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第四章 多种多样的运动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节 地 球 的 转 动(1)--- 地球绕地轴自转教学目标科学观念:了解地球自转运动的特点;了解地球自转的运动周期;了解时区的划分;理解昼夜成因及昼夜交替的原因;了解地方时出现差异的原因;科学思维:分析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出现时差的原因;能图文转换,从已有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探究实践:通过转动地球仪,体会地球的自转方向及昼夜交替的产生;在实验中体会昼夜交替是一种周期性变化;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地球自转引起的地理现象,提升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等能力;态度责任:形成积极观察身边事物的观念;认识到科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复习巩固1、地球仪是按 缩小的地球 ;2、八大行星绕太阳运动时的方向是 ;3、地球是一个的 球体;4、地球属于太阳系中的 星,本身不 、不 ;5、地球仪上的地轴,这是一根的 轴;地轴的北端总是指向附近;用手拨动地球仪,地球仪会能绕着 转动。6、地球仪上,经线是与赤道 的线,东经和西经各180 。0 经线又称 线。一定比例缩小 模型自西向东赤道略鼓、两极稍扁行发光 发热假想北极星地轴垂直本初子午把照相机对着北极星附近的星空进行延时摄影,就会得到一张星星绕北极星运动的轨迹照片。通过这张照片,我们能否推断地球到底是怎样运动的 照片中的星辰主要为恒星,位置相对固定。地轴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绕地轴旋转,因此北极星始终位于圆心,其他星辰相对地球上的拍摄地点而言,位置不断变化。因拍摄地点随地球自转,作圆周运动,所以拍摄到的恒星相对拍摄点作圆周运动,形成圆形轨迹。故可以判定:地轴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绕地轴旋转。新知导入新知讲解一、地球绕地轴旋转1、地球自转:地球绕着自己的轴心旋转的运动,称为地球的自转。(1)自转的中心:地轴地轴与赤道垂直;与自转轨道面夹角约66.5 ;地轴的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方向;(2)自转周期:23时56分(约24小时),称为一个太阳日(简称1日)。新知讲解(3)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视频:地球的自转特点视频:地球的自转原因新知讲解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1)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地球绕着太阳自西向东旋转时,我们常默认地球为参照物,假定地球是静止的,所以看到的是太阳等天体是自东向西旋转的,所以我们看到的现象是“日月星辰东升西落”。(2)昼夜交替:地球自转一周,白天和黑夜变换一次;迎着太阳的一半地表为白天,背着太阳的一半地表为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不停地变换,所以有昼夜交替现象。探索活动1、将一个装在灯座上的电灯泡放在一张桌子的中央,灯泡模拟太阳。在离灯泡约1m处的桌面上放一个地球仪。2、关闭房间内的其他光源,点亮灯泡,观察地球仪上有哪些部分被灯光照亮,哪些部分没有被灯光照到。3、在地球仪上标注自己所在的位置,将地球仪转一圈,记录自己的位置:什么时候是被照亮的,照亮代表白天;什么时候是暗的,暗代表黑夜。地球仪朝向灯泡的一半被灯光照到,背向灯泡的另一半没有被灯光照到。如图时,甲位置时为黑夜,乙位置为白天;将地球仪转一圈,甲位置变为白天,乙位置变为黑夜。新知讲解二、昼夜交替现象1、昼半球和夜半球:地球是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且能反射太阳光,所以如果我们从北极上空俯瞰地球,可以发现太阳光始终照亮着半个地球表面。同一时间里,太阳光照射到的地球区域是昼半球;而照射不到阳光的另一半区域是夜半球。新知讲解2、昼夜交替:因为不发光、不透明的地球沿自西向东的方向不停地转动,白昼与黑夜也就交替出现了,这就是昼夜交替现象。地球每自转一周,白天和黑夜就更替一次,时间约为24小时,即一天。思考讨论1、图中,4、B、C、D为地球赤道上的四个位置,此刻,D位置与B位置的时间分别为几点 A位置与C位置的昼夜情况如何变化 2、想一想,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球在不停地绕地轴旋转 B点为半夜12点;D为正午12点;A位置刚好由白天转为黑夜;C点刚好由黑夜转向白天。昼夜交替、太阳东升西落、月球东升西落、水平运动的物体会出现右偏现象;河流的右岸被水侵蚀严重些……新知讲解三、地方时的差异1、太阳东升西落:地球自转使我们看到的太阳位置在一天中不断地发生变化。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来时,我们迎来黎明的曙光,揭开了白天的序幕;当太阳在西方落下,我们送走落日的余晖,夜晚也随之而来。2、地球上偏东方向先看日出:由于地球的自转,偏东的地方先看到日出,偏西的地方后看到日出不同经度的地方产生了不同的地方时。偏东的地方时间早,偏西的地方时间晚。新知讲解3、时区:(1)时区:有共同时间标准的法定区域。(2)时区的划分: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制定了时区制度,每一时区内一律使用其中央子午线的时间。东西半球各12个时区。以格林尼治本初子午线为标准线,东西两侧各7.5°经线范围内所组成的时区称为“零时区”。每15 为一个时区;向东(或西) 分别称东(西)一区,东(西)二区,……东(西)十二区。新知讲解图4.2-4 全球时区分布图(3)全球时区分布:新知讲解(4)地方时的差异:①每差一个时区,区时相差一个小时,相差多少个时区,就相差多少个小时。②东边的时区时间比西边的时区时间早。(5)北京时间:北京处于世界时区划分中的东八区,同英国格林尼治标准时间整整相差8小时。