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核心素养】1.6《光的反射现象》分层练习科学观念:通过光的反射实验,认识到光遇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形成反射现象,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知道生活中很多器具是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发明的。科学思维:观察日常生活情境,发现光的反射现象,能提出探究问题及假设,并动手实验。探究实践:通过不断重复光的反射实验,发现光的反射现象及其规律。态度责任:观察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并产生探究的欲望。科学严谨地对待实验,从实验现象中总结光的反射规律。一、快乐填空。1.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规象叫作光的 。2.在清晨,科科看到光束中有许多灰尘颗粒,这是因为颗粒将光 (反射/折射)到我们眼中。3.为了帮助司机观察车后的情况汽车会安装后视镜,这是利用了光的 。在阳光下向空中喷水会出现彩虹现象,这是光的 形成的。4.月球本身既不发光也不透光,我们之所以能看到它是因为它反射了 的光;光照射在物体上,被物体反射后进入 ,人因此看到了物体。5.雨后彩虹、坐井观天、镜花水月,3个词语中, 反映了光的直线传播, 反映了光的折射, 反映了光的反射。二、选择乐园。6.夜晚,我们在灯光下读书、写字,主要是利用了(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直线传播7.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主要是为了( )A.美观 B.有利于光的反射 C.环保8.在黑暗中看白色的乒乓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看到乒乓球的轮廓B.能看到乒乓球的影子C.不能看到乒乓球9.老师用投影仪(如图)播放动漫时,白板上变换各种画面,时而光亮时而暗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白板是光源,所以才会自由变换亮暗B.放映过程存在光的反射C.放映过程中光始终沿直线传播10.小朋友不能在机动车附近逗留,因为机动车周边存在盲区。关于盲区的形成,以下解释不合理的是( )。A.正常情况下,司机可以通过后视镜看到车后方的部分景象B.盲区的光线照射到后视镜,被反射后,无法进入司机的眼睛C.盲区的光线照射到后视镜,发生折射,进入司机的眼睛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光照射到镜子上能够发生反射现象,照射到桌子上不能发生反射现象。( )2.光照射到镜面会改变传播的方向,所以反射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3.表面是白色的物体比黑色的物体,反光效果要好。 ( )4.晚上睡觉时候关灯了什么也看不见,过一会适应了就能看见一部分物体,说明我们人眼不需要光也能看见物体。( )5.我们教室的黑板是不能反射光的。( )二、连线题。6.请把下图所示的几种光现象与对应的原理用线连起来。二、实验探究题。7.我们是怎样看见物体的?材料:内部涂黑的实验盒3个、卡片1张、发光物品1个、手电筒1个等。(1)实验(一)将一个发光的物品放到盒内,盖上盒盖,从窥视孔观察,能否看到该发光物? 。关闭发光物品的开关,再从窥视孔观察,能否看到该发光物? (2)实验(二)用手电筒通过右图盒子上部的进光孔向盒内照射,从窥视孔观察能否看到卡片上的字? (3)实验(三)用手电筒通过右图盒子侧面的进光孔向盒内照射,从窥视孔观察能否看到卡片上的字? (4)综合以上三个实验结果,我们的结论是:来自于 的光或物体的 光进入眼睛,我们就能看到光源或该物体。参考答案【基础巩固】1.反射2.反射3.反射;折射4.太阳;人眼5.坐井观天;雨后彩虹;镜花水月6.A7.B8.C9.A10.C【能力提升】1.×2.×3.√4.×5.×6.7.(1)能;否(或不能)(2)能(3)否(或不能)(4)光源;反射核心素养基础巩固能力提升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