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学目标]1.认识“闻、名”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都”,会写“南、部”等10个字,会写“黄山、南部”等11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5自然段。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4.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积累词语,背诵第2~5自然段。2.通过读课文,了解黄山奇石的特点,结合生活经验和联系上下文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能用“好像”“真像”说写句子。[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都”。会写3个生字。(重点)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文中写了黄山的哪些奇石。3.学习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一、图片引入,视频激趣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许多名山大川:桂林山水甲天下,西湖美景人人夸。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安徽省南部,那里有一座著名的山——黄山。2.你们知道黄山四绝吗?(课件出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今天,我们就来一睹黄山奇石的风姿。(板书:黄山奇石)齐读课题,理解“奇”字是指奇特的石头。3.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视频(播放视频),进一步感受黄山的美景。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2.出示会认字:(1)学生根据拼音认读生字词,开火车读,齐读。(2)点拨:“闻、仙”是前鼻音。“名、景、省、形、状”是后鼻音。(3)讲解多音字“都”。(4)去掉拼音,同桌互读。(5)自主交流识字方法:①形近字辨析:“区、巨”字形相近,可组成词串强化识记。比如“山区、地区、风景区”“巨大、巨人、巨变”。②近义词辨析:“闻名——著名”,可以将词语带入句子中区分识记。如:爱迪生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家。他的妈妈是(著名)的外科医生。③图文结合:出示“仙桃石”“仙人指路”“仙女弹琴”对应图片,理解“仙”字,在神话中把有特殊能力的人称为“仙”,仙人多住在很高的地方,所以“仙”字由“人”和“山”组成。文中作者多次用“仙”这个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叹。3.识字游戏,巩固识字:登山夺旗我能行!三、再读课文,感悟“奇”“趣”1.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6个自然段)(2)圈画出课文提到的“怪石”。(学生自主圈画)2.思考:课文详细介绍了哪些奇石?哪些奇石描写得比较简单?详写:“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略写:“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3.自由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说说从这一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1)这一自然段从四个方面介绍了黄山风景区。第一,黄山风景区中外闻名;第二,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第三,黄山风景秀丽神奇;第四,黄山有许多有趣的怪石。(2)理解“闻名”一词是著名的意思。(3)“怪石”总领全文。(4)这一段介绍了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及其景色秀丽神奇的特点。4.学习第2~6自然段。了解这些不同的“奇石”。(1)学习第2自然段:①你对哪种奇石最感兴趣?看看这是哪个奇石的图片。(出示“仙桃石”图片)②读第2自然段思考:“仙桃石”奇在哪儿?“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怪石比作大桃子;一“飞”一“落”两个动词把石头写活了,那么大的一块石头宛如小鸟一般轻松自如地从天上飞来,落在了山顶的石盘上,真是妙不可言。(2)学习第3自然段:①看,这又是哪个奇石呢?它在哪儿?它在干什么?(出示“猴子观海”图片)②读第3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写得好吗,好在哪里?“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一座陡峭的山峰”点明了位置;“猴子”点明了怪石的形状,同时也是比喻的修辞。“抱、蹲、望”这几个动词,写出了猴子动作的有趣,同时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形象地写出了猴子在陡峭的山峰上望着云海的样子。③理解“陡峭”一词:联系上下文以及结合图片,“陡峭”指坡度很大。联系生活经验:出示“陡峭的阶梯”“陡峭的公路”对应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陡峭”的意思。四、指导书写过渡:我们了解了秀丽神奇的中国黄山,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写美丽的中国汉字。1.出示10个会写字:上下结构:南、些、真、每左右结构:部、位、狗独体字:巨、升半包围:闪2.教师指导、范写“南、部、些”这3个汉字南:上小下大。“十”横笔短,竖笔略向左斜;“”的外框宽大,框内两横上短下长。部:“”“阝”宽窄相当,顶部“”高,底部“阝”低,“立”大“口”小;“阝”的竖为悬针竖。些:上部宽、大,下部窄、扁。“此”的左右宽窄相当,“止”的末笔横变提;最后两横写在横中线下,居中。3.提出要求:请同学们描红临写,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握笔姿势。学生作品展示,教师集中讲评。4.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再进行一遍临写。5.提出要求:抄写词语表中本课的有关词语。五、总结升华,激发欲望师:通过学习《黄山奇石》这篇文章,我们共同领略了黄山怪石的神奇。黄山奇石,奇在形状,它们像极了一些有趣的人和物;黄山奇石,还奇在情趣,让我们思绪万千……希望同学们有机会都能亲自去领略一番。第2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7个生字,学习用“好像”“真像”说句子。(重点)2.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难点)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根据上节课所学内容,完成下面表格吧!(第2、3自然段)详见PPT,学生自行填空。2.过渡: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仙桃石”和“猴子观海”,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几块奇石。二、品读课文,感悟“奇”“趣”1.学习第4自然段:(1)这幅图中有什么?你从中看到了什么?(出示“仙人指路”图片)(2)读第4自然段,说说“仙人指路”是什么样子的?