我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思考讨论1、在杭州(东八区)举办的第十九届亚运会开幕式于2023年9月23日20:00举行,在英国伦敦(中时区)如果想观看开幕式的电视实况转播,应选择什么时间 2、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约为24小时。想一想这样的周期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有利影响。英国伦敦是中时区,与杭州东八区相差八个时区,即相差八个小时,且杭州位于东侧,所以伦敦晚8个小时,杭州2023年9月23日20:00时,伦敦应该是24日凌晨4时。使地球表面有适于生命形成和发展的温度条件,地球自转周期为一天,地球上有一半的地方在阳光的照射下,且在不停地变化中,使白昼增温不至于过高,黑夜却不至于过低。随堂练习1、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是( )A.自西向东 24小时B.自西向东 12小时C.自东向西 24小时D.自东向西 365天A随堂练习2、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地球自转息息相关,下列生活场景中离不开地球自转的是( )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②我们吃早餐时,给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要说“晚上好!”③每天大家都读书、看报,学习知识④北京人去新疆,开始会很不适应,原因有很多,比如在北京吃晚餐时,新疆太阳还很高,大家都还要工作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C随堂练习3、以极地为中心的地球自转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A点是昼长夜短,正值夏季B.此时B处要天亮,而C处进入夜晚啦C.此图是南半球的日照图D.H在A的北方,在B的东方A随堂练习4、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南极上空俯视地球,地球绕地轴旋转的方向是 。(2)假如地球是一个透明的球体,那么 。(3)假如地球的自转速度变慢,那么 。(4)假如地球反方向自转,那么你将看到 。顺时针没有昼夜之分一天时间变长日月星辰西升东落随堂练习5、小科在模拟地球自转活动时(如图甲),进行以下操作:①剪一块白纸板,画上箭头,模型太阳平行光线;②用火柴梗模拟“人”;③在地球仪上找到学校所在地的大致位置,将火柴梗用橡皮泥固定在地球仪上;④转动地球仪,观察并记录太阳方位的变化。(1)步骤④中转动地球仪的方向为 ;(2)当地球旋转到图乙中的 位置时(填字母),“人"影最短:(3)当地球旋转到图乙的C位置时,小科看到的太阳方位是 。自西向东B西南(或西)课堂总结1、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自转周期为23小时56分(24小时,1日),自转时地轴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地轴与公转道面(黄道面)成66.5 夹角;2、地球自转会出现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异等现象。3、昼夜交替的原因:①地球不发光不透明;②地球不停自转;4、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其中12个东时区和12个西时区;每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时间相差1个小时,北京位于东八区。板书设计4.2 地球的转动(1)……地球绕地轴自转1、地球自转:中心:地轴方向:自西向东不停周期:23小时56分(24小时,1日2、地球自转产生现象: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异3、昼夜交替的原因:①地球不发光不透明;②地球不停自转;4、时区:全球24个时区,每个时区经度相差15度,时间相差1小时;北京位于东八区。作业布置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2、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3、完成学案中“课后巩固”;4、预习“地球绕太阳公转”相关内容。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七上科学§4.2地球的转动(1)教学设计课题 4.2地球的转动(1)……地球绕地轴自转 单元 四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上教材分析 本课时内容为新浙教版七上第四章第2节地球的转动的第1课时:地球绕地轴自转。教材是学生在前面对静态地球的认识及八大行星绕日运动初步了解的基础上,继续通过探究让学生体会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以及由此体验太阳的东升西落和昼夜交替的规律,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地球绕日公转做好准备,是学生对地球原有认识的延伸,从静态到动态地认识地球,所以对学生形成空间想象、抽象思维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地球自转运动的特点;了解地球自转的运动周期;了解时区的划分;理解昼夜成因及昼夜交替的原因;了解地方时出现差异的原因;科学思维:分析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出现时差的原因;能图文转换,从已有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探究实践:通过转动地球仪,体会地球的自转方向及昼夜交替的产生;在实验中体会昼夜交替是一种周期性变化;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地球自转引起的地理现象,提升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等能力;态度责任:形成积极观察身边事物的观念;认识到科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重点 地球自转的特点难点 从不同位置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复习:1、地球仪是按 缩小的地球 ; 2、八大行星绕太阳运动时的方向是 ; 3、地球是一个的 球体; 4、地球属于太阳系中的 星,本身不 、不 ; 5、地球仪上的地轴,这是一根的 轴;地轴的北端总是指向 附近;用手拨动地球仪,地球仪会能绕着 转动。 