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快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五课《欢腾的节日》— 《快乐的泼水节》教材分析:《快乐的泼水节》这是一首表现傣族传统节日-泼水节的歌曲。歌曲欢快跳跃,表现了傣族泼水节的热闹场面和娃娃们在节日里的喜悦心情。本歌的旋律采用傣族民歌的典型音调编写,歌曲为单乐段结构,每乐句四小节,呈方正结构。第一、二乐句节奏完全相同,第四乐句的节奏与第一乐句相似,但第三乐句的节奏显然与第一乐句不同,因此,在节奏上形成了起承转合的关系。教学目标:1、能用欢快情绪演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2、通过初步了解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少数民族和对音乐的兴趣。3.掌握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并唱准、唱美歌曲。4.能用简单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教学重难点:1.能用欢快心情演唱这首歌曲。2.歌曲中附点节奏、休止符的掌握,以及歌曲的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旋律的不同。3.能用简单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教学用具 :课件、钢琴等教学方法:听唱法、模唱法、口授法、比较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简单的作自我介绍同学们好,我是杨老师,欢迎大家和我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2、用旅行的方式带孩子们走进快乐的泼水节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行吗?那就让我们开启旅行的火车一起出发吧!(播放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视频,背景音乐是《快乐的泼水节》。)3、师设问师:通过这次旅行,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傣族人民色彩艳丽服饰和她们居住的竹楼,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有极为流行的"孔雀舞"和"象脚鼓舞"。4、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师:你真是一个善于发现美的孩子!5、教师小节师: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节日一般持续三到七天,傣族人民举行别具特色的泼水活动,他们互相泼水送祝福。二、学唱歌曲1、聆听歌曲师:让我们开启音乐之旅吧,走进《快乐的泼水节》。(播放歌曲原唱)教师边听边打节拍。师:通过聆听歌曲,你感受到怎样的情绪?生: 歌曲是欢快、愉悦的,感受到了傣族人民热闹的泼水节场面。2、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师:让我们带着欢快情绪有节奏地朗读歌词。(1)敲.起 铓锣 打起 鼓 打 起 鼓—(2)愉.快 歌声 传天 涯 传 天 涯—(3)泼水 节.上 泼水 忙 泼 水 忙—(4)泼.个 祝福 送给 你 送 给 他—3、找出相似的乐句和不同的乐句。(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相似,第三乐句不同)师:请你仔细观察这四个乐句的节奏有什么特点?生:我观察到这四个乐句的节奏基本相同的,只有第三个的节奏不同,第三乐句的节奏是:播放学生语音师:你的节奏感可真强啊!4、了解附点八分节奏师:让我们把带有附点八分节奏的小节读一读!①敲.起 铓锣 ②愉.快 歌声 ③泼.个 祝福只有第三乐句的节奏不同,附点在第一小节的第二拍上①泼水 节.上5、视唱歌谱师:相信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这些节奏,让我们跟琴学唱第一乐段吧(跟琴视唱乐谱)(1)师:请你说说哪两个乐句旋律是相似的?生: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旋律是相似的。师: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让我们来唱一唱这两个乐句的不同之处,这两个乐句是同头换尾,加入歌词唱一唱:①1 5 2 3 — ② 1 3 5 2 —(2) 用柯尔文手势来学唱la和do第三乐句第三小节la和do这两个音跨度很大,请跟老师用柯尔文手势来学唱一唱这两个音。(用琴声和手势)加入歌词来唱一唱.6、演唱歌曲第一乐段师:傣族人们敲锣打鼓,唱着欢快的歌儿欢庆泼水节呢!请同学们用优美的歌声跟伴奏演唱第一乐段。7、演唱歌曲第二乐段师:你瞧!她们载歌载舞呢!让我们试着来演唱歌曲第二乐段。(播放伴奏演唱)8、学唱歌曲结束句。(1)师:你观察到什么?对!这是四分休止符:休止一拍,这是八分休止符:休止半拍。(2)师:这里有连音线是同音相连,do 是三拍!(3)完整的唱一唱这一句。能加入歌词唱一唱!9、完整地跟伴奏演唱歌曲。师生接龙(学生先唱,老师接唱)三、表演歌曲1、练习节奏 × ×× × ×师:我们来打打这个节奏,表现出强弱。2、用拍手、拍腿来模仿象脚鼓的动作。身体可以打鼓的动作动起来。3、用这个节奏模仿傣族的象脚鼓为歌曲伴奏,播放打鼓的视频。师:让我们跟着小朋友一起来为歌曲伴奏。四、课堂小结傣族的舞蹈非常美,泼水节非常的热闹,相信大家学了这首歌曲后,会对傣族的节日有更深刻的了解,如果有机会,你们也可以去参加傣族盛大的泼水节,接受傣族人民的祝福,课后,希望同学们能够用不同的形式去表演歌曲,今天的音乐课就到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