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23课 《孟子三章》之《富贵不能淫》预习导学案1.学习文言实词、虚词等文言知识。(重点)2.把握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结构及论证方法等。(难点)3.正确理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难点)一、知作者、明背景1.作者介绍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合称“孔孟”,被尊为“亚圣”。他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宣扬“仁政”“王道”,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阐述了儒家重民思想。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著作有《孟子》。2.写作背景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就是宣扬“仁政”“王道”,“民贵君轻”的思想。3.作品背景《孟子》是记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个人修养、伦理道德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等合著的,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孟子的文章自成风格,其文思想深刻,说理透彻,气势充沛,开合自如,长于论辩,有很强的说服力。《孟子》体例属先秦散文当中的对话体。对话体散文《孟子》是语录体散文(《论语》)向专题性论文(《庄子》)过渡的一种文学形式。它通过对话展开辩论说理,相当于今天的议论文。4.关于“四书”、“五经”和“六艺”。“四书”:《孟子》 《论语》 《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5.介绍公孙衍和张仪公孙衍,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纵横家。主张诸国合纵抗秦,是张仪的连横策略的主要对手。张仪,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早年入于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出山之后,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得到秦惠王赏识,封为相国,奉命出使游说各国,以“横”破“纵”,促使各国亲善秦国,受封为武信君。二、文体知识驳论文驳论文是就一定的事件和问题发表议论,反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从而表明自己正确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文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即“驳”与“立”,在驳斥对方错误观点的基础上,摆明自己正确的观点。诸子散文诸子散文指的是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著作,反映着不同学派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竞作,九流并起。”各种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诸子的文章,各具风采。诸子散文的代表作品有《老子》《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三、技巧点拨翻译文言语句的方法1.翻译原则。文言文翻译要求准确达意,必须遵循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不可以随意地更换。省略现象应该作补充,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加以调整,力求通顺。2.翻译标准:信、达、雅。 信:要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增、不漏、不歪曲。达:要求明白通顺,没有语病。雅:要求遣词造句比较讲究,文笔优美,富有表现力。3.翻译方法:增、删、调、留、换。增:增加内容,保持句子顺畅。 删:去掉多余、累赘的成分,使句子简洁。 调:在遇到特殊句式时,需要把句子中的某些语法成分调整位置,更好地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留:对于人名、地名、时间名词以及专有名词,一般保留原词。 换:某些内容损及到整个句子的“雅”时,调换其中冲突的内容。四、课文内容解读《富贵不能淫》一文,孟子通过批驳景春的观点,具体阐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做事都要合乎礼义,不失节操。五、文章结构与内容分析文章结构第一部分(第1段):景春的大丈夫观。第二部分(第2段):驳斥景春的错误观点,阐述真正的大丈夫之道。这部分可分为两层。第一层为“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至“妾妇之道也”,内容为反驳景春的观点,公孙衍、张仪所行不过是迎合主上,是“妾妇之道”,称不上“大丈夫”。(驳论)第二层为“居天下之广居”至“此之谓大丈夫”,内容为正面提出何谓“大丈夫”。(立论)结构图解读准字音、节奏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yǎn)、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ɡuàn)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rǔ)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课文解读原文与翻译 注释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景春说: “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夫哉?一 怒 而 诸侯 惧,安 居 而 天下 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熄。”安无事。”评析:摆出批驳的“靶子”——景春的观点。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 礼 孟子说:“这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乎?丈夫之 冠 也,父 命之 ;女子之 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 嫁 ,母 命 之 ,往送之门,戒之曰:‘往 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之 女家,必 敬 必 戒 ,无 违 夫 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 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至于大丈夫应该住 天下之 广 居 ,立天下之正 位 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 ,行天下 之 大道。得 志, 与 民 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 由 之 ;不得志 , 独 行 其 道。 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它的操守,威武不能屈 ,此 之谓 大丈夫。”评析:针对景春的“论点”和“论据”,孟子先破后立,先批驳景春的错误观点,再阐述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 景春:战国时代魏国人,纵横家。公孙衍(yǎn):战国时代魏国人,纵横家,在秦国为相,佩五国相印。张仪:战国时代魏国人,纵横家,秦惠王时为相,游说六国连横以服从秦国。诚:真正,确实。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蔫:怎么,哪里。丈夫之冠(guàn):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冠,行冠礼。父命之:父亲给以训导。命,教导、训诲。戒:告诫。下文的“戒”是谨慎的意思。女家:指夫家。女,同“汝”,你。夫子:指丈夫。正:准则,标准。