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姓名 班级 制作人 : 审核 :【课程标准】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学习目标】通过学天国运动的兴衰及其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性和局限性【唯物史观】2、通过对相关史料的解读,在掌握洋务企业基本史实的基础上,理解洋务运动对中国历史影响【历史解释】【史料实证】3、学习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史实:《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表现;通过相关史料的解读,认识甲午战争中日战败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4通过学习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爱国将领的抗日斗争及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的英勇事迹,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家国情怀】【教学重点】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列强侵略的加剧的表现【教学难点】多角度的认识洋务运动与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知识梳理】教材金田起义的浮雕是为了纪念什么事件?金田起义有何特点?结合教材运动形式示意图,你能叙述出太平天国的过程吗?列举太平天国时期的纲领性文件,结合教材史料阅读,归纳《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主要》》的主要内容?你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你如何评价《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洋务运动的背景?洋务运动的目标?洋务运动的内容?洋务运动结果怎样?洋务运动如何评价它?19世纪60年代后,中国的边疆都面临了哪些危机?面对危机,清政府如何应对的?甲午中日战争背景?教材《马关条约》的签署场景描述是什么战争?结合教材战争形势图说说甲午战争爆发的过程?《马关条约》的内容有哪些?《马关条约》的内容全部实现了吗?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人民有什么反抗斗争?列强是怎么瓜分中国的?【习题巩固】1.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记载:“7月14日,盟国以保护公使馆的外国人生命安全为由,出兵占领天津并威胁要开往北京,中外冲突由此爆发。”这一冲突最终导致(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B.资产阶级维新思潮高涨C.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D.洋务运动进入高潮2.王韬在《洋务》中指出:“处今之世,两言足以蔽之:一曰利,一曰强。诚能富国强兵,则泰西之交自无不固,而无虑其有意外之虞也,无惧其有非分之请也。一旦有事,不战以口舌,则斗以甲兵。不折冲于樽俎,则驰骋于干戈。玉帛烽燧,待于二境,惟命之从。不然,讲论洋务者愈多,办理洋务者愈坏,吾诚未见其可也。”这一论述( )A.有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 B.缺乏完整理论体系C.试图突破洋务思想束缚 D.具有国家自强意识3.英国普特南·威尔曾亲身经历了中国近代某民间运动,并著有《庚子使馆被围记》,其中写道:他看到该运动旗帜上书“‘扶清灭洋’四字,仿佛吾欧人之血所染也”。这一民间运动( )A.促进了西方思想的传播 B.是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C.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企图 D.达到了农民战争最高峰4.“李鸿章的物质改革已遭时人的反对,倘若再进一步的改革政治态度,时人一定不容许他。甲午以后,康有为觉得时机到了。李鸿章所不敢提倡的政治改革,康有为要提倡。这就是所谓变法运动。”材料中作者认为变法运动的发生最充分地体现了(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演进5.据相关研究显示,在维新运动期间主权及权利观念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1897至1900年间,与主权相关的词汇在中文文献中开始大量出现,其中,“主权”出现400多次,“自主之权”300多次,“国权”400多次。这反映出该时期( )A.民主思想深入人心 B.民众赞同政体改革C.民族意识不断增强 D.国内阶级矛盾尖锐6.《辛丑条约》规定,天津二十公里范围内,不准驻有中国军队。1902年,袁世凯仿照西法创设保定警务局,后接管天津地方治安。1905年,清廷设立巡警部,统管全国警察事务。材料反映晚清( )A.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B.努力转变治理方式C.军阀统治逐步建立 D.坚决维护国家主权7.明清时期,我国书院藏书以经史子集为主。鸦片战争后,书院藏书领域不断扩展,涉及政治、经济、铁路、军事等;19世纪末20世纪初,书院中的英语、日语、法语等书目也随处可见。推动晚清书院藏书发生变化的核心因素是( )A.维新变法的推动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C.民族工业的发展 D.救亡图存之路的不断探索8.19世纪八九十年代,梁启超主张对孔子进行宗教化塑造,认同孔子是“托古改制”的教主;而1902年他在《新民》上发表的《保教非所以尊孔论》中认为孔子是哲学家、教育家,而非宗教家。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中国近代教育的进步 B.封建迷信思想逐步瓦解C.对孔子评价标准转变 D.时代变迁影响历史解释9.严复意识到引导女性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为女性的体质不是单纯的生物学问题,主张对女性解禁缠足,使之认识到“天下兴亡,夫女有责”,并担负起强国富民的重任。这一思想A.将女性解放与救亡图存相结合 B.为女性参政提供了制度保障C.有力地促进了革命运动的发展 D.推动了清末新政的深入开展10.1895年康有为在公车上书时写道:“伏乞特诏颁行海内,令士民公举博古今、通中外、明政体、方正直言之士,……名曰议郎。……上驳诏书,下达民词。”1898年他在被光绪帝召见之时又“谓非尊君权不可”。这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戊戌变法( )A.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B.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C.遭到了保守派的阻挠 D.实践与指导思想背离【构建知识框架体系】【学习疑惑及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