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精练49 思维与科学思维一、选择题1.漫画《有时候的成功,角度比力度更重要》告诉我们( )①要灵活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善于开拓创新②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利用和塑造客观规律③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做到客观与主观统一④运用科学思维方式可以提高实践活动的效率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2024·天津统考模拟]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首次提出教育是“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凸显教育事业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分量之重。这表明科学思维( )A.有可检验性,离不开正确思想指导B.有助于我们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C.是一种与创新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D.有利于我们纠正逻辑错误,捍卫真理3.[2024·安徽淮北统考]梅花被奉为“花中四君子”之首,古人对其咏赞颇多。如王安石“颇怪梅花不肯开,岂知有意待春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李清照“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等。我们不仅可从中领略音韵、意境之美,还可品味诗人的思维方法。这些咏梅诗词( )①以抽象思维替代感性直观创造新意境②运用感性具体在思维中再现活生生的梅花③以感性形象为基本单元,注重表达情感性④借助形象化的想象创造对“梅花”新的认知形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这首歌的名字叫《我的祖国》,这几句歌词没有一句提到“祖国”,句句却能让我们想起“祖国”,爱国之情油然而生。从思维形态上看,这首歌( )①运用想象对祖国形象进行了概括②在思维表达上具有深厚的情感性③表达的是人们对江河的感觉和表象④通过严谨的表达揭示祖国的本质特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100多年前,吉布斯等人提出的“经典成核理论”,百年来没有得到实验证实,阻碍了人们的理解。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团队首次在实验上证实了临界冰核的存在,并给出了临界冰核尺寸和过冷温度的关系。这说明( )A.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B.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C.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D.科学思维具有实践性6.GB93484号藏品月壤与地球土壤富含微生物和有机养分不同,月壤不含任何有机养分,而且非常干燥,无论种菜还是种土豆都不行。但是科学家们发现,长期的太阳风给月壤注入了大量的氦 3,这是一种未来有可能进行热核聚变发电的清洁能源。从逻辑与思维这个角度,这说明( )①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②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③科学思维有助于进一步捍卫真理 ④科学思维不再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7.亚里士多德曾经断言:轻重不同的物体从同一高度下落,重物落得快,轻物落得慢。伽利略对此提出质疑:如果把轻重不同的两个物体捆绑在一起,两个物体之和,比原来重的物体更重,其下落速度应该比原来重的物体下落的速度更快;由于轻的物体下落速度慢,这两个绑在一起的物体的下落速度,应该比那个重的物体的下落速度更慢。既是更快又是更慢,不可能都成立,所以亚里士多德的断言是错误的。材料表明( )①思维是人所特有的属性,是人脑的机能②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不迷信权威③正确的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又反作用于实践④学习科学思维,有利于纠正逻辑错误,捍卫真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国务院《“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对“十四五”时期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构建了空天地海一体化全域覆盖的灾害事故监测预警网络,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安全防线。国家进行全面部署,表明了( )①未雨绸缪,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②具有前瞻性思维,科学布局,防范化解风险,降低灾害损失 ③运用具有确定性的超前思维进行规划,为平安中国提供保障 ④能够精准预测出灾害发生的原因、发展的趋势及发展的前景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9.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指出,青年时期是培养和训练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都要把学习同思考、观察同思考、实践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保持对新事物的敏锐,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这是因为学习科学思维( )①有助于我们发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于当代中国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可以使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不再走弯路③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④就能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24·广东深圳校考模拟预测]根据计划,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将在轨工作生活6个月,其任务主要为:验证空间站支持乘组轮换能力,实现航天员乘组首次在轨轮换;开展空间站舱内外设备及空间应用任务相关设施设备安装与调试,进行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进行空间站日常维护维修;验证空间站三舱组合体常态化运行模式。此次目标任务的设定体现了科学思维( )①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②具有主观臆想性③基本单元的形象性 ④结果具有可检验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2024·济宁育才中学模拟]舞剧《五星出东方》中“锦绣”舞段惊艳亮相兔年春晚。舞者们用端庄温婉的“锦绣摇”、顿挫有力的“红袖绕”、含蓄内敛的“汉俑转”,配合现代化的灯光、舞美、信息技术,让博物馆中的汉代舞俑活了起来,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领略传奇国宝“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的魅力。该舞蹈的创作( )①在概念性、推导性和严谨性的统一中展现了中华文化 ②在形象性、想象性和情感性的统一中实现了文化创新 ③在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中学习借鉴外来文化有益成果 ④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继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2024·湖南校联考模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反映相同的对象。