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中政治统编版一轮复习练习:必修三第9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高中政治统编版一轮复习练习:必修三第9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含解析)

资源简介

课时精练18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一、选择题
1.[2024·九省联考江西卷]白鹤,被誉为鸟类中的“活化石”,2019年被确定为江西省“省鸟”。2021年通过的《江西省候鸟保护条例》设置白鹤保护专章,这在省级立法中尚属首次;江西省依法采取鄱阳湖鸟类食物资源及水位变化监测、生态环境修复及保护等措施,成效显著。由此可见(  )
①实现生态良好必须发挥法治引领和规范作用
②生态环境保护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发展需要
③生态文明建设立法工作要立足实际大胆创新
④严格执法就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3年9月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订是该法自1999年颁布施行后,时隔近24年进行的第三次修订,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此次修订行政复议法,增加行政复议申请便民举措,强化行政复议吸纳和化解行政争议的能力,完善行政复议受理及审理程序,加强行政复议对行政执法的监督等。行政复议法的修订体现了(  )
①随着社会发展,法律的普遍约束力降低
②科学立法要符合实际、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③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法律的效力
④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4·九省联考安徽卷]2023年10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这是我国第一部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法律,为全面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根本的行为规范和有力的法治保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这表明我国(  )
①适应新时代新形势进行科学立法
②立法集中体现了全体社会成员的意志
③立法机关通过国家立法凝聚价值共识
④重视强化道德对法治建设的支撑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执法活动有法的公正,也应有法的温度。执法部门要带着感情去执法,融法、理、情于一体,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争取当事人的理解和支持,力求实现执法效果最大化。下列行为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①善待当事人,举止文明,态度公允,用语规范
②凡通过教育能够达到执法目的的,慎用或不用强制和处罚手段 ③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对涉案人员依法进行处罚 ④行政执法坚持同等情况平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集赞免处罚(如下图),济南交警柔性执法彰显教化力量。柔性执法,看上去有趣,实行起来也不是那么难,大家会比较容易记住这次“有趣的处罚”!对于轻微违法的柔性执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接纳。柔性执法(  )
A.会降低执法标准
B.会扩大行政部门自由裁量权
C.可以更好地发挥处罚案例的宣传和教化作用
D.一定会让执法效果事半功倍
6.行政机关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各级政府必须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做到严格执法。以下符合政府严格执法要求的是(  )
①某市城管执法人员依据《城市管理执法办法》规范执法 ②司法机关在审理案件时必须要忠于事实真相忠于法律 ③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海南自由贸易港法》 ④某市政府构建“四张清单一张网”,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下图漫画《任性的惩罚》启示公权力的执行者要(  )
①牢记有权也不可任性 ②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③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 ④落实法定职责必须为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8.[2024·湖南雅礼中学高三月考]“一个错案的负面影响,足以摧毁九十九个公平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执法司法中万分之一的失误,对当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伤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100-1=0”的法治思想,要求司法机关(  )
①阳光司法,以公开促公正,维护社会公平
②审判独立,以法律为根据,以事实为准绳
③科学立法,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④公正司法,坚持司法为民,维护人民权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24·河北模拟]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部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共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56.6万多个,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基本形成。此外,还有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为64万多个村(居)担任法律顾问,每名村(居)法律顾问需每月提供不少于1次、不少于4小时的现场法律服务。这有利于(  )
①促进公正司法,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②满足人民需要,提高人民法律素养 
③推动乡村治理,完善乡村法律体系 
④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24·天津南开模拟]在保护好亚洲象的同时,要维护好农户的合法权益。思茅区人民法院组织相关保险机构、六顺镇党委政府等召开了“人象和谐”法律服务协调会,促使保险理赔机构与农户达成补偿协议;向农户进行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律知识和法院助推“人象和谐”相关问题的宣讲。其做法(  )
①有利于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强调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②是司法机关维护人民权益,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体现 ③有利于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的机制,凝聚社会共识 ④有利于改进执法方式,融法与情于一体,实现执法效果最大化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1.[2024·广东汕头统考检测]一枚国徽,一条横幅,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前组成了一个简易又不失威严的巡回法庭,区人民法院、街道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社区的党员代表、网格员、居民群众等100余人围观旁听……这是一起民事案件在社区公开审理的场景。巡回法庭进社区(  )