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住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这里的“广居”“正位”“大道”分别喻指“仁”“礼”“义”。与民由之: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由,遵循。独行其道:独走自己的道路。《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淫:惑乱,迷惑。移:动摇。屈:使屈服。全文翻译景春说: “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战争停息,天下太平。”孟子说:“这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以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以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常法,是妇女遵循的规则。(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能实现其志愿,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其志愿,便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大丈夫。”一、预习案。1.文学常识填空。(1)孟子,名______,字_______,________时期邹人,我国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有影响力的大师,有“___________”之称,与孔子并称“孔孟”。(2)《孟子》是记录______________言行的著作,共______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宋代朱熹把它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在一起,称为“四书”。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公孙衍(yǎn)、张仪岂(qǐ)不诚大丈夫哉?B.一怒而诸(zhū)侯惧,安居而天下熄(xī)。C.往之女(nǚ)家,必敬必戒(jiè),无违夫子!D.富贵不能淫(yín),贫贱(jiàn)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丈夫之冠也A.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B.往送之门C.居天下之广居 D.此之谓大丈夫4.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 ( )A.一怒/而诸侯惧 B.居天下之/广居C.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D.此之谓/大丈夫5.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真正,确实)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怎么,哪里)C.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准则,标准)D.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委屈)6.下面句子中加点字属于通假字的一项( )A.一怒而诸侯惧 B.女子之嫁也,母命之C.往之女家,必敬必戒 D.不得志,独行其道7.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真正的大丈夫,是从功利的角度来定位的。B.孟子针锋相对,用一个设问句表明了对景春所持观点的否定、不屑和鄙视。C.孟子用“妾妇之道”来类比“公孙衍、张仪之道”,指出了公孙衍、张仪的本质。D.文中孟子所表达的观点为人民广泛认同,后世无数仁人志士,都可视为这一观点的践行者。8.重点词句翻译。(1)岂不诚大丈夫哉 诚:______________ 大丈夫:_______________(2)安居而天下熄 天下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丈夫之冠也 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父命之 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往之女家 女家: 女:________________(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 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翻译下列句子。(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译文:(2)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译文:(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译文:(4)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译文:(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译文:10.根据提示默写句子。(1)文中表现大丈夫立场坚定、绝不动摇的句子是: , , 。(2)文中与“穷则独善其身”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3)在文中,作者阐明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的句子是: , , 。11.某班开展“我所了解的孟子”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故事大盘点】孟子及其弟子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孟母三迁”等。请你再写出两个与孟子或者其弟子有关的故事名称。(2)【观点大讨论】当今有不少家长效仿古代“孟母三迁”的做法,争先恐后地购买名校周边的“学区房”。你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可取吗?请说明理由。二、探究案(一)课内阅读理解。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①妾妇之道(__________) ②是焉得为大丈夫乎(___________)③居天下之广居(__________) ④无违夫子(__________)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公 孙 衍、张 仪 岂 不 诚 大 丈 夫 哉3.孟子否定景春的话的理由是什么?4.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5.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6.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二)课外阅读理解。博爱之谓仁,行而宜①之之谓义,由是而之②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③为仁孑孑④为义其小之也则宜。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选自韩愈《原道》)[注]①宜:合宜,恰切。②之:往。③煦煦:和蔼可亲的样子。这里指小恩小惠。④孑(jié)孑:谨小慎微的样子。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博爱之谓仁 (2)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 (3)老子之小仁义2.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彼 以 煦 煦 为 仁 孑 孑 为 义 其 小 之 也 则 宜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4.在韩愈看来,老子所说的“道德”与自己所说的“道德”含义是否一致?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第23课 《孟子三章》之《富贵不能淫》预习导学案(含答案)一、预习案。1.文学常识填空。