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3.9《这些是大家的》教学设计 (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3.9《这些是大家的》教学设计 (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课题 《这些是大家的》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教学课时 2课时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识别学校中的公物,并了解其基本用途。 掌握爱护公物的方法和技巧,能够正确使用和保护学校公物。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学校中的各种公物及其作用。 让学生明白爱护公物的重要性,培养爱护公物的意识。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将爱护公物的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养成长期爱护公物的好习惯。 帮助学生理解个人行为与公共财物保护之间的关系,增强责任感。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准备及手段 准备相关课件,
教 学 流 程 动态修改部分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一段校园美景的视频,展示学校里整洁的教室、摆放整齐的桌椅、明亮的窗户等。 视频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这样美丽的校园里学习和生活,你们有没有想过,是谁让我们的校园如此美丽和舒适呢?”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校园中的各种物品。 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这些默默为我们服务的伙伴——学校的公物。”(板书课题:这些是大家的) (二)认识公物,了解用途 教师展示一些学校公物的图片,如桌椅、黑板、投影仪、体育器材等,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这些公物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作用。 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教师总结并补充,强调公物对学校生活的重要性。 (三)寻找公物,感受便利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在校园内进行“寻找公物”的活动。 每个小组发放一张“学校公物记录表”,要求学生记录下找到的公物名称、所在位置和主要用途。 学生在校园内寻找公物,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 活动结束后,各小组回到教室,整理和汇报他们的发现。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这些公物,我们的校园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四)体验活动,珍惜公物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无公物体验”活动。 让学生在没有桌椅的情况下,尝试站立完成一项简单的书写任务。 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公物制作过程的视频,展示公物从原材料到成品所经历的复杂工序。 学生观看视频后,教师提问:“看了这个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理解公物的来之不易,要珍惜和爱护它们。 (五)调查公物损坏情况 教师发放“学校公物调查表”,让学生在课后对校园内的公物损坏情况进行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公物的名称、损坏程度、损坏原因等。 提醒学生在调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不要触碰危险物品。 学生分组进行调查,记录相关信息。 (六)课堂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哪些学校公物?它们有什么作用?” 强调爱护公物的重要性:“公物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便利,我们要珍惜和爱护它们。” 布置课后作业:“完成学校公物调查表,并思考如何爱护这些公物。” 第二课时 (一)汇报交流,引入新课 各小组汇报上节课课后对学校公物损坏情况的调查结果。 展示调查表,说明公物的名称、损坏程度和原因。 教师将各小组的调查结果汇总在黑板上或多媒体课件上。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汇总的结果,提问:“从这些调查结果中,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二)分析原因,探讨方法 组织学生针对公物损坏的情况进行讨论,分析损坏的原因。 学生可能会提到人为破坏、使用不当、缺乏维护等原因。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避免公物损坏,探讨爱护公物的方法。 如正确使用公物、定期维护、制定规章制度等。 每个小组整理讨论结果,派代表进行发言。 (三)角色扮演,深化理解 教师创设情境:“假设你是一件被损坏的公物,你会对同学们说些什么?”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扮演公物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期望。 其他小组的同学观看表演后,发表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四)制定公约,落实行动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共同制定“爱护学校公物公约”。 公约内容包括爱护公物的具体行为规范、监督措施等。 学生分组讨论并起草公约,教师巡视指导。 各小组展示起草的公约,全班进行讨论和修改,形成最终的“爱护学校公物公约”。 (五)拓展延伸,培养习惯 教师展示一些其他学校或公共场所爱护公物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爱护公物的良好社会风尚。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爱护学校公物,还要关注公共场所的公物,养成爱护公物的好习惯。 组织学生开展“爱护公物小卫士”活动,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观察和记录自己及身边同学爱护公物的行为,并进行表扬和奖励。 (六)课堂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找到了爱护公物的方法,制定了公约,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遵守,让爱护公物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 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他们的积极参与和认真思考。 布置课后作业:“按照公约的要求,在接下来的一周内,每天记录自己爱护公物的行为,下节课进行分享。”
板 书 设 计 这些是大家的 认识公物 名称 用途 损坏情况 程度 原因 爱护方法 正确使用 定期维护 遵守公约
教学反思: 通过这两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学校公物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明白了爱护公物的重要性,并掌握了一些爱护公物的方法。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于爱护公物的意识还不够强烈,在实际行动中可能会出现遗忘或忽视的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强化爱护公物的意识和行为。同时,还应与家长合作,共同培养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中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