6、地球仪上,经线是与赤道 的线,东经和西经各180 。0 经线又称 线。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把照相机对着北极星附近的星空进行延时摄影,就会得到一张星星绕北极星运动的轨迹照片。 通过这张照片,我们能否推断地球到底是怎样运动的 参考:照片中的星辰主要为恒星,位置相对固定。地轴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绕地轴旋转,因此北极星始终位于圆心,其他星辰相对地球上的拍摄地点而言,位置不断变化。因拍摄地点随地球自转,作圆周运动,所以拍摄到的恒星相对拍摄点作圆周运动,形成圆形轨迹。 故可以判定:地轴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绕地轴旋转。 一、地球绕地轴旋转 1、地球自转: 地球绕着自己的轴心旋转的运动,称为地球的自转。 (1)自转的中心:地轴 地轴与赤道垂直;与自转轨道面夹角约66.5 ; 地轴的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方向; (2)自转周期:23时56分(约24小时), 称为一个太阳日(简称1日)。 (附视频)(3)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 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1)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地球绕着太阳自西向东旋转时,我们常默认地球为参照物,假定地球是静止的,所以看到的是太阳等天体是自东向西旋转的,所以我们看到的现象是“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2)昼夜交替: 地球自转一周,白天和黑夜变换一次;迎着太阳的一半地表为白天,背着太阳的一半地表为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不停地变换,所以有昼夜交替现象。 探索活动:1、将一个装在灯座上的电灯泡放在一张桌子的中央,灯泡模拟太阳。在离灯泡约1m处的桌面上放一个地球仪。 2、关闭房间内的其他光源,点亮灯泡,观察地球仪上有哪些部分被灯光照亮,哪些部分没有被灯光照到。 3、在地球仪上标注自己所在的位置,将地球仪转一圈,记录自己的位置:什么时候是被照亮的,照亮代表白天;什么时候是暗的,暗代表黑夜。 二、昼夜交替现象 1、昼半球和夜半球: 地球是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且能反射太阳光,所以如果我们从北极上空俯瞰地球,可以发现太阳光始终照亮着半个地球表面。同一时间里,太阳光照射到的地球区域是昼半球;而照射不到阳光的另一半区域是夜半球。 2、昼夜交替: 因为不发光、不透明的地球沿自西向东的方向不停地转动,白昼与黑夜也就交替出现了,这就是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每自转一周,白天和黑夜就更替一次,时间约为24小时,即一天。 1、图中,4、B、C、D为地球赤道上的四个位置,此刻,D位置与B位置的时间分别为几点 A位置与C位置的昼夜情况如何变化 2、想一想,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球在不停地绕地轴旋转 三、地方时的差异 1、太阳东升西落: 地球自转使我们看到的太阳位置在一天中不断地发生变化。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来时,我们迎来黎明的曙光,揭开了白天的序幕;当太阳在西方落下,我们送走落日的余晖,夜晚也随之而来。 2、地球上偏东方向先看日出: 由于地球的自转,偏东的地方先看到日出,偏西的地方后看到日出不同经度的地方产生了不同的地方时。偏东的地方时间早,偏西的地方时间晚。 3、时区: (1)时区:有共同时间标准的法定区域。 (2)时区的划分: 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制定了时区制度,每一时区内一律使用其中央子午线的时间。东西半球各12个时区。以格林尼治本初子午线为标准线,东西两侧各7.5°经线范围内所组成的时区称为“零时区”。然后再向东(或西)方向延伸,以东(西)经15°、30°…180°为中央线的时区,分别称东(西)一区,东(西)二区,……东(西)十二区。 (3)全球时区分布: (4)地方时的差异: ①每差一个时区,区时相差一个小时,相差多少个时区,就相差多少个小时。 ②东边的时区时间比西边的时区时间早。 (5)北京时间: 北京处于世界时区划分中的东八区,同英国格林尼治标准时间整整相差8小时。我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 思考讨论:1、在杭州(东八区)举办的第十九届亚运会开幕式于2023年9月23日20:00举行,在英国伦敦(中时区)如果想观看开幕式的电视实况转播,应选择什么时间 参考:英国伦敦是中时区,与杭州东八区相差八个时区,即相差八个小时,且杭州位于东侧,所以伦敦晚8个小时,杭州2023年9月23日20:00时,伦敦应该是24日凌晨4时。2、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约为24小时。想一想这样的周期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有利影响。 参考:使地球表面有适于生命形成和发展的温度条件,地球自转周期为一天,地球上有一半的地方在阳光的照射下,且在不停地变化中,使白昼增温不至于过高,黑夜却不至于过低。课堂练习 1、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是( A ) A.自西向东 24小时 B.自西向东 12小时C.自东向西 24小时 D.