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精练39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一、选择题1.小张在小杰开的专卖店中买了一块手表,后因为手表机芯问题,找到店员小顾要求退货。在该法律关系中,主体是( )A.小张和小顾 B.小张和小杰C.小张和小杰、小顾 D.小顾和小杰2.在北京上大学的李某,某天到某快递公司给在老家上高三的表弟张某寄高考复习资料,转交相关物品后,李某填写了快递单,付清了快递费。运输过程中,邮件丢失,李某诉诸法律。在这起民事法律关系中( )A.对李某来讲,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自己,客体是快递公司B.对张某来讲,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自己,客体是快递物品C.李某和快递公司是这起民事法律关系义务人,张某是权利人D.李某和快递公司都是这起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是快递物品3.下列关于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②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同时发生,同时消亡 ③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因人的年龄、智力状态而有所不同 ④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是不一致的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4.某企业老板在招工时与工人所签合同中印有“在受雇期间发生工伤或死亡,雇主概不负责”字样。该行为主要违背了民法的________原则。( )A.自愿 B.平等C.守法和公序良俗 D.合法民事权益5.何某有一栋可以眺望海景的别墅,当他得知别墅附近有一栋大楼将要建设,以后将不能再眺望海景时,就将别墅卖给了对此不知情、想买一套可眺望海景的房屋的张某。何某的行为违背了民法的哪一条基本原则( )A.平等原则 B.自愿原则C.诚信原则 D.绿色原则6.[2024·临沂市第一中学校考]17周岁的孤儿洪某以打工为生,结束一天工作后,夜晚去一座尚未竣工的桥上散步,试图从大桥中间的缝隙横跨过去时,不慎摔落。事故造成洪某左腿粉碎性骨折,共花费医疗费10万余元。洪某起诉承担大桥建设的A公司赔偿其各项损失共计20万余元。据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洪某作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应该对后果承担责任 ②洪某作为具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应该承担次要的责任 ③A公司若已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对洪某不应承担赔偿责任④A公司若未尽到安全管理义务,应对洪某承担全部赔偿责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好意同乘”是指驾驶员基于善意互助或友情帮助而允许他人无偿搭乘的行为。民法典规定:“非营运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无偿搭乘人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应当减轻其赔偿责任,但是机动车使用人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民法典的上述规定( )①对善意施惠者保障自身合法权益提供司法救助,有利于社会和谐 ②有助于在司法裁判中客观地划分责任,合理确定各方当事人利益 ③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倡导助人为乐的社会风尚 ④维护诚实守信的履约机制,明确机动车使用人应承担的违约责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2024·九省联考黑龙江、吉林卷]某日,奶奶送小明上幼儿园,在乘坐公交车途中,因为一辆车违章抢行,公交车司机紧急刹车,导致小明从座椅上摔出,撞伤头部,被送医治疗。就该事件涉及的民事法律关系,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小明购车票才与公交公司成立合同关系 ②小明免车票也与公交公司成立合同关系 ③小明在该事件中身体权受到侵害 ④小明在该事件中健康权受到侵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公交车上,张某因刚下班太累闭眼休息而没有注意到孕妇李某,孕妇李某对张某未给其让座心生不满,出言不逊,但张某一直闭口不接,李某倍感不爽,拍了张某的正面照发在朋友圈,并配文“不给孕妇让座的男人不配为男人”,这给张某的正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干扰。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李某侵犯了张某的肖像权,张某可追究李某的违约责任B.李某侵犯了张某的名誉权,张某可追究李某的侵权责任C.国家要大力弘扬传统道德和社会公德,对张某进行教育D.民事行为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与他人利益10.[2024·江苏海安南莫中学高三阶段练习]现代社会,数据已成为一种重要生产资料和宝贵资产。这其中,个人网络行为信息,因其能够转化为潜在消费行为的数据资源,更加具有稀缺性和经济价值,也成为各类网站和手机应用追逐的对象。