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孟子三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预习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3课 《孟子三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预习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3课 《孟子三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预习导学案
1.反复诵读,掌握朗读节奏,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主要内容。(重点)
2.把握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结构及论证方法等,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难点)
3.正确理解并认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难点)
一、知作者、明背景
1.作者介绍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个人修养、伦理道德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弟子合著的。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他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说,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阐述了儒家重民思想。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著作有《孟子》。
2.故事背景
孟子生活的社会动荡不安,是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当时,诸侯各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是“庖有肥肉,厩有肥马”,人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提出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的观点;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孟子向往着历史上尧舜的功绩,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并把这个希望寄托在统治者发“仁心”上,力图维护西周的井田制度,从而使天下归顺,达到成就王业,“黎民不饥不寒”的目的。
3.题解
本文是一篇短论,记叙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4.关于“四书”、“五经”和“六艺”。
“四书”:《孟子》 《论语》 《大学》《中庸》合成“四书”。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合称“六艺”。
二、文体知识
诸子散文
诸子散文指的是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著作,反映着不同学派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竞作,九流并起。”各种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诸子的文章,各具风采。它的基本发展趋向是从简约到繁复,从零散到严整,越是后期的著作,篇幅越宏大,结构越严密。诸子散文的代表作品有《老子》《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
先秦散文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散文蓬勃发展的阶段,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散文著作,这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先秦散文,是与韵文相对的一种问题,是哲学、政治、伦理、历史方面的论说文和记叙文。先秦散文分为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前者包括《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后者是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文章,即诸子散文,其中如《论语》 《墨子》《孟子》等,是孔丘、墨翟、孟轲的弟子对其师言行的记录,《庄子》《荀子》《韩非子》 等则为本人的著作。
三、技巧点拨
翻译文言语句的方法
1.翻译原则。
文言文翻译要求准确达意,必须遵循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不可以随意地更换。省略现象应该作补充,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加以调整,力求通顺。
2.翻译标准:信、达、雅。
信:要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增、不漏、不歪曲。
达:要求明白通顺,没有语病。
雅:要求遣词造句比较讲究,文笔优美,富有表现力。
3.翻译方法:增、删、调、留、换。
增:增加内容,保持句子顺畅。
删:去掉多余、累赘的成分,使句子简洁。
调:在遇到特殊句式时,需要把句子中的某些语法成分调整位置,更好地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留:对于人名、地名、时间名词以及专有名词,一般保留原词。
换:某些内容损及到整个句子的“雅”时,调换其中冲突的内容。
四、写作特色
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首先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的重要性;然后进一步阐发,明确欲得“人和”,必先“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五、课文内容解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引申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六、文章结构与内容分析
文章结构
第一层(第1句)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二层(第2至4句)论据:进攻——天时不如地利
防御——地利不如人和
第三层(第5句)类推——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第四层(第6至8句)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结构图解
读准字音、节奏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原文与翻译 注释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 时 不如 地利,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 地利 不如 人 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 和。 三里之城, 七里 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之郭, 环而攻之 而不胜。 夫环 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而攻之, 必有得 天时者矣, 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然而不胜者, 是天时不如 地利也。 城可是不能取胜,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城非不高也, 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 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坚利也, 米粟非不多也, 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委而去之, 是地利 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如 人和也。 故曰, 域民 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以 封疆之界, 固国不迁到其它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疆域的界限,巩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行得道者 多助, 失道 “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者 寡助。 