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教学目标认识“豌、僵”等9个生字,会写“豌、按”等15个字,会写“豌豆、按照”等18个词语。01阅读时能积极思考,针对课文的局部和整体提出自己的问题。02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情感。03童话导入援题质疑深入情境认字识词初读课文角色扮演童话导入,援题质疑19世纪丹麦著名童话作家,被尊称为“现代童话之父”。他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装》等。《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是他创作于1853年的一篇童话。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童话导入,援题质疑童话导入,援题质疑读课文,积极思考,看看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随文画出容易错的字词。思考“五粒豆有什么不同之处?五粒豆分别做了什么事?”深入情境,认字识词深入情境,认字识词jiáwānànjiānɡtáiqiúkuànɡyìyùjiēpā荚豌按僵苔囚框溢预揭啪深入情境,认字识词囚会意字:“人”在框里就像人被关在一个牢房里,也像第五粒豆钻进了长满青苔的裂缝里。深入情境,认字识词僵框jiāngkuàng①直挺挺,不灵活②双方相持不下,两种意见不能调和镶在器物外围有支撑作用或保护作用的东西。jiǎn水笕连接起来引水用的长竹管。横安在屋檐上承接雨水的长竹管。深入情境,认字识词深入情境,认字识词洋溢(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深入情境,认字识词wān左窄右宽,豆字旁的最后一笔是提。左边“豆”的最后一笔提和右边“宛”的第五笔横撇相互避让。深入情境,认字识词kǒng上下结构。下半部分的心字底要写得扁平,卧钩起笔与左边第二画竖的起笔齐平。生字练写豌按舒适恐僵硬枪耐探愉曾12345678910111213第1—12自然段写豆荚成熟后,五粒豆被一个男孩当作玩具枪的子弹,在射出去之前各自憧憬未来。1415161718192021222324第13-21自然段详细讲述了第五粒豆的经历,它落在顶楼窗子下面一个长满了青苔的狭小缝隙里,顽强地生根、长叶、开花,使病床上的小女孩备受鼓舞。第22-24自然段先简述其余四粒豆的命运,然后写小女孩伴随着豌豆花的盛开,拥有了健康和快乐。初读课文,角色扮演第一、二粒豆自高自大第三、四粒豆不满足现状第五粒豆随遇而安现在我要飞向广大的世界里去了!如果你能捉住我,就请你来吧!我将直接飞进太阳里去。这才像一粒豌豆呢,而且与我的身份非常相称!我们到了哪儿,就在哪儿住下来。不过,我们还得向前滚。我们才会飞得最远呢!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作业阅读《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提出至少两个关于五粒豆子性格特点、行为动机、结局的问题,并写出你对这些问题的理解。示例:课文说被青苔包裹的豌豆像“一个囚犯”,..但它却长得很好,为什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2课时课题: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内容分析】童话故事《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讲述了豆荚成熟裂开后,五粒豆飞到广阔世界中所经历的不同生活。课文重点描写第五粒豆的神奇经历,它落进顶楼窗子下一个长满青苔的裂缝里,慢慢发芽、开花,带给病床上的小女孩生机和活力。作为本单元的首篇课文,提问策略又是初次出现,因此激发学生的提问兴趣为重中之重。【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的小确幸与爱的力量,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知与珍惜,进一步树立文化自信,相信每一份微小的努力都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语言运用:通过角色扮演、复述故事等教学活动,学生将有机会运用所学语言进行创造性表达,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如分析五粒豌豆的不同选择及其背后的原因、探讨第五粒豌豆为何能给小女孩带来如此大的影响等。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审美创造:引导学生在品读中感受五粒豌豆在成长过程中的美好时刻,认识到第五粒豌豆为人们做好事的美好心灵。【教学目标】1.认识“豌、僵”等9个生字,会写“豌、按”等15个字,会写“豌豆、按照”等18个词语。2.阅读时能积极思考,针对课文的局部和整体提出自己的问题。3.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情感。【教学重点】通过故事的情节,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梳理问题的类别,知道哪些是针对局部提问,哪些是针对全文提问。【课时安排】 2课时活动流程:童话导入,援题质疑→深入情境,认字识词→初读课文,角色扮演情境导入: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作品《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教学设计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第一节:童话导入,援题质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读过的童话,并总结童话的特点,了解作者。“安徒生: 19世纪丹麦著名童话作家,被尊称为“现代童话之父”。他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装》等。《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是他创作于1853年的一篇童话。”是的,童话有着丰富的想象,也有着奇妙的情节。有的情节充满惊喜,有的情节出乎意料,令你无法预测。 预设:《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等。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课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去感受童话的奇妙!齐读课题。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单元导读,首先,一个大大的问号出现在眼前,一起读读旁边宋代理学家陆九渊的这句话:“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它要求我们做些什么。 (学生全齐读)预设:做学问最怕的是没有疑问和困惑,有疑问才会有进步。生:导读要求我们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阅读时,从不同的角度去提问,能激发思考,带来更多的阅读收获。本单元就是提问策略单元。这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你们看,它在题目下面为我们安排了学习任务,大家一起读。 (齐读)读课文,积极思考,看看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设计意图: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导入环节,通过《安徒生童话》引导学生感受童话的奇妙,并结合单元导读及课前要求明确任务,使学生在阅读时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第二节:深入情境,认字识词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看到课题《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你们会有哪些问题?很好,带着你们的问题,我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五粒豆有什么不同之处?五粒豆分别做了什么事?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这篇课文,边读边思考“五粒豆有什么不同之处?五粒豆分别做了什么事?”自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检查字词,扫清障碍。“本课要求认识9个生字。其中,“囚”适合随文识记,可以在学到“囚”字相关段落时,根据会意字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字形结构,联系课文内容进行理解:“人”在框里就像人被关在一个牢房里,也像第五粒豆钻进了长满青苔的裂缝里。“僵、框”可以通过集中识字的方式进行,读好后鼻韵母,认清字形。“僵、框”都是左右结构,“僵”右边有两个“田”,“框”右边是半包围结构。”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陌生词语配图、结合上下文理解。如:水笕 洋溢 认识生字:.........形象记忆词语:预设1:遇到“水笕”这个词,我感到非常陌生,配图“水笕”是屋外用于收集雨水的竹管,一目了然。“洋溢”这个词,两个字都是三点水,我推测它的本意跟水有关,但是根据词语所在的位置来判断,在这儿指小姑娘的脸上充满着健康的光彩。观察字形,指导书写。豌:右半边左下角是“夕”,里面只有一点;倒数第二笔是横折钩,不要写成横钩。左边“豆”的最后一笔提和右边“宛”的第五笔横撇相互避让。恐:上部左边最后一笔是提。下部心字底写扁平,卧钩起笔与左边的竖点起笔齐平,另外两点同向排列。 学生练写设计意图:通过检查字词,扫清阅读障碍,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如随文识记、集中识字、配图理解、结合上下文理解等,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生字新词,同时激发他们的联想和创造力。第三节:初读课文,角色扮演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这篇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第1—12自然段写豆荚成熟后,五粒豆被一个男孩当作玩具枪的子弹,在射出去之前各自憧憬未来。第13-21自然段详细讲述了第五粒豆的经历,它落在顶楼窗子下面一个长满了青苔的狭小缝隙里,顽强地生根、长叶、开花,使病床上的小女孩备受鼓舞。第22-24自然段先简述其余四粒豆的命运,然后写小女孩伴随着豌豆花的盛开,拥有了健康和快乐。 阅读全文并划分层次。我们先来细读第一部分内容,边读边思考:“五粒豆分开时各自的打算是什么?五粒豆子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你最喜欢哪一粒豆子呢?”现在,我请五位同学分别扮演这五粒豆子,找出它们说的话来演一演。 生1:(读)“现在我要飞向广大的世界里去了!如果你能捉住我,就请你来吧!”这是一粒怎样的豆子?师:它是一个自高自大的豆子,你再来读一读!师:这两粒豆子不满足于留在原地,而是希望继续前进,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师:你读出了什么? 生1:向往自由的豆子,对未来有憧憬的豆子。生2:“我,”第二粒说,“我将直接飞进太阳里去。这才像一粒豌豆呢,而且与我的身份非常相称!”生3.4:“我们到了哪儿,就在哪儿住下来。”“不过,我们还得向前滚。”“我们才会飞得最远呢!”生5:“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它是一粒随遇而安的豆子。五粒豆子有不同之处,就是他们各自的打算都不同。那他们有没有相同之处呢?在你们心中,哪粒豆子最令你印象深刻呢?请说明理由。 预设:他们对自己的经历都很满意。预设:第五粒豆子!因为它给一个生病的小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设计意图:帮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理解和表达文本中的人物性格特点;提升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文学理解能力;鼓励学生在讨论中分享对人物性格的个人见解,并学会从多角度分析文本。课堂总结:我们从童话故事入手,回顾了学生们熟悉的童话,并总结了童话的特点,如丰富的想象力和奇妙的情节。这为学习《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打下了基础。在阅读课文前,我们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五粒豆子的不同之处和各自的行动计划。同时,学生们通过自由阅读,带着问题探索文本内容,巩固生字词汇。学生们进行了角色扮演,分别扮演五粒豆子,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态度。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也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文本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作业布置:阅读《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提出至少两个关于五粒豆子性格特点、行为动机、结局的问题,并写出你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板书设计:最初的愿望: 第一粒豆 飞向广大的世界 第二粒豆 直接飞进太阳里 第三、四粒豆 到了哪就在哪住下来 第五粒豆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评价量表(或评价设计):评价项目评分标准自评师评生字识记能否准确认读并书写本课生字☆☆☆☆☆角色扮演能否准确表现豆子的性格特点,语言表达清晰☆☆☆☆☆思考表达能否积极思考并清晰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四上第二单元《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上(1).doc 四上第二单元《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上.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