为强化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民法典规定企业对涉及个人信息的数据收集应取得本人明确同意,同时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是保障公民隐私权的体现②大数据时代,公民的名誉权容易受到侵犯③民法典的颁布能够有力推动我国的法治建设④民法典的实施可以杜绝侵害公民人格权的行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2024·济宁育才中学模拟]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制定是对这一问题的积极回应。下面是该法的部分条文: 第69条第1款:“处理个人信息侵害个人信息权益造成损害,个人信息处理者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等侵权责任。” 第70条:“个人信息处理者违反本法规定处理个人信息,侵害众多个人的权益的,人民检察院、法律规定的消费者组织和由国家网信部门确定的组织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上述条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个人信息处理者侵权的,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B.个人信息处理者侵权的,在民事上仅承担损害赔偿责任C.个人信息处理者侵权的,均可适用第70条的规定D.发生第70条规定情形的,该条规定的机构和组织有提起诉讼的职责12.[2024·浙江模拟]小明用某AI换脸软件将一段恶搞视频里男主角的脸换成了自己同事小王的脸,并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进行传播,这对小王造成了许多苦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小明行为没有以营利为目的,因此没有侵犯小王的肖像权 ②小明行为没有经小王同意,因此侵犯了小王的肖像权 ③小王有权要求小明承担赔礼道歉,停止侵害的侵权责任 ④小王有权要求小明承担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的侵权责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李某和黄某原是男女朋友关系,黄某因李某品行不佳与其分手,后与陈某结婚。李某将自己起草并打印的“黄某其人”等三种材料共10页,散发、张贴于包括黄某丈夫陈某单位在内的多个单位。材料中“黄某自幼在其养父的奸淫蹂躏之下畸形成长,人格异常”等词语,给黄某造成了极大的精神伤害,并导致其流产。后经查明,被告在材料中所述的内容完全失实。请结合所学法律知识,谈谈对本案中李某行为的认识。(8分)14.[2024·广东茂名统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随着互联网产业模式的进一步创新,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自然人人格要素被虚拟化呈现的应用日益增多。被告某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运营一款智能手机记账软件,在该软件中,用户可以自行创设或添加“AI陪伴者”,设定“AI陪伴者”的名称、头像、与用户的关系、相互称谓等,并通过系统功能设置“AI陪伴者”与用户的互动内容。原告何某系著名公众人物,在原告未同意的情况下,该软件中出现了以原告姓名、肖像为标识的“AI陪伴者”,同时被告通过算法应用,将该角色开放给众多用户,允许用户上传大量原告的“表情包”,制作图文互动内容从而实现该“AI陪伴者”的功能。为此原告将被告诉至北京互联网法院。根据民事权利与义务的知识,假设你是法官将如何判决此案并说明其法律依据。(8分)1.解析: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本题中,小张在小杰开的专卖店中买了一块手表,参与买卖关系的是小张和小杰双方,小张是买方,小杰是卖方,而小顾只是店员,因此在该法律关系中,主体是小张和小杰,B正确。答案:B2.解析:本题中,李某和快递公司互有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两者都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是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D符合题意,应选。答案:D3.解析: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并非是随着出生而具备的,它因公民的年龄、智力状态而有所不同,而民事权利能力是所有自然人从出生起就具有的,①正确,③错误。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自合法成立时起到终止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一般认为,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是一致的,②正确,④错误。答案:A4.解析:受雇工人享有在受雇期间获得劳动保障的权利,同时这也是企业老板维护职工生命安全的义务,因此题干中合同的规定违背了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C正确。答案:C5.解析:张某想购买一套能够眺望海景的房屋,何某明知自己的别墅以后将不能再眺望海景,却没有告知就卖给张某,这违背了诚信原则,C正确。答案:C6.解析:17周岁的孤儿洪某属于16周岁以上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应该对后果承担责任,②错误;A公司若未尽到安全管理义务,应对事故承担一定的责任,但洪某作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更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A公司不应承担全部责任,④错误。