寡助之至, 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 亲戚 畔之。 多助之至, 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 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 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 亲戚之 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 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君子要么不战斗,(如战必胜矣。果)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环:围。池:护城河。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得道: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至:极点。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畔:通“叛”,背叛。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君子。,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全文翻译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它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君子要么不战斗,(如果)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一、预习案。
1.文学常识填空。
(1)孟子,名______,字_______,________时期邹人,我国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有影响力的大师,有“___________”之称,与孔子并称“孔孟”。
(2)《孟子》是记录______________言行的著作,共______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宋代朱熹把它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2.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B.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池非不深也 池:池塘。 B.委而去之 委:放弃。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固:巩固。 D.寡助之至 至:极点。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七里之郭 B.兵革非不坚利也
C.亲戚畔之 D.以天下之所顺
5.重点词句翻译。
环而攻之而不胜( )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兵革非不坚利也( ) 委而去之( )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寡助之至( )
亲戚畔之( )
6.翻译下列句子。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文: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译文: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
(4)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译文:
(5)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
7.根据文章内容,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本文开篇就提出了“① ,② ”的论点。接着举例论证,运用战例,分别从攻和守的角度论证观点,突出了“③ ”的重要性。又运用了④ 的论证方法,将“得道者多助”与“失道者寡助”进行对比,将“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与“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进行对比,强调了“⑤ ”的重要性。所以,在孟子看来,治理国家的关键是⑥ 。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文章开头先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接着以战争为例来阐证自己的观点。
B.“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这四句话都用双重否定句式,意在突出守城一方具有“地利”。
C.在作者看来,“天下顺之”是“人和”的具体表现,而能不能得到“人和”,关键在于统治者能不能“得道”。
D.“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表明孟子写此文,意在告诫统治者,要威服天下就必须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9.下列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B.第二、三句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第四句写地理条件虽优越而守城失利,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C.“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则“战必胜”。
D.本文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仁和”。
10.读下面【链接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链接材料】(纣)厚赋税以实鹿台①之钱,而盈钜桥②之粟。益收狗马奇物,充仞③宫室。益广④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为长夜之饮。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⑤,有炮格之法。商容贤者,百姓爱之,纣废之。周武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纣赴火而死。
(节选自《中记·殷本纪》)
【注释】①鹿台:在朝歌城中的大型建筑。②钜桥:仓库名 。③充仞:充满。④益广:大肆扩建。⑤刑辟:刑罚。
(1)孟子说“失道者寡助”,请结合链接材料概括纣王“失道”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2)如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具有普遍的意义,请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道”的理解。
二、探究案
(一)课内阅读理解。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列加点实词。
(1)环: (2)池: (3)委: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3.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人和”和“得道”之间有什么关系。
4.孟子认为君主得道(行仁政)的结果是什么?(用原文来回答)
(二)课内外对比阅读。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译注》)
[乙]
秦攻赵长平,齐、燕救之。秦计曰:齐、燕救赵,亲,则将退兵;不亲,则且遂攻之。赵无以食,请粟①于齐,而齐不听。周子②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③,而齐、燕之计过矣。且赵之于燕、齐,隐蔽也④,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则明日及齐、楚矣。且夫救赵之务,宜若奉漏壅⑤,沃焦釜⑥。夫救赵,高义也;却秦兵,显名也。义救亡赵,威却强秦兵,不务为此,而务爱粟,则为国计者过矣。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粟:粮食②周子:齐国谋臣,其名不详。③中:得,适合。④隐蔽:屏藩,屏障。⑤奉漏壅:意为捧着漏瓮。⑥沃焦釜:浇烧干的锅。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委而去之 委:
(2)亲戚畔之 畔:_______________
(3)则且遂攻之 且:
(4)则明日及齐、楚矣 及: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语句。
(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
3.[甲][乙]两文都谈论了战争取胜之道,二者有何异同?