自东向西 365天2、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地球自转息息相关,下列生活场景中离不开地球自转的是( C ) 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②我们吃早餐时,给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要说“晚上好!”③每天大家都读书、看报,学习知识④北京人去新疆,开始会很不适应,原因有很多,比如在北京吃晚餐时,新疆太阳还很高,大家都还要工作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3、以极地为中心的地球自转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A.此时A点是昼长夜短,正值夏季B.此时B处要天亮,而C处进入夜晚啦C.此图是南半球的日照图D.H在A的北方,在B的东方4、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南极上空俯视地球,地球绕地轴旋转的方向是 。 (2)假如地球是一个透明的球体,那么 。 (3)假如地球的自转速度变慢,那么 。 (4)假如地球反方向自转,那么你将看到 。 [答案:(1)顺时针(2)没有昼夜之分(3)一天时间变长(4)日月星辰西升东落]5、小科在模拟地球自转活动时(如图甲),进行以下操作:①剪一块白纸板,画上箭头,模型太阳平行光线;②用火柴梗模拟“人”;③在地球仪上找到学校所在地的大致位置,将火柴梗用橡皮泥固定在地球仪上;④转动地球仪,观察并记录太阳方位的变化。(1)步骤④中转动地球仪的方向为 ;(2)当地球旋转到图乙中的 位置时(填字母),“人"影最短:(3)当地球旋转到图乙的C位置时,小科看到的太阳方位是 。[答案:(1)自西向东(2)B(3)西南(或西)]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课堂小结 1、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自转周期为23小时56分(24小时,1日),自转时地轴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地轴与公转道面(黄道面)成66.5 夹角; 2、地球自转会出现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异等现象。 3、昼夜交替的原因:①地球不发光不透明;②地球不停自转; 4、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其中12个东时区和12个西时区;每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时间相差1个小时,北京位于东八区。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板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七上§4.2地球的运动(1)学案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自转运动的特点;2、了解地球自转的运动周期;3、了解时区的划分;4、理解昼夜成因及昼夜交替的原因;5、了解地方时出现差异的原因。一、知识点梳理:知识点1、地球自转特点:1、地球是一个不 ,也不 的球体。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从北极上空观察呈 ,从南极上空观察呈 。3、地球自转的中心是 ,这是一根 的倾斜的轴,地轴与地面约成 角。知识点2、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1、地球自转使得地球上产生了 、 、等现象。2、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地球 、 。3、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是 。4、地球每自转一周, 和 就更替一次,时间约为 小时。5、一天中本地影子最短的时间是 ;影子最长的时间为 。6、地方时差异是因为 ,导致 的地方先看到日出;人们把全球分为 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 小时,北京位于 区;我国把 时间作为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标准时间,称为“ ”。二、例题讲解例题1、假如地球自东向西自转,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将西升东落 B.月亮仍东升西落C.地球上仍有昼夜更替现象 D.地球上各地仍保持一定的昼夜温差例题2、如图为小明观察到的甲、乙两颗星星的相对位置,造成两颗星星位置变化的原因是(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天气变化 D.地形差异例题3、下列地理现象中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A.杭州地区连续两天出现阴雨天 B.赤道上每24小时出现一次昼夜更替C.杭州地区昼夜长短每天都在变化 D.位于中纬度地区的北京市四季分明例题4、小明在某地进行了“立竿见影”的探究活动。如图,从日出到正午竹竿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 )A.逐渐变短 B.逐渐变长 C.先变短再变长 D.先变长再变短(例题4图) (例题5图)例题5、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弧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是晨线。(2)地球自转过程中,朝向太阳的半球是________半球。(3)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地球表面就产生了________的现象。(4)用地球仪对着台灯的光演示一下地球自转,当巴西里约热内卢是白天时,北京是________。(5)根据上述探究,你能解释: 2024年7月26日19时30分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在法国巴黎举行,为什么中国的市民需要半夜起来观看收看开幕式的实况直播。