“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站、伸、指”这几个动词写出了巨石的动作奇特,作者把这块石头比作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怪不得说是“仙人指路”,真是太有趣了!2.学习第5自然段:(1)看图描述这处奇石。(出示“金鸡叫天都”图片)(2)读第5自然段。说说“金鸡叫天都”名字的由来。“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在山峰上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这真是奇特的景观。作者写的可真是惟妙惟肖啊!3.根据4-5自然段的内容,完成下面表格吧!(详见PPT)4.根据填写的表格,思考比较:第2-5自然段在描写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相同:都有丰富的想象。每块奇石都有一个有趣的名字。都有地点和动作描写。不同:有的先写奇石的名字,有的最后才写。写奇石像什么,有的用“好像”,有的用“真像”,有的用“变成”,还有的直接写,比如,“有一只‘猴子’”。5.你最喜欢哪一处奇石?自由说一说。(课件展示四块奇石图片,引导学生自由表达)6.读第6段,说说这段话写了哪些怪石?有什么作用?预设:这段话写了“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奇石。教师总结:这段话是略写,简单地描写了黄山上其他的奇石,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伟大,表达了对黄山奇石的赞美。三、展开想象,进行说话练习1.你还知道黄山的哪些奇石?向大家介绍一下吧。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1)提出要求:读句子,用标红的词语说说图片里的石头,再写下来。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2)学生交流,教师出示示例。那石头真像一只大狗蹲在山顶,一动不动地注视着远方。那一处石头真像一位老僧人从山间走来,戴着草帽,背着药筐,在采药。(3)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有许多奇石没有具体地描写出来,你能仿照第2~5自然段的表达方法,把自己喜欢的奇石的样子具体说一说吗?①课件出示“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天鹅孵蛋”图,引导学生说一说。就说“天狗望月”吧,什么样的天狗?望着什么样的月儿?在想什么?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什么样的狮子?在怎样抢球?抢怎样的球?这就是有趣的“狮子抢球”。②学生先同桌互说,然后教师再指名说。2.提出要求:同学们刚才说得可真棒啊,让老师看到了更多的奇石!相信同学们也去过很多的地方,看到过很多景物,请同学们选几个词语说说某处景物。(1)出示词语:风景 景色 风景如画 秀丽 秀美 一枝独秀著名 名字 名不虚传 闻名 新闻 百闻不如一见(2)指名说。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用上课文中的词语说一说,把意思表达清楚,学会积累词语并会主动运用,注意尊重学生不同的感受和体验。(3)教师出示示例:我的家乡是一个秀丽的山村,那里人杰地灵,风景如画,尤其是群山中的“娘娘山”,它在群山中“一枝独秀”,直指云霄。相信只要来到这里,你也会不禁赞叹:“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哪!”桂林山水甲天下,如诗如画的秀丽风景,宛若一幅山水画卷。著名的庐山瀑布,果然名不虚传,特别壮观。四、指导书写1.分享交流:请同学们观察“巨、真、位、每、升、闪、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2.教师依次讲解并进行范写。巨:首笔横居上居中,“”在横中线上下,末笔竖折的横段超出上部。真:首横较短,下横写长。里面三横间隔相等,撇点相对。位:左窄右宽。“立”上横略短,末笔长横从“亻”下侧起笔。每:上扁下长。首笔撇从竖中线左侧起笔;“母”中间长横在横中线上,两个点写在竖中线上。升:首笔短撇稍平,从竖中线左侧起笔;长横居中,从横中线上起笔,竖撇起笔于短撇中部,末笔竖起笔高于首笔。闪:“门”的点在左上格上方;“人”居中,两笔相接于田字格中心,末笔捺改为点。狗:左窄右宽。右部“勹”的撇笔撇尖过竖中线,“口”的第二笔从横中线上起笔。3.抄写词语表中本课的“一动不动、云海、巨石、前方”等11个词语。五、总结全文课文小结:课文主要具体介绍了四种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表达了作者对黄山奇石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师总结:同学们丰富的想象,让我真真切切地理解了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的一句话。“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确如此,大家有机会的话可以随父母去黄山游玩一下。[教学板书][教学反思]《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围绕黄山石的“奇”,分别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景观。根据本课的特点及训练的要求,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认识石“奇”,还要让学生感悟石“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按照“观察——读文——想象”的方法学习第2~5自然段,然后让学生把想象到的内容说一说或者写一写。并且出示课后练习中的奇石图片让学生说一说,给奇石取名字,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体会、感悟,启迪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陶冶学生的情趣,多元化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9 黄山奇石预习目标一:朗读课文 1.初读课文。在文中用“△”划出双横线中的生字,用“○”圈出田字格中的生字。2.再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文中作者详细描写的几种奇石,用波浪线画出作者一笔带过写的奇石。预习目标二:生字新词 给下列生字或多音字注音生字:闻( ) 名( ) 景( ) 区( ) 省( ) 部( ) 秀( ) 尤( ) 其( ) 仙( ) 巨( ) 位( ) 著( ) 形( ) 状( )多音字:都( )( )给下列生字分别组两个词 南( )( ) 部( )( ) 些( )( ) 巨( )( ) 真( )( ) 位( )( ) 每( )( ) 升( )( ) 闪( )( ) 狗( )( )预习目标三:资料积累 搜集黄山的相关资料。抄写课文中我喜欢的句子:预习目标四:理解内容 1.课文介绍了中外闻名的( )风景区的奇石,其中具体描写的奇石分别是( )、( )、( )、( ),一笔带过写的奇石分别是( )、( )、( )、( ),表达了作者对黄山奇石的及祖国山河的( )之情。2.你能仿照课文的形式,介绍一下黄山的其它奇石吗?(任选一个)第四单元 9 黄山奇石预习目标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5自然段。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并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