4.由[甲][乙]两文,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第23课 《孟子三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预习导学案
(含答案)
一、预习案。
1.文学常识填空。
(1)孟子,名______,字_______,________时期邹人,我国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有影响力的大师,有“___________”之称,与孔子并称“孔孟”。
(2)《孟子》是记录______________言行的著作,共______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宋代朱熹把它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答案】轲 子舆 战国 思想家 教育家 亚圣 孟子及其弟子 七 《大学》《中庸》《论语》
【解析】 (1)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荀子是先秦儒家的三位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封为“亚圣”。(2)孟子的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属先秦语录体散文集,为儒家经典“四书”之一,其余三部是《大学》《论语》《中庸》。
2.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B.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答案】D
【解析】A项,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B项,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C项,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池非不深也 池:池塘。 B.委而去之 委:放弃。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固:巩固。 D.寡助之至 至:极点。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A.句意: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池:护城河,而不是指池塘;
B.句意:(守城者)放弃(城池)而离开。委:放弃;
C.句意:巩固国家不能单靠山河的险要。固:使坚固,巩固;
D.句意: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至:极点;
故选A。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七里之郭 B.兵革非不坚利也
C.亲戚畔之 D.以天下之所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通假字的理解和辨析。
A.句意: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郭:外城;
B.句意:兵器和铠甲并不是不坚固锐利。兵:指兵器;
C.句意: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畔:通“叛”,背叛;
D.句意:凭借天下人都顺从的力量。顺:顺从;
故选C。
5.重点词句翻译。
环而攻之而不胜( )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兵革非不坚利也( ) 委而去之( )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寡助之至( )
亲戚畔之( )
【答案】 围 这 泛指武器装备 放弃 限制在疆域内居住 巩固 震慑、威慑 极点 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同“叛”,背叛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学习时一要熟读强记,二要用心关注古文中词语在用法上的变化,比如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
6.翻译下列句子。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文: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译文: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
(4)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译文:
(5)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
【答案】(1)天时比不上地利,地利比不上人和。(2)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3)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4)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5)所以能实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时要注意句子中重点字词的翻译。
7.根据文章内容,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本文开篇就提出了“① ,② ”的论点。接着举例论证,运用战例,分别从攻和守的角度论证观点,突出了“③ ”的重要性。又运用了④ 的论证方法,将“得道者多助”与“失道者寡助”进行对比,将“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与“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进行对比,强调了“⑤ ”的重要性。所以,在孟子看来,治理国家的关键是⑥ 。
【答案】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人和 对比 得道 施仁政,得民心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文章开头首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用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相互比较组成。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孟子所说的“仁政”。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及其深刻。然后论证“天时地利人和”。以占天时者不能攻破占地利者为例,比较“天时”与“地利”的重要。“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说明城小而难守;“环而攻之”说明攻城者攻势强大,占有战斗的主动权;“而不胜”说明攻方失败。战斗会以弱者胜、强者败而告终,作者认为攻防之所以敢大军压境,是因为在“天时”上占了优势,但守方可凭借“地利”进行抵抗;攻方久攻不下,军心涣散,必然失败。这样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这一论断的正确性。接着论证“地利不如人和”。以拥有良好的地理条件而终不能守为例,比较“地利”与“人和”的轻重。“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指明了守方具有优越的“地利”条件,本可以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但结果却“委而去之”,原因就在于内部不“和”,有好条件也发挥不了作用,反被虽无“地利”而有“人和”的攻者战胜,这就有力地说明了“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综上所述,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最后段的作用是在前面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的,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所以,在孟子看来,治理国家的关键是施仁政,得民心。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文章开头先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接着以战争为例来阐证自己的观点。
B.“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这四句话都用双重否定句式,意在突出守城一方具有“地利”。
C.在作者看来,“天下顺之”是“人和”的具体表现,而能不能得到“人和”,关键在于统治者能不能“得道”。
D.“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表明孟子写此文,意在告诫统治者,要威服天下就必须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
