“刹那间”强调了着舰时速度之快,时间之短,“触”“牢牢地”“稳稳地”写出了着舰的有条不紊与成功。
(三)着舰后
这一部分着重表现着舰成功后人们的喜悦与激动,仔细阅读,说说作者是怎样展现这种情感的?
明确:主要运用人物描写表现人们的喜悦与激动。
例如,第20段:敏锐地抓住了舰载机被拦停后的“巨大‘V’字”,对其做了细节呈现.用这个象征胜利的形象,点出这次降落的意义,并为下面描写舰上人们感情的爆发再次蓄势。
第22段:插入资料,回溯中国科研工作者和军人顽强攻关、打破封锁的历程,突出了舰载机着舰的不易,强调了它在精神方面的价值,进一步将热烈的气氛推向高潮。
资料:1970年,刘华清将军接到了一项重大任务:提出关于建造中国航空母舰的初步意见。刘老将军仅仅用了2个月的时间,就提交了有关发展航母的初步意见和论证方案。1980年5月,64岁的刘华清将军率团访问美国,在11天的考察中,美方安排的“压轴戏”就是参观“CV—63小鹰"号航空母舰.当刘华清将军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再看看航母舰载直升机时,由于美军不让触碰航母上的设施,要求中国代表团尽量保持一定距离观看,刘华清将军也遵从礼仪之道,站在远处谦虚得像一个懵懂的学生,已经顾不得将军的风度,努力踮起脚尖仔细打量。
三、课堂小结
1.学写法
明确:
(1)善于渲染氛围,长于铺垫蓄势,充分突出新闻事件本身的扣人心弦之处;
(2)通过引用相关资料,给读者提供了“新闻背后"的事实,使文章更有深度和厚度。
2。品用词
记者是带着喜悦、自豪的心情写下这篇通讯的,在遣词造句上多有流露。再读课文,勾画出蕴含作者情感的词语,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自由赏析,以下为参考词语
斩浪向前、艳红、迎风招展、一丝不苟、从容地、娴熟、宽阔笔直、凌波海燕、
轻巧灵活、几近完美、牢牢地、稳稳地、白手起家、从零开始、忘情地、风采、镌刻……
3。明主旨
本文是一篇通讯,通过报道我国首艘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的过程,歌颂了中国海军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四、拓展延伸
观看: 山东舰起降歼 ( 山东舰起降歼-15。mp4 )-15 (内容见本课文件夹)
五、板书设计
一着惊海天
着舰前 意义
着舰过程 成功
着舰后 激动
可取之处 这篇通讯思路清晰,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结构和线索,分析课文内容,体会修辞和关键语句含义。观看成功着舰视频,增强学生的爱国情环。
不足之处 典型场面描写的写法比较难掌握,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获得体验,通过必要的练习进行强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