(1)孟子,名______,字_______,________时期邹人,我国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有影响力的大师,有“___________”之称,与孔子并称“孔孟”。(2)《孟子》是记录______________言行的著作,共______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宋代朱熹把它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在一起,称为“四书”。【答案】轲 子舆 战国 思想家 教育家 亚圣 孟子及其弟子 七 《大学》《中庸》《论语》【解析】 (1)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荀子是先秦儒家的三位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封为“亚圣”。(2)孟子的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属先秦语录体散文集,为儒家经典“四书”之一,其余三部是《大学》《论语》《中庸》。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公孙衍(yǎn)、张仪岂(qǐ)不诚大丈夫哉?B.一怒而诸(zhū)侯惧,安居而天下熄(xī)。C.往之女(nǚ)家,必敬必戒(jiè),无违夫子!D.富贵不能淫(yín),贫贱(jiàn)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答案】C【解析】正确应为:往之女(rǔ)家(“女”同“汝”)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丈夫之冠也A.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B.往送之门C.居天下之广居 D.此之谓大丈夫【答案】D【解析】例句中的“之”与D项中的“之”都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A项,代词,代指女子;B项,动词,到;C项,助词,的。4.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 ( )A.一怒/而诸侯惧 B.居天下之/广居C.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D.此之谓/大丈夫【答案】A 【解析】B项,应为“居/天下之广居”;C项,应为“是/焉得为大丈夫乎”;D项,应为“此/之谓大丈夫”。5.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真正,确实)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怎么,哪里)C.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准则,标准)D.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委屈)【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D项“屈”意思是“屈服”。6.下面句子中加点字属于通假字的一项( )A.一怒而诸侯惧 B.女子之嫁也,母命之C.往之女家,必敬必戒 D.不得志,独行其道【答案】C【解析】C项,“女”通“汝”。故选C。7.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真正的大丈夫,是从功利的角度来定位的。B.孟子针锋相对,用一个设问句表明了对景春所持观点的否定、不屑和鄙视。C.孟子用“妾妇之道”来类比“公孙衍、张仪之道”,指出了公孙衍、张仪的本质。D.文中孟子所表达的观点为人民广泛认同,后世无数仁人志士,都可视为这一观点的践行者。【答案】B【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文章中孟子针锋相对地用了一个“反问句”——“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对景春的观点给予直接的否定。不是“设问句”。据此,答案为B。8.重点词句翻译。(1)岂不诚大丈夫哉 诚:______________ 大丈夫:_______________(2)安居而天下熄 天下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丈夫之冠也 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父命之 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往之女家 女家: 女:________________(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淫:移: 屈:【答案】 真正,确实 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怎么,哪里 行冠礼 教导、训诲 这里指夫家 同“汝”,你 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 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 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学习时一要熟读强记,二要用心关注古文中词语在用法上的变化,比如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9.翻译下列句子。(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译文:(2)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译文:(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译文:(4)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译文:(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译文:【答案】(1)他们一生气,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便战争停息,天下太平。(2)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小心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3)(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4)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5)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时要注意句子中重点字词的翻译。10.根据提示默写句子。(1)文中表现大丈夫立场坚定、绝不动摇的句子是: , , 。(2)文中与“穷则独善其身”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3)在文中,作者阐明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的句子是: , , 。【答案】(1)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2)不得志 独行其道 (3)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详解】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默写时,要注意遂、致、躁、静几个易错的字形。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11.某班开展“我所了解的孟子”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故事大盘点】孟子及其弟子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孟母三迁”等。请你再写出两个与孟子或者其弟子有关的故事名称。(2)【观点大讨论】当今有不少家长效仿古代“孟母三迁”的做法,争先恐后地购买名校周边的“学区房”。你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可取吗?请说明理由。【答案】(1)示例:孟母断织、孟子休妻(始作俑者) (2)示例一: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不可取。