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课件(共22张PPT 内嵌视频) 2024-2025-科粤版(2024)化学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课件(共22张PPT 内嵌视频) 2024-2025-科粤版(2024)化学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第一单元 大家都来学化学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学习目标
1.记住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含义。
2.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为什么加油站禁止吸烟或拨打电话?
汽油的挥发和汽油的燃烧有何不同?
导入新课
图中哪些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为什么?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作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密度、导热性、导电性等。
1.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作化学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毒性、氧化性、稳定性、腐蚀性、酸性、碱性等。
2.物理性质
讲授新知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表1-2 几种常见物质的某些物理性质(标准大气压强下)
物质 颜色(常态) 气味 熔点/℃ 沸点/℃
水 无色(液态) 无气味 0 100
醋酸 无色(液态) 刺激性气味 17 118
铁 银白色(固态) 无气味 1 535 2 750
镁 银白色(固态) 无气味 649 1 107
氮气 无色(气态) 无气味 -210 -196
氧气 无色(气态) 无气味 -218 -183
例1 下列物质表现出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氧气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B.碳在常温下的性质稳定
C. 铁可以变成铁片 D.4℃时水的密度最大
【解析】
A. 颜色、气味、状态属于物理性质;B.稳定性指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属于化学性质;C.说明铁具有延展性,属于物理性质;D.密度属于物理性质。
B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和联系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性质确定
性质内容
区别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眼看、鼻闻、手掂量)或仪器测知
必须通过化学变化判断。在叙述物质的化学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易、难等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热性、导电性等
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
科学探究是收集证据和作出解释,进行发现、创造与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也是获取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本质、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下面我们就通过铜受热变黑的化学实验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 加热铜片
现象:铜片变黑
为什么?
猜想与假设:
(1)可能是烟灰。
(2)可能是铜与氧气反应生成的黑色物质。
铜受热变黑原因的探究

如果是烟灰
可被擦去
加热时不与火焰直接接触
如果是与氧气反应的产物
隔绝氧气进行加热,观察铜片是否变色
设计方案
【实验1-15】验证假设1的实验: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用洁净的白色抹布轻轻擦一擦已冷却的铜片黑色部分
擦不去
黑色物质不是烟灰,猜想1错误
进行实验
进一步实验:铜片不与火焰接触时加热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将铜片装在敞口的试管中加热
变黑色
不是烟灰,可能是铜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新物质
【实验1-16】验证假设2的实验: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用银白色的金属铝箔将铜片严密包裹,隔绝空气后加热,冷却后打开包裹的铝箔,观察铜片是否变色
不变色
是铜与氧气反应生成的黑色物质
现象
判断 假设1 (正确/错误),假设2 (正确/错误)。
解释 【实验1-15】说明:铜片在空气中经酒精灯加热后变黑,黑色物质不是烟灰。
【实验1-16】说明:铜片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不变色。据此可知:铜片在敞口的试管中加热后变黑,是因为铜片在空气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黑色的新物质。
铜片在隔绝空气加热后不变色
错误
正确
获取证据、分析解释
形成结论
从铜片在空气中受热变黑的现象出发,提出探究问题,结合已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作出假设,依据假设分别设计和实施实验,根据实验过程中获取的证据进行分析和解释,进而形成结论。
铜片在加热条件下,在空气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黑色物质。
生成的黑色物质是什么?
铜片和空气中的什么物质发生了反应?
反思评价
【实验1-17】将铜片直接在酒精灯上多加热几分钟,冷却,用小刀将铜片表面生成的黑色物质刮落到干净的纸上,反复数次,使得到的黑色物质足够多,再移入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硫酸。对照在【实验1-13】中观察到的现象,说明铜在空气中受热生成了什么?
现象
反思评价 铜在空气或氧气中受热生成的黑色物质是 ,所以上述结论 (填“正确”或“错误”)
黑色物质逐渐消失,溶液逐渐变为蓝色。
氧化铜
正确
表达交流
以上铜片发生的化学反应可用文字表达:
铜 + 氧气 氧化铜
加热
(Cu) (O2) (CuO)
通过对铜受热变黑原因的探究,说说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呢?
提出
问题
形成
假设
设计并
实施
实验
获取
证据
分析
解释
形成结论
建构模型
反思
评价
表达
交流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形成假设→设计并实施实验→获取证据→分析解释→形成结论,建构模型→反思评价→表达交流
课堂小结
1.下列氧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无色无味 B.沸点低
C.能支持燃烧 D.不易溶于水
2.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最为丰富多彩。下列活动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关联的一项是( )
A.放烟花 B.贴对联 C.剪窗花 D.包饺子
C
A
随堂训练
3.在化学课上,同学们看到老师做锌粒与稀盐酸反应实验时产生气泡,于是提出“铜片能不能与稀盐酸反应”这一问题。“铜片能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进行实验 B.交流与评价
C.提出问题 D.观察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