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2在社会中成长课件(共36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2在社会中成长课件(共36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新课导入
视频:学生志愿者关爱高龄老人
视频时长:1分03秒
思考:
1.你是否有类似的经历?
2.这种经历对我们有怎样的影响呢?
1.2在社会中成长
1.政治认同: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增进关心社会的情感,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道德修养: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初步培养学生亲社会的意识。
3.法治观念: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4.健全人格: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5.责任意识: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养成亲社会行为,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重点: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感受和认识社会生活。
教学难点:培养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
自学提示
如何培养亲社会行为?2-3点 难点
03
02
04
05
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和表现?
为什么培养亲社会行为?(意义,重要性)3点 重点
为什么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2-3点
01
社会化的含义? 1点
做法
环节一
参与社会生活,人人都有体验
我是小林,我每个周末都会参加城市文明交通志愿岗活动,在十字路口引导行人遵守交通信号灯的指示,倡导文明出行或者给人指路。
冬天冷,夏天热,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每当看到行人安全通过并为我竖起大拇指,我心里特别高兴。
参与社会生活,人人都有体验
环节一
杭州中学生走出校门,调查城市共享单车使用情况,并开展“清洁单车,文明骑行”的公益宣传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大家也提高了自身的文明素养和社会公德。
我们学校有一个志愿者社团,主要服务场所是地铁。地铁里乘客特别多,像买票、进站、换乘、排队上车都需要引导,保障畅通的秩序。我们做的主要就是这些工作。在工作中,我也学到了很多技能与方法。
参与社会生活,人人都有体验
环节一
环节二
经历社会化的过程,才能融入社会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什么是“社会化”?
人为什么要社会化呢?
1、什么是社会化?(含义)P7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
2.个人成长与社会有什么关系?
(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P7
父母的养育
同伴的帮助
教师的教诲
社会的关爱
知识技能不断丰富
能力不断提高
规则意识不断增强
价值观念日渐养成
生物的我
社会的我
社会化的途径
社会化的影响
社会化的结果
自然人
社会化
社会人
②我们的生活各方面与社会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笔记1.为什么说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社会对人成长的影响?

②我们的生活各方面与社会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笔记1.为什么说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社会对人成长的影响?

②我们的生活各方面与社会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笔记1.为什么说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社会对人成长的影响?

②我们的生活各方面与社会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笔记1.为什么说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社会对人成长的影响?

②我们的生活各方面与社会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笔记1.为什么说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社会对人成长的影响?
娱乐
③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笔记1.为什么说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社会对人成长的影响?
探究一:为什么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学习
娱乐
②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为我们提供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P7D1
2、为什么说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个人成长与社会的关系)
②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我们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P7D2
笔记区
02
养成亲社会行为
这些都是参与社会生活,关心社会,积极为社会、为他人作贡献的行为,都是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志愿服务
社会调查
活动:探究行为
说一说:这些行为有什么共同点?
学雷锋
知识点二
★3.亲社会行为的表现(P8)
1.含义:亲社会行为通常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
2.表现:友善、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关心家乡发展)、服务社会。
笔记区
养成亲社会行为,实现人生价值
环节三
北京市教委于2015年10月启动初中学生学农教育,编制了学农项目市级实施方案,将学农教育计入初中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学农教育要求每个学生都参加田间劳动,都学习配菜做饭,都有劳动成果。学农期间学生跨区跨校混合编班,学生自带铺盖,自行负责日常生活、内务整理。学生们不仅学习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体会动手创造的乐趣,更增强了独立生活和自主管理的能力,培养了互助、友爱、感恩的精神。
如果你所在的学校也要组织参加学农活动,你有何想法?
①养成亲社会行为,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思考:这些都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对生命冷漠的现象。
面对以上“看客”心态,我们该怎么做?
探究三: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22岁小伙冒雨打近20通电话,通知车主挪车。
思考:请你评价小伙的行为?这一行为有什么意义?
提示: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养成亲社会行为,实现人生价值
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
环节三
亲近社会的意义。
养成亲社会行为
实现人生价值
养成亲社会行为,实现人生价值
环节三
③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养成亲社会行为
(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3)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4)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必要性
重要性
16
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良好的行为习惯
健康的人格
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正确的价值观
体验社会生活
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结合图片和你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结合图片和你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社会体验
志愿活动
研学旅行
社会调查
结合图片和你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结合图片和你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③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
×
在社会中成长
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养成亲社会行为
1.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和表现
2.个人成长与社会的关系
2.培养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3.培养亲社会行为的做法
1.社会化的含义
感知·践行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能参加什么社会实践活动?
向居民宣传防火知识;
打扫社区卫生,宣传环境保护;
看望敬老院的老人;
帮助维护交通秩序;
………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的名言。现在我们要把它改成“天下兴亡,我的责任”。这启示我们( )
课堂练习
①每一个公民都要承当对社会的所有责任 ②关爱社会,亲近社会,服务社会 ③培养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 ④要有主人翁意识,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A
2.下列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①小明在公交车上,主动为奶奶让座 ②李洋把购买来的数学辅导书借给有需要的同学传阅 ③同学们知道刘梅因家境贫困面临辍学时,都踊跃捐款揪住她 ④张亮的好朋友被刘平欺负了,他挺身而出,和好朋友一起刘平一顿(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