①体现人民法院参与社会治理,坚持了人民司法为人民 ②是基层群众自治的重要形式,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 ③坚持普法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④强化多元主体参与司法的义务,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跨模块:必修1+选修2][2024·辽宁校联考阶段练习]下图是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当事人案件查询”界面,用鼠标点击该界面,即可查询案件的审判流程信息。此举(  )
①保障了当事人的知情权
②有助于构建阳光司法体制
③是推进检务公开的重要举措
④能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3.[2024·合肥市第八中学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继长江保护法实施后,我国第二部流域法律——黄河保护法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从2023年4月1日起施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将有法可依。
黄河保护法的基本框架是在现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支撑下,借鉴和参考《长江保护法》相关立法经验和章节体例,进行多维度科学设计形成的。既破除涉及长江黄河流域的法律法规“法律打架”“依法打架”等问题,又通过明确中央各部门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职责,促进共治发展。
制定黄河保护法,是党中央着眼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实地考察黄河,多次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为黄河保护立法提供了指引和遵循;202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黄河保护立法列入立法计划,并围绕黄河保护立法开展调研;2021年4月,《黄河保护立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发布,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12月20日首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黄河保护法将是一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法律。
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立法”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黄河保护法将是一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法律”的认识。(10分)
14.[2024·江苏南通高三统考期中]2023年10月16日,在成都崇州市恒大西辰绿洲小区内发生了一起大型犬伤人事件,一名两岁多女孩唐某与母亲在小区内行走被一只黑色大型犬撕咬,孩子母亲奋力阻拦,但是小孩依旧被撕咬住向前拖行。后经诊断,唐某全身多处咬伤,右肾挫裂伤,右侧肋骨骨折。
近年来,因为不文明养犬导致的“狗伤人”悲剧,时有发生。《2022年中国宠物消费报告》显示,仅城镇居民所养犬只数量就达到5 119万只,每年被猫狗咬伤的人数约有4 000万。现实生活中,不文明养狗行为屡见不鲜。养犬要办证,遛狗要牵绳,但如此简单的道理却屡屡被忽视。
有网友认为,培养犬主的文明养犬意识在当下更为紧迫。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8分)
1.解析:2021年通过的《江西省候鸟保护条例》设置白鹤保护专章,这在省级立法中尚属首次;江西省依法采取鄱阳湖鸟类食物资源及水位变化监测、生态环境修复及保护等措施,成效显著。这表明实现生态良好必须发挥法治引领和规范作用,生态文明建设立法工作要立足实际大胆创新,①③正确。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要实现协调发展,②排除。实现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党的领导,需要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各环节紧密协调配合,仅有严格执法是不够的,④排除。
答案:B
2.解析:①说法片面。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④错误。
答案:C
3.解析:新时代新形势下,全面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为全面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根本的行为规范和有力的法治保障,有利于通过国家立法凝聚价值共识,①③说法正确。我国法律体现的是人民的意志,不是全体社会成员,②说法错误。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推动爱国主义教育,体现的是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没有强调道德对法治建设的支撑作用,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A
4.解析:③不符合题意,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对涉案人员依法进行处罚,体现了依法行政,但不能体现法的温度;④不符合题意,行政执法坚持同等情况平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A
5.解析:柔性执法,看上去有趣,实行起来也不是那么难,大家会比较容易记住这次“有趣的处罚”!“集赞”免处罚,济南交警柔性执法彰显教化力量。这说明柔性执法可以更好地发挥处罚案例的宣传和教化作用,C符合题意。柔性执法要求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中要以教育指导为先,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不会降低执法标准,也不会扩大行政部门自由裁量权,A、B说法错误。“一定会让执法效果事半功倍”的说法太绝对,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答案:C
6.答案:C
7.解析:漫画讽刺了公权力执行者的任性惩罚,让对方把满满一袋瓜子全部嗑完,这明显是违背常理的,故①③当选。②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C
8.解析:司法机关应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②错误。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立法权,司法机关不具有立法权,③错误。
答案:B
9.解析:公正司法的主体是司法机关,题中的司法部属于行政机关,①不符合题意。司法部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这有利于提高人民法律素养,从而更好地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②④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通过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公民提供法律服务,并未涉及乡村法律体系建设的问题,③不符合题意。