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判断的是( )①时间没有终点——宇宙没有尽头②矛盾具有特殊性——冬暖夏凉③以每秒十米的速度冲刺——白驹过隙④联系具有客观性——藕断丝连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3.[2024·辽宁省名校联盟联考]南唐后主李煜词《清平乐》:“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睹物自伤,触景生情,将无尽离愁别恨比作连绵不绝的春草,让满怀愁恨倾泻而出。这首词( )A.通过形象性的景物单元表达内心抽象难言的情感B.通过概念性的景物单元推导衬托胸中的无限情愫C.凭借形象性的运行方式传递内心久难平抑的离恨D.凭借严谨的思维表达渲染出满怀于心的离愁别恨14.[2024·山东临沂一中校考]安全管理是一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思维上必须强调对安全活动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认识,提高超前思维能力,将历史、现实和将来相联系,把握安全的现实状况和走向,增强对事故发生的预见能力,从而适时调整安全策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这说明( )①科学思维能够指导人们辩证地把握客观事物②科学思维能够指导人们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③思维可以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④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目的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二、非选择题15.[2024·浙江金华统考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回顾2022年,从博鳌亚洲论坛、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到亚太经合组织、中阿峰会,从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到提倡“消除贸易、投资、技术壁垒,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再到旗帜鲜明地指出“维护公道、反对霸道,维护公平、反对霸凌,维护团结、反对分裂”……习近平主席宣介中国主张、提出中国方案,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彰显新时代中国外交的大国担当。中国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华章,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胸怀天下、踔厉奋发的中国外交让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认识到,中国的发展是和平、进步力量的增长,中国是值得信任、必须合作的朋友和伙伴。结合材料,运用“科学思维”的相关知识,论证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正确性。(8分)1.解析:角度比力度更重要,说明要善于运用创新性思维,灵活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创新能力,①正确。规律是客观的,人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塑造客观规律”的说法错误,②说法错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而不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③说法错误。有时候的成功,角度比力度更重要,告诉我们运用科学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提高工作的效率,④正确。故本题选C。答案:C2.解析: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离不开实践的检验,A错误。首次提出教育是“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说明科学思维有助于我们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B正确。科学思维不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而是对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C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纠正逻辑错误,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答案:B3.解析:感性直观属于形象思维的体现,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思维的基本形态,不能相互替代,①表述错误。咏梅诗词不是感性具体对活生生的梅花的再现,而是以感性形象为基本单元,借助形象化的想象创造对“梅花”新的认知形象,②表述错误,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答案:D4.解析:③错误,形象思维具有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思维表达的情感性。这首歌属于形象思维,是在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基础上,运用想象对祖国形象进行了概括,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思维表达上具有深厚的情感性,表达的是人们对祖国的热爱,而不是对江河的感觉和表象;④错误,从思维形态上看,这首歌属于形象思维,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是抽象思维的主要特征之一。答案:A5.解析: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是指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反映认识对象,材料没有体现这一点,A错误。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是指科学思维总是通过对事物历史与现实材料的分析,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与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判断。材料没有体现出对事物发展趋势与前景的判断,B错误。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是指思维的结果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科学思维能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吉布斯等人提出的“经典成核理论”,在100多年后被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团队检验并证实其真实性,说明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C符合题意。D表述错误。故本题选C。答案:C6.解析:材料中主要反映的是科学思维的特征,没有涉及科学思维与捍卫真理的关系,③与题意无关。任何思维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④说法错误。答案:A7.