D.有误,根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知,自然的有利条件(天时)不如地理位置的优越(地利),地理位置的优越又不如人心的齐一(人和)。在孟子看来,“人和”是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而不是强大的军事力量;
故选D。
9.下列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B.第二、三句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第四句写地理条件虽优越而守城失利,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C.“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则“战必胜”。
D.本文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仁和”。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
B.第二、三句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第四句写地理条件虽优越而守城失利,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本项分析不当;
故选B。
10.读下面【链接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链接材料】(纣)厚赋税以实鹿台①之钱,而盈钜桥②之粟。益收狗马奇物,充仞③宫室。益广④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为长夜之饮。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⑤,有炮格之法。商容贤者,百姓爱之,纣废之。周武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纣赴火而死。
(节选自《中记·殷本纪》)
【注释】①鹿台:在朝歌城中的大型建筑。②钜桥:仓库名 。③充仞:充满。④益广:大肆扩建。⑤刑辟:刑罚。
(1)孟子说“失道者寡助”,请结合链接材料概括纣王“失道”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2)如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具有普遍的意义,请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道”的理解。
【答案】1.①加重赋税,如堆满钱库和粮仓;②搜集奇珍异宝,如搜集新奇玩物、扩建园林楼台等;③奢靡享乐,如整日饮酒寻欢;④刑法严酷,如设置“炮格”酷刑;⑤罢黜贤臣,如罢免商容。
2.示例:①以国家对国家而言,“道”指国家间和平共处,互不侵犯。②以国家内部而言,“道”指爱民,为老百姓着想。③以个人而言,“道”指与人为善,讲求仁义道德。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失道者寡助”是指不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由链接材料“(纣)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可知,纣王“失道”的具体表现之一是加重赋税,如堆满钱库和粮仓;
由链接材料“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可知,纣王“失道”的具体表现之二是搜集奇珍异宝,如搜集新奇玩物、扩建园林楼台等;
由链接材料“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为长夜之饮”可知,纣王“失道”的具体表现之三是奢靡享乐,如酒池肉林;
由链接材料“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可知,纣王“失道”的具体表现之四是刑法严酷,如设置“炮格”酷刑;
由链接材料“商容贤者,百姓爱之,纣废之”可知,纣王“失道”的具体表现之五是罢黜贤臣,如罢免商容。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含义为: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其实这个“道”不光适用于古代君主,也适用于我们现代的国家的进步发展与人们的工作学习。
从国际层面来说,“道”可以理解为国家之间互相扶持,互相帮助,和谐共存,彼此成就,合作共赢;
从国家内部来说,“道”是国之根本,即勤政爱民,设身处地的为百姓生活安乐考虑,民生顺则民族兴,民族兴则国运昌,国运昌则国自强;
从个人角度来说,“道”也可以指人在与他人合作交流时,要以仁德立身,心存宽容与善意,人际关系自然会更好。
二、探究案
(一)课内阅读理解。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列加点实词。
(1)环: (2)池: (3)委: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3.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人和”和“得道”之间有什么关系。
4.孟子认为君主得道(行仁政)的结果是什么?(用原文来回答)
【答案】1.(1)围 (2)护城河 (3)放弃 2.(1)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2)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3.①“人和”指人心一致、内部团结,“得道”指行仁政。②统治者施行仁政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人民支持才能赢得战争的胜利。③因此,“得道”是“人和”的先决条件。 4.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环而攻之”句意:敌人包围攻打这座城池。环:围。
(2)“池非不深也”句意:护城河也并非不深。池:护城河。
(3)“委而去之”句意:放弃了城池而离开。委:放弃。
2.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
(1)重点字词:域:管理,统治。民:百姓、民众。以:凭借。封:划定。界:边界,界限。
(2)重点字词:寡:少,缺乏。助:援助,支持。至:到达,达到。亲戚:泛指亲属。畔:通“叛”,背叛,离弃。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文章中心论点即“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人和”(人心一致、内部团结的状态)。接着以设置占天时者不能攻破占地利者为例,比较“地利”重于“天时”,以拥有良好的地理条件而终不能守为例,比较“人和”重于“地利”。然后,作者用“故曰”二字,用三个形式相同的否定句说明“域民”“固国”“威天下”不能仅靠“天时”与“地利”的条件,从反面进一步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最后以“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作结,将“人和”的重要意义论说得十分透彻,深化了文章的中心。综上所述,“得道”是实现“人和”的先决条件,因为只有当统治者行仁政,才能赢得人民的支持和团结,从而形成“人和”的局面。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情感主旨把握。
根据“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可知,孟子认为君主得道(行仁政)的结果是“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他的人,所以说,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二)课内外对比阅读。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译注》)
[乙]
秦攻赵长平,齐、燕救之。秦计曰:齐、燕救赵,亲,则将退兵;不亲,则且遂攻之。赵无以食,请粟①于齐,而齐不听。周子②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③,而齐、燕之计过矣。且赵之于燕、齐,隐蔽也④,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则明日及齐、楚矣。且夫救赵之务,宜若奉漏壅⑤,沃焦釜⑥。夫救赵,高义也;却秦兵,显名也。义救亡赵,威却强秦兵,不务为此,而务爱粟,则为国计者过矣。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粟:粮食②周子:齐国谋臣,其名不详。③中:得,适合。④隐蔽:屏藩,屏障。⑤奉漏壅:意为捧着漏瓮。⑥沃焦釜:浇烧干的锅。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委而去之 委: (2)亲戚畔之 畔:
(3)则且遂攻之 且: (4)则明日及齐、楚矣 及:
2.翻译下列语句。
(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
3.[甲][乙]两文都谈论了战争取胜之道,二者有何异同?