很多家长这样做只是出于一种跟风心理,自己的孩子是否适合上名校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做出判断。示例二: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可取。因为名校集中了优质教育资源,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求学更容易成才。【详解】(1)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名人历史故事的积累与识记,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学习中,注意多积累,多背诵,这样才能轻松应对此种题型。孟母断织、孟子休妻(始作俑者)有关孟子的故事有:孟母断织、孟子休妻。(2)本题考查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表达上的优劣会成为关键因素。要加强语言的系统训练。对主观题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简明;第二,条理清晰;第三,表达要富于美感,自然流畅,有感染力。示例: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不可取。很多家长这样做只是出于一种跟风心理,自己的孩子是否适合上名校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做出判断。二、探究案(一)课内阅读理解。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①妾妇之道(__________) ②是焉得为大丈夫乎(___________)③居天下之广居(__________) ④无违夫子(__________)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公 孙 衍、张 仪 岂 不 诚 大 丈 夫 哉3.孟子否定景春的话的理由是什么?4.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5.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6.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答案】1.行为准则 这,这样的人 居住 违背 2.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3.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奉行的是“妾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 4.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5.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6.这句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我们要不乱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分析】选自:《孟子》 作者:孟子 年代:战国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道:行为准则。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句子的意思是: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所以断为: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3.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4.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相近的是: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意思是: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心的理解,要想抓住文章的中心,必须从故事入手,我们要先理清故事的大意,感知故事的情节,解答时,需要结合人物的事迹、人物形象、故事主旨和自己的感悟等方面进行思考分析。正确翻译句子,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自己的理解即可。重要的是“仁”、“礼”、“义”。6.本题为阅读启示题。此类题目,一般不设统一答案,只需言之理,符合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本题时,可围绕爱国重义来表述,观点明确,语意清晰,语序合理即可。。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我们要不乱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二)课外阅读理解。博爱之谓仁,行而宜①之之谓义,由是而之②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③为仁孑孑④为义其小之也则宜。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选自韩愈《原道》)[注]①宜:合宜,恰切。②之:往。③煦煦:和蔼可亲的样子。这里指小恩小惠。④孑(jié)孑:谨小慎微的样子。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博爱之谓仁 (2)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 (3)老子之小仁义2.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彼 以 煦 煦 为 仁 孑 孑 为 义 其 小 之 也 则 宜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4.在韩愈看来,老子所说的“道德”与自己所说的“道德”含义是否一致?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答案】1.(1)叫作,称作。(2)对。(3)认为……小,轻视。 2.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 3.(好比)坐在井中看天的人说天小,并不是天真的小。4.不一致。在韩愈看来,老子所说的“道德”是抛开了仁义而言的,只是他一个人的说法,而自己所说的“道德”则包括仁义,是天下人所共同承认的道德。(大意正确即可)【解析】1.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注意“小”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小,轻视。2.朗读包括停顿、重音、语气、语调、语速等诸多方面,对文言文而言,中考主要考查的是语句节奏的划分。文言语句的朗读停顿问题在近年中考中从未间断过,可见这种题型的价值,这是因为停顿是理解、翻译文言语句的基础。对句子内容能正确理解,就能准确地标出朗读节奏(停顿)。句意:老子把小恩小惠认为仁,把谨小慎微认为义,他轻视仁义就是很自然的了。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观”“曰”等字词的翻译。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句子“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翻译下来,就是我说的道德,(都)是结合仁和义而言的,是天下的公论。老子说的道德,是离开仁和义而言的。两者的区别自然而知。【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参考译文博爱称为仁,行动合宜称为义,从仁义出发去立身行事称为道,自己本身就具备、不需要凭借外物称为德。仁和义是有确定内容的概念,道和德是内容不具体、不明确的名称。所以道有君子之道、小人之道,而德有恶德,有美德。老子藐视仁义,并不是诋毁仁义,而是由于他的眼界狭小。(好比)坐在井中看天的人说天小,并不是天真的小。他把小恩小惠当成仁,把谨小慎微当成义,那么他藐视仁义是当然的。他所说的道,是把它认为的道当成道,不是我说的道。他所说的德,是把他认为的德当成德,不是我说的德。凡是我说的道德,(都)是结合仁和义而言的,是天下的公论。老子说的道德,是离开仁和义而言的,是一己之见。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