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冀少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节肢动物》同步练习题附知识点归纳一、课文知识点归纳:1.节肢动物的定义与分类:节肢动物是一类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的动物。它们包括昆虫、蛛形纲、甲壳纲等多类生物。2.昆虫的主要特征:昆虫作为节肢动物中的一大类,具有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和口器,胸部有三对足和两对翅等特征。3.蝗虫与沼虾的实例分析:通过具体观察蝗虫和沼虾的形态结构,总结节肢动物的一般特征,如外骨骼的作用、呼吸方式等。4.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探讨节肢动物在农业生产、医学、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应用与影响,同时强调生物防治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二、教材分析:本课是冀少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中的一章节《节肢动物》;旨在通过系统学习节肢动物的基本特征、形态结构及其与人类的关系,使学生掌握这一重要动物类群的基本知识。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它们不仅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还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节内容在继“软体动物”之后,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动物学视野,为后续的生物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三、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描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包括昆虫的具体特征;了解蝗虫和沼虾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关系。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比较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树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观念,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爱。四、同步练习题。(一)、填空题。1.节肢动物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 ,足和触角分节。2.昆虫的身体分为 、 和 三部分。3.蝗虫的视觉器官是 。4.蝗虫生活在陆地上,其体表的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 。5.沼虾的身体分为 和 两部分。(二)、选择题。1.蝗虫的呼吸器官是( )A.皮肤B.气管C.肺D.鳃2.下列哪项不是昆虫的具有的特征( )A.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B.都有两对翅C.都有三对足D.都有外骨骼3.蝗虫的翅与下列哪种昆虫的翅相似( )A.蝴蝶B.蟋蟀C.金龟子D.蝇4.成语“金蝉脱壳”中的壳指的是( )A.外骨骼B.皮肤C.翅D.细胞膜5.下列哪项不是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 )A.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B.足和触角分节C.都有三对足D.体表有外骨骼6.下列动物中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A.虾和蟹B.青蛙和蟾蜍C.虾和青蛙D.蟾蜍和蟹7.下列哪项不是节肢动物的特征?( )A.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B.体表有外骨骼C.用肺呼吸D.足和触角分节8.昆虫的口器类型多样,其中蝗虫的口器属于。( )A.刺吸式B.咀嚼式C.虹吸式D.舔吸式9.蝗虫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 )A.体表有鳞片B.用鳃呼吸C.体表有外骨骼D.身体柔软(三)、判断题。(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x”)1.昆虫发育成虫后就不再蜕皮。( )2.蜻蜓、蜈蚣和蜘蛛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昆虫。( )3.所有的节肢动物都有三对足。( )4.节肢动物是动物界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 )5.节肢动物都是昆虫。( )6.蝗虫体表的外骨骼会随虫体长大而生长。( )7.沼虾的呼吸器官是气管。( )(四)、简答题。1.简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2.蝗虫的外骨骼对其生活有什么意义?3.举例说明节肢动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影响。【参考答案】四、同步练习题。(一)、填空题。1.答案:外骨骼2.答案:头部、胸部、腹部3.答案:复眼4.答案:蒸发5.答案:头胸部、腹部(二)、选择题。1.答案:B2.答案:B3.答案:B4.答案:A5.答案:C6.答案:B7.答案:C8.答案:B9.答案:C(三)、判断题。1.答案:x2.答案:x3.答案:x4.答案: 5.答案:x6.答案:x7.答案:x(四)、简答题。1.答案: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包括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并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这些特征使得节肢动物能够适应各种环境,成为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2.答案:蝗虫的外骨骼对其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外骨骼可以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使蝗虫能够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另一方面,由于外骨骼不能随虫体长大而生长,因此蝗虫需要定期蜕皮以继续生长。3.答案:节肢动物在农业生产中既有积极的应用也有不利的影响。例如,蜜蜂等昆虫作为传粉媒介,对农作物的繁殖和增产具有重要作用;而蝗虫等害虫则可能大量啃食农作物叶片,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因此,在农业生产中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保护和利用益虫、防治害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