答案:A7.解析:司法救助是指司法机关对于当事人因经济确有困难,向政法委申报给予经济救助的制度。材料是关于“好意同乘”问题的法律规定,未涉及司法救助,①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侵权责任,不是违约责任,④不符合题意。答案:C8.解析:客运合同是承运人将旅客从起运地点运输到约定地点,旅客支付票款的合同。 在本案中,公交公司是承运人,奶奶和小明是旅客,与公交公司是客运合同法律关系。在本案中,由于公交公司的司机在驾驶中,未尽到谨慎驾驶义务,因车辆紧急刹车而导致小明受伤。小明虽然在本案中没有购票,但他属于免票旅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百零二条“承运人应当对运输过程中旅客的伤亡承担赔偿责任,但伤亡是旅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或者承运人证明伤亡是旅客故意、重大过失造成的除外。前款规定适用于按照规定免票、持优待票或者承运人许可搭车的无票旅客”的规定,本案公交公司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①不符合题意,②符合题意。身体权,是指自然人保持其身体组织完整并支配其肢体、器官和其他身体组织并保护自己的身体不受他人违法侵犯的权利。生命健康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维持生命、维护生命安全利益、生理机能正常、维护健康利益的权利,小明从座椅上摔出,撞伤头部,属于健康权受到侵害,③不符合题意,④符合题意。答案:D9.解析:李某拍了张某的正面照发在朋友圈,并配文“不给孕妇让座的男人不配为男人”,这给张某的正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干扰。这里李某败坏张某名声,侵犯了张某的名誉权,张某可追究李某的侵权责任,B符合题意。侵犯肖像权须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行为,本案中李某败坏张某名声,侵犯了张某的名誉权而非肖像权,A与题意不符。国家要大力弘扬传统美德而不是传统道德,C错误。民事行为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他人合法权益,而不是他人利益,D错误。答案:B10.解析:保护个人网络行为信息是保护公民隐私不受侵犯的体现,民法典为保护个人信息提供了法律依据,能够有力推动我国的法治建设,①③正确。材料未涉及公民的名誉权,②排除。本项中“杜绝”说法太绝对,④排除。答案:A11.解析:根据法律,处理个人信息侵害个人信息权益造成损害,个人信息处理者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等侵权责任,这是过错推定,不是无过错侵权,A不选。个人信息处理者侵权的,在民事上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并且要根据具体的侵权程度和造成的影响,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侵权责任,B不选。70条仅是针对侵害众多个人权益的情况,并没有对侵犯个人信息权益作出法律规定,C不选。根据70条规定,如果侵犯众多个人的权益的,该条规定的有关国家机构和组织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职责,D入选。故本题选D。答案:D12.解析:侵犯肖像权通常应具备两个要件,一是未经本人同意;二是以营利为目的,小明行为是未经本人同意,①错误。侵犯肖像权承担责任方式中不适合采用消除影响,使用停止侵害,赔偿损失具体也要有损失的事实,④错误。小明将一段恶搞视频里男主角的脸换成了自己同事小王的脸,并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进行传播,小明行为没有经小王同意,因此侵犯了小王的肖像权,小王有权要求小明承担赔礼道歉,停止侵害的侵权责任,②③正确。答案:C13.答案:①自然人享有名誉权,其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我国法律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的名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对他人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本案中李某以侮辱、诽谤的方式损害了黄某的名誉权;用“人格异常”等词语,给黄某造成了极大的精神伤害,并导致其流产,这侵犯了黄某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4分)②李某严重损害了黄某的名誉权,应当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责任;李某严重损害了黄某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应承担支付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责任。(4分)14.答案:①作为法官我将判决被告停止侵害,向原告赔礼道歉、赔偿损失。(2分)②民法优先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姓名权和肖像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3分)③本案中,被告未经同意使用原告的姓名、肖像,设定涉及原告人格自由和人格尊严的系统功能,构成对原告姓名权、肖像权、人格尊严的侵害。(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