答案:C
10.解析:思茅区人民法院组织召开了“人象和谐”法律服务协调会,进行了法律知识和助推“人象和谐”相关问题的宣讲,体现了司法机关维护人民权益,这有利于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调动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①②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③排除。材料强调司法机关维护人民权益,没有体现行政机关改进执法方式。④排除。
答案:C
11.解析:在社区公开审理民事案件,体现了法院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为人民群众化解纠纷,保障人民合法权益,故①符合题意。基层群众自治的形式是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故②表述错误。民事案件在社区公开审理,多元主体旁听,有利于普法宣传,推进法治实践和法治社会的建设,故③符合题意。我国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多元主体没有参与司法的义务,司法机关公正司法,故④表述错误。故本题选B。
答案:B
12.解析: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当事人案件查询”界面,用鼠标点击该界面,即可查询案件的审判流程信息。此举保障了当事人的知情权,有助于构建阳光司法体制,①②符合题意。“检务公开”是指检察机关依法向社会和诉讼参与人公开与检察职权相关的不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等有关的活动和事项。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当事人案件查询”界面,涉及法院审判工作,不是检务公开,③不符合题意。材料指可查询案件的审判流程信息,与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无关,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A
13.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认识类主观题,需要调用“科学立法”的相关知识,从科学立法的内涵、要求、措施等角度展开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在现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支撑下,进行多维度科学设计形成的黄河保护法,将是一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法律→可联系科学立法的内涵。关键词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将有法可依,既破除“法律打架”“依法打架”等问题,又通过明确中央各部门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职责→可联系科学立法符合国情和实际。关键词③:列入立法计划,开展调研,征求意见,提请审议,表决通过→可联系科学立法必须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关键词④:征求意见稿发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可联系科学立法要充分发扬民主,坚持民主立法。关键词⑤:党中央作出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为黄河保护立法提供了指引和遵循→可联系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科学立法要坚持党的领导。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等相结合。
答案:①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科学立法。科学立法就是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2分)②科学立法符合国情和实际。黄河保护法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通过完善立法体制机制,科学合理地规范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使之符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需求。(2分)③科学立法必须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黄河保护法遵循立法程序,通过多维度科学设计而成,必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2分)④科学立法要充分发扬民主。黄河保护法坚持民主立法,广开言路,集思广益。黄河保护法必将成为良善之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2分)⑤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科学立法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中央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黄河保护立法提供了指引和遵循,黄河保护法必将成为管用之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2分)
14.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辨析类主观题,要求考生对“培养犬主的文明养犬意识在当下更为紧迫”这一观点进行评析,应调用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有关知识,进行辩证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培养犬主的文明养犬意识在当下更为紧迫→可联系文明养犬需要推进全民守法,公民在养狗的同时,要尊重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爱护环境,自觉遵守养狗规则,文明养狗,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关键词②:现实生活中,不文明养狗行为屡见不鲜。养犬要办证,遛狗要牵绳,但如此简单的道理却屡屡被忽视→可联系文明养犬还需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法治宣传等,说明观点的片面性。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答案:①文明养犬需要推进全民守法,公民在养狗的同时,要尊重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爱护环境,自觉遵守养狗规则,文明养狗,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2分)②文明养犬需要科学立法,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公民的养狗行为,同时对制裁不文明养狗行为提供法律依据;(2分)需要有关部门严格执法,要加强监管,依法制裁不文明养狗的违法行为;(2分)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工作,切实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及法律意识,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2分)故该观点片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