三、随堂练习: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 )A.顺时针方向 B.自西向东 C.逆时针方向 D.自东向西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描述的是地球的( )A.自转运动 B.公转运动 C.星空变化 D.季节更替3、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如图所示。下列各图表示正确的是( )4、下面四幅图分别是东西南北四个半球,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判断下列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5、下列有关晨昏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晨昏圈与经线重合 B.晨昏圈与纬线平行C.晨昏圈为白昼、黑夜的分界线 D.晨线东面为黑夜,西面为白昼6、某班学生在学习“地球自转”时,运用地球仪做了一个演示实验。阅读演示实验方法及示意图回答:【演示实验】在暗室里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观察地球仪上的受光区域及其变化。(1)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图中字母________所表示的地轴不停地旋转运动,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________小时,地球从图中甲所示位置自转到图中乙所示位置,所需的时间约________小时。(2)这一实验演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________现象,从示意图看,此刻全部处于黑夜的大洲是________。(3)拨动地球仪,北极附近有一直不能被灯光照亮的区域,表明该地区出现了________现象。7、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1)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由于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因此太阳相对于地球 运动,所以在地球上看太阳是 。(2)昼夜交替现象:由于地球既不 , 又不 ,在同一时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被照亮的一半为 ,背着太阳的一半为 ,于是有了昼夜现象。地球自转一周,昼夜就更替一次(约 小时),又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不断地 ,这就产生了 现象。四、课后练习:1、下列现象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A.昼夜交替 B.季节变化 C.日食 D.昼夜长短变化2、下列现象由地球自转形成的有( )①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②地球上有昼、夜半球 ③地球仪上有经纬线 ④白天和黑夜的更替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在同一个地方的晚上,连续数小时观察天空,会发现( )A. 星空是静止不动的 B. 巨大的星空绕着一根轴自西向东旋转C. 星星不断地从东方的地平线没入 D. 星星不断地从西方的地平线没入4、诗人张继在《枫桥夜泊》中写道“月落乌啼霜满天”,其中造成“月落”景象的原因是(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月球自转 D.月球公转5、我们感觉不到地球自转的原因是( )A.地球在运动,人们没有运动 B.地球的运动速度太快,人们感觉不到C.人随地球一起运动,人们感觉不到 D.地球运动太慢,人们感觉不到6、如图所示的太阳光照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甲点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日出东山 B.日落西山 C.夜幕深沉 D.烈日当空(第6题图) (第7题图)7、以极地为中心的地球自转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A点是昼长夜短,正值夏季 B.此时B处要天亮,而C处进入夜晚啦C.此图是南半球的日照图 D.H在A的北方,在B的东方8、下图中,N表示北极,S表示南极,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9、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地球自转息息相关,下列生活场景中离不开地球自转的是( )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②我们吃早餐时,给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要说“晚上好!”③每天大家都读书、看报,学习知识④北京人去新疆,开始会很不适应,原因有很多,比如在北京吃晚餐时,新疆太阳还很高,大家都还要工作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0、假如地球自转的转速加快,我们“一天”的长度将( )A.变长 B.变短 C.不变 D.不确定11、演示地球自转时,用手电筒模拟“太阳”,拨动地球仪。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演示过程中,拨动地球仪的正确方向是 (填字母)。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2)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填字母)。A.昼夜现象 B.昼夜更替现象 C.四季变化 D.昼夜长短变化(3)地球自转的周期为 (填字母)。A.一年 B.一月 C.一周 D.一天12、据图回答:(1)图中右半侧属于________(填“昼”或“夜”)半球。如果图中D处是中国某地,则B处最有可能属于下列国家中的________ A.日本 B.