解析: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要遵循客观规律,不盲目崇拜权威,追求真理,并没有体现思维是人所特有的属性,是人脑的机能,也不涉及正确的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又反作用于实践,①③不符合题意。答案:D8.解析: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对“十四五”时期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构建了空天地海一体化全域覆盖的灾害事故监测预警网络,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安全防线。国家进行全面部署,这表明未雨绸缪,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具有前瞻性思维,科学布局,防范化解风险,降低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①②符合题意。国家进行全面部署是运用具有不确定性的超前思维进行规划,为平安中国提供保障,③错误。超前思维是依据事物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状况,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但不一定精准,④错误。故本题选A。答案:A9.解析:认为科学思维可以使人们学习和工作不再走弯路,夸大了学习科学思维的作用,故②排除。学习科学思维,有助于青年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④观点过于绝对,故排除。答案:B10.解析: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可见此次目标任务的设定体现了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①符合题意。不科学思维是主观臆想的、不合逻辑的、片面僵化的思维,具有主观臆想性,②排除。基本单元的形象性是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之一,和材料无关,③排除。科学思维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所以此次目标任务的设定体现了科学思维结果具有可检验性,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答案:B11.解析:舞者们用端庄温婉的“锦绣摇”、顿挫有力的“红袖绕”、含蓄内敛的“汉俑转”,配合现代化的灯光、舞美、信息技术,展现了国宝的魅力,但是该舞蹈的创作并没有体现概念性、推导性和严谨性的统一,①不符合题意。该舞蹈的创作形象展示了民族文化,富有想象性和情感性,在形象性、想象性和情感性的统一中实现了文化创新,②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用现代化的方式展现优秀传统文化,未体现文化借鉴与交流,③不符合题意。借助现代灯光、舞美、信息技术,该舞蹈继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继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④正确。故本题选D。答案:D12.解析:时间没有终点、宇宙没有尽头,都是对自然界性质作出的两个简单判断,都是抽象思维的方式,①不符合题意。“矛盾具有特殊性”是辩证法的观点,是抽象思维。冬暖夏凉是对冬天与夏天的气候特点的感觉的判断,“暖”与“凉”是人们的一种感觉,但不是一种感性形象,②不符合题意。“以每秒十米的速度冲刺”是以抽象思维的方式阐释速度,“白驹过隙”用“快马”这一感性形象描述速度,③符合题意。“联系具有客观性”是辩证法的观点,是抽象思维。藕断丝连是用“断藕之丝”的感性形象描述联系的客观性,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答案:B13.解析:李煜将满怀的离愁别恨比作连绵不绝的春草,这是通过形象性的景物单元表达内心抽象难言的情感,属于形象思维,故A符合题意。题中李煜是通过形象思维来表达抽象情感的。而抽象思维具有概念性特征,形象思维不具有概念性,故B错误。形象思维的基本单元具有形象性,运行方式具有想象性,故C表述不妥。抽象思维才具有严谨性,题中李煜是通过形象思维来表达抽象情感的,故D不选。故本题选A。答案:A14.解析:“提高超前思维能力,将历史、现实和将来相联系”体现了科学思维能够指导人们辩证地把握客观事物,①符合题意。提高超前思维能力,把握安全的现实状况和走向,体现了科学思维能够指导人们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②符合题意。思维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思维能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目的,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③④说法错误。答案:A15.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是论证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正确性,需要调用“科学思维”的相关知识,从科学思维的含义、特征的角度来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从推动……到提倡……再到旗帜鲜明地指出……→可联系教材知识:科学思维的特征,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关键词②:中国外交让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认识到,中国的发展是和平、进步力量的增长,中国是值得信任、必须合作的朋友和伙伴→可联系教材知识:科学思维的特征,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关键词③:习近平主席宣介中国主张、提出中国方案,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彰显新时代中国外交的大国担当→可联系教材知识:坚持辩证思维,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关键词④:中国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华章,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可联系教材知识: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和时政信息相结合。答案: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从实际出发,深刻把握了世界发展大势,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遵循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2分)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中国外交实践取得的成就获得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认可,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经得起实践的检验。(2分)坚持辩证思维,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立足全局,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着眼长远,在世界变局中引领方向,谋求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长远目标。(2分)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坚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思考,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的发散思维,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提出中国主张与中国方案,维护了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