4.由[甲][乙]两文,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答案】1.放弃 同“叛”,背叛 将要 到,波及 2.(1)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2)这就好比牙齿有嘴唇保护一样,没有了嘴唇,牙齿就要受冻。 3.异:[甲]文主要论述“人和”的重要性,强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乙]文则强调“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明齐国只有联合赵国抗秦才能取得胜利。
同:都主张战争取胜之道在于争取人心、获得支持,而不是依靠险要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军事力量。4.①取得胜利的关键在于获得人民支持,争取同盟,而不是仅仅依靠地理优势或武力;②统治者要善于听取意见,辨别是非,不要被蒙蔽;③要注重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共同对抗强敌。
【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①译为:抛弃并离开了城池。委,放弃;
②译为: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畔,同“叛”,背叛;
③译为:就将会继续进攻它(赵国)。且,将要;
④译为:那么明天就会波及到齐、楚了。及,到,波及。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
①威,威慑;以;凭借;兵革,泛指武器军备。
②亡,失去;寒,受寒。
3.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异:甲文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直接点明了强调“人和”的重要性,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等句子具体阐述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突出人心向背对于战争胜负的关键影响;
乙文中,“且赵之于燕、齐,隐蔽也,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强调了赵国与齐、燕之间“唇亡齿寒”的关系,说明齐国需要认识到与赵国相互依存,联合抗秦才能成功。
同:甲文强调“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强调了争取人心、获得支持的重要性。乙文中,“周子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秦兵”也体现出争取人心、获得支持的主张,都没有强调单纯依靠险要地理位置和强大军事力量,都表达了战争取胜不仅仅取决于外在的地理和军事因素,更在于人心向背和各方的团结支持。
4.本题考查阅读启示。
甲文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明确指出了得道、获得人民支持的重要性,而不是仅靠地理优势或武力就能取胜;乙文中“周子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而齐、燕之计过矣”强调了争取同盟(与赵国联合)对抗秦国的意义。这些告诉我们不能仅仅依靠自身的优势,关键在于获得人民支持,争取同盟;
乙文中,根据“秦计曰:齐、燕救赵,亲,则将退兵;不亲,则且遂攻之。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可知,齐王一开始没有听取正确的意见差点导致不好的后果,说明统治者要善于听取意见,辨别是非,否则容易做出错误决策;
乙文中,“且赵之于燕、齐,隐蔽也,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强调了赵、齐、燕之间需要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否则会唇亡齿寒,共同面临危险,告诉我们团结协作共同对抗强敌的重要性。
参考译文:
【乙】秦国攻打赵国的长平,齐、燕两国出兵援救赵国。秦王谋划说:“齐、燕两国援救赵国,如果他们三国关系亲密,那么我就退兵;如果他们关系不亲密,那么我就继续进攻。”赵国没有粮食了,向齐国请求借粮,但是齐国不答应。周子对齐王说:“不如答应借粮来让秦军退兵,如果不答应借粮,那么秦军就不会退兵,这样秦国的计谋就得逞了,而齐、燕两国的计谋就失误了。而且赵国对于齐、燕两国来说,如同屏障,就像牙齿有嘴唇一样,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受寒。今天赵国灭亡了,那么明天灾祸就会降临到齐、楚两国了。再说援救赵国这件事,应该就像捧着漏瓮去浇灭烧焦的锅一样急迫。援救赵国,是高尚的义举;使秦军退兵,能显扬名声。凭借道义来援救使赵国免于灭亡,凭借威力使强秦退兵,不致力于这样做,却吝惜粮食,那么为国家谋划的人就失误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