英国 C.加拿大 D.澳大利亚(2)图中A、B、C、D四地中,处于晨昏圈上的是________,处于深夜的是________。正处于昏线的是________,那是因为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第14题图)13、图示是某摄影师在夜晚拍摄的星星视运动照片,照片中的弧线是星星绕着北极星 O 运动的轨迹。(1)若P 为某一恒星,则该摄影师看其绕北极星运动的方向为 时针;(2)根据该星星视运动照片,可以说明 。A.地球是宇宙中心 B.地球是个球体C.地球在不停地自转 D.该照片是在北半球某地拍摄的14、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请在图中用斜线画出地球上处于黑夜的部分。(2)该图是以地球的 极为中心的极地投影图,理由是 .(3)在A、B、C、D四地中,处在白昼的是 ;处在黑夜的是 ;处在晨线上的是 ;处在昏线上的是 。(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15、小勇同学在做“地球自转实验”时(如图甲所示),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剪一块白纸板,画上太阳平行光线;②用硬纸板做一个十字方向标;③在地球仪上找到学校所在地的大致位置,用大头针将十字方向标固定在该位置处,并使方向标的方向与经线、纬线一致;④按图示方向转动地球仪,观察太阳位置的变化;⑤观察并记录。请根据实验现象和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2)假如小勇站在方向标中心位置处,当地球旋转到乙图的C位置时,小勇看到的太阳所处的方位是 。(3)地球的自转会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丙图上的A,B,C,D四地中,处在深夜的是 (填字母序号)。参考答案:一、知识点梳理:知识点1、1、发光 透明 2、自西向东 逆时针 顺时针3、地轴 假想 66.5 知识点2、1、昼夜交替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2、不透明 不发光3、晨昏线 4、白天 黑夜 245、正午 日出和日落6、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偏东 八 一 东八 东八区 北京时间二、例题讲解:例题1、B解析:假如地球自东向西自转,则和现在自转方向相反。A:太阳将西升东落,正确。B:月亮将西升东落,错误。C:地球上仍有昼夜更替现象,正确。D:地球上各地仍保持一定的昼夜温差,正确。故B符合题意。例题2、A解析: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为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夜晚,星光闪烁,观察如图,造成乙、丙两星星位移是地球自转的结果,A符合题意。例题3、B解析: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选项B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形成的,选项CD是地球的公转运动形成的,选项A属于天气现象,与地球的运动无关。例题4、A解析:由于地球自转,一天中的太阳高度不断发生变化,早晨太阳高度角小,影子长,中午太阳高度角大,影子短。因此从日出到正午,竹竿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逐渐变短。故A符合题意。例题5、(1)ABC (2)昼(3)昼夜交替(4)夜晚(5)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所以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时刻不同。当巴西是白天时中国是夜晚,因此中国的观众需要半夜起来观看某些在巴西当地时间白天举行的赛事。解析: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是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1)由于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因此弧ABC表示晨线,弧ADC表示昏线;(2)由于地球不透明,太面对太阳的一侧为昼半球,背向太阳的一侧为夜半球;(3)地球的自转是围绕地轴运动,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4)巴西里约热内卢 与北京有12个小时时差,因此 巴西里约热内卢 是白天时,北京市夜晚;(5)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所以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时刻不同。巴黎与北京相差八个时区,当巴黎是26日傍晚19点30分时,此时中国是27日凌晨1点30分左右,因此中国的观众需要半夜起来观看某些在巴黎当地时间傍晚天举行的赛事。三、随堂练习:1、B 2、A 3、B 4、D 5、C6、(1)B;24;9 (2)昼夜交替;非洲、欧洲(3)极夜7、 (1)自东向西;东升西落 (2)发光;透明;白昼;黑夜;24;更替;昼夜交替四、课后练习:1、A 2、D 3、D 4、A 5、C 6、A 7、A 8、B 9、C10、B 11、(1)B (2)B (3)D12、(1)昼;D (2)A、C;B;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A点即将进入黑夜13、(1)逆 (2)C;D14、(1)(2)南;地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3)B;D;A;C(4)24小时15、(1)自西向东(2)正西(3)B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浙教版七上科学 4.2 地球的转动(1) 学案.doc 2024浙教版七上科学 4.2 地球的转动(1) 教学设计(表格式).doc 2024浙教版七上科学 4.2 地球的转动(1).pptx 地球自转形成原因.mp4 地球自转特点.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